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栻是宋代理學中的湖湘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他跟朱熹和呂祖謙并稱為“東南三賢”。按照學派來說,朱熹屬于“閩學”,而呂祖謙屬于“婺學”,他能跟大儒朱熹并稱,也足見其在理學史上有著何等重要的地位。宋末著名理學家真德秀則把張栻看得更高,他在《先賢祠祝文》中說:“濂溪先生周元公、明道先生程純公、武夷先生胡文定公、五峰先生胡公、南軒先生張宣公、晦庵先生朱文公,圣學不明,千有余載,數(shù)先生相繼而出,遂續(xù)孔孟不傳之統(tǒng),可謂盛矣。惟時湖湘淵源最正、蓋濂溪之生實在舂陵,而文定父子又以所聞于伊洛者設教于衡岳之下,張朱二先生接跡于此,講明論著,斯道益以光大。”
真德秀在這段話中講述了宋代理學的遞傳,他從周敦頤說起,而后提到了二程,接下來是胡安國、胡宏父子,而后又談到了張栻和朱熹。真德秀認為這個遞傳順序就是孔孟之道的道統(tǒng),而在道統(tǒng)的順序上,他把張栻竟然排在了朱熹之前,同時真又說,湖湘學派是理學的正宗,其重要的原因就是胡宏與張栻之間的遞傳。張栻撰《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一卷,民國十二年上海涵芬樓影印續(xù)古逸叢書本,書牌
張栻撰《漢丞相諸葛忠武侯傳》一卷,民國十二年上海涵芬樓影印續(xù)古逸叢書本,卷首
對于張栻,岳飛的孫子岳珂也給予了很高的夸贊,他在《張宣公書簡帖》中有這樣幾句話:“淳熙之間,天下為公。守道彬彬,洙泗之風。公于是時,不下禹功。”岳珂認為張栻?qū)τ诳酌现赖膫鞒兄谷徊辉谟硐?,這等的夸贊,可以稱得上是無以復加。然而,從理學史的整體來看,張栻的影響力似乎沒有那么大,對于這一點,胡杰、馮和一在其所著的《張栻經(jīng)學與理學探析》一書中作出了兩點總結(jié):“其一,張栻中年而逝,享年四十八歲,這就使他來不及對自己的思想理論作進一步充實與提高,更來不及對北宋以來的理學做出系統(tǒng)化的總結(jié);故與其同時代的朱熹也曾極為遺憾地感嘆說:‘使敬夫不死,則其學之所至、言之所及,又豈予之所得而知哉!’”看來作為一個大家,能夠活得長很重要。而張栻在48歲就離世了,這確實如該書所作出的總結(jié),張栻很有可能來不及將自己的各類思想綜合在一起,作出最終的論述。而這第二個原因,則變得有了趣味性,因為張栻的著作是由朱熹刪定而成者,很有可能朱熹會刪掉一些他不認同的觀念,故而后世對于張栻思想的了解反而要通過朱熹的轉(zhuǎn)述,也正因為如此,朱熹的思想涵蓋了張栻的思想。對于這一點,牟宗三就曾說過“蠢然隨朱子腳跟轉(zhuǎn)”這樣的話。當然牟先生的這句話是針對張栻隨同朱子共同懷疑其老師胡宏所著《知言》一文所發(fā)者。張栻是名人之后,他家的輝煌要從張九皋談起。這位張九皋乃是唐代宰相張九齡的弟弟,可能正因如此,張九皋就成為了張栻這一支的一世祖,張九皋曾任過嶺南節(jié)度使,而后隨著唐僖宗入蜀,于是張栻一族也就成了四川人。到了張栻父親張浚這一輩,更是將張家發(fā)揚光大。張俊在宋朝為官近四十年,曾經(jīng)作到宰相一職,并且他是抗金的主戰(zhàn)派,后因戰(zhàn)爭的失敗,張浚被罷相,而后又幾起幾落,隆興二年,他在被貶往福州的途中而逝。張浚也算歷史上的大名人,《宋史·張浚傳》中稱:“身兼文武之才,心傳圣賢之絕學?!鰧⑷胂啵>柢|許國忠孝之節(jié),動天地而貫日月?!信d以來,一人而已?!睆埧2粌H在工作上有如此大的業(yè)績,在學問上也有所作為。張浚是譙定的弟子,而譙定是程頤的弟子,故而張浚也算是理學上的正統(tǒng)傳人。他對易經(jīng)頗有研究,在詩學方面也有貢獻,比如他的弟子中有王十朋、楊萬里等大詩人。張浚在南北多地為官,兒子張栻也跟著他輾轉(zhuǎn)于各地,并且在很多方面受到了父親的影響。楊萬里在《張左司傳》中說:“(張栻)生有異質(zhì),穎悟夙成,浚愛之,自幼常令在旁,教以忠孝仁義之實?!?/span>張栻撰《南軒文集》四十四卷,清咸豐四年綿邑南軒祠藏板本,書牌
