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和尚為什么不生???文章蠻長慢慢看

冥想腦波的科學測試

一般的腦波是振幅較小的β 波。坐禪開始,則振幅較大的α 波出現。繼續(xù)下去而至深度冥想之禪定狀態(tài),即成θ 波。(取自《坐禪的化學》,平井富雄著)

對勸人坐禪,我所遇到的科學家們幾乎異口同聲地贊好。其中最需指出的是,東京大學平井富雄教授,專門為此進行了腦波測試,并成為我們科學坐禪的第一基礎。

他所著的《冥想與人學》(日貿出版社)一書,值得所有坐禪人參考。

他在大學醫(yī)學系擔任教授助理時,就主持過靜岡縣寺院的大規(guī)模測試,成果斐然,受到國際醫(yī)學界的高度關注。他通過實驗發(fā)現:

“高僧修禪入三昧境界時,大腦前葉的α腦波特別強,而修禪初期的人,那里幾乎測不出α腦波。此外,在修禪初期的人打瞌睡時,卻能測出大腦前葉發(fā)出θ腦波,而在戒板打到肩上(坐禪時出現瞌睡或坐姿不穩(wěn)等狀況時,師父就會用戒板敲打,謂之棒喝)的瞬間,θ腦波消失,代之以β腦波?!?/strong>

三昧,意指心止一處,不令散亂而保持寂靜的狀態(tài)。

不同腦波的周波數不同,如α腦波的周波數是8~13赫茲,β腦波是13赫茲以上,θ腦波是3~7赫茲,3赫茲以下的超緩腦波為δ腦波。

籠統地講,β是“清醒”(相對緊張)狀態(tài)下的腦波,α是在“放松”狀態(tài)下的腦波,θ或δ是“睡眠”狀態(tài)下的腦波兒。不過,近年的研究者更進一步將α腦波分為兩類,一類是快速α腦波,界定在10~13赫茲,另一類是緩速α腦波,界定在8~10赫茲。

平日里,我們閉目養(yǎng)神之際出現的是緩速α腦波,而坐禪、冥想狀態(tài)下檢測出的,則是快速α腦波。那么,快速α腦波有什么特別之處嗎?它的特別之處在于它不是“放松”,而是一種比“放松”更“放松”的狀態(tài)——就跟射箭高手“啪”的一聲箭離弦瞬間所呈現的α腦波一樣??茖W家測定,射手在這一瞬間的放松腦波為10.1赫茲。至于射手與禪者差異,則在于射手只有一瞬,而坐禪、冥想則能長久持續(xù)。此外,快速α腦波的發(fā)生,常常不在閉目養(yǎng)神狀態(tài)中,而在完全清醒狀態(tài)下,故更加難能可貴。

如此,我們將能理解腦波不止“緊張”與“放松”兩種,還有一個特別的“禪定”狀態(tài)。這里沒有思考,沒有語言,佛法稱之為“言語道斷”。

是啊,誰能在強箭離弦那一瞬間還顧得上說什么或想什么???!

坐禪、冥想與腦內物質

繼西方心理學大師榮格之后,仍有大量的精神分析學、心理學家對禪抱以濃厚的興趣,并進行了饒有興趣的研究,且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尤其在最近,一項與憂郁癥有關的研究,因為涉及腦內遺傳物質的“血清素”,而受到特別的關注。

關于腦內遺傳物質,比較共識的,除“血清素”外,還涉及“乙酰膽堿”(膽堿與乙酸的酯,是動物神經突觸的遞質,具有使肌肉收縮、血管擴張、心跳減慢、腸胃蠕動等作用)、“去腎上腺素”(與腎上腺素伴存的一種激素,有血管收縮和介導交感神經沖動的傳遞作用)、“多巴胺”(兒茶酚胺,有增強心肌收縮力的作用)、“GABA”(降低血氨,預防各種類型的肝昏迷藥物)等。

