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中國國古代文學現(xiàn)象和流派

中國古代文學流派

諸子百家

產生文學時期:先秦文學

所謂“諸子”,是指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家學派的代表人物。

據有關典籍記載,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主要學派有這樣十一大家:儒家,代表人物是孔丘、孟軻、荀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翟、宋鉗;法家,代表人物是商鞅、韓非;道家,代表人物是老聃、莊周;農家,代表人物是許行、陳相;名家,代表人物是公孫龍;雜家,代表人物是呂不韋;縱橫家,代表人物是蘇秦、張儀;此外,還有陰陽家、小說家。

諸子的代表作品有《論語》、《孟子》、《荀子》、《墨子》、《老子》、《莊子》、《韓非子》等。

諸子百家并非文學流派,各學派之間的區(qū)別主要是政治觀點的不同,而不是文章風格、流派上的差異。甚至可以說,不同學派的文章,有時在體裁、風格上往往有一些相同之點;而同一學派中各人的文章,卻又常常迥然有別。

從文學發(fā)展的角度看,諸子散文大致經歷了這樣幾個階段:語錄體階段,代表作是《論語》、《墨子》。后者在語錄體中開始夾雜有樸質的議論。對話體階段,代表作是《孟子》、《莊子》。前者開始由語錄體過渡到對話式的論辯;后者則開始向論點集中的專題論文過渡了。專題論文階段,代表作是《荀子》、《韓非子》,這些文章篇幅普遍增長,風格也由簡補到開拓。

諸子散文對后世的影響是深廣的。影響最大的是儒家。漢代賈誼、晁錯的政論文源于孟子、荀卿;唐代韓愈大倡復古,主要地是強調學習儒家諸于的思想體系和行文技巧,他與柳宗元一道,掀起了聲勢浩大的古文運動。從韓柳散文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子的影子。爾后,宋代歐陽修、蘇洵、王安石也都一直不遺余力地提倡學習諸子筆法。其次影響大的是道家?!肚f子》在諸子散文中算得上是一部真正的文學作品?!肚f子》中的寓言、重言是我國寓言文學的鼻祖。而老莊思想,作為與儒家和后來的佛家鼎足而三的哲學思想,更是影響著后世文人學士,直接啟迪著我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fā)展。諸如稽康、阮籍、李白、蘇軾等,對老莊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繼承。其他各家散文對后世都有一定影響。清章學誠對此曾有精辟的論述:“……后世之文,其體皆備于戰(zhàn)國……《京都》諸賦,蘇、張縱橫六國、侈陳形勢之遺也?!渡狭帧?、《羽獵》,安陵之從田、龍陽之同釣也?!犊碗y》、《解嘲》,屈原之《漁父》、《卜居》,莊周之《惠施》、《問難》也。韓非《儲說》,比事征偶,《連珠》之所肇也;而或以為始于傅毅之徒,非其質矣。孟子問齊王之大欲,歷舉輕暖肥甘、聲音采色,《七林》之所啟也;而或以為創(chuàng)之枚乘,忘其祖矣。鄒陽辨謗于梁王,江淹陳辭于建平,蘇案之自解忠信而獲罪也。《過秦》、《王命》、《六代》、《辨亡》諸論,抑揚往復,詩人諷諭之旨,孟、荀所以稱述先王而儆時君也?!保ā段氖吠x·詩教·上》)這段話把諸子百家對后世文學的影響,特別是文章的淵源流變關系,講得十分清楚了。

漢賦四杰

產生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漢賦四杰,一般指西漢司馬相如、揚雄,東漢班固、張衡。

司馬相如與揚雄并稱“馬揚”或“揚馬”,

班固與司馬相如并稱“斑馬”或“馬班”

揚雄與班固并稱“揚班”或“班揚”

班固與張衡并稱“班張”

產生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張蔡”為東漢辭賦家張衡、蔡邕的并稱。

蔡邕女蔡琰亦為著名文學家。

山水詩派

產生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代表作家:謝靈運謝眺

南朝山水詩派主要代表作家是謝靈運、謝眺等。

這些作家大都游歷山水、尋幽攬勝,以山水大自然作為主要描寫對象。詩歌善于經營畫境,運用主體感官的感受來表現(xiàn)自然景物,注重用聲音、色彩、形狀表現(xiàn)自然美;并將敘事、寫景、說理、融為一體,常借景抒情,從而使景變活形象生動,意境優(yōu)美。

謝靈運是我國山水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出身名門,兼負才華,但仕途坎坷。為了擺脫自己的政治煩惱,謝靈運常常放浪山水,探奇覽勝

枚賈·枚馬·七林體

產生文學時期:秦漢文學

“枚賈”為西漢文學家枚乘、賈誼的并稱。

“枚馬”則是枚乘、司馬相如的并稱。

在思想內容上,賈辭多懷才不遇之憤,枚辭則開“諷一而勸百”的先河?!懊恶R”賦在內容、風格上頗有相似之處。他們的內容多描寫帝王田獵、聲色狗馬及宮苑建筑,都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諷諫之意。但司馬相如賦氣勢更宏大,詞采更富麗。

三曹

產生文學時期:魏晉南北朝文學

“三曹”指曹操、曹丕和曹植。

建安文學主要代表作家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建安七子”(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玚、劉楨)和蔡琰。

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鄴中,又號“鄴中七子”

竹林七賢

產生文學時期:魏晉南北朝文學

他們是譙國嵇康、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內向秀、沛國劉伶、陳留阮咸、瑯邪王戎。由于他們互有交往,而且曾集于山陽(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肆意酣暢,故世稱竹林七賢。

產生文學時期:隋唐五代文學

“初唐四杰”是初唐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

韓孟詩派

產生文學時期:隋唐五代文學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以韓愈、孟郊為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