張栻撰《南軒文集》四十四卷,清咸豐四年綿邑南軒祠藏板本,卷首
宋紹興三十一年,張栻前往衡山,拜胡宏為師。在此之前,張栻跟胡宏有著通信交往,然而張栻正式提出拜胡宏為師時,卻受到了胡宏的拒絕,而后往返幾次,胡宏終于接納了這位弟子。此事記載于《宋元學案》中:“初,公見五峰,辭以疾。他日見孫正孺而告之。孫道五峰之言曰:‘渠家好佛,宏見他說甚’。公方悟不見之因,再謁之,甚相契,遂授業(yè)矣。”五峰就是胡宏,他當時聽到了張栻的拜師要求后,找借口推辭,后來張栻見到了孫正孺,他想了解胡宏為什么拒絕,孫轉(zhuǎn)述了胡宏的話,胡認為張栻好佛,所以見之無用。到此時,張栻才明白求拜師被拒的真實原因,于是他就想辦法再次去見胡宏,這次的相談讓胡宏改變了對張栻的成見,魏了翁《梁陽集》中有《答張大監(jiān)》一函,此函中稱:“但見南軒初謁五峰,五峰首以忠、清二事令其反復究玩,書問至數(shù)次往反,最后五峰答書曰:‘圣門有人,吾道甚幸!’由此遂定師友之分?!?/span>可惜他在正式拜師后,不到一年的時間,胡宏就去世了。朱熹在《朱子語類》卷一百三十中評價道:“胡氏之說,惟敬夫獨得之,其余門人皆不曉?!睆垨蜃志捶?,看來胡宏也是弟子眾多,但真正能得其真?zhèn)髡?,也僅有張栻。而張栻也為能夠成為胡宏的弟子而感到驕傲。可惜的是,他跟老師相處的時間太短,故而張栻在《答陳平甫》一書中無不遺憾地講到:“某自幼來南,周旋三十年余間,又且伏首于衡山之下,是以雖為蜀人,而不獲與蜀士處,以親友其仁賢,每以是念?!紩r聞五峰胡先生之名,見其話言而心服之,時時以書質(zhì)疑求益。辛巳之歲,言獲拜于文定公書堂。先生顧其愚而誨之,所以長善救失,蓋有在言語之外者。然僅得一再見,而先生歿?!边@里的“一再見”三字,說明張栻真正面見胡宏的次數(shù)也就那么兩三回。根據(jù)歷史記載,張栻跟朱熹見過三次面。他們的第一次相見,是在張浚去世時,朱熹特地趕來祭拜。而在一起相處最長的一次,則是乾道三年。這一次,朱熹在弟子的陪同下,特意從福州崇安趕往譚州,兩人在一起相處了兩個月,對很多學術(shù)問題進行了探討與爭辯,總體來說,兩人的關(guān)系相處得頗為友好,兩人分別后,互有詩贈答,張栻的詩為《詩送元晦尊兄》,其在該詩中提到了兩人爭論的問題:“遺經(jīng)得?繹,心事兩綢繆。超然會太極,眼底無全牛。惟茲斷金友,出處寧殊謀。”而朱熹的唱和之詩為《二詩奉酬敬夫贈言并以為別》,該詩中也提到了太極:“昔我抱冰炭,從君識乾坤。始知太極蘊,更妙難名論,謂有寧有跡,謂無復何存。惟忘酬酢處,特達見本根。萬化自此流,千圣同茲源?!?/span>對于太極,張栻的確有自己的看法,總體來說,他認為不能把太極解釋成“無”,比如他的學生彭龜年向他請教那著名的“無極而太極”,張栻的回答是:“此語只作一句玩味,無極而太極存焉,太極本無極也,若曰自無生有,則是析為二體矣?!保ā段募ご鹋碜訅邸罚垨虻倪@句回答,其實在說太極不能說成“無”,為什么要這樣解呢,因為“無”中不能生“有”,而“有”和“無”又是同時存在者,所以“無”就不是絕對的“無”,因為在“無”中,已經(jīng)包含了“有”,同樣,“有”也如此,因為里面也包含著“無”,總體來說,太極就是“有”跟“無”的并存,這兩者之間不能割裂,否則的話,就等于把太極分為了兩體。張栻的這個觀念來自于他的老師胡宏,胡宏在《知言》卷一中說:“道不能無物而自道,物不能無道而自物。”對于師徒二人的解釋,陳谷嘉在《張栻與湖湘學派研究》一書中評價道:“這種有無相即不相離的道器觀點,是對太極的一種獨特解釋,也是對傳統(tǒng)太極說的一個重大修正,表現(xiàn)出唯物主義傾向。而這又幾乎是湖湘學派的共同學術(shù)宗旨。”張栻撰《周子太極圖說易簡》民國二十二年排印本,書牌