著重說明的是去“腎上腺素”和與之唱對臺戲的“多巴胺”這兩個腦內物質。前者能有效對治人的不安與應激反應導致的亢奮,后者相反,與快感、欲望有關,并能激發(fā)之?!把逅亍辈灰粯?,它能同時抑制以上雙方的激化反應。

日本東邦大學有田秀穗教授把它比做汽車的“空轉”功能,即一種處于既不踩加速器,也不踩剎車狀態(tài)下的運行機制。他研究發(fā)現,“血清素”在一種有節(jié)奏的運行狀態(tài)下,分泌特別旺盛,如有節(jié)奏的呼吸、步行、咀嚼等。

坐禪,恰是一種最有節(jié)奏的自主意識呼吸狀態(tài)下的活動,所以,能夠促進“血清素”的分泌。于是,負責生產“血清素”的腦干部的血清素神經,也即獲得了激活。

此外,有田教授還研究了寺院“生活節(jié)奏”對“血清素”產生的“功德”,包括以碳水化合物為中心的飲食(素食)、禮佛動作、念佛曲、言談掃灑、儀式等等(《缺乏血清素的大腦》,有田秀穗著,NHK活人新書系列),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坐禪的全新的科學途徑。

也許,這樣一個科學的結論有助于提升大家坐禪養(yǎng)生的興趣。

不過,更深刻的,還在于這個物質之于大腦的角色,正如佛家“中道”思想之于佛教的作用,能給我們更多的啟示。

當然,我們不該賦予坐禪以更多的目的性。有了目的,就有了負擔,倒不利于坐禪。而且,那會從根本上違反“因果一如”、“修證一等”的思想,或即使有為,也一定不是高品質的。

且不問動機如何,“只管坐禪”(道元禪師語),我們就一定會步入一個科學所無法企及的深度。

追求科學發(fā)展的意識,應該是人類大腦的一個“本來就有”的功能。而科學測試確已證明,坐禪、冥想是右腦的事兒,科學則屬于左腦。

既然兩邊兒都有用,我們何妨兩邊都用!左腦和右腦要成為好伙伴兒,坐禪、冥想與科學要結成親密的伙伴兒。

坐禪的正確姿勢:不是閉著眼坐著就是坐禪

1、氣沉丹田的坐姿

身正,才能心正。

我們就從“氣沉丹田”開始,這是我們常聽說的一句話。

“氣”是什么?就是意識。人身之血,都要靠這個“氣”來引導,所以,才有“氣血”、“血氣”之說?!皻獬恋ぬ铩?,也就是把意識集中到臍下三指的丹田之所。

顯然,對坐禪而言,一個正確的姿勢,非常重要。

這跟平常認識的禪家不同。因為在平常,沒人會告訴我們姿勢很重要,或為什么重要。

但這實在重要,因為只有姿勢正確了,我們才能將意識置于一點。然后,靜靜地傾聽到身體的聲音,從而體會到禪的真髓,所以,就從坐禪的姿勢開始!

盡量選擇一個安靜的地方坐禪,鋪上柔軟的鋪墊。初學坐禪者可以把屁股墊高,然后坐下。

雙盤(圖片來源:資料圖)

單盤(圖片來源:資料圖)

結“跏趺坐”,即雙盤,是最理想的姿勢。但如果腿腳較硬無法雙盤,也可以單盤。將一只腳架到另一只腳上,雙腳都應盡量向內側拉,盡量貼近大腿根部,我們稱此為“半跏趺坐”,為次理想的姿勢。

有人說“我的腿短”,但這不是理由,因為單盤、雙盤取決于胯關節(jié)、膝關節(jié)的柔軟度,跟腿長腿短無關。要堅持,堅持之下,各關節(jié)的柔軟度將獲得改觀,最后都能盤好。

下盤穩(wěn)定下來之后,我們就來關注上半身:

身體可以先往前傾,就像向人鞠躬一樣。然后,慢慢挺起來,就仿佛天井垂下一根繩子在拉我們的頭頂,漸次地由天靈蓋兒(頂輪)、頸椎(喉輪)、肩胛里側(心輪)、脊背(臍輪)、尾骨(海下)五處(點),逐一提起。提起到近乎垂直狀態(tài)時,我們能感到力量“殘留”在腰部。再后,我們就順水推舟地把意識集中在這個部位——臍下三指的丹田。

保持這個狀態(tài),自上而下——放松,腰身則可呈徑直之狀,全身則呈柔緩的“S”之狀。

這些都不要緊,要緊的是此時我們一定自覺“腰挺得很直”。這樣就好,不必硬挺。

隨著習慣于坐禪,我們的“背”會自然地挺起來。不過,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為什么?因為“挺起來”的關鍵并不在“背”,而在“腰”——腰間一點不立,則強迫挺背,必然腰酸背痛,也一定堅持不久。

讓骨盆立正,則脊背自然挺拔,呈舒緩的S 型,除腰內側,以外各點都處于不受力(脫力)狀態(tài)。(圖片來源:資料圖)

所以,正確的做法,就是有意識地放松全身之力,只在丹田所在的腰間“留力”,千萬不必硬挺脊背。

那么,誰來“挺”我們的腰呢?

就是這個“氣”。

而且,必須是一股正“氣”?!皻狻辈徽瑒t腰不挺。所以,“氣沉丹田”的過程,乃在于練我們的一股正氣。

2、全身放松的關鍵

全身放松,又稱為“脫力”狀態(tài),就像我們以最舒適的姿勢躺在床上那樣。

在大多數人看來,保持一個姿勢會令整個身體都僵硬,以至酸痛。不過,我們一旦掌握了全身放松的技巧,那么,無論采取怎樣的姿勢,都不會僵硬或酸痛。

技巧何在?

仍是“氣”——意識的問題。

不妨把意識集中在你要放松的部位,然后想象有一把椅子或一張床在支撐。比如后背——把意識集中到后背上,然后想象柔軟的沙發(fā)靠背,則無論你的背是曲是直,它都能吸收力道。如此堅持,則你的背就不會酸痛了。

坐禪也一樣。

它是把意識集中到全身中心的臍下一點的丹田。能做到這一點,那么,不管背部曲直,都不要緊,也不必在意。

隨著習慣于此,丹田周邊的腰間就能挺立,當然,背也會自然地挺立起來,仿佛有一股正氣在充盈。

不過,生活禪法畢竟不同于寺院修行。在那里,會有禪師告訴你:“挺背!”我們只需順從就好了。在家里不同,沒人管,只能聽自己——身體——的。所以,如果感覺坐著吃力,不妨將屁股再墊高一些,問題就解決了。

做好了這些,則身體四平八穩(wěn)。再前后左右晃一晃,試試,若都不傾空,就初步到位了。或許有些人認為這不難,但實際很難,因為每一個人的身體動作都有習慣,只是我們不能自覺而已。

看看鞋底,是不是只有一個地方磨損得特別厲害?看看自己的錄像,是不是右肩偏低?

每人都有問題,所以,要用心,不要自以為是,永遠都不要覺得自己最“正”。

古人說,那些修煉到位的人,能坐到雙耳垂肩,甚至坐到一個“銅板”自天而落,“當啷”一聲,頭頂進入肛門掉出??磥硎钦婀Ψ?,不是神經質之談。

3、“手勢”與“眼勢”

腿腳和上半身“定”了,接下來是手勢、眼勢。

左側為一般左側手勢,右側為玄侑獨有的坐禪手勢,更利于手腕、雙肩不受力。

每一個人手的長度都不一樣。原則上,左手在下,承載右手,拇指相對接,這是最常見的手勢。不過,也不必太在意手勢,因為意識不必放在這里。這是初學者常常有的問題。

也可以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不過,關鍵不在手勢,而在輔助手腕、雙肩諸部位完全“脫力”、放松。所以,也可以在握住拇指的同時,讓小指“勾搭”在一起。稍用一點兒力也不要緊,因為這個緊張感不會上傳。

