另一含義指傳統中式窗格,比如我們常見的方形桌面或者墻面,在四個角做圖案,中間也有圖案,我們通常叫這種圖案分布形式為八仙,俗稱四菜一湯。還有中式窗欞的最小構件或稱銜接件,也叫八仙,并且分為明八仙和暗八仙兩種。
一、八仙的成員演變過程
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廣為流傳的道教八位神仙。八仙之名,明代以前說法不一,有漢代八仙、唐代八仙、宋元八仙,所列神仙各不相同。至明代吳元泰《東游記》始定為:鐵拐李(李玄)、漢鐘離(鐘離權)、張果老(張果)、呂洞賓(呂巖)、何仙姑(何瓊)、藍采和(許堅)、韓湘子、曹國舅(曹景休)。據華軒居士考證,北宋中期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聚會時始有八仙之說。后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名言。
二、根據明代八仙演變過來的八仙拳
是古傳的一套拳法,以八仙命名。醉八仙固然是一個獨立的拳種,不過,事實上,在很多武術類別中,都有醉八仙的套路,比如蔡李佛,北派戳腳等等。不要把醉八仙和醉拳完全混為一談,事實上,這兩者有很多不同,醉拳涵蓋面更加廣泛,有少林醉拳,魯智深醉跌等等。
“醉八仙”出自民間,既有實用價值,又有很高的藝術性,“醉八仙”的技擊特點,在于寓拳法于醉形中,似醉非醉,以醉態(tài)、醉意來迷惑對方.以“拳無拳,意無意,無拳之中是真意”為其宗旨,做到醉中藏法.法法似醉,形醉意千醉,步醉心不醉?!白戆讼伞钡膭幼饕蠛鲎蠛鲇?,行蹤飄忽不定, 身形如狂似癲,步法東扯西牽, 拳法剛柔相濟,快速靈活,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對方擊敗。“醉八仙”在戰(zhàn)術上,講究虛守實發(fā),逢擊而避,乘隙而入,指東打西。
后來“醉八仙”逐漸演變成了醉拳, 但“醉八仙”的一些實用技擊散手在民間流傳尤是廣泛,千百年來一直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醉八仙拳術名稱
呂洞賓——醉酒提壺力千斤
鐵拐李——旋爭膝撞醉還真
鐘離權——跌步抱提窩心頂
張果老——醉酒拋杯踢連環(huán)
韓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簫
藍采和——單提敬酒攔腰破
曹國舅——仙人敬酒鎖喉扣
何仙姑——彈腰獻酒醉蕩步
三、相關文學作品
宋、元以來,人們不斷把中國民間的種種傳說加到八仙的身上,使八仙的故事越來越豐富、離奇和神采飛揚,差不多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神仙的總匯與頂級代表。而到了明、清時期,更是出現了許多以八仙故事為題材的文學作品,作者一方面,作為道家的信徒,在書中宣揚道教宗旨,勸誡世人拋棄榮華富貴,割舍骨肉親情,經受磨難、考驗,以追求得道成仙。另一方面,則是中國民間傳說附著于神仙的故事,使本來面目呆板的神仙更具人情味,而活靈活現。同時,將神仙事跡跟市井生活巧妙地融為一體,從而更加生動、貼切。這也是使八仙故事受到群眾喜愛、流傳不衰的原因。以下就是明、清以來,在中國民間流傳較廣的有關八仙傳說的傳記作品。
(一)《東游記上洞八仙傳》:(明)吳元泰
(二)《韓湘子全傳》:(明)楊爾曾
(三)《呂仙飛劍記》:(明)鄧志謨
(四)《呂祖全傳》:(清)汪象旭
(五)《三戲白牡丹》:(清)無名氏
(六)《八仙全傳》:(清)無垢道人
四、八仙人物的真實原型和人物演變
(一)呂洞賓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呂洞賓本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物,而在民間長期流傳中,卻象雪球的滾動一般,故事愈來愈加豐富,成為一個箭垛式的傳說人物。
呂仙,名巖,字洞賓。
浦州永樂縣人。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日巳時誕生。
呂洞賓自幼熟讀經史,有人說他曾在唐寶歷元年(公元825年)中了進士,當過地方官吏。后來,他因厭倦兵起民變的混亂時世,拋棄人間功名富貴,和妻子一起來到中條山上的九峰山修行。他和妻子各居一洞,相對可望,遂改名為呂洞賓;“呂”,指他們夫婦兩口,兩口為呂;“洞”,是居住的山洞;“賓”,即告訴人們自己是山洞里的賓客。
