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治病從整體出發(fā),十分重視病人的體力——正氣,和發(fā)病的原因——邪氣,把疾病看成是一個邪正相搏的過程。當邪氣退卻,正氣進入恢復的階段,這一斗爭才算結束。也就是,正氣戰(zhàn)勝了,疾病便痊愈;邪氣戰(zhàn)勝了,就會導致病重和死亡。所以《內經》提出了一個綱領:“虛則補之,實則瀉之。”補是扶持正氣的不足,瀉是驅除邪氣的侵害;補瀉之中又有各種方法,但目的只有一個,恢復健康而已。
針對虛就用補,實就用瀉,虛實同時存在,就考慮先補后瀉,先瀉后補,或補瀉兼施。凡是從正面進行治療,使用與病情相反性質的一種治法,不論補或瀉,都叫“正治”。相反地,使用與病情性質相一致的治法,則稱為“反治”。
具體的說,正治法就是寒癥用熱藥,熱癥用寒藥;又如癥現于燥的用滋潤法,拘急的用舒緩法,耗散的用收斂法。反治的用處比較少。其實反治并非真正順從病情來治療,表面上治法的目的似與病情同一方向,細究之,與病因仍然是相反的。例如虛性脹滿之屬于消化機能遲鈍的,給予補劑,而不予理氣消導藥,這是因為病由虛引起,不加強其機能無從改善其癥狀。又如下痢之屬于積滯內阻的,給予瀉劑,不予固澀止瀉藥,也是因為由積滯引起,不予清除無法制止,即使暫時制止,日后仍然復發(fā)。還有疾病嚴重時往往出現假象,如寒盛的格陽于外,發(fā)現煩躁不安的現象,倘以涼藥治其煩躁是增加其病根,但直接用大熱之藥又將格阻不受,此時可以用熱藥涼飲方法,或在熱藥內加上少許涼藥。這些都屬反治范圍,但實質上仍是正治。
于此可見,正治和反治性質是一致的,只是戰(zhàn)術上有所不同。運用這兩種不同的戰(zhàn)術之前,了解病因和癥狀是最為重要的關鍵性問題。后人所立的許多治療法則,多以《內經》為根據加以推廣應用的。至于正治和反治的具體應用,即《內經》中也已有較詳細的指示:關于病因方面的,如“寒者熱之;熱者寒之;客者除之;勞者溫之;其實者散而瀉之”,此皆為正治法;又如“寒之而熱者取之陰;熱之面寒者取之陽”,此皆為反治法。關于癥狀方面的,如“堅者削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燥者濡之;急者緩之;散者收之;驚者平之;慓悍者按而收之”,此皆為正治法;又如“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此皆為反治法。關于這類治法,《內經知要》的治則篇內均有采入,可參閱。
治本和治標也是一般常用的治療法則,必須明白標本,才能在治療上決定輕重、緩急、先后等措施。
標本的意義有兩項:①從人體與疾病來說,人體是本,疾病是標。治病的目的為了病人恢復健康,如果只顧疾病,不考慮人體,勢必病去而元氣大傷,或元氣傷而病仍留存,或帶來后遺癥成為殘廢,甚至病除而人亦隨亡,這是首先應該注意的。②從疾病的原因和癥狀來說,原因是本,癥狀是標。癥狀的發(fā)生必有一個因素,能把因素去掉,癥狀自然消失,中醫(yī)常說“治病必求于本”,即是指此。
本就是根本、根源,治病必須重視根本,找尋根源,了解其所以然。也就是治病必須抓住主要的,主要的解決了,次要的自然迎刃而解。因而有祛邪扶正和扶正祛邪兩種說法,認為扶正則邪自卻,邪卻則正自復。這兩種說法表面上似有矛盾,其實都是從根本上出發(fā),因虛而致病自以扶正為主,因邪而致病自以祛邪為先。王應寰曾經寫過一首治病求本的詩:“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fā)汗,有熱莫清熱,喘生休耗氣,精遺不澀泄,明得個中趣,方是醫(yī)中杰。”意思是吐痰、失血、無汗、發(fā)熱、氣喘、遺精等均屬表面的現象,釀成這類病癥各有主要的原因,不探本尋源想辦法,僅用化痰、止血、發(fā)汗、清熱、平喘、固精等常法是不起作用的。
