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篇文章來自我的好朋友——Bobo。我很喜歡她,因為她的聲音溫暖有力,讓人怦然心動;她的文字簡單真實,就像是在跟你對話。
聽——令我怦然心動的好聲音
▲
怦然心動的好聲音,在等你
習慣取悅、習慣討好、習慣小心翼翼
的你,可以看看這本書
又是忙碌的一周,好在臨近周末,病也終于好了9成,這星期閱讀速度不快,唯一讀完的這一本非常值得推薦。
《情緒勒索》,這本書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提出這個概念的美國作者Susan Forward 所作,而我讀的這本是臺灣作者周慕姿根據(jù)Susan的理論所做的解讀。
因為華人社會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親子關系、親密關系,所以此書一出就令許多讀者“對號入座”,成為2017年誠品書店的銷售冠軍,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一度把自己投射其中,但后面還有一些思考,等會兒也分享給各位供閱讀參考。
先講概念,所謂情緒勒索,是指“勒索者會在有意或無意中,使用多種(要求、威脅、施壓、哭鬧、自殘、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chǎn)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罪惡感、恐懼感、挫折感……這些感受就會在被勒索者的內(nèi)心運作發(fā)酵,造成身心障礙。”
怎樣識別情緒勒索呢?
情緒勒索有三大要素:自我價值感、罪惡感與安全感。
被勒索者往往會被貶低自我價值,比如:你什么都不行,只是因為xx才有今天;被喚起罪惡感,比如:你這么做對得起我嗎?剝奪安全感,比如:你不要,隨時有人排隊要這份工作!“
六大特征:要求、抵抗、壓力、威脅、順從、舊事重提。
如標題所言,我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我們總是小心翼翼的討好別人,可能是父母、可能是愛人、可能是朋友或同事;總是不敢拒絕別人;總是明明很不舒服了都不敢說個“不”字,生怕對方生氣,怕被人說“你太自私了!”“你怎么這么點事都不肯做!”“我以為自己娶的是個賢惠的女人!”
為了不被指責,為了減少愧疚感, 我們選擇隱忍,按部就班遵守命令,時間長了,冷漠,麻木,自我價值感也更低了。
到此,我知道很多人在頻頻點頭了,對對對,我也是這樣,我經(jīng)常這樣。慢著,先別急著代入受害者模式。
人們很多時候都喜歡扮演受害者,卻忽略了我們往往也是侵害者。
書里有一大我很喜歡的亮點是寫了勒索者的特征,讓我們清晰感受到我們很可能也是情緒勒索者。
比如缺乏強烈的缺乏安全感所以通過情緒勒索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一些單親家庭的母親尤其容易扮演這樣的角色,一句“媽媽為了你,付出了多少!好不容易撫養(yǎng)你長大,你怎么不聽媽媽的話呢?”表露出的是自己的軟弱,同時施加給子女罪惡感,最后從子女的妥協(xié)中,感受到一點所謂“孝順”的安全感。
這類人往往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卻忽略被勒索者的委屈,理所當然地認為這是“應該的””孩子就是要聽父母的“。
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獲得安全感,安撫自己內(nèi)心可能失去對孩子控制權(quán)的焦慮。
為人母的我,讀到這里突然有所觸動,也許通過某一句威脅的話可以換得孩子的暫時聽話,暫時控制住了孩子,卻不知長久這樣下去會失去孩子與我之間最寶貴的真摯的愛。
說到這也想起亦舒的一句話:說得出的委屈便不是委屈。
有時候我們跟親密的人訴說的“委屈”,也許是希望對方愧疚?值得好好思考。
本書當然更多是站在被勒索者的角度所寫,講了應對”情緒勒索”的方法。
首先是提升自我價值感。
自我價值感和自信不同,那不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到某件事,而是不需要做到什么甚至有時候會失敗也能相信這些事情只是因為我“沒做好”而不是“我不好”。這是對自己完全的接納——我存在,所以我有價值,有意義。
提升自我價值感需要重視自己的感受、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并且為自己的感受負責。
在提升了自我價值感的基礎上,劃定情緒界限,書中還有一個特別的提示,界限不是底線,界限是稍微過界就會讓人不舒服,底線是一旦越界會崩潰,所以界限要比底線高。
怎么建立情緒界限呢?三個步驟:停、看、應。
停:當被勒索者感到焦慮,想忽略自己的感受,屈從于勒索者的要求時,被勒索者應該停止對話,轉(zhuǎn)移情緒,或者離開現(xiàn)場。
比如:我考慮下再回復你、不好意思我臨時有事要先走了、啊有個電話……
看:停的目的,也就是逃離現(xiàn)場后,被勒索者需要時間來緩和自己的情緒,回顧和整理自我感受。
比如:剛剛發(fā)生了什么,我是不是已經(jīng)覺得很不舒服了?這件事如果我答應了是不是在應對內(nèi)心的罪惡感而不是真正想去做?
看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安撫自己的情緒,反復提醒自己的情緒界限。
應:是指應對的策略。在“看”階段完成了自我觀察、對自己的需求完全了解后做出應對策略。
可以完全擺脫勒索者,比如辭職、比如分手。我個人更能接受,我相信也是大部分人更能接受的方法是,一步步從“小目標”開始,即不完全答應對方的要求,先討價還價然后找機會溝通或者表達自己的情緒,使對方清楚原來這是你的“界限”。
以上是這本書的大致內(nèi)容總結(jié),書中還有很多詳盡的案例以及應對的操作方法都很好,閱讀體驗也極佳。
但我忍不住有些話要提醒大家,因為自己也經(jīng)過了這樣一個過程,剛開始讀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標簽化為被勒索者,從而產(chǎn)生些不必要的悲傷、委屈甚至憤怒的情緒。
慢慢地在勒索者身上也能看到一些“可憐”之處,甚至有些特征與自己也符合,才逐漸跳出自己被貼的標簽,更客觀地看待這個心理學上的概念,完成這樣一個過程才會覺得這是真正的“成長”。
尤其是親子之間,我們和長輩父母之間,如果因為這本書而讓所謂“原生家庭”的父母再背鍋,實在有點“罪過”。
這兩天有一則新聞相信大家也都看到了,上海一位17歲高中生因為母親的批評跳下了高架橋。
許多自媒體追了這個熱點寫了評論文章,主要都是針對母親的,這位母親當然有問題,她不該在孩子與同學發(fā)生矛盾時一味批評自己的孩子,更不該在高架橋上停下來走到后排還要繼續(xù)罵……
我看到很多留言,有人回憶說自己的父母親從小如何維護外人如何打擊自己讓自己不自信,有人也想過輕生,可是說真的,如果我們曾經(jīng)是受害的那一方,除了感同身受的惋惜,更多的應該是通過這樣的新聞警醒自己千萬不要成為重蹈覆轍的施暴者。
悲劇發(fā)生后不僅僅留下指責更應該有反思,法律也是這樣逐步完善起來的。
如果你的做法是知道了情緒勒索的概念,知道了原生家庭的概念而不分青紅皂白把所有的失敗和難過的原因都指向父母,那么其實自己也做了情緒勒索者,因為你知道父母不會離開你,看著他們?yōu)槟闵鷼饣蛲纯嗄銜@得短暫的勝利快感,這豈不是惡性循環(huán)?
這一年來因為發(fā)生在自身的許多事,使我讀了很多哲學、心理學的書,越來越明白的道理是——我們閱讀和學習心理學,不是為了給自己的“委屈”找發(fā)泄的出口,而是為了更理解和明白自己和身邊的人,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自洽,當然如果能量更大還能幫助到別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