他的道號為純陽子。他在棄官出走之前廣施恩惠,將萬貫家產散發(fā)給貧民,為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漢族民間傳說他在修煉過程中,巧遇仙人鐘離權,拜之為師。修仙成功之后,下山云游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
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飛升后,家鄉(xiāng)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到了金代,因呂洞賓信奉道教,于是將“祠”改成了“觀”。
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群眾中頗為流傳,就想利用宗教和呂洞賓的聲望鞏固自己的統治,派國師丘處機管領道教,拆毀“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永樂宮”。從修建大殿到繪完幾座殿堂的壁畫,歷時110年,幾乎與整個元朝共始終。
(二)、鐵拐李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鐵拐李又稱李鐵拐,李凝陽,李洪水,李玄,是漢族民間傳說及道教中的八仙之首。相傳名為李凝陽或李洪水,或名李玄,字拐兒,自號李孔目。生卒年約公元前418-326年。巴國津琨人(現重慶市江津區(qū)石門鎮(zhèn)李家壩),現今李家壩仍有藥王觀和拐李祠等遺跡,該遺跡坐落于九本秋柑橘果園內,大部分建筑毀于清代,現仍保留基石殘垣,鐵拐李晚年修道于石筍山,現今河蹁李家大院仍遺留李玄故居等遺跡,藥灣大院曾是鐵拐李煉丹濟世的地方,現更名為(樂灣大院)雖為著名的道教八仙之首,但其見諸文獻則相對較晚。
據著名學者華軒居士根據多分民間史料考證鐵拐李幼年時天資聰慧而聞名于巴國,李耳(太上老君)騎牛云游巴國機緣識得幼年李玄見其非凡給予點化,巴王多次邀李玄為官均遭其拒絕,公元前316年巴國遭秦(秦惠公)所滅,當時連年戰(zhàn)亂,百姓民不聊生,處處餓殍,遭受國破家亡的李玄從此灰心喪氣,看破紅塵,離家出走,去華山學道訪仙,晚年修道于石筍山。成仙后,鐵拐李精專于藥理,并煉得專治風濕骨痛之藥膏,恩澤鄉(xiāng)里,普救眾生,深得百姓擁戴,被封“藥王”。八仙中,鐵拐李為年代最久,資歷最深者,漢族民間傳說為八仙之首,相傳現今李家壩的多數李姓仍屬鐵拐李后裔。
(三)、鐘離權姓鐘離,生卒年約(公元168.農歷7月27日-256)東漢、魏晉時期人物,中國民間及道教傳說中的神仙。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名權,字云房,一字寂道,號正陽子,又號和谷子,漢咸陽人。因為原型為東漢大將,故又被稱做漢鐘離。少工文學,尤喜草圣,身長八尺,官至大將軍。后因兵敗入終南山,遇東華帝君引至貴州赤水二郎壩修道于飛仙崖飛升。乃隱于晉州羊角山。道成,束雙,衣槲葉。自稱“天下都散漢鐘離權”。全真道尊他為“正陽祖師”。后列為全真北宗第二祖。亦為道教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受鐵拐李點化,上山學道。下山后又飛劍斬虎,點金濟眾。最后與兄簡同日上天。度呂純陽而去。元世祖尊其為正陽開悟傳道真君,元武宗又尊為正陽開悟傳道重教帝君,相傳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二郎壩現今仍有正陽觀、飛仙崖等遺跡。
天下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有關鐘離權的記載,約出現在五代、宋初之際?!缎湍曜V》、《夷堅志》、《宋史》等書都有他事跡的記載。只是后來訛傳其名為漢鐘離,才附會為東漢人。其父鐘離章為東漢大將,以征北胡有功,封燕臺侯。其兄鐘離簡為中郎將,后也得道成仙。
鐘離權在八仙之中成仙較早,名氣較大,鐘離權曾經十試呂洞賓,度呂成仙,還傳授呂“點石成金”的道法。也因為此法,鐘、呂受到民間的崇奉,認為有護佑金礦、財運的功能。