雖然,治病必須求本,但也不能忽視其標。我們體會求因當然是必要的,辨證也同樣重要,辨證就是為了求因。但在另一方面,求得主因之外還要求得主癥,因為迅速的緩和癥狀,也是解除病人痛苦的重要一環(huán)。例如感冒風寒,發(fā)熱頭病,渾身酸楚,手足無措。風寒是主因,其它都是由風寒引起的癥狀,但在癥狀中發(fā)熱是一個主癥,熱度的高低能使其它癥狀加劇和輕減。所以用發(fā)汗法來疏散風寒是主要治法,但加入一些清解藥來幫助退熱,以減輕其它癥狀,也是合理的。前人治病有單從原因用藥的,也有兼顧癥狀的。前人方劑中往往注明口渴加什么藥,咳嗽加什么藥,可以看到在治本的同時沒有放棄治標。但也應該回過來說,治本是主要的,治標是次要的。倘然主次不分,看到哪一個癥就加上那一種藥,便會雜亂無章,違反組方法則。
臨癥上如果認為標癥已占重要位置時,應當采取先治其標的方法。例如:因肝病引起的腹水癥,肝病是本,腹水是標。但已到腹部脹滿,呼吸困難,二便不利的地步,如同洪水泛濫,不予疏浚,無法救其危急。此時再不能用疏肝和肝,只有峻劑瀉水,俟水退后再商治本。又如:小便不利能很快促使病情惡化,任何疾病發(fā)現小便不利時,即當以通利小便為急。此外,如痰喘病人氣塞欲絕,可以暫用沉香破氣;喉風癥咽喉腫閉,湯水不下,可以先用刺法砭出惡血,然后分別給藥。前人說“急則治標’,治標原是一種權宜之計,達到目的以后,就不宜繼續(xù)使用,這是不同于治本的最大的出入處。
一個人同時患兩種病時,也須分別標本,一般先病為本,后病為標。先病多指頑固性慢性疾病,后病則以感冒等時癥為多,在這種情況下應當先治感冒,后治慢性病。因為慢性病不是旦夕能除,而感冒等時癥容易解除,且亦能發(fā)展成為嚴重癥候,促使慢性病的惡化。也有本來是感冒癥,忽然并發(fā)胃腸病,下利清谷,脈浮轉沉,則恐外邪乘虛內陷,又須急治其里,再解其表。這些又說明了治療上以治本為原則,在這原則下還應掌握先后緩急,靈活運用,《內經》上指出:“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后煩心者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病發(fā)而有余,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標;病發(fā)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后治其本”。以上對于標本治法;說得非常具體,因此《內經》又曾總結地說:“知標本者,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為妄行?!?/span>
確定病癥后,緊接著的便是選擇治療方法。治法分發(fā)汗、催吐、攻下、和解、清涼、溫熱、消導和滋補等,簡稱為汗、吐、下、和、清、溫、消、補八法。這八法針對病因、癥狀和發(fā)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療的方向,在臨癥上靈活運用,還能產生更多的法則。
1.汗法
以疏散風寒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內經》所說“在皮者汗而發(fā)之”,故亦稱解表、解肌、疏解。比如外感初起,惡寒發(fā)熱,頭痛,骨節(jié)痛,得汗后便熱退身涼,諸癥消失。
