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唐代時期
唐代時吳淞江的出海段,與現(xiàn)在的杭州灣非常相似。出??谛嗡评?,上游小口在青龍鎮(zhèn),下游大口在浦東中部。河口很寬,有20里,南邊在現(xiàn)浦東新區(qū)曹路鎮(zhèn)境內(nèi),北邊在高橋鎮(zhèn)境內(nèi)。因其幅員遼闊,波濤萬頃,形似大海,故被稱為華亭海。一年四季,沒有淤塞,江水浩浩蕩蕩,直瀉東海。每逢海潮大漲時,由于喇叭口式的特殊地形,常會造成“海寧觀潮”似的景觀?!丁访枋龅木褪沁@種景象。華亭海水上交通十分便利,海外商船直抵青龍鎮(zhèn),貿(mào)易興旺,集鎮(zhèn)繁榮,青龍鎮(zhèn)成為盛極一時的貿(mào)易港口,也是古代上海地區(qū)的第一個大鎮(zhèn)。
二、北宋時期
吳淞江出海口仍在東面,河道變窄有9里、5里,開始有淤塞。北宋時,太湖其他泄水通道都已阻絕,只有吳淞江一個主要出???,郟僑云“惟吳松一江存焉”。郟亶水利書記松江南岸有上海浦、下海浦、南及浦、江苧浦、爛泥浦等,間距5里、7里。舊志云上海浦在縣治東,后為今黃浦所并,則河口已東移至今復(fù)興島以東內(nèi)高橋附近的南蹌浦口。
慶歷二年(1042年),以松江風(fēng)濤,漕舟多敗,遂筑松江長堤,界于江湖之間,堤東則江,堤西則湖,橫截江流五六十里。八年,又在吳江城東建利往橋(亦名垂虹橋)東西長130丈,俗稱長橋,太湖口又稱長橋口。慶歷后,下游愈益淤淺,河口亦淺狹為五里、三里。嘉佑六年(1061年),在今黃渡北開一新河自白鶴匯北至盤龍浦北,新河較舊河縮短40里,舊河道廢。熙寧六年(1073年),郟亶又將新河疏浚。
紹熙《云間志卷中·水·松江》云:“若夫新江、舊江之別者,嘉佑間,吳中水災(zāi),時李兵部復(fù)圭為轉(zhuǎn)運使,韓殿省正彥宰昆山,開松江之白鶴匯,如盤龍之法。熙寧中,漕使郟?又浚治之,遂為民利。嘗詢之父老所以然者,松江東注,委蛇曲折,自白鶴匯極于盤龍浦,環(huán)曲而為匯,不知凡幾,水行迂滯,不能徑達于海。今所開松江,自白鶴匯之北,直瀉震澤之水,東注于海,略無迂滯處,是以吳中得免水患?!?/font>
崇寧二年(1103年),因青龍鎮(zhèn)所傍舊江(亦稱青龍江)淤淺,曾為浚治,“自封家渡古江(今黃渡東封家浜一帶)開淘至大通浦,直徹河口七十四里”。大觀三年(1109),兩浙監(jiān)使請開淘吳淞江,復(fù)置十二閘。
三、南宋時期
河道出海口仍在東面,河道變窄有3里,河道從現(xiàn)在的江灣繞道,形狀如“c”字,淤塞嚴重。南宋初,東江下游的出口大都由海塘所捺斷,僅新涇塘(即舊小官浦)一口,乾道七年(1171年),秀州守臣丘宗奏請在新涇塘向里20里運港修建運港堰堤,至此,浙江及淀山湖泖淀區(qū)水流匯于黃浦(指今閘港向北通上海的舊城東接上海浦這一段河道,上游原名橫潦涇,正源自淀山湖,下游段至上海舊縣東合上海浦),合流入?yún)卿两?。河口在南蹌口,即南蹌浦口,《云間志卷中·水·南蹌浦》云“南蹌浦在縣(華亭)東北一百里”,“舊圖,滬瀆江口在縣東北一百十里”,則江口在今南蹌浦東約十里。
《讀史方輿紀要》云:“舊志云:(南蹌浦)在縣(上海)東北三十六里,即永樂中導(dǎo)黃浦由引入江處也。今故址已堙,而縣東北有蹌港、大蹌浜,南近都臺浦,相傳即南蹌舊流”,“都臺浦,在縣東南,舊名曹家溝”。同治《上??h志》云:“南蹌浦,在東虬江東。前志范家浜西吳淞江口曰蹌浦,亦曰大蹌浦,此以南別之。據(jù)顧志云,疑即浦之故道也。……在上??h東北三十六里,其支流為東溝浦、西溝浦、馬家浜,今縣東北有水曰蹌港,曰大蹌浜,其南近者臺浦,疑此即南蹌浦之故跡也?!蹦羡効谕饽嗌秤俜e,形成高橋沙島,舊志稱吳淞江口在高橋沙島南側(cè)寬五里、三里。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尚能“海舟巨艦每自吳淞江駕駛,直抵城(蘇州)東葑門灣泊”。至大德元年(1297年),《元史·列傳第十七·徹里傳》“江浙稅糧甲天下,平江、嘉興、湖州三郡當(dāng)江浙什六七,而其地極下,水鐘為震澤。震澤之注,由吳松江入海。歲久,江淤塞,豪民利之,封土為田,水道淤塞,由是浸淫泛溢,敗諸郡禾稼。朝廷命行省疏導(dǎo)之,發(fā)卒數(shù)萬人,徹里董其役,凡四閱月畢工?!?/font>