韓擅文,孟工詩,時稱“孟詩韓筆”。

其中盂郊又與賈島齊名,并稱“郊島”。孟郊、賈島并稱,謂之'郊寒島瘦’

韓愈存兼有李白的豪放、杜甫的凝煉,自成“以文為詩”、“奇崛險怪”的一派,被稱為“昌黎體。”韓詩險怪、新奇的特點十分明顯。但韓詩有十分明顯的缺陷,由“以文為詩”而帶來的就是過份散文化,喪失了詩歌的特質和美感;由刻意好奇而來的則是過份險怪偏晦,甚至故意夸奇斗險。

山水田園詩派

產生文學時期:隋唐五代文學

主要代表作家是孟浩然、王維、儲光曦、祖詠、裴迪等。

邊塞詩派

產生文學時期:隋唐五代文學

邊塞詩派是盛唐詩歌流派之一,其突出代表包括李益、高適、岑參、李頎、王之渙、王昌齡等。

安史之亂后,藩鎮(zhèn)割劇局面正式形成。唐政權對藩鎮(zhèn)的戰(zhàn)爭連年不斷,邊境各族與唐王朝的矛盾也日趨尖銳。這些歷史現(xiàn)象對當時的生活影響較大,因此也成為很多詩人歌詠的題材。邊塞詩作者結合壯麗遼闊的邊疆景象,表現(xiàn)馳騁沙場、建蘇立業(yè)的壯志豪情,抒發(fā)慷慨從戎、抗敵御侮的愛國思想,反映征夫思婦的憂怨以及連續(xù)的荒涼艱苦生活,同時也反映了唐帝國內部的各種矛盾。

邊塞詩人的作品氣勢奔放,慷慨激昂,給人一種奮發(fā)向上的力量。邊塞詩人深入表現(xiàn)邊塞生活,不論從開拓詩歌的表現(xiàn)題材,還是藝術上的創(chuàng)新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王邊塞詩人中成就最大的是高適、岑參,因而該詩派又稱高岑詩派。

唐宋八大家

產生文學時期:唐宋代文學

唐代韓愈、柳宗元,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曾鞏、王安石八人的合稱

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是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三蘇等五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他們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將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攪了個天翻地覆,使得散文發(fā)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在唐貞元元和時期,韓柳崛起,欣起古文運動,使得唐代的散文發(fā)展到極盛,一時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辭人咳唾,皆成珠玉”的高潮局勢。

自明人標舉唐宋八家以后,治古文的大都以八家為宗。清代桐城派方苞選《古文約選》,姚鼐選《古文辭類纂》,其中八家古文占很大比重。儲欣更于八家外增加李翱、孫樵為十家。婉約派

產生文學時期:宋代文學

代表作家:柳永、秦觀、李清照、歐陽修、晏殊、張先、賀鑄、周邦彥

婉約詞派的特點,主要是內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重視音律諧婉,語言圓潤,清新綺麗,具有一種柔婉之美。內容比較窄狹。

豪放派

產生文學時期:宋代文學

代表作家:蘇軾、辛棄疾、陸游、岳飛

宋詞風格流派之一。豪放作為文學風格,

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chuàng)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于粗疏平直,甚或涉于狂怪叫囂。

江湖詩派

產生文學時期:宋代文學

代表作家:劉過、姜夔、敖陶孫、戴復古、劉克莊、趙汝迕

因書商陳起所刊《江湖集》、《江湖前集》、《江湖后集》、《江湖續(xù)集》等詩歌集而得名。

“江湖”是與“出仕”做官相對的概念,大致源于李商隱的著名詩句:“永憶江湖歸白發(fā),欲回天地入扁舟?!?/p>

在江湖詩人之中,姜夔頗有代表性。

江湖派詩人多以江湖相標榜,作品表現(xiàn)了他們不滿朝政,不愿與之合作的態(tài)度;也反映了他們厭惡仕途、企羨隱逸的情緒。江湖派詩人的部分作品對南宋社會有較為深刻的反映。這些詩作或題詠山川、或記述事件,借以抒發(fā)作者愛國情懷,發(fā)泄對朝廷的不滿,指斥權貴的丑行,再現(xiàn)戰(zhàn)亂給人民帶來的苦難。他們的作品,還常常抒寫有志難申的苦悶心情以及寄人籬下的悲涼境遇。也有一些作品情緒低落,表現(xiàn)了消極避世的思想。

江湖詩派未能擺脫模擬之風。境界不高,氣度狹小是他們的通病。由于疏于鍛造,他們的一些古詩往往率意而成,顯得粗糙;絕句也多存在明暢有余而含蓄不足的缺陷。

儒林四杰

產生文學時期:元代文學

元代散文家虞集、揭傒斯、黃溍、柳貫

元曲四大家

產生文學時期:元代文學

元曲四大家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

關漢卿的雜劇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多揭露社會黑暗勢力的丑惡和腐敗,頌揚民眾、特別是青年婦女的抗爭精神,在現(xiàn)實的深刻描繪中滲透著民主和人道主義的思想光輝。其代表作《竇娥冤》、《望江亭》、《單刀會》等數百年長演不衰。

白樸的《梧桐雨》取材于白居易的《長恨歌》,描寫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其語言雍雅華貴,絢麗多彩,開雜劇文采派的先河。

馬致遠的《漢宮秋》為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寫昭君出塞的故事,它大膽地改變史實,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為重的愛國者的形象,抨擊了皇帝左右文臣武將的昏庸和無能。

王實甫的《西廂記》描寫書生張珙在普救寺遇見崔相國的女兒鶯鶯,兩人產生愛情,通過仕女紅娘協(xié)助,終于沖破世俗禮教的束縛而結合。該劇主題鮮明,人物性格刻畫豐富生動,曲詞精美絕倫,在戲曲和文學發(fā)展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公安派