汗法可分兩類,一為辛溫發(fā)汗,適用于外感鳳寒的表寒證;一為辛涼發(fā)汗,適用于外感風溫、風熱的表熱證,也有寒和熱不甚明顯的,可用辛平發(fā)汗法。
汗法的主要目的是在發(fā)汗,倘然病人有表證而自汗出或已經用過發(fā)汗劑,是否能再予汗法?這必須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一般表證以惡寒、發(fā)熱為主癥。汗出后熱不退仍有惡寒的,此為表邪未除,仍宜汗解;如果不惡寒而熱不退,或熱勢反增,病邪有向里傳變的趨勢,不可再汗。
發(fā)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虛或心臟衰弱以及有潰瘍一類的患者,用時當謹慎,以免發(fā)生痙厥等病變。一般發(fā)汗太過,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虛脫的危險。
汗法包括宣肺法在內,如傷風咳嗽、鼻塞、音嗄,用輕揚上焦的藥,目的不在發(fā)汗,但使肺氣宣通。
2. 吐法
常用于咽喉、胸隔痰食堵塞。如喉癥中的纏喉癥、鎖喉癥皆為風痰郁火壅塞,脹閉難忍;又如積食停滯,胸隔飽滿疼痛,只要上涌傾出,便可松快,故亦稱涌吐,也即《內經》所說的“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都用催吐藥,但亦有因癥用藥,服藥后用雞毛或手指探喉使其惡出,所以又有探吐之稱。
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實邪,一般多是一吐為快,不須反復使用。某些病人先有嘔吐的,不但不可再吐,還要防其傷胃,給予和中方法。其他,凡虛弱的病體或新產后、嚴重的腳氣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
急性病用吐法,含有發(fā)散的意思,同樣可以解表退熱。在雜病或婦女病用吐法,又可替代升提法,如小便不利或妊娠胞阻,前人亦有用吐法治療的。
3. 下法
一般多指通大便,用來排除腸內宿糞積滯,故也稱攻下、瀉下,也即《內經》所說的“其下者引而竭之”。
攻下劑分為兩類:一種是峻下,用猛烈瀉下藥,大多用于實熱證有津涸陰亡的趨勢時,即所謂“急下以存陰”時用之。一種是緩下,又分兩類,一類是用較為緩和的瀉藥,一類是用油潤之劑幫助下達。但不論峻下或緩下,都宜于里實證,這是一致的。
由于里實的原因不同,又分涼下和溫下二種,涼下是指苦寒性質的瀉劑,溫下是指辛熱性質的瀉劑。一般應用以苦寒為多,因多數便閉或下痢癥,由于熱結或濕熱引起。
下法除用于通大使外,也用于痰飲不化,瘀血凝結和腹水鼓脹等,其所用藥物則與通便藥不同。
使用下法,須考慮病人體質,并要懂得禁忌。大概有表證而沒有里證的不可用,病雖在里而不是實證的不可用,病后和產后津液不足而便閉的不可用。在虛弱證上誤用下法,很容易敗壞后天,引起呃逆甚至虛脫。
4. 和法
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發(fā)展,就需要一種較為和緩的方法來驅除病邪,故和解法用在外感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驅邪外出。
在雜病方面使用和法,意義稍異。例如血虛勞熱,納食減少,婦女月經不調,可用調和肝脾的方法。又如胸滿不痛,嘈雜嘔惡,痰熱交阻,可用辛開苦降和胃的方法。還有感受暑濕,內傷飲食,寒熱不揚,頭脹胸悶,腹部結滯不舒,可用芳香泄化和中。諸如此類,均屬和法范圍。