大德八年和泰定年間(1324~1327年),數(shù)次治理吳松江,開浚江道東起黃浦口,西至千墩浦口新洋江止,寬15~25丈,并置閘10,以限潮沙。黃浦口即黃浦入?yún)卿两冢s在今虹口嘉興路橋附近。但仍不能渲瀉洪水,又于嘉定趙浦、上海烏泥涇、潘家浜置閘(至正年間閘廢)以遏渾潮
五、明代
明代初期,夏原吉聽取當(dāng)?shù)厥考澣~宗行的建議,決定放棄舊出海道,另外開辟新出海道。《明史卷一百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夏原吉》“永樂元年,命原吉治之。尋命侍郎李文郁為之副,復(fù)使僉都御史俞士吉赍水利書賜之。原吉請循禹三江入海故跡,浚吳淞下流,上接太湖,而度地為閘,以時蓄泄。從之。役十余萬人。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經(jīng)畫。盛暑不張蓋,曰:“民勞,吾何忍獨適。”事竣,還京師,言水雖由故道入海,而支流未盡疏泄,非經(jīng)久計。明年正月,原吉復(fù)行,浚白茆塘、劉家河、大黃浦。
明永樂元年(1403年),夏原吉奏云:“吳淞江延袤二百五十余里,廣一百五十余丈,西接太湖,東通大海,前代屢疏導(dǎo)之,然當(dāng)潮汐之沖,沙泥淤積,屢浚屢塞,不能經(jīng)久。自吳江之長橋至自夏駕浦約一百二十余里,雖云通流,多有淺狹之處。自夏駕浦抵上??h南蹌浦一百三十余里,潮汐壅障,菱蘆叢生,已成平陸,欲即開浚,工費浩大,且滟沙淤泥,難以施工。臣等相視,得嘉定之劉家港,即古婁江,徑通大海。常熟之白茆港,徑入大江,皆系大川,水流迅急。宜浚吳淞江南北岸安亭等浦港,以引太諸水入劉家、白茆二港,使直注江海。又松江大黃浦,乃通吳淞江要道,今下流壅遏難流,旁有范家浜至南蹌浦口,可徑達海。宜疏浚令深闊,上接大黃浦,以達茆湖之水。”
天順二年(1458年)巡撫崔恭主持開浚吳淞江下游段,西起大盈浦,東至吳淞江巡司(今潭子灣附近),又自新涇西南至蒲匯塘入江(黃浦江)闊皆十四丈,深皆二丈。弘治七年(1494年),工部侍郎徐貫主持開浚吳淞江,將吳江長橋一帶蘆菱之地,疏浚深闊,導(dǎo)引太湖水散入淀山、陽城、昆承等湖,又開吳淞江并大石、趙屯等浦,泄淀山湖水由吳淞江入海。
正德十六年(1521年),巡撫李充嗣疏浚吳淞江,其奏報云:“吳淞江上流,自吳江縣起,至昆山夏駕浦,下流自嘉定縣舊江口起,至上??h黃浦口,俱通利無礙。唯夏駕浦至龍王廟舊江口俱淤塞,幾如平陸,應(yīng)該開浚……于嘉靖元年正月興工,至本年(1521年)二月完工。其夏駕浦新洋江兩河與吳淞江交會之處,橫引江水,斜趨婁江,以至吳淞水弱,不能沖擊淤泥,抑且兩河通引渾潮,倒流入江,與吳江下流,日相抵撞,易成淤塞,合于兩河交會處,創(chuàng)造石閘,節(jié)制江流,使不斜趨,阻遏渾潮,使不倒流,庶幾此江無后塞之患?!奔尉改掠斡舟杖?。
隆慶三年(1569年),巡撫海瑞議開河道十五丈,自黃渡至宋家橋(約今福建路橋附近),長八十里,其下游今之河道開始形成。萬歷五年(1577年),林應(yīng)訓(xùn)開浚吳江縣長橋南北兩灘,浚中段自昆山漫水港至嘉定徐公浦(今黃渡西),又建千墩浦、夏駕口兩閘。下游新河寬僅15丈,渲瀉太湖之水已相當(dāng)有限。
六、清代
清以后吳淞江疏浚頻繁??滴跏荒辏?672年),浚河自嘉定之徐公浦至黃浦口,次年,建閘于宋家橋(二十九年廢壞)。雍正十三年(1735年),復(fù)建閘于上海金家灣(今大統(tǒng)路橋附近,道光初廢)。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浚黃渡至萬安渡。道光七年(1827年),浚井亭渡至曹家渡。同治二年(1863年),用機器挖泥,浚曹家渡淤淺。十年,浚黃渡至新閘西江段。光緒十六年(1890年),浚四江口(大盈浦口附近)迤東之橫婁口起至新閘大五廟止,形成今之吳淞江。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