產生文學時期:明代文學

代表作家: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江盈科、陶望齡、黃輝、雷思霈

公安派的文學主張主要是:

①反對剿襲,主張通變。

②獨抒性靈,不拘格套。所謂“性靈”就是作家的個性表現(xiàn)和真情發(fā)露,接近于李贄的“童心說”。

③推崇民歌小說,提倡通俗文學。

桐城派

產生文學時期:清代文學

代表作家:方苞、劉大魁、姚鼐

鴛鴦蝴蝶派

產生文學時期:近現(xiàn)代文學

代表作家:徐枕亞、張恨水、吳雙熱、吳若梅、程小青、孫玉聲、李涵秋、許嘯天、秦瘦歐、馮玉奇

鴛鴦蝴蝶派是清末民初出現(xiàn)的一個的文學流派。這一流派曾廣受大眾讀者歡迎,也曾廣受新文學界的批判,其影響非常廣遠,甚至于到了今天,還有人在批評所謂“媚俗、低級文化”時仍將他拿出來作為代名詞。

山藥蛋派

產生文學時期:近現(xiàn)代文學

代表作家:趙樹理、西戎、李束為、馬烽、胡正、孫謙

趙大叔》、《三年早知道》、《賴大嫂》和《宋老大進城》等。

這一流派的作品堅持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方法和口語化的寫作特點,追求生活的真實,反映生活的矛盾和問題。文學史上認為現(xiàn)實主義是“山藥蛋派”的本質特征和靈魂

白洋淀派

產生文學時期:近現(xiàn)代文學

代表作家:孫犁、劉紹棠、從維熙、韓映山

在我國近現(xiàn)代作家中,孫犁、趙樹理、周立波和柳青等四位作家,被譽為描寫農村生活的“四大名旦”和“四桿鐵筆”。

孫犁1933年從保定育德中學畢業(yè),1936年來到安新縣同口鎮(zhèn)完小教書,1938年參加抗日隊伍,開始了以筆為槍的革命生涯。1946年至1947年間和1972年,孫犁曾多次回到白洋淀體驗生活,創(chuàng)作了《白洋淀紀事》、《白洋淀之曲》、《荷花淀》和《采蒲臺的葦》等一系列取材于白洋淀的優(yōu)秀作品,并由此開創(chuàng)了以孫犁創(chuàng)作風格為代表的“荷花淀”文學流派。

賞讀孫犁的小說,首先可以感覺到,以革命現(xiàn)實主義為根基,糅進浪漫主義情調,是孫犁藝術風格最主要的特點。第二,孫犁的作品噴放著濃郁的泥土的芳香,激蕩著作者對故鄉(xiāng)的愛。孫犁的小說對美有一種特殊的追求,他著力描寫、贊揚故鄉(xiāng)的風光美和人情美。孫犁的小說是風格獨具的美小說。第三,孫犁特別擅長描寫農村的青年女性,不僅有一種描寫她們的美麗容貌的特殊素養(yǎng),而且更具有深入她們豐富、復雜的感情世界,從她們命運的變化反映時代風云變幻的過硬本領。

中國古代文學現(xiàn)象、文體及文學流派

1.古代神話

神話是原始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的內容涉及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類的命運,努力向人們展示“自然與人類命運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意象”。

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神話:女蝸補天、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

在所有的古代文獻中,以《山海經》最有神話學價值?!渡胶=洝肥俏覈糯4嫔裨捹Y料最多的著作。

神話按內容分,可以分為創(chuàng)世神話、始祖神話、洪水神話、戰(zhàn)爭神話、發(fā)明創(chuàng)造神話。

2.楚辭

楚辭,其本義是指楚地的歌辭,后來逐漸固定為兩種含義:一是詩歌的體裁,二是詩歌總集的名稱(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國文學)。楚辭的創(chuàng)作手法是浪漫主義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濃郁的楚國地方特色和神話色彩。與《詩經》古樸的四言體詩相比,楚辭的句式較活潑,句中有時使用楚國方言,在節(jié)奏和韻律上獨具特色,更適合表現(xiàn)豐富復雜的思想感情。

漢樂府

漢樂府指由漢時樂府機關所采制的詩歌,亦稱“樂府詩”。漢樂府開創(chuàng)了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新風。漢樂府民歌中女性題材作品占重要位置,它用通俗的語言構造貼近生活的作品,由雜言漸趨向五言,采用敘事。

寫法,刻畫人物細致入微,創(chuàng)造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jié)較為完整,而且能突出思想內涵著重描繪典型細節(jié),開拓敘事詩發(fā)展成熟的新階段,是中國詩史五言詩體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3.漢賦

賦是在漢代涌現(xiàn)出的一種有韻的散文,它的特點是散韻結合,專事鋪敘。從賦的形式上看,在于“鋪采摛文”;從賦的內容上說,側重“體物寫志”。漢賦的內容可分為5 類:一是渲染宮殿城市;二是描寫帝王游獵;三是敘述旅行經歷;四是抒發(fā)不遇之情;五是雜談禽獸草木。而以前二者為漢賦之代表。賦是漢代最流行的文體。

漢賦分為騷體賦、大賦、小賦。騷體賦代表作為賈誼的《吊屈原賦》《鵬鳥賦》,它直接受屈原《九章》和《天問》的影響,保留著加“兮”的傳統(tǒng),其語言是四言和散句的結合,表現(xiàn)手法為抒情言志漢初六十年是騷體賦的時期。大賦又叫散體大賦,規(guī)模巨大,結構恢宏,氣勢磅礴,語匯華麗,往往是成千上萬言的長篇巨制。西漢時的賈誼、枚乘、司馬相如、揚雄,東漢時的班固、張衡等,都是大賦的行家。小賦揚棄了大賦篇幅冗長、辭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漢賦基本文采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篇幅較小、文采清麗、譏諷時事、抒情詠物的短篇小賦,趙壹、蔡邕、禰衡等都是小賦的高手。4.古詩十九首