因此和法的應用相當廣泛,包括和解少陽,安內攘外。調理氣血,舒暢氣機,芳化和中,等等。和的目的雖同,和的方法不一。
5. 清法
凡用清涼劑來治療溫熱病癥,都稱清法,即《內經》所說“熱者寒之”的意思,亦稱清解法。
溫熱癥候有表熱、里熱、虛熱、實熱、氣分熱、血分熱,用清涼劑時必須分辨熱的性質及在哪一部分。比如表熱證應取辛涼,里熱中虛證采用甘寒,實證采用苦寒。在氣分清氣,在血分清血。
清法里包括鎮(zhèn)靜和解毒,例如肝陽或肝火上擾,頭暈頭脹,用清肝方劑能夠熄風鎮(zhèn)痛;還有溫毒癥用清熱涼營,具有解毒作用。
臨癥上用清解法比較多,但亦不宜多用久用,尤其是苦寒一類的藥,能損害脾胃,影響消化。體質素虛,臟腑本寒,食欲不強,大便溏薄,以及產后病后,均宜慎用。
6. 溫法
常用于寒性病,即《內經》所說“寒者熱之”。
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區(qū)別,但從溫法來說,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溫中為主要治法。例如嘔吐清水,大便溏薄泄瀉,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脈象沉伏遲微,均為溫法的對象。
寒性病有寒邪直中內臟引起的,也有因陽虛而逐漸形成的,所以溫法的使用,或以逐寒為主,或以扶陽為主。但逐寒的目的為了防止傷陽,也叫回陽,扶陽也為了祛除沉寒痼冷,兩者之間是互有關系的。
溫法包括興奮作用,有些因陽虛面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氣短聲微,肢軟體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癥候,都需要溫法調養(yǎng)。
溫法在使用時多與其它方法配合,例如汗法分辛溫,辛涼,下法分溫下、涼下,補法分溫補、涼補。
7. 消法
主要是消導,用來消除腸胃壅滯,例如食積內阻,脘腹脹滿,治以消化導下。其次是消堅,多用于凝結成形的病癥,如癥瘕積聚和瘰疬等,因為這類病癥多由氣血痰瘀停滯,其來也漸,其去也亦緩,不是攻逐所能蕩盡,須用磨運消散,緩以圖功。再次是消痰,痰濁的原因不一,有寒痰、濕痰、痰熱以及頑痰等,故須分別用溫化、清化、滌痰、豁痰等方法,總稱消痰。
還有利水亦在消法之內。水濕以走小便為順,如果水濕內停,小便不利,或走大便而成泄瀉。應予利導,使之從小便排出,一般稱為利尿,亦叫淡滲。使用這一方法因能分散和消除水濕之勢,故也叫分利或分消。
消法在有些地方接近和法和下法,但和法重在和解,消法則有克伐的性質;下法重在攻瀉,消法則具有幫助運行的意思。故消法不宜于極虛的人,也不用于急癥,是介乎兩者之間的一種祛邪磨積的方法。
8. 補法
就是補充體力不足,從而消除一切衰弱癥候,故《內經》說“虛者補之”。所用藥物大多含有滋養(yǎng)性質,故亦稱滋補、補養(yǎng)。
補法在臨癥上分補氣、補血、益精,安神、生津液、填骨髓等,總之,以強壯為目的。
補劑的性質可分三種,一為溫補,用于陽虛證;一為清補,用于陰虛證;另一種為平補,用于一般虛弱證。
由于病情的輕重不同,又分為峻補和緩補。峻補常用于積弱極虛之體,或以急救為目的挽回虛脫;緩補則用于體質雖虛不勝重補,或虛而別無大寒大熱癥狀,只宜和平之劑緩緩調養(yǎng)。
用補法必須照顧脾胃,因補劑大多壅滯難化。脾胃虛弱者一方面不能很好運行藥力,另一方面還會影響消化而不能吸收。
補法中包括固澀法。例如大汗不止,大吐血不止,男子遺精、滑精久不愈,婦人血崩、白帶過多等,用止?jié)帟r大多依靠補法協(xié)助。
