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精義
網(wǎng)絡轉(zhuǎn)載 源自孔門之學 2017-12-28
“學”為孔門第一義,“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朱子在《大學章句序》中說:“俗儒記誦詞章之習,其功倍于小學而無用;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于大學而無實”。
君子為學,修己治人,成己成物,最終要成就大人之德行與功業(yè)。陽明先生曰:“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其視天下猶一家,中國猶一人焉。若夫間形骸而分爾我者,小人矣”。君子志于道而學,去其私欲之蔽,以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
東漢鄭玄注解《大學》,認為:“'大學’者,以其記博學,可以為政也。”鄭玄把“大學”理解為“博學”,“學”落在見聞之知上,是舍本逐末。
有為己之學,有為人之學;有德性之知,有見聞之知。孔子曰:“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又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组T之學乃為己之學,不在于博學多識,而在積善成德,成就自家德性,故孔子以博學多識為“知之次也”。
見聞之知,與口耳之學對應。陽明先生在《答羅整庵少宰書》中指出:
“然世之講學者有二,有講之以身心者,有講之以口耳者。講之以口耳,揣摸測度,求之影響者也;講之以身心,行著習察,實有諸己者也,知此則知孔門之學矣”。
子貢只知在博學多識上用功夫,孔子點撥子貢:“賜也,女以予為多學而識之者與”;“非也,予一以貫之”??鬃佑珠_示曾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著《大學》,此學唯有做到“一以貫之”,才能成其大,三綱領(lǐng)八條目都是圍繞“學”字而展開。
孔子不言“性”與“天道”,只以“學”來接引門下弟子??组T之“學”落在德性修養(yǎng)上,反求諸己,求其放心,功夫連綿不斷、內(nèi)外打成一片,故“學”有深造自得、持存恒久之義。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來領(lǐng)會“學”之內(nèi)涵。
其一,“大人之學”即“一貫之道”??鬃臃謩e對曾子與子貢說“吾道一以貫之”“予一以貫之”,前者是道之一貫,后者是學之一貫。能貫者,一本也;所貫者,萬殊也?!按蟆辈煌凇岸唷保ㄓ幸浴耙弧必灐岸唷?,集義所生,非義襲而取之,此“學”才能成其“大”。
孔門之“學”非博學多識,“多”合于“一”,由“博”反“約”,則“學”有虛靈之義,可避免支離決裂。如孔子之空空如也,顏子之屢空,曾子曰“有若無,實若虛”。以“一”貫“多”,通過下學而實現(xiàn)上達,虛靈不昧而又不凌空蹈虛,故儒家言“空”說“無”,其實是通過開闔出入而實現(xiàn)內(nèi)外通達、物我圓融,趨于極致就是孔子所謂“出入無時,莫知其鄉(xiāng)”,上達生知安行的境界。
其二,“學”有個恒久之義,此心能“恒”,才能入于孔門之學。孔子“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鬃臃Q贊顏子曰:“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語之而不惰者,其回也與”;“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皩W”只在于反求諸己,但自反不是由外而內(nèi)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開一闔,循環(huán)不已。在這個內(nèi)外開闔的過程中,才體現(xiàn)出“學”之致廣大與盡精微?!皩W”之廣大與此心之虛靈相對應,“學”之精微與此心之恒久相對應。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此為《大學》三綱領(lǐng)。“明明德”與“親民”,只是分一個內(nèi)外人我,最后以“止于至善”做總結(jié)。先分疏,再貫通內(nèi)外,合于一貫之道。
《大學》三綱領(lǐng)以“明明德”為始,前一個“明”作動詞,表示功夫,“明明德”即是“誠意”,《中庸》所謂“自明誠,謂之教”。后一個“明”字,意味著光明為自家德性本具,“明德”為心之本體,不假外求,《中庸》所謂“自誠明,謂之性”。
