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
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藥枳實甘草須,
此是陽邪成郁逆,斂陰泄熱平劑扶。
【歌訣總括】
四逆散由柴胡、枳實、芍藥、炙甘草組成,具有斂陰血、透邪熱的功效,可以治療陽氣內郁、不能溫養(yǎng)四末的四逆證。
【歌訣詳解】
四逆散是治療陽郁厥逆證的經(jīng)典方劑。但本方主治的四逆證,與陽衰陰盛引起的四肢厥逆存在本質的區(qū)別。本證緣于外邪傳經(jīng)入里,阻遏氣機,肝膽氣郁,橫犯脾胃,脾胃氣滯,所生清陽之氣不得布達四肢,四末失于溫養(yǎng),故成四逆。因此這種“四逆”往往逆冷程度較輕,以手指不溫為主要表現(xiàn),冷感不至腕踝。其病機可以歸納為陽氣內郁,氣機不暢,四末不溫。治宜透邪解郁、調暢氣機。
方中以柴胡為君,透邪解郁。外邪入里郁遏陽氣為主,故柴胡無需大量使用,取透邪外達之意即可,非以發(fā)散為要。外邪入里,郁遏陽氣,芍藥酸寒,能清泄郁熱,又可制約柴胡之辛散耗傷陰血。芍藥與柴胡合用以補養(yǎng)陰血,條達肝氣,有斂陰泄熱之效,合肝“體陰而用陽”之性。枳實理氣解郁,泄熱破結,與柴胡為伍一升一降,加強疏暢氣機之功;與芍藥相配又能理氣和血,使氣血調和。甘草調和諸藥,合芍藥可緩急止痛。全方透邪解郁,使邪去郁解,氣血調暢,清陽得伸,四逆自愈。肝脾兩臟關系密切,有“見肝之病,知肝傳脾”之說,故肝氣犯脾,肝郁脾滯為常見病證,臨床以脅肋疼痛、脘腹脹滿、腹痛腹瀉為主要癥狀。本方用藥來看,柴胡、白芍疏肝柔肝,枳實行氣理脾,具有肝脾同調的功效。因此,四逆散也是治療肝郁脾滯證的重要方劑。
【應用點睛】
本方后世多用作疏肝理脾之劑。臨床應用以手足不溫,或脅肋、脘腹疼痛,脈弦為辨證要點。本方常用于慢性肝炎、膽囊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肋間神經(jīng)痛、胃潰瘍、胃炎、胃腸神經(jīng)官能癥、附件炎、輸卵管阻塞、急性乳腺炎等屬肝膽氣郁、肝脾(或膽胃)不和者。
【名言名句】李中梓云:“此證雖云四逆,必不甚冷,或指頭微溫,或脈不沉微,乃陰中涵陽之證,惟氣不宣通,是為逆冷?!?/p>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