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面對濟濟一堂,700多語文教師凝聽了潘新和教授《語文的詩意》講座,純正的學術(shù)氣息在南山的陽光里彌散開來。文學,生命,詩意,言語,一場“洗禮”狀態(tài)的陽光浴……在此,轉(zhuǎn)發(fā)潘新和教授2009年的一篇文章。
潘新和教授主要專著和教材:
1.《中國現(xiàn)代寫作教育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2.《中國寫作教育思想論綱》,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寫作:指向自我實現(xiàn)的人生》,科學出版社1999年版。
4.《高等師范寫作三能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002年修訂再版。
5.《語文:表現(xiàn)與存在》(上卷)(下卷),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新課程語文教學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語文:回望與沉思——走近名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7.《語文高考:反思與重構(gòu)》,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8.《語文:審視與前瞻:走近名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語文教師:言語生命意識的傳遞者
潘新和(福建師大教授、博導)
語文教育是人類言語生命的接力。教師的角色是十分多元的,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學生的長輩,也是學生的伙伴、朋友、忘年交、受惠者……不了解這種多元性,以為教師只是“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一定當不好教師,尤其當不好語文教師。將學生視為言語生命互助、互動、互惠的伙伴和朋友,才能擁有平和、雍正的心態(tài),才能感受到作為語文教師的成長與收獲的愉悅。
語文教育,是人的歸屬性、指認性教育。言語屬性,是人的物種特性。語文教育,使人對這一生命特性有了切身的體驗和認識,產(chǎn)生了言語依賴和崇拜,形成審美、精神創(chuàng)造和文化承傳的自覺,即具備了言語生命意識。
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教師,當是學生“言語生命意識”的喚醒者、養(yǎng)護者、傳遞者。
一、文字情緣:言語生命的接力
語文教師最寶貴的品質(zhì),或者說,素養(yǎng)的底線,便是對言語之愛。
也許有人會說,教師最可貴的難道不是熱愛學生或熱愛語文教學這個職業(yè)嗎?——語文教師不熱愛言說,他憑什么來愛學生、愛語文教學呢?憑教科書、教參、標準答案?
現(xiàn)狀就是如此的矛盾。大量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不能說他們不熱愛學生和這個職業(yè),他們似乎也勤勤懇懇、兢兢業(yè)業(yè),但是他們的的確確不熱愛言說,尤其不熱愛寫作。一個不熱愛寫作的語文教師,不論他在語文教學中如何地“盡責”,也不論他的學生在他的教導下取得怎樣“驕人”的成績,把多少學生送進了重點中學、大學,他都不能稱為一個真正的語文教師。因為,一個不熱愛寫作的語文教師,體會不到言語生命的驕傲,感受不到言語創(chuàng)造的痛苦、快樂和幸福;從未享有言語創(chuàng)造的高峰體驗和自虐、自焚般的用生命為言語理想獻祭的人,不可能擁有良好的言語生命意識,也就不可能成為合格的言語生命意識的傳遞者,他教出來的學生也必然是和他一樣的對言語麻木不仁的人,言語生命委瑣、困頓的人。什么叫誤人子弟,這就是!
語文教師的事業(yè)是從熱愛言語表現(xiàn)、熱愛寫作開始的。一個不熱愛寫作的語文教師,不論他如何小心翼翼地扮演一個稱職教師的角色,他還是會在不經(jīng)意間,把自己對言語創(chuàng)造的隔膜和冷漠的情緒,把冰凍塵封、萎靡頹敗的言語意識傳染給他的學生,使他的學生和他一樣厭倦、厭惡寫作和言語表現(xiàn)。相反,一個熱愛言說、傾情寫作、有著高尚的言語人格的教師,即便對語文教科書和教參沒有多大的熱情,從不糾纏于名目繁多的訓練和活動、練習和考試,也許他的教學“成績”不能讓學校和家長滿意,他給他們讀自己的一首小詩,一個故事,送給學生一本自己寫的小書,扉頁上有他精心撰寫的贈言,也會在不經(jīng)意間,將旺盛蓬勃的言語生命意識注入到學生的血液中;他的言語虔誠,將像一星火種,點燃他們永生不滅的言語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企盼。