君子修學,通過做“明明德”工夫?qū)崿F(xiàn)前后兩個“明”字合二為一,就是“止于至善”,就是孟子所謂盡其心、知其性。
朱子注曰:“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fā)而遂明之,以復其初也”。
《大學》連用兩個“明”字,暗示“明明德”須向內(nèi)用功夫,不可向外襲取。
《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拔镉斜灸鄙铣腥V領(lǐng),“事有終始”下啟八條目。從內(nèi)外本末分疏出三綱領(lǐng),從終始先后分疏出八條目。
然《大學》分疏出三綱八目不過是為了接引后學而方便設教,后人研讀《大學》,如不能透過文辭來領(lǐng)會義理,貫通本末終始,就會陷于支離決裂。
朱子曰:“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民之事也”。 朱子改“親民”為“新民”,陽明先生主張遵從《大學》古本,“親”字不須改動。陽明先生曰:“'親民’猶孟子'親親仁民’之謂,親之即仁之也”。
“明德”為心之本體,通過做“明明德”功夫而復其本體,去其私欲之蔽,通透內(nèi)外人我之間隔,而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故“明明德”與“親民”只是一事。“明明德”既是內(nèi)圣功夫,也是外王事業(yè)。
陽明先生之所以不同意改“親民”為“新民”,正是要以“明明德”工夫來統(tǒng)率三綱領(lǐng)八條目,讓三綱八目合于一貫之道。
《傳習錄》89條,陽明先生曰:“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個'明明德’,雖'親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
《大學》八條目,先從“明明德于天下”追溯到“致知格物”,再從“格物致知”按照先后次第過渡到“治國平天下”??梢?,“平天下”即是“明明德于天下”。依此類推,“修身”“齊家”“治國”分別是明明德于身、明明德于家、明明德于國。
日新之謂盛德,富有之謂大業(yè)。外王事業(yè)有大有小,齊家、治國、平天下,均是“親民”事業(yè),而“親民”便是“明明德于民”。所謂大人之學,只是自“明明德”逐漸涵養(yǎng)擴充到“明明德于天下”,故陽明先生曰:《大學》工夫即是明明德?!懊髅鞯隆奔蓉炌ㄈV領(lǐng),也貫通八條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此是修道工夫;大學之道,在親民,此為弘道事業(yè)。
朱子改“親民”為“新民”。朱子曰:“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大學》下文“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似乎可以作為“在新民”的有力證據(jù)。
然而,朱子注解“新民”,下一個“使”字,則內(nèi)外人我決裂為二,非以德化人、以善養(yǎng)人,與三綱領(lǐng)之“止于至善”也不能相銜接。
“大學之道,在親民”,“親民”,即明明德于民,猶如孔子曰“修己以安人”,《中庸》云:“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從“親民”中須體會出“明明德”工夫,“親民”其實也是涵養(yǎng)擴充自家德性,以德性通貫內(nèi)外人我。
陽明先生曰:“說'親民’便是兼教、養(yǎng)意,說'新民’便覺偏了”。朱子改“親民”為“新民”,下一個“使”字,“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只有“教”而沒有“養(yǎng)”。
陽明先生曰:“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坝H民”本是自己分內(nèi)事,君子明其明德,則能破私解蔽,自然由“明明德”過渡到“親民”,所以說:“明明德必在于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作新民”,“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朱子所謂傳文之第二章,確實都有一個“新”字,但并不能以此為據(jù)把“親民”改為“新民”。
《系辭》曰“日新之謂盛德”,新,自新也,“新”與“明明德”之“明”同義。此章文字根本不是在詮釋“親民”,而是詮釋“明明德”,應與“《康誥》曰,克明德”一段文字,合為一章為宜。
《中庸》二十五章曰:“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山Y(jié)合《中庸》25章來領(lǐng)會《大學》三綱領(lǐng)之義理脈絡。