《古詩十九首》,組詩名,是樂府古詩文人化的顯著標志。為南朝蕭統(tǒng)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昭明文選》而成?!豆旁娛攀住飞羁痰卦佻F(xiàn)了文人在漢末社會思想大轉變時期,追求的幻

滅與沉淪,心靈的覺醒與痛苦。《古詩十九首》是在漢代民歌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五言詩,內容多寫離愁別恨和彷徨失意,思想消極,情調低沉。長于抒情,善用事物來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語言樸素自然,描寫生動真切,具有天然渾成的藝術風格。名篇有《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迢迢牽牛星》《明月何皎皎》等。

5.三曹

三曹:指漢魏間曹操與其子曹丕、曹植。因他們政治上的地位和文學上的成就,對當時的文壇很有影響,所以后人合稱之為“三曹”。與也是父子兄弟以文學見稱的宋代三蘇(蘇洵、蘇軾、蘇轍)齊名。6.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間(196~220)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以外的優(yōu)秀文學家,他們對于詩、賦、散文的發(fā)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7.竹林七賢

“竹林七賢”是中國魏晉時代七位名士的合稱,分別是嵇康、阮籍、山濤、向秀、劉伶、王戎及阮咸。他們成名年代比“建安七子”晚一些,他們大都“棄經典而尚老莊,蔑禮法而崇放達”。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是“正始體”的代表作家。

8.建安風骨

建安風骨指漢魏之際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詩文的俊爽剛健風格。漢末建安時期文壇巨匠“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

陳琳、王粲、徐干、阮瑀、應玚、劉楨)和女詩人蔡琰繼承了漢樂府民歌的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風骨遒勁而著稱,并具有慷慨悲涼的陽剛之氣,形成了文學史上“建安風骨”{的獨特風格,被后人尊為典范。無論是“曹氏父子”還是“建安七子”,都長期生活在河洛大地,這種駿爽剛健的風格是同河洛文化密切相關的?!帮L骨”是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一個重要的概念,自南朝至唐,它一直是文學品評的主要標準。

9.田園詩

“田園詩派”是盛唐時期重要詩歌流派,此派詩人以善于描繪田園生活著稱,其代表人物為王維和孟浩然。王、孟等人繼承并發(fā)展了魏晉以來陶淵明、謝靈運等優(yōu)秀的田園山水詩人的傳統(tǒng)。此詩派流露出對恬靜的田園生活的留戀和對大自然秀麗風光的熱愛,同時也抒發(fā)了懷才不遇的苦悶和對黑暗官場的厭惡。

10.山水詩

山水詩,詩的一種,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大流派。由南北朝時期,知名詩人謝靈運所開創(chuàng),為以山水風景為主之詩種。

山水詩的出現(xiàn),不僅使山水成為獨立的審美對象,為中國詩歌增加了一種題材,而且開啟了南朝一代新的詩歌風貌。繼陶淵明的田園詩之后,山水詩標志著人與自然進一步的溝通與和諧,標志著一種新的自然審美觀念和審美趣味的產生。

11.宮體詩

宮體詩--指以南朝梁簡文帝為太子時的東宮,以及陳后主、隋煬帝、

唐太宗等幾個宮廷為中心的詩歌。“宮體”既指一種描寫宮廷生活的詩體,又指在宮廷所形成的一種詩風,始于簡文帝蕭綱。蕭綱為太子時,常與文人墨客在東宮相互唱和。其內容多是宮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形式上則追求詞藻靡麗,時稱“宮體”。后來因稱艷情詩為宮體詩。

12.大小謝

大小謝,指的是大謝“謝靈運”和小謝“謝朓”。謝靈運,東晉人,是山水詩的開創(chuàng)者,是我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山水詩人。謝朓,南朝齊人,因與謝靈運的經歷非常相似,因此被稱為“小謝”,他的山水詩風格清俊秀麗。

13.永明體

永明體又稱新體詩。所謂新體詩,是與古體詩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講究聲律和對偶。因為這種新體詩最初形成于南朝齊武帝永明年間,故又稱“永明體”。南朝齊竟陵王蕭子良門下的8 位文學家:蕭衍、沈約、謝朓、王融、蕭琛、范云、任昉、陸倕(合稱竟陵八友),都是永明體詩歌的作家。其代表人物歷來認為是謝朓、沈約和王融。永明體的產生,標志著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大進步。經過許多詩人的不斷探索,在詩的格律聲韻、對仗排偶、遣詞用句以及構思、意境等方面,都較古體詩更為工巧華美、嚴整精練,為后來律詩的成熟及唐詩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14.駢文

駢文是古代中國一種特有的文言文文體,其句多四六對仗,故又稱四六文或四六、駢儷、駢體等,具駢文要點而有押韻者稱駢賦。駢文

是與散文相對而言的。其主要特點是以四六句式為主,講究對仗,因句式兩兩相對,猶如兩馬并駕齊驅,故稱駢體。在聲韻上,講究運用平仄,韻律和諧;修辭上注重藻飾和用典。駢文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縛內容的表達,但運用得當,也能增強文章的藝術效果。

15.志怪小說

志怪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形式之一,以記敘神異鬼怪故事傳說為主體內容,產生和流行于魏晉南北朝,與當時社會宗教迷信和玄學風氣以及佛教的傳播有直接的關系。

志怪小說的內容很龐雜,大致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地理博物。如托名東方朔《神異經》張華的《博物志》;

第二類是記述正史以外的歷史傳聞故事。如托名班固的《漢武故事》《漢武帝內傳》;