(四)張果老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張果老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八仙之中年齡最大的一位神仙,在中國民間有廣泛影響,他是一位真實的歷史人物。
張果老(張果),本為甘肅兩當的道人,他姓張名果,號通玄先生,其思想主要以《道德經》、《妙真經》、《黃庭經》、《參同契》為主,是唐朝有名的煉丹家,養(yǎng)生家,還是個哲學家。
據記載,張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張果,由于他年紀很大,所以人們在他的名字上加一個"老"字,表示對他的尊敬。相傳他久隱山西中條山。往來晉汾間。唐武則天時已數百歲。則天曾遣使,欲召見之,即佯死。后人復見其居恒州山中。他常倒騎白驢,日行數萬里。休息時即將驢折疊,藏于巾箱。曾被唐玄宗召至京師,演出種種法術,授以銀青光祿大夫,賜號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為由,又回到中條山去。因為他經常手中拿著竹子做的一種說唱用具,所以后世人們就把他看作是"道情"(中國的一種傳統說唱藝術)的祖師,相傳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五)、韓湘子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韓湘子,字清夫,唐代人,是古代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擅吹洞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是八仙中風度翩翩的斯文公子,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韓湘子是唐代大文學家、刑部侍郎韓愈的侄孫。韓湘子的寶物名為紫金蕭,早期傳說的寶物還有百花籃,吹簫會龍女、十二度文公、韓湘子討封等傳說流傳廣泛。
根據《韓湘子全傳》記載,漢丞相安撫之女靈靈有才貌,漢帝欲將其賜婚皇侄,安撫堅辭不允。漢帝大怒,將其罷職發(fā)配。靈靈郁郁而死,投生為白鶴,白鶴受鐘離權、呂洞賓點化,投生為昌黎縣韓會之子,乳名湘子,幼喪父母,由叔祖韓愈撫養(yǎng)、湘子長大,又得鐘呂二仙傳授修行之術。韓愈怒斥之,因遁至終南山修道,得成正果,成為八仙之列。位列仙班后,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賜其三道金書、三面金牌,上管三十三天、一十八重地獄,中管人間善惡、四海龍王,下管地府冥司、府州縣城隍,又賜其縮地花籃、沖天漁鼓等寶物,并封為開元演法大闡教化普濟仙。
(六)、藍采和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藍采和,四川省大英縣人。經常穿著破爛的衣服,帶著六吋的腰帶,一只腳穿靴,一只腳赤足。夏天時在長衫內穿厚厚的內衣,冬天時躺在雪地中,呼出的氣彷如蒸氣一般。每次在大街,手持大拍版,長三尺余。醉了就唱歌。老的小的都看他唱歌,唱時好像是發(fā)狂,但又不是。歌詞隨意而作,歌中充滿了仙意,而且變幻莫測。把得到的錢穿在繩子上,拖著走,就是掉了也不顧。有時贈與窮人家,有時花在酒肆中。周游天下,有人在孩童時見過他,至老后再見著他,藍采和的容貌依舊。后來有人見他在壕梁酒樓上飲酒,聽見有笙蕭的聲音,忽然乘著鶴而飛上天空,拋下靴子,衣衫,腰帶,拍版,慢慢而升。
《藍氏族譜》,記載了漢族神話傳說中八仙過海神仙之一藍采和,實為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系大英縣卓筒井鎮(zhèn)石馬村藍氏家族的祖先。四川省博物館歷史研究部有關專家已對這部嚴重腐爛的族譜修補完畢,其鑒定工作有待進一步展開。族譜為證 藍采和子孫躬耕大英. 據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介紹,大英縣卓筒井鎮(zhèn)石馬村400多戶人全部姓藍,在獲悉該村藍氏家族族譜記載了傳說中的八仙之一藍采和的相關情況后,由大英縣中國死海旅游區(qū)經理陳知民、大英縣招商旅游局副局長何國華、遂寧市美術教育學會副理事長成朝根等人組成的考察團專程來到該村考察。在該村四社農民藍印文家中,考察團找到了兩本嚴重損壞的《藍氏族譜》,內有一段文字專門記載了藍采和的簡歷、妻子李氏及其子孫的秘聞。據族譜記載:“藍采和,唐高宗開德元年癸酉科進士,受諫議大夫。因杵于權臣楊國遂,后解印別妻離子,修煉百日飛升,稱為大羅仙者,即公也。有歌曰:踏踏歌,藍采和,世界能幾何,何顏一椿樹,流年一拋梭……”這兩本族譜重點記載了藍氏家族從隋朝到民國時期所有家族成員的興衰歷史。藍印文為藍氏家族第21世后裔,石馬村一帶現有藍氏后裔2000余人。