見虛不補,勢必日久成損,更難醫(yī)治;然而不需要補而補,也能造成病變,尤其余邪未盡,早用補法,有閉門留盜之弊。
上面介紹了八法的概要,可以看到八法各有它獨特的作用,但在使用上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關聯(lián)的。所以明白了八法的意義以后,必須進一步懂得法與法之間的聯(lián)系,如何來綜合運用,才能靈活地適應病情變化,發(fā)揮更好的療效。
首先指出,八法中大部分方法是相對的。如汗法用于表癥,下法用于里證,表里是相對的,汗下法當然也是相對的。又如下法是攻逐病邪,補法是扶助正氣;清能去熱,含有鎮(zhèn)靜作用,溫能去寒,含有興奮作用。下和補,清和溫,也是相對的。但是汗下、攻補、清溫都能配合應用,即臨癥上所說的“表里雙解”、“攻補兼施”、“寒溫并用”等等??傊?,一病可以有多種原因,也可以發(fā)生在幾個部分,特別是一個病在發(fā)展過程中,往往情況復雜,就必須靈活地隨機應變,用多種方法來治療。茲舉例說明如下:
(1)汗下同用
既有表證,又有里證,以先解其表、后攻其里為常法。但表里俱急時,不能拘守常規(guī),而可以汗下同用,雙管齊下。例如桂枝湯是解表的,可以加入大黃攻里,治療寒熱、頭痛兼有腹?jié)M作痛的表里證。
(2)攻補并用
體質素虛,感受實邪,或病邪不解,正氣漸衰,造成正虛邪實的局面時,祛邪則慮其正氣不支,補正則又恐邪氣固結,惟有攻補并用,雙方兼顧。如黃龍湯用大黃、芒硝通大便,又用人參、當歸培養(yǎng)氣血。
(3)寒溫并用
病有上熱下寒,或上寒下熱的,不能單顧一面,例如黃連湯用黃連、干姜以治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就是寒溫并用之意。這類例子很多,臨癥上經??梢杂龅降娜鐫裥昂蜔嵝澳?,水飲和熱邪膠結,大多采用三仁湯和瀉心湯來治療,前者厚樸和滑石同用,后者半夏和黃連同用,都是寒溫并用的方法。
此外,一消一補也可同用,例如脾胃薄弱,消化不良,食積停滯,一面用白術補中健脾,一面用枳實消痞寬膈,合成積術丸。還有和法,是為不能汗下而設的,它的代表方劑是小柴胡湯,但亦須隨著癥候的不同,結合其它方法予以變化,如偏于寒去黃芩,偏于熱加重黃芩;偏于虛重用人參,偏于實減去人參;偏于燥加天花粉,偏于濕重用生姜、半夏;偏于表加桂枝,偏于里加芒硝。這樣,同一和法,也包含著清、溫、汗、下、補諸法在內了。
因此,進一步說明八法的運用,實際上很少一個方法單獨使用的,原因是八法是根據三因、四診、八綱等訂出的,每一個病都有它的原因和部位,八法就是應付這幾方面而立的。然而八法中的汗、吐、下、和只指出了發(fā)病的部位而沒有說明原因,溫、清、消、補只指出了原因而沒有說明部位;同時,同一原因加在不同部位上可以出現不同的癥狀。所以明了八法以后,不懂得結合的方法,還是不夠的。如上所說,汗法有辛溫發(fā)汗、辛涼發(fā)汗、辛平發(fā)汗,下法有溫下、涼下、潤下等等,都是從原因、部位和癥狀等作出的具體措施。再說得明白一點,譬如補,必須問虛在哪一方面?缺少了哪些成分?它的性質怎樣?它所反映的癥狀又怎樣?假定答案是:虛在肝臟,血分不足,發(fā)現內熱和頭暈等現象。那就可以采用滋陰養(yǎng)血,佐以鎮(zhèn)靜的方法。否則目標不明,一味滋補,雖然有些用對了,效果是不會顯著的。
適當運用八法的同時,還要懂得八法的禁忌?!秱摗防镉锌珊共豢珊埂⒖赏虏豢赏?、可下不可下病脈癥提出,后來程鐘齡作八法論(《醫(yī)學心悟》),更為詳盡。他對每一治法說明了當用癥,又指出了當用不用、不當用而用、不當用而又不可以不用、當用而用時知發(fā)不知收等種種流弊,均用具體例子來證實,對臨癥上極有幫助,可以參考。