第三類是講說鬼神怪異的迷信故事。如東晉干寶《搜神記》、舊題曹丕的《列異傳》葛洪的《神仙傳》托名陶潛的《后搜神記》等。志怪小說對唐代傳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16.志人小說

志人小說是中國古典小說的一種,指魏晉六朝流行的專記人物言行和記載歷史人物的傳聞軼事的一種雜錄體小說,又稱清談小說、軼事小說。數量上僅次于志怪小說。是在品藻人物的社會風氣影響之下形成的。

志人小說今傳較少,按其內容也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笑話。(魏)邯鄲淳《笑林》,對世態(tài)有所諷刺。如寫楚人有

人擔山雞者,欺人曰鳳凰,以訛傳訛,連皇帝也輕信了。漢世老人家富無子而性吝嗇,餓死好后田產充官?!缎α帧烽_后世俳諧文字之端。第二類是野史。(東晉)葛洪偽托劉歆所作《西京雜記》,記述西漢的人物軼事,也涉及宮室制度、風俗習慣、衣飾器物,并帶有怪異色彩。其中有的事后來很流行,如王昭君、毛延壽故事,司馬相如、卓文君故事。

第三類是逸聞軼事。這是志人小說的主要部分,有(東晉)裴啟《語林》、(東晉)郭澄之《郭子》、(梁)沈約《俗說》、(梁)殷蕓《小說》等。(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是成就和影響最大的一部。

17.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中國唐代初期四位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

18.沈宋體

“沈宋”,是初唐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沈佺期、宋之問的合稱。他們所創(chuàng)作的五七言近體詩標志著五七言律體已趨于定型。所謂“沈宋體”,在當時是指經沈宋詩為規(guī)范的、內容多為奉和應制、侍從游宴而形式上對仗工整、平仄諧調、詞采精麗的五七言律詩。代表作如沈的《仙萼亭初成侍宴應制》(五律)、《奉和春日幸望春宮應制》(七律),宋的《麟趾殿侍宴應制》(五律)、《奉和春初幸太平公主南莊應制》(七律)等等。

19.律詩

律詩是中國近體詩的一種,因格律要求非常嚴格而得名。常見的類型

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種。律詩規(guī)定每首8 句。

律詩發(fā)源于南朝齊永明時沈約等講究聲律、對偶的新體詩,至初唐就開始出現(xiàn)廣義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問定型狹義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時期。

20.邊塞詩

邊塞詩,是以邊塞風光與軍民生活為題材的詩。著名的邊塞詩人有楊炯、高適、岑參等。成就最大的是高適和岑參。邊塞詩是唐詩中的一支重要流派。一般認為,邊塞詩初步發(fā)展于漢魏六朝時代,隋代開始興盛,唐即進入發(fā)展的黃金時代。、其詩派的作者結合壯麗、遼闊的邊境景象,表現(xiàn)馳騁沙場、建功立業(yè)的壯志豪情;也客觀的反映了唐帝國內部的各種矛盾,作品氣勢奔放,慷慨激昂,給人以奮發(fā)向上的力量。

21.王孟詩派

盛唐時期形成的以王維、孟浩然為代表的歌流派,又稱“王孟詩派”。該派有陶淵明、“二謝”(謝靈運、謝朓)詩之長,以山水田園風光和隱逸生活為主要題材,風格沖淡自然。該派重要詩人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他們用開闊的胸懷,深細敏感的審美嗅覺,來描繪山水風景的優(yōu)美壯麗,歌詠田園生活閑適靜謐,從一個側面折射出盛唐時期社會的安定,農民的安居樂業(yè)和時代精神的開朗樂觀。22.元和體

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開始流行的詩體專稱。有廣狹二義:廣義指唐憲宗元和以來各種新體詩文。李肇《唐國史補》卷下:“元

和以后,為文筆則學奇詭于韓愈,學苦澀于樊宗師;歌行則學流蕩于張籍;詩章則學矯激于孟郊,學淺切于白居易,學淫靡于元稹,俱名為元和體。”認為元和以后流行的新的文風、詩風,是由韓愈等元和時的著名作家開創(chuàng)的,所以總稱之為元和體。

狹義是指元稹、白居易詩中的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和包括艷體在內的流連光景的中短篇雜體詩?!杜f唐書?元稹傳》說,元稹“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tài)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會予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林,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后數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復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闭f明元和體即元和時流行的新體詩,專指元、白詩體中的一個方面及其模仿的作品而言。

23.新樂府

新樂府是相對于古樂府而言。新樂府詩始創(chuàng)于杜甫,為元結、顧況等繼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到了中唐,“元白”時期,明確地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一整套理論,加之元、白詩才蓋世,寫作了大量新樂府詩歌,給當時以極大影響,使這一偉大的文學運動取得了巨大成就。

杜甫善于用樂府詩體描寫時事,所作如《兵車行》《麗人行》《悲陳陶》《哀江頭》等。

白居易、元稹、張籍、王建等人的樂府詩及其他的一些作品,反映了

中唐時期極為廣闊的社會生活面,從各個方面揭示了當時存在的社會矛盾,提出了異常尖銳的社會問題。

如白居易的《杜陵叟》《賣炭翁》,元稹的《田家詞》《織婦詞》,張籍的《野老歌》,王建的《水夫謠》等,都是直接描寫勞動人民所遭受的殘酷剝削和壓迫,為他們的悲慘命運鳴不平的;白居易的《繚綾》《紅線毯》《重賦》《輕肥》等,是直接刺責統(tǒng)治階級的驕奢淫逸,并從中反映貧富懸殊、階級對立的;白居易的《宿紫閣山北村》、張籍的《猛虎行》、王建的《羽林行》等,是揭露特權階層惡勢力為非作歹、殘害人民的;