語文教師是用言語人格魅力,用自己健康強盛的言語生命,引領(lǐng)學生的言語人生、詩意人生的。作為教師的你我,每天都應將自己的言語生命之美和對言語之愛,裸呈在學生面前。語文教學,就是優(yōu)良的言語生命意識的接種、復制和繁衍。
言語生命的承傳是超言語的,是生命本真的言說,是不言之教。一切的言語表現(xiàn),無論真、偽,善、惡,都是言語生命的標識,是人的生存和存在狀態(tài)的隱喻和象征。擁有言說之自由與言語生命之愛的教師,學生耳濡目染,對言說之自由與言語生命之愛的承襲,是必然的。反之,在急功近利、心浮氣躁的教師感染下,學生言語生命的委瑣困頓也是必然的?!胺N瓜得瓜,種豆得豆”,這道理小學生都懂。
中國有一句老話叫做“文字緣同骨肉親”,可以想見,學生們享受到教師親情般眷顧的幸運和幸福:看老師寫的板書就如同在欣賞書法杰作;聽老師的言談,仿佛漫步于歷史、文化、文學、藝術(shù)等等的曲徑長廊;聆聽老師寫的文章,那么的幽遠而親近,文中隱約搖曳著他們的倩影。當他們交上自己的作品時,總亮著眼睛,滿懷激動地期待著老師的批閱。因為,他們知道,老師的評語,是一個成熟而智慧的言語生命的饋贈。他們的作品被老師選進了“作文選”,分發(fā)給許多熟悉的、陌生的人讀,被傳閱、被贊賞,他們從自己歡悅的心跳中,感受到言語的力量,領(lǐng)略到言語生命發(fā)育的蓬勃悸動,體會到了言語創(chuàng)造所給予自己的溫情熨慰,和作為一個語言人的尊嚴和幸福。老師,是一本百讀不厭的書,每一頁都是新的,每一行都精彩,每一個字都生動、灑脫。和老師在一起的每一天,都將深深鐫刻進他們記憶的年輪,一生都不會忘卻。
二、獨特感悟:抵達心靈深處的呼喚
語文教師光有言語之愛是不夠的,他必須具備良好的的言語感悟力和想象力。不論是閱讀還是寫作教學,教師對言語的解讀都不應該是照本宣科,絕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對言語的獨特感受與體驗。他當是語言奧秘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學生親近語言、熱愛言說的引領(lǐng)者。語文教師如果沒有對言語的個人感受,如果不能帶領(lǐng)學生走進言語精微隱秘的深處,指點給學生看自己琳瑯滿目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明,從而將自己的言語睿智傳遞給他們,喚醒他們沉睡的言語感覺,點燃他們的言語悟性和靈性,使他們逐漸獲得言語穎悟力,那還要語文教師做什么?從這個意義上說,語文教學是一種言語感覺、言語智慧的傳遞,是用教師的言語感悟和言語睿智,喚醒鴻蒙未啟的學生的言語靈性和悟性。一個缺乏言語感悟力的教師,是無法敲開學生的言語心智之門的。
語文教師必須是一個善讀者,是一個充滿智慧的“誤讀”者。一切迂腐的缺乏個性的“講讀”,應從語文課堂掃地出門。在言語生命動力學語文教育語境中,照本宣科,照考題訓練,將成為教師的恥辱。閱讀教學,是師生間言語智慧的分享與角逐,教師之言,非教材、教參之言,應是教師個人的發(fā)現(xiàn)和洞透,是他人、學生所未見、未聞、未言。教師須以自己的言語感悟力,以獨具之法眼,引領(lǐng)學生到文本言語之外的境界。
一個教師盡管學富五車、博學多才,盡管善于啟發(fā)、循循善誘,盡管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盡管也不乏民主之思想和包容之雅量,但是,如果他沒有對言語深刻獨特的洞察力,缺乏言語智慧,不能洞悉言語之奧妙,怎么精于教學技巧、多么有責任心也是枉然。語文教師的言語感受力和想象力,即言語智能與言語悟性,是“對話”的前提條件。“對話”不只是一種教學方法或技巧,而是教師的言語睿智自然而然傳達出的能最大限度地被學生感應到的精神信息,在默契的傳達與感應中形成的教學心理“場”效應。真正的“對話”,應是使雙方都能感受到強烈的心理沖擊波,不論是否贊成對方的見解,但是置身這個“場”中,便能感受到言語心智的靈光閃耀,相互間被深深地吸引、攫獲,在視界交融中心領(lǐng)神會。
我們經(jīng)??吹揭恍┥系煤軣狒[、很“精彩”的課,包括一些精心準備的公開課,其實說的全是廢話。因為教師說的沒有一句是自己“悟”到的話,充當?shù)氖亲髡吆臀谋镜膫髀曂?,教師的全部心思都放在如何把教材這個大桶里的水,小心翼翼地勻進學生的瓶子里,而學生卻別指望從他自己那兒得到一滴水。有些課,教師“一言堂”未必就不好,重要的是教師是否能將文本爬梳個透,殫精竭慮,敲骨吸髓,將文本作匠心獨運的解讀或“誤讀”。我們不也看到一些優(yōu)秀教師上課滔滔不絕,出口珠璣,學生如癡如醉,如坐春風?——這也是“對話”,是潛對話。自然,有時教師只是點到為止,言不盡意,引領(lǐng)學生到“場”,便戛然打住,不多說,不討論,不爭論,把結(jié)論留給學生自己慢慢去思考、領(lǐng)會,也能達到心有靈犀的穎悟。
如果語文教師都能認真對待每一篇待教的文本,都能讀出自己的獨特感悟,用自己的感悟,呼喚學生心靈的回應,那么,什么樣沉睡的言語生命不會被搖撼、喚醒?什么樣的學生不會熱愛、迷戀上言語的魅惑?什么樣的言語人生不充溢著詩意?
