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縣的牌坊在江南山水畫中是靜靜的,仿佛天上仙境,好象總在什么遼遠而懸空的地方;可是身歷其境,你可以看到這里牌坊富有生氣。面對古微洲,我只要一顆淡泊而寧靜的心靈去感受。
這里是美麗的江南水鄉(xiāng),是微墨之都、歙硯之鄉(xiāng)、微文化之鄉(xiāng)。區(qū)位優(yōu)越,四水迴瀾,五峰拱秀,山水交融;山城、水城、橋城連成一片;新安江山水畫廊一水如帶;兩岸青山相擁,村落處處,粉墻黛瓦,徽派民居與四季花果互為映襯,構成極具特色的古徽州村落文化,被譽為“皖南漓江”。
在歙縣這片“介萬山之中,地狹人稠”、“川谷崎嶇,峰巒掩映”的獨特地理聚落上,自唐迄清,曾樹立過幾千座或木質、或磚質、或石質的古老牌坊。它們絕大多數(shù)由巨石筑成,歷經千百年的風雨侵蝕、兵燹人禍,至今仍有81座矗立于徽州的山道、村口、巷陌、田疇之間,是封建王朝對徽州人的最高獎勵,無愧于“中國牌坊城”的稱譽。因而“中國牌坊城”這個稱號,歙縣是當之無愧。
尋覓當年歷史上的徽州古城,從西門進城,穿過南譙樓和陽和門門闕,步入解放街,迎面矗立著那坐雄偉瑰麗的石坊叫許國石坊。許國石坊,俗稱“八腳牌樓”,又名“大學士牌坊”。許國石坊建于明朝萬歷年十二年(公元1584年),南北長11.54米,東西寬6.77米,高11.4米。如此規(guī)模宏大、呈八腳結構的牌坊舉世無雙。
一走進古陽和門,一座高大而又端莊的古石坊便映入眼簾。這座石坊是由兩座四腳樓再兩端借腳連成兩座兩腳牌樓構成的。是歙縣人許國建于明代萬歷十二年。許是嘉靖進士,曾在嘉靖、隆慶、萬歷三朝做過官,官至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學士。他于加封后,不久回到家鄉(xiāng),建成這一座造型奇特、舉國無雙的八腳牌樓。
這座石坊全部采用堅實的茶青色砂石,仿照木結構打眼造榫連接而成,至今已歷四百多個寒暑,卻無錯動。充分顯示出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技藝。石坊四面均有題額和匾額,最高一層是“恩榮”二字,底層四面額坊則刻有“大學士”、“少保兼太子保禮部尚書武英殿大學士許國”等官帽。據(jù)說,這些都是明代書畫家董其昌的手筆。
穿過八腳樓,沿著解放路走到底,路北尚有故許宅門口及許氏宗神祠門口兩座牌樓。其中許氏宗祠的牌樓雕刻尤其精美。構思巧妙,造型準確,神態(tài)逼真。
出歙縣城,過河西橋,沿著公路行四公里,往右有大路可拐入棠樾村。在村東首的大道上,七座高大的石牌樓拔地而起,淡灰色的石腳、石梁,襯以四周寧靜的田野,更顯得氣勢磅礴。
我們驅車來到了去唐模古鎮(zhèn)路旁的棠樾牌坊群。這是一片家族式的牌坊群,建于明清兩代。有明朝的“慈孝里坊”、嘉慶年間為表彰大孝子鮑燦用嘴巴為母親吸盡腳上膿瘡的“鮑燦孝行坊”、有鮑燦孫子鮑象賢中進士后抗倭立功的“尚書牌坊”。清代則有1767年的“節(jié)盡之冬坊”、1776年的“汪氏孝節(jié)坊”、1797年的“鮑逢昌孝節(jié)坊”。嘉靖年間,棠樾村的第七座牌坊“樂善好施坊”建立。七座牌坊其中五座是男人的,二座是女人的。
男人的牌坊,可以表彰他們的建功立業(yè)、樂善好施、孝行感天,而女人的牌坊只有一個內容:貞節(jié)。這些牌坊是她們用青春和生命作代價換來的,那一座座牌坊下,是一個個幽怨的孤魂。
佇立在這些牌坊前,我不知是該悲還是該喜。其中有一座牌坊上的字讀來讓人觸目驚心:徽州府屬孝貞烈節(jié)六萬五千零七十八名。這么多的節(jié)婦烈女,讓人不可想象。在那一個個不堪忍受的漫漫長夜,該是一種怎樣的靈魂煎熬。我希望這些牌坊什么時候能夠像雷峰塔一樣傾倒,讓下面的那些個孤魂早日回歸自由自在的世界中,我盼望著……
“口碑欣載道,白璧終見珍”,人們在欣賞牌坊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同時,更要深入到這座牌坊的人文骨髓里去,或許能夠從中獲得有益的啟示。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