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元稹的《夫遠征》、張籍的《塞下曲》、王建的《渡遼水》等,是反映邊地士兵之苦和反對窮兵黷武的;白居易的《鹽商婦》、元稹的《估客樂》、張籍的《賈客樂》等,是反映當時商業(yè)經濟的畸形發(fā)展,富裕商人和窮苦農民之間的矛盾的;白居易的《上陽人》《井底引銀瓶》,張籍的《妾薄命》,王建的《望夫石》、《去婦》等,是同情婦女們不幸遭遇的。諸如此類的作品,大都具有較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鮮明的傾向性。在藝術上,盡管各人的成就不同,風格互有差異,又大都體現(xiàn)出平易通俗,直切明暢的共同特色。它們展示了新樂府運動的實績。

24.古文運動

古文運動是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其內容主要是復興儒學,其形式就是反對駢文,提倡古文?!肮盼摹笔琼n愈開始提出的,指的是上繼三代兩漢的質樸自由、以散行單句為主的散文,與六朝以來流行的

“今文”,即駢文相對立。韓愈及其追隨者大力提倡這種文體,后又得柳宗元積極支持與配合,形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即所謂“古文運動”。這個運動是在儒學旗幟下發(fā)展起來的。主張文道合一,以道作為文的內容,強調學古文應從實際出發(fā),“因事陳詞”,“文從字順”,自創(chuàng)新意新詞。韓、柳古文運動開拓了散文新天地。

25.韓孟詩派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與新樂府運動同時崛起的一個影響較大的詩派。其代表人物是韓愈、孟郊,此外還包括賈島、盧仝、劉叉等人。這個詩派創(chuàng)作的特點是通過抒寫個人的不幸遭遇來揭示社會的弊病,追求深險怪僻,刻意推敲。

作為一個詩派,韓、孟等人有明確的理論主張,首先是“不平則鳴”說。所謂“不平”,主要指人內心的不平衡,強調的是內心不平情感的抒發(fā)。它既是對創(chuàng)作活動產生原因的揭示,也是對一種特定創(chuàng)作心理亦即“不平”心態(tài)的肯定?!安黄絼t鳴”說的另一要點在于特重詩歌的抒情功能。韓愈明確指出其詩只是抒寫“感激怨懟奇怪之辭”(《上宰相書》),以“抒憂娛悲”(《上兵部李侍郎書》)而已。

韓孟詩派的另一個重要觀點,是“筆補造化”。用李賀的話來說,就是“筆補造化天無功”(《高軒過》)?!肮P補造化”,既要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思,又要對物象進行主觀裁奪。

韓孟詩派在倡導“筆補造化”的同時,還特別崇尚雄奇怪異之美。如孟郊聲言自己為詩“孤韻恥春俗”(《奉報翰林張舍人見遺之詩》);盧仝自謂“近來愛作詩,新奇頗煩委;李賀更是傾心于幽奇冷艷詩境的

構造,既“筆補造化”又師心作怪。

從“不平則鳴”到裁物象、覷天巧、補造化,到明確提出雄奇怪異的審美理想,韓孟詩派形成了一套系統(tǒng)的詩歌創(chuàng)作理論。它突破了過于重視人倫道德和溫柔敦厚的傳統(tǒng)詩教,由重詩的社會功能轉向重詩的抒情特質,轉向重創(chuàng)作主體內心的展露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這在詩歌理論史上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現(xiàn)象。

26.花間詞派

花間詞派是晚唐五代時流行的詞派。創(chuàng)始人是晚唐著名詞人溫庭筠,主要成員是五代西蜀的一批詞人,如韋莊、牛希濟、歐陽炯等。他們的作品多描寫女人和相似,內容狹窄,情調纏綿,詞藻華麗。后蜀趙承祚把溫庭筠等18 位作家的詞編成《花間集》,花間派由此得名。綺情閨怨是花間詞的第一主題。其主要原因是花間詞多為應歌而作?;ㄩg詞人往往預先有滿足讀者期待的創(chuàng)作心理,所以形成了與傳統(tǒng)詩人不同的傳達閨情的方式,在意象、意旨方面有獨特之處。花間詞意象充滿濃郁的富艷氣息,其共性是側重表現(xiàn)富艷之物的盛或衰,出現(xiàn)時都對應著女性的孤獨哀愁,具有“淚滴黃金縷”的意味?;ㄩg詞多以“淚滴黃金縷”為意旨構詞,它使花間詞人可以按這個模式排布意象揮就成篇,也使花間詞多面目雷同且缺乏真情,這是花間詞作為娛樂性藝術和消費藝術所帶來的必然。

27.西昆體

西昆體,是宋初詩壇上聲勢最盛的一個詩歌流派,它是以《西昆酬唱集》而得名的,其詩人中成就較高的有楊億、劉筠、錢惟演。它是晚

唐五代詩風的沿續(xù),大多師法李商隱詩的雕潤密麗、音調鏗鏘,呈現(xiàn)出整飾、典麗的藝術特征。

西昆體詩人宗法李商隱。他們大多有良好的詞章修養(yǎng),技法圓熟,善于在詩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詞妙語,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諧美,詞采精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28.北宋詩文革新運動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是指中國北宋繼唐代古文運動而起的文學革新運動。主要反對以西昆體為代表的浮靡文風,主張對詩、文進行革新,提倡寫作反映現(xiàn)實的詩文,推崇韓愈、白居易。

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唐代古文運動之后,又一次把古代文學特別是散文以及文論的發(fā)展推進了一步,對后世影響巨大。此后,以唐宋八大家為代表的古文傳統(tǒng),一直被奉為正宗。但同時,北宋詩的散文化和以議論為詩的概念化傾向,為南宋理學家的散文所師法,表現(xiàn)了該運動的歷史局限。

