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風光(1625)曲阜孟母林
自古閨中德,人稱孟母賢;苦心機一斷,善教舍三遷。
在吾國五千年漫長的文明史上,有三位偉大的母親,孟母、岳母、徐母,她們教子有方,世稱“三大賢母”。孟母教子,自古一人,留下許多不朽的故事,孟母三遷、買肉啖子、斷機教子。孟母的言傳身教,培育出繼往開來的一代大儒孟子。孟母之德,萬古流芳。
孟母林,位于曲阜市南小雪鎮(zhèn)鳧村,這里是曲阜和鄒城交界處,是孟子母親仉氏及部分孟氏族人的墓地。林前一道筆直的甬道,最前面是一對華表。
穿過華表,是“孟母林”牌坊。四柱三門沖天式,明間兩柱頭蹲小獸,插云彩。
字板上是紅色的楷書大字:孟母林。方正恭謹。
山門為硬山三間,圍墻是紅墻黑瓦,莊嚴肅穆。四周松柏森森,濃蔭蔽地。
孟母林墓群在1977年12月23日公布為山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紅色檐柱上雀替下雕出華栱;平板枋上斗栱均勻布置,柱頭和補間式樣相同,僅室內(nèi)大梁出頭,搭在柱頭坐斗上,伸出碩大的蔴葉形耍頭。
走過山門,一對喬木分列甬道兩旁,像是天然的望柱,后人在樹上貼上對聯(lián):游青山覽勝景感謝前人,愛文物護林木造福子孫。 圣賢鄒魯豐厚的營養(yǎng),滋育出扶搖凌霄的參天大樹。
亞圣五十一代族長允祖之墓,五十八代孟公悌墓。位于入口處。
孟母林景區(qū)示意圖。郁郁蔥蔥的樹林之中,安歇著孟子父母和他們的后裔。這片墓地,起自戰(zhàn)國,古木蔥蘢,碑碣數(shù)百塊。主要建筑為清乾隆九年重建的享殿,另有孟母墓、孟仲子墓、45代孟氏中興祖墓。這些碑刻古跡經(jīng)過歲月風雨和兵火洗禮,以及各種艱難時世的人為毀壞,大多不再是當初的模樣。
孟母林里的樹根好像從地下爬了出來,瘦弱的根莖裸露在地面。樹干也空心,卻是臂膀樣的強勁的外表,托著枝葉鋪天蓋地。
密林之中,紅墻黑瓦,這里是祭祀孟母的享殿。
享殿入口。
享殿,面闊三間,硬山灰瓦,前有檐柱。
前院內(nèi)一塊石碑,上書:邾國公邾國宣獻夫人孟母墓。這是一塊不用的老碑,孟母墓前些年重新修繕,更換了石碑。
墻角的樹。樹根和墻基一定糾纏到一起。
雀替、闌額、檐檁,無斗栱。
大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亞圣七十三代孫代理翰林院五經(jīng)博士孟慶棠重修享堂碑記。
享殿屋頂,長滿小草。它們在恣意生長,若不芟除,恐危及安全。
碑首,額上題字:皇清。
石碑題道:啟圣邾國公端范宣獻夫人神位。
龜趺。
碑側(cè)也有題刻,時間是清道光二十一年。
出享殿院西行五十米,有一高高隆起的大土丘,便是孟母墓。墓園肅穆寧靜。石碑環(huán)繞,元明兩代祭祀孟母而立的御碑及石桌、石鼎、石凳、石瓶等石雕,排列在墓前。
孟母墓。
正對墓堆有三塊石碑。正中為2006年清明節(jié)立:啟圣邾國公端范宣獻夫人墓;右側(cè)是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始建,曲阜市孟子研究會修復,2006年清明立:孟母墓碑;左側(cè)為金貞佑元年(1213)始建,2006年清明立:鄒國公墳廟碑。北宋熙寧七年,宋神宗封孟子為鄒國公,令國子監(jiān)及天下學廟皆塑其像;荀況被封為蘭陵伯。自此,孔孟之道成為主流意識的核心內(nèi)容。
元延佑三年(1316年),進封孟子父為“邾國公”,母為“邾國宣獻夫人”。元至順二年(1331年),追謚孟母號“端范”。清乾隆三年(1738年),賜封孟母為“端范宣獻夫人”。
這三塊碑中,正中一塊是孟子父母的合葬墓,右為孟母墓碑。左則是孟子墳廟碑,孟子葬于四基山,在孟母墓旁立孟子墳廟碑始于宋仁宗。孟子三歲喪父,全耐母親教養(yǎng)成人。因此,在禮法森嚴的吾國,孟母的地位如此崇高,實屬罕見。
孟母墓堆兩側(cè)還有各兩塊石碑,其中一塊古碑,泛著褪色的容顏。
元貞二年(1296)。
孟母墓西北大約十米處,是孟子的弟弟孟仲子之墓,墓前除有石桌石爐等墓地設置,還有一塊刻著“新泰伯孟仲子之墓”的石碑。2006年清明立。
孟母林,孟家后人墓。
殘存的龜趺。
孟母墓東北,是孟子四十五代孫,被封為中興祖的孟寧之墓。
墓前石桌,墓后石碑,上面刻有記載孟氏家庭繁衍情況的“世系之圖”。
墓碑題刻:亞圣四十五代孫迪功郎孟寧之墓。據(jù)《孟氏宗傳祖圖碑》記載:“宋仁宗景祐四年,孔道輔守兗州,訪亞圣墳於四基山之陽,得其四十五代孫孟寧,用薦于朝,授迪功郎,主鄒縣簿,奉祀祖廟。迪功新故宅,壞屋壁乃得所藏家譜?!?
龜趺。
現(xiàn)代墓碑,碑首題額:中華。
馬鞍山,埋葬一代賢母的地方。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