處方上常用的治法相當多,并且相當細致。這些方法都是根據八法結合病因癥候,在具體問題上靈活運用的成果,實為進一步研究的良好楷模。茲錄若干例,附加說明如后。
1. 辛溫發(fā)汗法:用于外感風寒表證,無汗,脈象浮緊。藥如麻黃、桂枝、紫蘇、蔥白。
2. 辛涼解衰法:用于風溫初起。藥如豆豉、防風、薄荷、桑葉、菊花。
3. 輕宣肺氣法:用于冒風音嗄,金實不鳴。藥如麻黃、蟬衣、桔梗,倘鼻塞流涕,用辛荑、蒼耳子。
4. 清疏暑風法:用于暑令感冒。藥如香薷、藿香、青蒿、佩蘭。
5. 疏化表濕法:用于霧露雨濕外乘。藥如蒼術、白芷、防風。
6. 清氣潤澡法:用于感受秋燥,清竅不利。藥如薄荷、焦山梔、連翹、桑葉、杏仁。
7. 兩解太陽法:用于風濕癥,疏風以解太陽之經,利濕以滲太陽之府(即膀胱)。藥如羌活、防風、澤瀉、獲荃。
8. 蠲除痹痛法:用于風寒濕痹,關節(jié)疼痛。藥如桂枝、羌活、獨活、川草烏、海風藤。
9. 調和榮衛(wèi)法:用于傷風。以調和氣血來解肌散邪,不同于直接疏表。藥如桂枝、白芍、生姜、紅棗。
10. 固表祛邪法:用于體虛容易感冒,或感冒后糾纏不解。藥如黃芪、白術、防風。
11. 清涼透邪法:用于外感汗出不解,邪有化熱內傳之勢。藥如葛根、銀花、連翹、薄荷、蘆根。
12. 辛寒清胃法:用于胃熱癥,脈象滑大而數。藥如石膏、知母、滑石,竹茹。
13. 苦寒瀉火法:用于溫邪化火,燔灼三焦。藥如黃連、黃芩、大黃、焦山梔。
14. 清化濕熱法:用于溫邪挾濕,或脾濕胃熱交阻。藥如黃芩、厚樸、滑石、半夏、通草。
15. 卻暑調元法:用于暑熱傷氣。藥如人參、麥冬、五味子、竹葉。
16. 清瘟敗毒法:用于溫毒證。藥如大青葉、板藍根、玄參、馬勃。
17. 清營透斑法:用于溫熱發(fā)斑發(fā)疹。藥如生地、豆卷、石膏、赤芍、丹皮。
18. 清泄心包法:用于溫邪內陷心包,神昏譫語。藥如紫雪丹、牛黃清心丸、夾濕者用神犀丹。
19. 瀉下實熱法:用于腸胃熱結、便閉。藥如大黃、枳實、玄明粉。
20. 清化蕩積法:用于濕熱食滯,腹痛下痢。藥如木香、枳實、黃連、青皮、檳榔。
21. 清降相火法:用于肝膽火旺。藥如龍膽草、赤芍、黃芩、焦山梔、木通。
22. 辛熱逐寒法:用于寒邪直中三陰癥。藥如附子、干姜、肉桂。
23. 甘溫扶陽法:用于腎陽虛。藥如鹿茸、枸杞子、巴戟天等。
24. 溫運脾陽法:用于脾臟虛寒。藥如白術、炮姜、肉果。
25. 溫胃散寒法:用于胃寒泛酸,嘔吐清水。藥如吳茱萸、生姜,呃逆者用丁香、刀豆子。
26. 辛滑通陽法:用于胸痹癥,陽為寒遏。藥如薤白、桂枝、瓜簍。
27. 益火培土法:用于命門火衰,脾虛久瀉。藥如補骨脂、益智仁、炮姜。
28. 引火歸元法:用于浮陽上越,上熱下寒。藥如熟地、附子、肉桂、五味于。
29. 平肝理氣法:用于肝氣橫逆,胸腹脹痛。藥如青皮、枳殼、金鈴子、延胡索。
30. 舒肝和絡法:用于脅痛久痛入絡。藥如丹參、桃仁、郁金、橘絡。
31. 疏氣寬中法:用于胸悶噯氣、頻轉矢氣。藥如香附、陳皮、枳殼、佛手。
32. 降氣平逆法:用于氣喘實證。藥如沉香、檀香、烏藥、枳實。
33. 重鎮(zhèn)降逆法:用于胃虛呃逆,沖氣上逆。藥如赭石、磁石。
34. 調理肝脾法:用于肝脾氣滯。藥如當歸、白芍、柴胡、白術、茯苓。
35. 行氣祛瘀法:用于婦女痛經病,量少挾瘀。藥如川芎、紅花、益母草、香附、兩頭尖。
36. 溫經和營法:用于血分有寒,月經后期。藥如當歸、艾絨、肉桂。
37. 清熱涼血法:用于血熱吐衄,或月經先期。藥如生地、丹皮、側柏葉、藕節(jié)、黃芩。