《大學》從內(nèi)外本末區(qū)分“明明德”與“親民”,“明明德”是內(nèi)圣功夫,“親民”為外王事業(yè),“止于至善”則是貫通內(nèi)外而集大成,《中庸》所謂“性之德也,合外內(nèi)之道也”。只要還有內(nèi)外人我的間隔,沒有徹底貫通“明明德”與“親民”,此心就沒有實現(xiàn)“止于至善”。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朱子注曰:“此三者,大學之綱領(lǐng)也”。
所謂《大學》三綱領(lǐng),其實是區(qū)分內(nèi)外本末而分疏出“明明德”與“親民”,最后兩者統(tǒng)一于“止于至善”,從而實現(xiàn)本末一貫,內(nèi)外圓融通透。
《大學》曰“至善”,《中庸》云“至誠”;《大學》曰“正心”,《中庸》云“盡性”?!吨杏埂?2章提出以“至誠”盡其性,對應《大學》,則是以“至善”盡其心,陽明先生曰“至善是心之本體”,即是此意。
《中庸》22章曰:“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進而參贊天地之化育?!洞髮W》三綱領(lǐng)先說“明明德”,再說“親民”,最后合于“止于至善”。
從內(nèi)圣工夫上說“止于至善”,從外王事業(yè)上說,則是由“明明德”功夫做起,逐漸過渡到“明明德于天下”,復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
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反身而誠”即“求其放心”,孟子點出一個“反”來說學問工夫。但是,如果前面不加一句“萬物皆備于我矣”,那么做“自反”工夫就很可能從“務外而遺內(nèi)”轉(zhuǎn)向“是內(nèi)而非外”,如佛老之徒閉塞視聽,追求清心寡欲、一念不起,以此為最上乘功夫。陽明先生曰:“主一是一心在天理上。若只知'主一’,不知'一’即是理,有事時便是逐物,無事時便是著空”。
須知,“萬物皆備于我矣”是為“自反”工夫指示一個頭腦,此是從潛在性上說“大人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也”。這個仁民愛物之“大我”才是自反的歸宿。佛老之徒“是內(nèi)而非外”,把自反落在自私的“小我”上,流于虛無寂滅,最多只是養(yǎng)得氣寧靜。
朱子曰:“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若只說大本,便是釋老之學”。陽明先生曰:“只說'明明德’而不說'親民’,便似老、佛”?!洞髮W》首章經(jīng)由“親民”而說“止于至善”,不會凌空蹈虛,復其心體之明德,即是“明明德于天下”。
孔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中庸是德性,而不是面向事物從數(shù)量上在“過”與“不及”兩端之間進行權(quán)衡折中,取一個“中”。
“中”是大本與達道,非佛家所謂“不思善,不思惡”,也不是機械的折中、取中?!洞髮W》誠意工夫落在為善去惡上,為善去惡是求“中”工夫。至者,極也,《大學》之“止于至善”與《中庸》之“唯天下至誠”,才是“中”。
孟子道性善,荀子言“人之性惡”,告子主張人性“無分于善不善也”。須注意,無善無惡不是“中”,孟子性善說才契合中庸之道。
《大學》三綱領(lǐng)以“明明德”為“始”,以“止于至善”為“終”。本末一貫,則原始反終?!懊鞯隆睘樾闹倔w,為“明明德”工夫指示一個頭腦。“明德”即是“至善”,故“至善”既是“終結(jié)”,也是“開端”,在后也在先。唯有貫通先后,終始無間,此學才有本原,才能入于大人之學。
《大學》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物有本末”上承三綱領(lǐng),朱子以明德為本,以新民為末?!笆掠薪K始”下啟八條目?!爸群?,則近道矣”,八條目從“格物致和”過渡到“治國平天下”,正體現(xiàn)出修學工夫之先后次第。
陽明先生在《大學問》中指出:“明德為本,親民為末,其說亦未嘗不可,但不當分本末為兩物耳。夫木之干,謂之本,木之梢,謂之末。惟其一物也,是以謂之本末。若曰兩物,則既為兩物矣,又何可以言本末乎?”
故《大學》三綱領(lǐng)區(qū)分內(nèi)外本末而又實現(xiàn)本末一貫,唯如此,此“學”才能實現(xiàn)致廣大。
同理,《大學》八條目雖區(qū)分先后終始,但又貫通終始,唯如此,此“學”才能入于精微。
《大學》曰“事有終始”,《中庸》言“誠者物之終始”,《尚書》《周易》等儒家經(jīng)典均是把“終”置于“始”前,說“終始”而不說“始終”,終始之義,大矣哉!