語文教師應是書蟲??梢詻]有別的什么嗜好,但是一定要有讀書的嗜好;可以不了解世故人情,但是一定要有文心書緣;可以平時行事懵懂糊涂,但是不可以沒有聰明洞透、天花亂墜的“誤讀”。讀多少書,讀出了什么,讀出了多少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造,永遠是衡量一個語文教師智慧水準和教學效果的潛規(guī)則。
三、將生命之作奉獻給新的言語生命
語文教師應有自己的生命之作。應讓學生能讀到“我們的老師”寫的優(yōu)秀作品或著作。語文教師,應以其著述使學生能引以為自豪。
一個語文教師,要是自己不熱愛寫,不經(jīng)常寫,不能寫出好文章,是不可能指望他的學生能熱愛寫、經(jīng)常寫,并寫出好文章的。教師是否熱愛言說,對學生——新的言語生命的召喚和激活,所起的作用是截然相反的。唯有教師的熱愛言說,才有學生的熱愛言說,才有健康的言語生命的生長、言語生命意識的成長。
語文教師也許不是一個最優(yōu)秀的作家,但是他必須是一個有著強烈的言語創(chuàng)造欲的人,一個言語生命使命的自覺實現(xiàn)者。他對言語創(chuàng)造充滿著熱愛和憧憬,始終不渝地用語言編織著夢幻和信仰。在他的教學生涯中喜歡言說,不倦地言說,用自己的聲音言說。語文教師應該“下水”,但是“下水”不是只為了懂點寫作的甘苦,或作為學生寫作樣板?!跋滤辈粦暈槭墙處煹摹白鳂I(yè)”,教師的寫作,應是教師由衷向往的理想、無利而求的信仰?!鳛椤白鳂I(yè)”,是不得已而為之的,只是應付,不可能有生命的激情涌動,寫出來的東西自然不足觀;作為理想與信仰,生命的圖騰,那就是“把平生、涕淚都漂盡”的忘我和癡迷。這樣的寫作,不論寫得怎樣,都能讀出生命的真實色調(diào)和氣味,讀出言語的體溫和脈動。
語文教師為了教學而“下水”的是“匠”,為了言語激情、崇拜和信仰“下水”,才能真正成“家”立“業(yè)”,成為一個自我實現(xiàn)型教師。不少教師是為教而寫,我們從這里看到的只是工作態(tài)度可嘉,卻無法由衷地贊佩,因為,這教給學生的就是急功近利,頂多就是“敬業(yè)”,不能點燃學生的言說欲求。教師的寫作,如果只是職業(yè)的需要,而不是生命的自覺,怎么可能激發(fā)出學生言語生命欲求呢?
在浮躁焦灼的物欲橫流的時代,尤應“致虛極,守靜篤”,守住心靈的凈土,躬耕精神的園圃。這樣,在你的三尺講壇上,便氤氳洋溢著“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從根本意義上說,語文教師的言語智慧的傳遞,是人類高貴精神的傳遞。沒有執(zhí)著弘毅的精神,言語智慧與悟性就失去了支撐。
學生不但從教師的言語感受力和想象力中獲得啟迪,更從教師充滿激情的言說中,感受到其中傳達出的言語精神的召喚,受到言語生命鮮活氣息的熏陶,找到言語沖動的感覺,鼓蕩洶涌起言語創(chuàng)造的激情。這種隱性的感染和習染,甚至比有形的教育還要重要。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