29.江西詩派

宋代文學流派。宋徽宗初年,呂本中作《江西詩社宗派圖》,把以黃庭堅、陳師道為首的這一詩歌流派命名為“江西詩派”。江西詩派的詩歌理論強調“脫胎換骨”“點鐵成金”,即或師承前人之辭,或師承前人之意;崇尚瘦硬奇拗的詩風;追求字字有出處。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詩派“以故為新”,重要作家的詩作風格迥異,自成一體,成為宋代最有影響的詩歌流派。

30.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4 位詩人的合稱。他們能擺脫江西詩派的牢籠,寫出思想、藝術各有特色的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楊萬里有《誠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陸游有《陸放翁集》傳世。

31.辛派詞人

這是南宋受辛棄疾的影響而產生的一個詞派。主要有陳亮、劉過、劉克莊等。他們在辛棄疾的影響下,用詞來抒發(fā)愛國情感,豪放慷慨如辛棄疾,但題材不如辛詞廣,風格不如辛詞多樣。多以議論為詞,以文為詞(陳亮明確說是以詞為文),過于直率,不如辛詞蘊藉。

張孝祥是辛派詞人的先驅者,風格駿發(fā)踔厲,自成一家,藝術境界也別開生面,在詞史上具有獨特的地位。

辛派詞人的共同特點:(1)承辛棄疾豪放詞風,意象多宏肆。意境慷慨激昂、雄豪悲壯;(2)以抗敵愛國、感撫時事為主要創(chuàng)作內容;(3)以文為詞,使詞更進一步散文化、議論化;(4)雖重音律,但辭藻秀麗不及格律詞人。

32.南宋騷雅詞派

“騷雅詞派”是崛起于南宋中晚期的一個重要詞派。所謂“雅”是指他們都受時代濡染,以雅相標榜,以雅為美學理想。所謂“騷”是指以詩人的筆法入詞,側重繼承以《離騷》為開創(chuàng)和代表的,以表現(xiàn)自我、抒發(fā)自我的主觀性描寫為主要目的的抒情傳統(tǒng)上,注重寫心境是其重要特征,姜夔是這一詞派的最高代表。騷雅派詞人加強了詞表現(xiàn)

自我的能力,豐富了詞的抒情手段,在詞史上有一定的開創(chuàng)之功,但為了追求騷雅,走上了過于隱晦、細小、破碎、缺少開闊意境與開闊手段的道路,將詞帶到一個狹小的天地,這對詞的發(fā)展又起了不利和限制的作用

33.詩話

詩話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獨特的論詩的文體,狹義的詩話是指詩歌的話本,即關于詩歌的故事,隨筆體,如歐陽修的《六一詩話》,廣義的是指詩歌的評論樣式,崛起于北宋,是中國古代詩歌體制特別是唐代律詩高度發(fā)展的產物,改變了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原有的格局。

34.散曲

散曲是金、元時期在北方民間流行起來的新的詩歌樣式。散曲和詞一樣,來自民間,都是合樂歌唱的長短句。

散曲的體制:分為小令和套數兩類。

小令一般用單支曲子寫成,另外還有“帶過曲”“集曲”“重頭”“換頭”等特殊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規(guī)則將數只曲子聯(lián)結而成。單片只曲,調短字少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如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套數又稱“散套”,是用同宮調的兩支以上曲子寫成,和雜劇中的套曲相似。套曲篇幅較長,可以包容比較復雜的內容,既可用以抒情,也可用以敘事,在文學形式上多受到戲曲和說唱的影響。

35.元雜劇

元雜劇又稱北雜劇。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間(13 世紀后半期-14 世紀)。主要代表作家有,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白樸等。

主要代表作有,《竇娥冤》《漢宮秋》《西廂記》等。其內容主要以揭露社會黑暗,反映人民疾苦為主,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相結合,主線明確,人物鮮明。其結構上最顯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

一般從體裁上分為悲劇、喜??;從題材上分為公案戲、歷史戲、愛情戲、社會戲、神話戲。四大悲?。骸陡]娥冤》《梧桐雨》《趙氏孤兒》《漢宮秋》;四大愛情?。骸段鲙洝贰秹︻^馬上》《拜月亭》《倩女離魂》。

36.南戲

在元代,南方戲劇圈既有雜劇演出,又流行以南曲為唱腔的戲文,兩種戲曲體裁相互輝映。

戲文,在東南沿海地區(qū)發(fā)育成熟起來的。它最早出現(xiàn)于浙江溫州(舊名永嘉),稱為“溫州雜劇”“永嘉戲曲”,亦稱南詞。后人為了有別于北曲雜劇,間稱之為南戲。

早期南戲作品以愛情婚姻和家庭生活為主,主要有《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包括三本戲文∶《張協(xié)狀元》《小孫屠》和《宦門子弟錯立身》。其中《張協(xié)狀元》是現(xiàn)存最完整的早期南戲劇本,創(chuàng)于八百年前南宋時期的溫州“九山書會”,其開場的《滿庭芳》詞中寫道∶“這番書會,要奪魁名。占斷東甌盛事,諸宮調唱出來因”。

元末明初流行的《荊釵記》《劉知遠白兔記》《拜月亭記》和《殺狗記》合稱“四大南戲”,是南戲在元末明初的代表作品。

《琵琶記》是南戲發(fā)展的頂峰,由溫州瑞安人高則誠于元朝至正年間,

依南宋流傳的《趙貞女蔡二郎》戲文編撰而成?!杜糜洝吩谥袊鴳騽∈飞媳环Q為“詞曲之祖”,是南戲時代與傳奇時代間的橋梁,對明代戲曲創(chuàng)作的影響非常深遠。其余有完整留本的南戲:《東窗記》《破窯記》《劉希必金釵記》。