38. 溫通肝經法:用于少腹冷痛,或疝氣脹墜。藥如烏藥、小茴香、荔子核、延胡索。
39. 活血鎮(zhèn)痛法:用于瘀血停留,跌打損傷。藥如紅花、參三七、地鱉蟲、落得打、乳香、沒藥。
40. 化癥消積法:用于癥瘕積聚,肝脾腫大。藥如三棱、蓬莪術、穿山甲。
41. 宣肺化痰法:用于傷風咳嗽。藥如牛蒡子、桔梗、杏仁、象貝。
42. 溫化濕痰法:用于咳嗽痰多薄白。藥如半夏、陳皮、茯苓。
43. 清化痰熱法:用于咳嗽痰粘,肺有伏熱。藥如天竺黃、川貝、海蜇、荸薺。
44. 肅肺滌痰法:用于痰多咳喘,藥如蘇子、旋覆花、白果。
45. 溫化痰飲法:用于痰飲咳嗽癥,藥如桂枝、白術、半夏、五味子、干姜。
46. 開竅滌痰法:用于中風昏仆,痰涎涌塞。藥如遠志、菖蒲、竹瀝、皂角炭。
47. 消磨痰核法:用于瘰疬癥。藥如昆布、海藻、山慈姑、僵蠶。
48. 芳化濕濁法:用于濕阻中焦。藥如蒼術、厚樸、陳皮。
49. 辛香健胃法:用于氣阻濕滯,食欲不振。藥如豆蔻、砂仁、佛手。
50. 滲利水濕法:用于停濕小便不利。藥如澤瀉、車前子、茯苓,黃疸小便短赤,用茵陳篙。
51. 通利淋濁法:用于淋濁癥,小便不利刺痛。藥如瞿麥、石葦、海金沙、萹蓄。
52. 攻逐水飲法:用于腹水或水停胸脅。藥如葶藶、大戟、甘遂、牽牛子、商陸。
53. 分消水腫法:用于全身浮腫,在上宜汗,在下宜利,所謂開鬼門(指毛孔),潔凈府(指膀胱)。藥如浮萍、防風、冬瓜皮、生姜皮、防己。
54. 消導和中法:用于傷食癥。藥如神曲、山楂、萊菔子。
55. 驅除蟲積法:用于蟲積腹膨形瘦。藥如使君子、雷丸、檳榔、五谷蟲。
56. 養(yǎng)血滋肝法:用于血虛癥。藥如何首烏、當歸身、白芍、潼沙苑、驢皮膠。
57. 滋補腎陰法:用于陰虛證。藥如生地、山萸肉、女貞子。
58. 柔肝潛陽法:用于肝陽上擾。藥如白芍、菊花、天麻、鉤藤。
59. 育陰定風法:用于陰虛引動內風。藥如龜甲、牡蠣、鱉甲、玳瑁。
60. 養(yǎng)心寧神法:用于怔忡、失眠。藥如驢皮膠、棗仁、夜交藤、柏子仁。
61. 養(yǎng)陰退蒸法:用于陰虛潮熱。藥如鱉甲、地骨皮、銀柴胡、丹皮。
62. 清養(yǎng)肺陰法:用于肺熱氣陰不足。藥如沙參、麥冬、玉竹。
63. 甘涼生津法:用于胃陰耗傷。藥如石斛、天花粉、蘆根。
64. 補益中氣法:用于脾胃氣虛。藥如黃芪、黨參、白術、山藥。中氣下陷者,用升麻、柴胡。
65. 固攝精關法:用于遺精滑泄。藥如金櫻子、蓮須、蓮肉、煅龍骨。
66. 厚腸收脫法:用于久瀉不止。藥如扁豆、訶子、赤石脂、御米殼。
67. 潤腸通便法:用于大腸枯燥,便堅困難。藥如麻仁、郁李仁、瓜簍仁。
68. 升清降濁法:用于清陽下陷,濁氣中阻。藥如葛根、山藥、扁豆、陳皮。
69. 交通心腎法:用于水火不濟,失眠難寐。藥如黃連、肉桂。
70. 金水相生法:用于肺腎兩虛,潮熱顴紅。藥如生地、天冬、麥冬、百合。
71. 培土生金法:用于肺虛脾弱,清補兩難。藥如山藥、芡實、扁豆、谷芽。
72. 扶土抑木法:用于肝旺脾弱,腹痛泄瀉。藥如白術、防風、白芍、陳皮、甘草。
上述治法,從1—10多用于外感癥,11—28多用于寒證和熱證,29—40多用于氣分和血分病,41—55多用于痰、食、水濕癥,56—72多用于虛弱癥候。就八法說來,已經化出不少法則,但是還不夠全面,接觸到具體癥候還有更多更細致的治法。在這些方法里,可以看到八法是一種治療原則,應用時必須根據病因、病癥和發(fā)病部位等具體情況,反復研究后選用。同時也能看到有好幾種藥物的功效相近,而用法卻有區(qū)別,也應加以適當的選擇。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