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頭譯序里面的一句話,很合我的心境,“如果在我初高中青少年時期,就能讀到這本有關如何讀書的書,那我會少走多少閱讀的冤枉路?”
讀了這本書,就有一種我之前讀的那么多書都是無用功的感覺,讀過之后也如過眼煙云一般。想想那么多書,都有一種再重新讀過的沖動。
要用不同的速度來讀書。不是所有的書都可以用最快的速度來閱讀,不能過于追求速讀,囫圇吞棗,到頭來還是一無所獲。過慢的話也不好,花費不必要的時間,更別說很多書根本沒精細讀的必要。
想起初高中考試做的閱讀理解,給你一篇文章,讓你寫出它的中心思想,看起來簡單,卻很多人都寫不對,這是閱讀能力的不足。不是說你讀過多少本書,閱讀能力就會有多高,如果一直以錯誤的方式前行,會走向哪里呢?
下面是摘自書中的一部分內(nèi)容:
關于略讀:(1)先看書名頁,然后如果有序就先看序。(2)研究目錄頁,對書的基本架構做概括性的理解。(3)如果書中有索引,也要檢閱一下。(4)開始挑幾個看起來跟主題息息相關的篇章來看。(5)最后一步,把書打開來,東翻翻西翻翻,念個一兩段,有時候連續(xù)讀幾頁,但不要太多。
更喜歡它關于主動閱讀的內(nèi)容。一定要提出的四個問題,而且必須嘗試著去回答:(1)整體來說,這本書到底在談些什么?(2)作者細部說了什么,怎么說的?(3)這本書說得有道理嗎?是全部有道理,還是部分有道理?(4)這本書跟你有什么關系?
用了將近一個月的業(yè)余時間讀完全書和做筆記,我也從中收獲了點什么,書本這種東西,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同的人用不同的角度去閱讀自然會產(chǎn)生不同的觀點和想法,以下是我讀完此書的個人見解,供預購讀者參考:
1.本書所建議的閱讀方法更適合現(xiàn)代一些書籍,如果想借其中的方法閱讀中國古典文學,恐不宜。
2.當我們談到閱讀是,可能是指(1)為娛樂而閱讀;(2)為獲得資訊而閱讀;(3)為追求理解力而閱讀。
3.如果想讓一本書真正屬于你自己,你應該主動的閱讀,帶著問題閱讀,并且試圖從書中尋找答案。
4.主動地閱讀不會為了已經(jīng)了解一本書在說些什么而停頓下來,必須能評論,暢舒自己的觀點,才能算真正完成了這件事。
5.在你閱讀一本書你對作者的論述或者觀點說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者“我暫緩評論”之前,你一定要肯定地說“我了解了”,否則不評論。
6.關于閱讀當前的事件的報導是,要知道是誰在寫這篇報導,這里所說的并不是要認識那位記者,而是要知道他寫作的心態(tài)是什么,如果你覺得這篇報導對你有價值或者意義重大,我們可以提出這樣的一連串的問題,這些問題是:
(1).這個作者想要證明什么?
(2).他想要說服誰?
(3).他具有的特殊知識是什么?
(4).他使用的特殊語言是什么?
(5).他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嗎?
7.關于實用書籍,最好與把書中的觀點與實踐結合,才能達到實用書的最大價值。
8.我們的身體是有限制的,心智卻沒有限制。我們的身體會隨著時間的變化成長到一個巔峰狀態(tài)就開始走下坡路,但是我們的頭腦卻能無限地成長與發(fā)展下去。
附加9.套用孔子的一句話,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殆。
好了,以上是我關于此書的個人見解,你可能同意我的觀點或者不同意,這要看你自己,人腦是一個過濾器,記得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像在看美食節(jié)目不如親自去品嘗一樣,書籍只有自己看過才知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