而且,這種盤根錯節(jié)、難解難分式的手勢,正是坐禪的一個特點。

“半眼”(圖片來源:資料圖)

坐禪的眼勢為“半眼”。不過,這不是指眼睛睜一半閉一半,而是在保持身正、頭正、目視前方狀態(tài)的同時,將視線下垂至身前地下一兩米處。此時,雙眼會自然微合,是為“半眼”。如此,則意識便會分散到視線所投射的點與視野全面的輪廓之間,恍兮忽兮。

在初學者,做到“恍兮忽兮”有難度,我們大都會將意識集中一點,而不習慣于分散諸所。此時,不妨就去“關注”臍下一點的丹田。

當然,也可以關注屁股與坐墊之間的接觸點。如此,我們也就能于宇宙中心,跟整個宇宙“天人合一”,交流無礙了。

比如呼吸,呼氣是呼出毒氣,吸氣則是吸進宇宙能量。

現代都市常見?。簡瓮忍?/strong>

現在,城里流行“步行運動”,簡單,易行,很不錯。在街心公園或小山路上,中老年步行者尤其多。

大家可以觀察一下步行的人們,有些邁大步、振雙臂,樣子“怪怪的”;有些胳膊甩得很高,雙膝也高高抬起,發(fā)出“吧嗒吧嗒”的腳步聲響;有些人是羅圈腿,挺著肚子,鞋底跟地面摩擦;有些人低著頭,仿佛在地上尋找東西一樣,等等。這的確是一個美好的圖景。

而且,“步行運動”的作用,經媒體宣傳、渲染,幾乎婦孺皆知,曰“燃燒脂肪,增強肌力,開放心情”等等。然而,當我們換一個微妙的角度看時,就可能發(fā)現其中有問題,有些細節(jié)甚至損害身體。

問題在于延續(xù),而未改變業(yè)已形成的走路習慣,包括不良習慣,并通過刻意(有意識地強化)“步行運動”,使不良習慣進一步放大。更要命的是我們大都不知道自己的習慣“不良”。于是,一邊流汗,一邊大步流星,一邊卻在加速積累肌肉里的“不良”記憶,還美其名曰“我鍛煉了”。事與愿違矣!

在所有不良習慣里,一種實際上的“單腿跳”做法,最為有害。

發(fā)現“單腿跳”征兆

“單腿跳”就是患腰痛的人,有時走路會一手掐腰,用一只腳著力,另一只腳盡量蜻蜓點水式地點過,如此一頓一頓地前行的樣子。

當然,在“步行運動”過程中,我們大都不覺得腰痛,尤其不認為自己是在“單腿跳”,而實際不然。表現之一,是由于步行環(huán)境太“人性化”,平坦鋪裝、小臺階、緩坡設計比比皆是,勢必造成腰部、足部運動的單一化,這個單一化,就是“單腿跳”。

再一個現象,是因為現代人的步行距離越來越短,導致一些“一步到位”的習慣不被覺察,且無暇改變。實質上,也相當于“單腿跳”。

現在七十歲以上的父母輩,在他們青少年時期,每天步行距離大約三公里以上,而且,還可能負重。負重行走時,負重一側的肩、臂、手、腿、腳常常先疲乏,于是,自然地要換肩、換手、換腳,繼續(xù)行程。最終,雙肩雙手雙腳都能得到均衡“鍛煉”,脊椎也能始終保持正直,直到老年,手腳都還靈活。又由于長途跋涉,腿腳筋骨力道會增強,人也會漸行漸輕,跟身體的配合,也就更加自如,謂之“得心應手”。

也正因此,那一代人常說“累了好睡覺”,“頭一挨枕頭,就鼾聲大作”,或“睡覺最解乏”,原來是他們的睡眠神經已在日?;顒又斜粷u次地充分激活,后勁兒自然涌出,結果自然“好睡”。