張栻撰《周子太極圖說易簡》民國二十二年排印本,內(nèi)頁
對于太極問題,張栻注意到二程的著作中未曾提及,為什么會這樣,張栻跟朱子的觀念有分歧,張在其所寫的《太極圖解后序》中說:“或曰太極圖周先生手授二程先生者也。今二程先生之所講論答問之見于《遺書》者,大略可睹。獨未見此圖,何耶?以為未可遽示。則圣人之微辭見于《中庸》、《易系》者,先生固多發(fā)明矣。而何獨密于此耶?栻應之曰:二程先生,雖不及此圖,然其說固多本之矣,試詳考之,當自可見。學者誠能從事于敬,真積力久,則夫動靜之機,將深有感于隱微之間,而是圖之妙可以默得于胸中。不然,縱使辨說之詳,獨為無益也?!?/span>張栻在這里說,相傳周敦頤把太極圖傳授給了二程,然而二程的著作中卻沒有太極圖,這是為什么呢?張栻的解讀是認為二程不把此圖輕易示人,那二程這么做的心理是如何呢,張栻的分析是:二程雖然沒有給弟子們傳授此圖,然而他們的論述中多有提及,所以不能說二程對于太極圖是有意的不遞傳,更何況,對太極圖的解釋更為重要,所以后世學者應當從二程的文字中去把握他們對太極圖的理解。張栻墓文保牌
對于張栻的這個看法,朱熹表示贊同,他在給張栻的信中說過這樣的一段話:“《太極圖》立象盡意,剖析幽微,周子蓋不得已而作也。觀其手授之意,蓋以為唯程子能受之,程子之密而不示,疑亦未有能受之者爾。夫既未能默識于言意之表,則道聽途說,其弊必有甚焉。”細讀朱子的這段話,其實他在解讀上跟張栻有些不同。朱子認為二程未傳此圖于弟子,有可能他找不到真正能夠讀懂此圖的人。拾階而上
天理人欲問題,也是理學家重點探求者。鄒嘯宇在《天理人俗不并立,反躬以存理遏欲――南軒理欲論探析》一文中,列出來學界對張栻理欲思想的三種認定,一是認為張栻主張?zhí)炖砼c人欲絕然對立,第二種觀點則稱張栻的理欲論中天理與人欲既有對立的一面,又有統(tǒng)一融合的一面,第三種觀點則是稱張栻在早期觀念中保留了天理與人欲融合的余地,但到后來又強調(diào)二者的嚴格區(qū)別和對立。而鄒嘯宇經(jīng)過一番張栻墓
張栻贊同孟子的性善論,他在《答直夫》中稱:“孟子析天理人欲之分,深切著明。如云人乍見孺子匍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蓋乍見而怵惕惻隱形焉,此蓋天理之所存。若內(nèi)交,若要譽,若惡其聲,一萌乎其間,是乃人欲矣?!睆垨虻倪@段議論是針對孟子《公孫丑上》的這一句話:“今人乍見孺子將入于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nèi)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譽于鄉(xiāng)黨朋友也,非惡其聲而然也?!泵献拥谋疽馐窍胍源藖斫忉尯螢閻烹[之心,他說有一個小孩子,在井邊玩,眼看就要掉入井中了,有人看到后,馬上前往保護,這就叫惻隱之心,因為這個人的作法并不是想跟小孩子的父母拉關(guān)系,也不是為了在社會上博得好名聲,同樣他也不是因為討厭孩子的哭泣聲,因此這樣的人前往救孩子,惟一的解釋就是人的天性中所存在的善,也就是孟子說的“惻隱之心”。所刻的石獸略顯粗糙
這根倒是合古禮
張栻在文中引用了孟子所說的這幾句話,他認為天理就是善,而惻隱之心也是善,如果這個人救井邊的孩子,是為了與孩子的父母拉關(guān)系,或者是博得聲譽等念頭,如果這個念頭一旦產(chǎn)生,張栻說,這就是人欲。由此可知,張栻判斷一件事是天理還是人欲,重點是要看這個行為的動機,而不是看這個行動的結(jié)果。因此鄒嘯宇在此文中得出的結(jié)論是:“一念發(fā)動處為道德本性的當下自然呈現(xiàn),則是天理;而一念發(fā)動處若有絲毫人為造作、私心雜念,便是人欲。所以天理、人欲之分別關(guān)鍵在于人心最初一念發(fā)動處是否合于、順于道德本性之自然?!?/spa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