37.茶陵派

茶陵派是明代成化、正德年間的詩歌流派。因該派首領李東陽為茶陵人,故稱茶陵派。茶陵詩派認為學詩應以唐為師,而效法唐詩則又在于音節(jié)、格調和用字。盡管他們作品的思想內容還是比較貧弱并頗多應酬題贈之類,但比臺閣體詩要深厚雄渾得多。如李東陽的《寄彭民望》就寄寓著真情實感,非一般應酬之作。他的《擬古樂府》道學氣味較為濃厚,不過其中仍有倔奇勁健的篇章。

38.前后七子

前七子是弘治、正德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徐禎卿、邊貢、康海、王九思、王廷相,以李、何為代表。

后七子是嘉靖、隆慶年間的李攀龍、王世貞、謝榛、宗臣、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以李、王為代表。

他們相同的是提倡復古擬古,師唐廢宋。前七子強調文章學習秦漢,古詩推崇漢魏,近體宗法盛唐,反對充斥文壇的臺閣體、八股文、理氣詩,主張廓清萎靡不振、陳陳相因的詩風。在當時有進步意義。前七子多在政治上敢與權臣、宦官作斗爭。盡管詩文創(chuàng)作成就不等,但均有一些面對現(xiàn)實、揭露黑暗的作品。后七子的復古主張在很大程度上承接李夢陽等前七子的文學思想。而比起前七子,后七子在學古

過程中對法度格調的講究更趨于強化和具體化。在這一方面,作為后七子復古理論集大成者的王世貞

(1526—1590)顯得更為突出。他提出:“思即才之用,調即思之境,格即調之界?!保ā端囋坟囱浴芬唬┻M一步結合才思來談格調。他還主張詩與文的創(chuàng)作都要重視“法”的準則,而“法”落實到具體作品的辭采、句法、結構上都有具體的講究,比如“篇法有起有束,有放有斂,有喚有應”,“句法有直下者,有倒插者”,“字法有虛有實,有沉有響”(《藝苑卮言》一)。這些所謂的“篇法”“句法”“字法”就是一條條有板有眼的藝術法則。

39.唐宋派

明代散文流派之一。以王慎中、唐順之、歸有光、茅坤為首。他們對“文必秦漢”的復古主張表示不滿,主張作文應學習唐宋文章的法度,同時應有自己的特點。

40.公安派

明后期文學流派。主要作家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為湖北公安人,故世稱“公安派”。三袁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口號,反對一切束縛,又主張“寧今寧俗,不肯拾人一字”。創(chuàng)作以散文為主,擴大散文樣式,開拓雜文和小品文領域。其游記作品個性鮮明,語言流利,文風清新活潑。

41.竟陵派

明代后期文學流派。因為主要人物鐘惺、譚元春都是竟陵人,故被稱為“竟陵派”。和公安派一樣,竟陵派也主張性靈說,是明末反對詩

文擬古潮流的重要一派。竟陵派倡導一種“幽深孤峭”風格,他們的作品題材狹窄,語言艱澀,束縛了其創(chuàng)作的發(fā)展。

42.桐城派

清代散文流派。由方苞所開創(chuàng),其后劉大櫆、姚鼐等又進一步加以發(fā)展,他們都是桐城人,故由此而得名。他們主張學習《左傳》《史記》等先秦兩漢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韓愈、歐陽修等人的作品,講究“義法”,要求語言“雅潔”,以陽剛陰柔分析文章風格。

43.浙西詞派

浙西詞派是清代代前期最大的詞派,影響深廣。浙西詞派是因其開創(chuàng)者朱彝尊及其主要成員大都是浙西人而得名。該詞派其他主要作家還有李良年、李符、沈皞日、沈登岸、龔翔麟。

他們崇尚姜夔、張炎,標榜醇雅、清空,以婉約為正宗,貶低豪放詞派,認為詞“宜用于宴嬉逸樂,以歌詠太平”。因此在創(chuàng)作中忽視詞的內容,注重詞的格律精巧,辭句工麗,及孤僻典故,藝術上追求“幽新”風格。由此形象有些破碎,內含晦澀。但也有一些清清新之作。

44.常州詞派

常州詞派是清代嘉慶以后的重要詞派。嘉慶初年,“盛世”已去,風光不再,各種社會矛盾趨于尖銳。在詞的領域,浙派的詞人更是專在聲律格調上著力,流弊益甚。常州詞人張惠言欲挽此頹風,大聲疾呼詞與《風》《騷》同科,應該強調比興寄托,反瑣屑饤饾之習,攻無病呻吟之作。一時和者頗多,蔚然成風,遂有常州詞派的興起,后經周濟的推闡、發(fā)展,理論更趨完善,所倡導的主張更加切合當時內

憂外患、社會急速變化的歷史要求。

45.同光體

近代學古詩派之一?!巴狻敝盖宕巴巍薄肮饩w”兩個年號。光緒九年(1883)至十二年間,鄭孝胥、陳衍開始標榜此詩派之名,指“同、光以來詩人不墨守盛唐者”。同光體的特點是主要學宋,也學唐,是趨向在中唐的韓愈、孟郊、柳宗元,而不是盛唐的李白、杜甫。同光體詩,分閩派、贛派、浙派三大支。三派都學宋,而宗尚也有不同。同光體詩人的詩,早期還有些主張變法圖強、反對外國侵略的較好內容,而較多的則是寫個人身世、山水詠物。清亡以后,大都表現(xiàn)復辟思想。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自主招生必備(文學常識)
不可不知的文學常識
盤一盤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那些經典名詞-流派篇
文學風格流派介紹(一)
古代現(xiàn)代文學總復習
中學生必備:中國古典文學常識大全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