現代人怎樣呢?是不是“越睡越累”,“越困越睡不著”,“越累越睡不好”?原因不在別人,不在外界,就在你自己不以為然的“單腿跳”。

在現代生活里,我們能做的,越來越少了。我們用單手提著購物袋,從商場走到停車場,或車站,幾乎不用換手。因為距離非常短,且越來越短。也就是說,在單手疲憊之前,我們已經到站了。下一次,還是這樣的單手。于是,這“單”一邊的手腳天天被訓練,天天“忙”,筋骨肉都發(fā)達了,相反一側的手腳卻都“閑”了。

如此一久,就出現腿肚的不均衡痙攣,一側胯關節(jié)周圍酸痛,半身“不舒服”(說不清的滋味,不完全是酸,也不完全是疼),甚至可能出現腰間酸痛,以至于休息一會之后會“直不起腰”等癥狀,最后導致對“步行運動”的興趣索然。初衷的“步行運動”也就結束了。

這一“忙”一“閑”的結果是什么?

促成了步行者“單腿跳”現象的出現?!皢瓮忍弊藙?,又會導致左右手發(fā)現“單腿跳”征兆腳運動的失衡,漸漸地,引發(fā)扭曲骨骼,進而導致脊椎側彎,結果,腰間出現酸痛,并成為五臟六腑衰弱的一大“遠因”。

現在,我們終于明白,是誰令其結束的。

不是我們的大腦,而是我們身體的“自然生態(tài)”使然,緣由就在于“單腿跳”。而且,步行的科學性,不僅是身體問題,同樣關乎情志,我們不得不重視。

三個步驟治療“單腿跳”

前邊說到“單腿跳”的治法?,F在,我們來落實——

首先,面朝上平臥床(地)上,兩膝彎起來。

這是基本姿勢。保持這樣的姿勢,然后,收膝向腹部,雙腳自然抬起,大腿與身體呈九十度垂直狀。

定住。然后,觀察左右膝蓋的高低,見圖“單腿跳治療(一)”。

單腿跳治療(一)

這個高低差,有大有小,有些人只有幾毫米,有些人則達幾厘米。發(fā)現差異之后,再返回基本姿勢。

假如在此前的比較中,我們的左膝比右膝低,則說明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左邊的腿肚更容易抽筋兒,也就是說,受力較強的左腳,更可能有“單腿跳”的習慣。

這時,我們可以先保持基本姿勢。然后,在左側骨盆下墊一個厚墊子,如蒲團等,見圖“單腿跳治療(二)”。

單腿跳治療(二)

再后,利用腰間扭力,抬起屁股,“啪噠”,自由落下,見圖“單腿跳治療(三)”。

單腿跳治療(三)

由于左邊的厚墊子較高,所以,左側骨盆將被托住,于是,便只有這一側受到沖擊力,而另一側幾乎毫不受力。這個沖擊,將矯正我們骨盆的毛病。堅持一段時間之后,兩膝高度將取得一致,我們將不再“單腿跳”。

這個矯正方法對長期腰痛、坐骨神經痛患者也有效。這種種病癥,都可能在受到“沖擊”的那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這樣拔高就低的“簡單”做法,目的就是要恢復左右平衡,這一點一定要把握住。

還有,就是對骨骼的沖擊不能過度,必須自然、自由、慎重,否則,則可能欲速而不達。初時,我們可以輕柔一些,逐漸地加大沖擊力度。每周可以做兩次,切記不可過頻。

這類調整都很細微,屬于雞毛蒜皮的那類細節(jié),所以,很容易被忽略,但其實際危害并不如此簡單。

比如,一些對“單腿跳”毫無自覺的人在走山坡路時,完全可能因此而滑倒喪命,而過后將被診斷為“意外死亡”。是意外嗎?不是。在沿著坡路行走時,我們必須一腳在上,一腳在下,而在下一側的腳因“單腿跳”而不靈活,其抓地、保持身體平衡能力就弱,終于在斜坡上跌倒了……