朱子曰:“本始所先,末終所后”。朱子把“本”“末”分別與“始”“終”相對應,把“終始”等同于“先后”,沒有領(lǐng)會“終始”之微言大義。
通常說“萬事開頭難”,“始”作為開端,乃是“終則有始”,故“始”為“本”,如《禮記·經(jīng)解》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繆以千里”。
《詩》曰:“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個“終”作為集大成,乃是“原始反終”,故“終”也是“本”。
《大學》曰:“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君子為學,知八條目之先后次第,只是“近于道”。唯有把八條目前后各環(huán)節(jié)貫通起來,終、始不貳,才能入于道。
《中庸》不滿足于“近道”,《中庸》首章曰:“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暗馈辈豢身汈щx“性”,即是“率性”;“可離非道也”,語氣決絕。
孔子逝世以后,儒分為八,弟子們對于如何修學以及如何教育弟子產(chǎn)生了分歧?!墩撜Z·子張》篇記載了子游與子夏之間的一段爭論。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
“學”有本末,子游主張為學應該專注根本,“抑末也,本之則無”,子游批評子夏教授弟子舍本逐末。而子夏認為,為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須先易后難?!熬又?,孰先傳焉,孰后倦焉”,子夏以“事有終始”來回應子游的批評。
曾子與子游、子夏均是孔子晚年所收弟子,曾子著《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這是對子游、子夏之言進行權(quán)衡折衷。孔子反復強調(diào)“學”,“學”為孔門第一義,到底應如何“學”,這正是曾子作《大學》所要闡明的。
朱子著《大學章句》,把《大學》分為經(jīng)文、傳文兩部分。朱子曰:“經(jīng)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大學》首章經(jīng)文曰:“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
“格物”為八條目開端,而傳文跳過了“格物致知”而直接詮釋“誠意”。由于《大學》原文沒有詮釋“格物致知”的文字,以至于后世學者對于“格物”的注解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明儒劉蕺山先生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
朱子認為“有闕文”,并根據(jù)程子之意增補此章傳文:“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
朱子為“格物致知”增補一章傳文后,十章傳文依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脈絡而展開,與《大學》首章八條目之次第相合。
陽明先生在《大學古本序》中說:“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陽明先生主張“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把“格物”作為“誠意”的工夫,根本不須增補一章“格物致知”的傳文。
一般以為,心在內(nèi)而物在外,如此決裂內(nèi)外物我,“格物致知”與“誠意正心”被辟為兩截工夫。格物致知作為八條目之開端,工夫就沒有了本原,此是外其心以求理,陽明先生所謂:“于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
“格物”之所以淪為“逐物”,“致知”成為義襲而取之,究其根源,還是在于常人自小其心。
孟子曰:“萬物皆備于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以“萬物皆備于我矣”為前提來說“自反”工夫,“自反”就可以避免“是內(nèi)而非外”,不會流于虛無寂滅?!叭f物皆備于我”,其實是貫通內(nèi)外物我,從而為“自反”工夫立一個大本。
陽明先生曰:“心外無物,心外無事”。這個命題重點不是落在事物上,不是說心外事物之有無,而是說此“心”之致廣大,涵攝萬有。在貫通內(nèi)外心物的基礎上再去考察格物,“格物”與“誠意”雖然分一個開合出入,但只是一個工夫。
陽明先生在《傳習錄》129條指出:“若以誠意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即為善去惡無非是誠意的事。如新本先去窮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蕩蕩,都無著落處”。
陽明先生主張“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其良苦用心不過是要破除自私的“小我”而挺立一顆廓然大公之心,以此廓然大公之心為格物工夫之頭腦。此心充塞于天地之間,本無心外之物,故格物工夫不可能向外襲取,求理于事事物物,即是求理于吾心。以“誠意”為《大學》之要,把“格物”作為“誠意”的工夫,正是要表達這一層意思。朱子說“事事物物上便有大本”,也有此意。
陽明先生曰:“格物者,《大學》之實下手處,徹首徹尾,自始學至圣人,只此工夫而已,非但入門之際有此一段也。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皆所以修身而格物者,其所用力,日可見之地。故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其知之物也;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誠意者,誠其物之意也;致知者,致其物之知也,此豈有內(nèi)外彼此之分哉”。
陽明先生或貫通“心、意、知、物”而解“格物”,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于正也”。如此解釋“格物”,“格物”便涵攝內(nèi)圣工夫各個環(huán)節(jié)。