(七)、曹國舅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曹國舅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他出現最晚,在宋代就被內丹道收編為呂洞賓弟子,但是關于他的故事卻遲至元明時期才出現于有關記載之中。有關曹國舅的情況,葉慈氏、浦江清、趙景深、周曉薇、白化文、李鼎霞等人先后作了勾勒,班友書在考察黃梅戲《賣花記》的源流時,對曹國舅公案故事作了梳理,視角獨到,相傳于北宋時期聚仙會時應鐵拐李之邀在石筍山列入八仙。
曹國舅,名佾,亦作景休,為八仙之一。《宋史》因他為慈圣光獻皇后之長弟,故稱國舅。
曹國舅乃北宋開國王曹彬之孫、吳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蕓以上世居在寧晉,曹蕓的父親及以上曹氏諸人死后均葬于其原籍寧晉縣延白村曹氏祖塋,后世遷徙靈壽,遂靈壽成為籍里,但曹彬卻讓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寧晉,守護寧晉縣之曹氏祖墳,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后被仁宗封為吳王,曹玘之女應詔入宮被宋仁宗冊封為皇后,而后曹皇后之長弟曹佾成為曹國舅。根據此歷史記載,曹國舅為邢臺寧晉人,曹皇后之弟。后世被尊奉為道教八仙之一。
曹國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貴的人物,盡管地位很高,被封為國舅,而且天資聰明,但是他并不喜歡享受富貴的生活,不喜歡利用特權,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八)、何仙姑的原型及演變過程
何仙姑原名何瓊,唐高宗開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戶普通的莊戶人家。當地人說,在何瓊出世的那天,一團鮮艷祥瑞的紫氣籠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鶴在紫氣中上下飛舞,不一會兒,一只碩壯的梅花鹿馱著一個扎小辮、身系紅肚兜的女童飛奔闖入何家,就在這時何母生 下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嬰。
提起何瓊的家鄉(xiāng)零陵,可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風水寶地,據《史記》記載:“舜葬于江南九嶷,是為零陵?!毕仁ニ吹劬驮嵩诹懔甑木盼∩?。零陵城正位于瀟、湘二水匯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嶺,是楚粵之門戶。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產五色云母石, 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藥;一條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稱為云母溪,何瓊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何仙姑在“八仙”中,是富于人情得女仙。因此,廟會活動——"何仙姑誕",各地慶者甚重,廣州得增城慶祝誕期,是太陰歷:三月初七,西安八仙宮得慶祝誕期則以四月初九為準——因地點不同而慶祝日期略有差異。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