中老年登山者尤應引起高度重視。

蟾蜍式午睡

比哲學或哲學思考更重要的是身體的健康。

令氣海丹田氣血通融者,永遠不是創(chuàng)生“哲學妄想”的那個“意識腦”,而是身體本身,是無意識之下的“動物腦”,是與身體直接相關的“觸媒”。

認識到這一點,再去追尋,就非常簡單了。

只要找到一種合適的、能將氣血導向氣海丹田的姿勢,然后,長期錘煉、維護那個姿勢,就好了。

“蟾蜍式午睡”是一個有點滑稽的姿勢,但非常有用,具體操作上也非常簡單:

“蟾蜍式午睡”示范圖

首先,躺到床上。伸直腿,張開兩膝,兩腳腳心相對。

兩脅與身體呈九十度,雙肘略彎,也可以稍抬起來一些,手背可以自然地貼在床上。進一步,收縮腹肌,閉鎖肚臍。

肚臍閉鎖之后,腰椎即可著床,再令雙膝朝天井收起。

保持這樣的狀態(tài),做舒緩的“微腹壓呼吸”。

輕輕啟動腹壓,令氣血集中于三焦臟器,再進一步運向氣海丹田之中心點。

“蟾蜍式午睡”這個姿勢,能保障我們的氣血流入氣海丹田。由于不必經由“意識腦”,人將不再會陷入“妄想”的聯想游戲,也不會造成自我意識的膨脹。

這時候,我們只會想睡,直到無法再持續(xù)下去為止,這就足夠了。

如果困得受不了了,就伸開雙腳,進入“略略發(fā)發(fā)呆”的世界。這樣,我們內臟的棱角就漸趨平和,心也得以滋潤。我們最終要達成的,將是“內心和平,世界和平”之境界。

“蟾蜍式午睡”與“內觀操”,在表現風格上或許風馬牛不相及,但它們的目標一樣,都在于導氣血于氣海丹田,并建設一個副交感神經占優(yōu)勢的健康身體。

每天幾分鐘,治好電腦肩

現代常見?。弘娔X肩

如同心病只用心治一樣,身病只能以身治,所以,因重力而造成的肩痛,就只能靠重力來治療了。

無論是足腰不穩(wěn),還是精神壓力造成呼吸偏促,都能導致肩關節(jié)錯位,形成前面所列的“壓力肩”、“雞眼肩”、“電腦肩”等等。如此,則肩部酸痛通過交互式肌肉脫力運動,來矯正骨骼,如右圖所示:

面朝上躺下,雙手上揚,作歡呼狀,然后如拋開一樣“扔”到地(床)上。

此時所用之力,不發(fā)自胳膊本身,而由肩胛骨部發(fā)出。

然后,再重新揚起,轉投向腳的方向,同樣用肩胛骨部之力。如此交互運動,稱為“放下運動”。

通過“放下運動”,可以使原本扭曲或錯位的關節(jié)恢復到原來位置。

這個動作跟平時揚手、抬手的不同之處,在于要用兩脅肌肉和肩胛骨內側的肌肉。

治療肩部酸痛的指壓穴位,也在這些部位。

放下運動(一)

放下運動(二)

放下運動(三)

肌肉緊張,然后投放,形成一種“脫力”狀態(tài)——肩部整體頓時全不受力,變得非常輕松。顯然,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動作。不過,雖然簡單,但肌肉僵硬或關節(jié)錯位比較嚴重的人,卻可能完全做不來?;蚣词鼓茏龀鐾斗诺膭幼?,卻做不到完全“放下”,看起來就像初級機器人一樣。

向腳的方向投放也一樣,但除了肩胛骨部肌肉外,更多的還要動用到腹肌力量。脊椎柔韌的人做起這個動作,能用腹肌爆發(fā)力來完成。這瞬間而起的腹肌之力,又恰是對丹田的一個“敲擊”。所以,這個“放下運動”一舉兩得。

婚姻失和的隱性原因:骨骼偏位生嗔

樺島:山田無文禪師講,我們無法給全世界的泥濘道路都鋪上牛皮,但給自己穿的鞋底覆一張牛皮還是綽綽有余的。作為信徒,必須這樣。我和平,故世界和平。哈哈,這跟小小世界的什么和平獎沒有關系。不過,只要做了就總比那些“自不了漢”(譯注:相對于“自了漢”而言)要強??傊?,藥師寺要和平。

還有,太太們的日常行走,重心通常落在右腳上。一累,重心就會偏向右足小拇指,引發(fā)右側肋腹一線過度緊繃。要消除這個緊繃,右身朝上,側臥,兩腿一同抬起,到極限,自然落下。這就能糾正重心偏位問題。骨骼調順了,疲勞就回歸到單純的疲勞本身,而非發(fā)自骨骼的二手問題了。這個做法可以不假人手。累了,就這么做。反而大家常做的伸腰拉背動作沒效果,那是自欺欺人。人的火氣,有時就從骨骼偏位中來。一般情況下,人不知道自己已經很累了。我稱此為“嗔”的原型,即善意的嗔。憤怒消除,太太很快就心平氣和了。原來,這憤怒乃自己身體的一部分的呀!

玄侑:原來如此。好一個“憤怒乃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原來,是這個含著憤怒的自我在崩潰啊。選擇健康,還是選擇憤怒的自我,本來就是個難題。有些老人就希望生病,總是想給自己找一個病名,甚至不惜為此跑很多家醫(yī)院,而不自知?;蛟S,他們只是想博得人家的關愛吧。

不過,樺島式制嗔療法,該屬于預防法,而非治病法。對正在發(fā)脾氣的太太來說,如果不能理解這個做法的意義,怕會認為這是老公在變相懲罰自己。實際上,疲憊正侵蝕到偏位的骨骼,意識不到這一點,反去煞有介事地拉伸脊背,就觸發(fā)了憤怒的能量。所以,還是要防范于未然,在憤怒之前采取預防措施。這是最有效的??磥恚瑢ξ壹姨驳迷囋囘@一手。太太不怒的世界,就是極樂世界!不過,這“善意的嗔”一說,倒真是一句可怕的話。

血清素創(chuàng)造平常心

樺島:不,“善意的嗔”是基于信任關系成立的。所以,沒那么可怕。哈哈,是相互都來了脾氣嘛。不過,如你所說,有人還真的仗著自己生病。住院的病人常覺得病越重越了不起,擺著一副傲慢的架子說,你這家伙才頸椎損傷,我可是骨折呀!人真是麻煩。盡管如此,在日常生活里研究身體與人的關系,挺有意思。所以,也不能停留在預防法上,更要成為治療法。我太太性格偏向暴躁,我偏向憂郁,一旦失控就真不知該怎么辦。不過,最近可有意思了,一用這個法子,很快就安睡了。不再為暴躁和憂郁所困擾,這就是“風流”。兩口子應該對調整骨骼持有共同愛好,否則就不好了。

只要是“善意的嗔”怎么都好,如果卷入互不信任,就該是伊拉克或以色列了。那種無休止的憤怒,會讓人瘋掉。

玄侑:前些日子,跟研究血清素的有田老師聊了一次。他告訴我,隨時激發(fā)臨戰(zhàn)姿態(tài)的是人體內的去腎上腺素,而促成我們平常心的是血清素。如果我們的腦干血清素分泌不足,人就會抑郁、恐慌。而采用樺島師兄的方法,很輕易地就能化憂郁癥為平常心,這在有田老師那里,則需通過有意識地反復進行控制訓練才成:呼吸、步行、咀嚼節(jié)奏,激活血清素分泌,從而抑制發(fā)火等過激反應。

不過,宗教修行呢,更在意一邊讓血清素旺盛分泌,一邊又要安靜地戰(zhàn)斗……真不知如何著手。

簡單運動促進血清素分泌

運動四肢有益于促進血清素運行(圖片來源:資料圖)

玄侑:樺島師兄所說的通過調整身姿,實際上應該跟大腦內部的運作有關吧。

樺島:我覺得是。我們無法向腦里注射血清素,只能夠通過手腳末梢來促成其運行。所有民族,都有一些重復某一個簡單動作的舞蹈,為什么?因為不拘任何人種,大腦都希望得到血清素。譬如針麻,就是要通過節(jié)奏單一的持續(xù)刺激來發(fā)揮作用。哄孩子睡覺也一樣,要輕輕拍打孩子的背部,或單節(jié)奏地搖一搖孩子。長大了,不再用敲打背部了,換種方式,就改成宗教修行唄,還有舞蹈。這樣,一切就都延續(xù)下來了。在藏地,人們五體投地地轉山,表面看起來是苦行,但大腦里一定充滿血清素。不然,他們怎能頂著額頭磕破之痛還能繼續(xù)?打坐也一樣,是打心眼里覺得舒服。武道家打坐也一樣。他們是在安靜地探索“血清素之活人劍”吧。

玄侑:好可怕的“活人劍”,(笑)太強了!

說到強,宮本武藏在《五輪書》中講了很多武士心理建構的法則,其中一條是“表情淡定”,這時候,“其見人目光最銳”,“人見其目光最柔”。就是說,只有你淡定下來,才能看到對方整體。實際上,這恰是在遠離“嗔”的狀態(tài)。決戰(zhàn)之際,“嗔”這個東西可不是什么利器。

說到爆發(fā)力,當然要靠去腎上腺素取勝,而論持久戰(zhàn),一定靠血清素。有時候,還有多巴胺、β內啡肽等快感荷爾蒙來強力助陣。是啊,比劍論勝負,全靠淡定,不能靠情緒脾氣,但在工作方面,倒常常是自得其樂的人笑到最后。這很像是觀音菩薩的游戲境界。

樺島:游戲境地,是游戲三昧??从^音菩薩的造像,雙足并不合攏在一起。前幾天發(fā)現的,嚇了一跳??隙ㄒ恢荒_朝前,看起來就像要邁出去。缺乏這樣的積極精神,誰都過不了游戲三昧的生活。所以說,要盡快融入工作,喜歡工作。喜歡也是八小時,討厭也是八小時,討厭的八小時之后,如果不喝個八小時,人生就會失衡,于是變成了酒貪酒鬼。又由于帶著討厭情緒工作八小時,所以對下屬也常常擺架子,還有人性騷擾下屬,真無恥。這一類病名,不妨用“血清素缺乏癥”吧。貪權,也是討厭工作的另一種表現。

玄侑:權利欲,確是所有煩惱中最麻煩的“替代品”?,F在,大家都在說世界平等、眾生平等,甚至在家里都不認可父親的權威了。權力欲遭到壓抑,也就引發(fā)了凌弱和虐待。一些戰(zhàn)爭的起因也是因為一些瑣事壓抑了權力欲,最后找一個爆發(fā)口。

關于觀音菩薩一足在前的形象,我也關注到了。難道不可以理解為一種“待機姿態(tài)”嗎?或許就是在待機中自得其樂。我們常認為正襟危坐是一種待機姿態(tài),比如坐禪。實際上,坐禪是完全的個人主義行為,不是待機。觀音菩薩的偉大意義所在,正如《觀音經》里所說,“善應諸方所”,是有求必應,即他隨時準備為一切所求給予回應,并自得其樂于這樣的狀態(tài)。確乎如此!所以,我謂積極性,并非為實現自我,而是 為服務眾生。這一點非常了不起。

佛友日志 冥王哈迪斯博客 佛教網 佛緣網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生活服務
熱點新聞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