陽明先生有時又以“格物致知”貫通《大學》八條目,曰:“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以“事事物物皆得其理也” 來解“格物”,那么,“身修”“家齊”“國治”“天下平”即是物得其理,身、家、國、天下便是一物,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同樣也是格物工夫。
孔子不言“性”與“天道”,只是反復強調(diào)“學”與“好學”。 孔門之學,既不執(zhí)于“有”,也不著于“空”,“學”落在《大學》這部經(jīng)典即體現(xiàn)為“格物”。
孔子曰:“仁者先難而后獲,可謂仁矣”;“先事后得,非崇德與”;“不踐跡,亦不入于室”;“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者也”?!跋入y而后獲” 、“先事后得”、“踐跡”“ 臨事而懼”均是“格物”工夫。孔子稱贊顏子好學,且以“不遷怒,不貳過”界定“好學”,從“不遷怒,不貳過”須讀出《大學》“格物”工夫來。
“格物”功夫純熟后, “心、意、知、物只是一件”,內(nèi)外物我通透貫通,“格物”即是《中庸》25章所謂“成物,知也”。格物工夫入于精微,即是“時措之宜也”。
《大學》“誠意”章曰:“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p>
孔子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又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洞髮W》所謂“如惡惡臭,如好好色”,即去惡如惡惡臭,好善如好好色。
然好善去惡工夫須有個頭腦,這就是“自謙”?!洞髮W》通過“自謙”來解說“誠意”,“自謙”即自慊于心,與“自欺”相對。
孟子在論及養(yǎng)浩然之氣時,說:“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行慊于心,這就是在說“知行合一”,“行慊于心”,在《中庸》是“率性之謂道”,在《大學》則是:“誠于中,形于外”。
陽明先生曰:“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爾只不要欺他,實實落落依著他做去,善便存,惡便去,他這里何等穩(wěn)當快樂。此便是格物的真訣,致知的實功”。
《大學》“誠意”章兩次點出“慎其獨”,“慎獨”是心上工夫,即是自慊于心。“獨”,非身之獨居獨處,而是心之獨知獨覺。唯有落在“心”上說慎獨之“獨”,誠意功夫才能涵攝格物致知,八條目前后環(huán)節(jié)才能實現(xiàn)“一貫”。
通常把君子慎獨之“獨”理解為身之獨居獨處,這是受到“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一句的干擾。
“自欺”與“自謙”相對,“閑居”與“慎獨”相對。“閑”,不是從時間意義上說“空閑”,而是精神散亂,放溺其心。此外,即使小人之閑居為身之獨居,也不能把君子慎獨之“獨”理解為身之獨處。只有從心性上領(lǐng)會“慎獨”,“獨”,本來就不分一個內(nèi)外人我,才不至于把“誠意”解淺。
孟子以“萬物皆備于我矣”為前提來說“自反”工夫,唯如此,“自反”才可避免“是內(nèi)而非外”,不至于流于虛無寂滅。同理,只有從心性上領(lǐng)會“慎獨”之“獨”,“誠意”工夫才有個“頭腦”。
小人在獨居與有人監(jiān)督時耍兩面派,不能表里如一。說君子在一個人獨處時與有人監(jiān)督情況下一個樣,這其實是以小人之“自欺”為參照來說君子之“誠意”。如此做誠意工夫,究其本質(zhì),還是從軀殼起念,向外義襲而取之,“誠意”反而失卻頭腦。
《大學》《中庸》均點出“慎獨”,但工夫有淺深不同?!吨杏埂仿湓凇靶浴鄙险f“慎獨”,通過做慎獨工夫而復其性體;《大學》落在“心”上說“慎獨”,“慎獨”即自慊于心,做到內(nèi)省不疚,無所虧欠。
《中庸》首章以“故君子慎其獨也”承接“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戒慎、恐懼”落在“慎”字上,“不睹、不聞”為“獨”?!蔼殹闭?,性體也,如陽明先生曰“無聲無臭獨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慎獨乃復性功夫,目的是實現(xiàn)“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故下文由“慎獨”而自然過渡到“中和”。
《大學》《中庸》均點出“誠”,“誠”字涵義也有深淺不同。
《大學》曰“誠于中,形于外”,“中”與“外”相對,“誠”字義淺?!吨杏埂?0章曰:“誠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圣人也”?!罢\”即是“中”,“中”乃天下之大本,天覆地載,無所不包,無內(nèi)外之分別。
《大學》曰“誠其意”,“誠意”之后還有“正心”以及修齊治平工夫?!吨杏埂吩唬骸罢\者自成也”;“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罢\”即是“性”,以“至誠”盡其性,自然能盡人之性,盡物之性,乃至參贊天地之化育。
《大學》首章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所謂本末,只是分一個內(nèi)外人我,從本末分疏出三綱領(lǐng)。所謂終始,落在八條目上,從格物致知到治國平天下,工夫有一個先后次第。
然而《大學》分疏出三綱八目,只是為了接引后人而方便設教??鬃狱c撥曾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著《大學》,大人之學即一貫之道,三綱領(lǐng)、八條目都是圍繞“學”字而展開。要領(lǐng)會三綱八目之義理脈絡,既區(qū)分內(nèi)外本末又要實現(xiàn)“本末一貫”,既區(qū)分先后終始,又要貫通終始。唯如此,三綱八目才能合于一貫工夫。
《中庸》首章說個未發(fā)、已發(fā),好像也分一下內(nèi)外與先后。但《中庸》貫通本末先后,未發(fā)不在先,已發(fā)不為后;未發(fā)不在內(nèi),已發(fā)不逐外。在此前提下,大本之“中”與達道之“和”才能實現(xiàn)體用一原、顯微無間。
陽明先生在《大學古本序》中說:“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在《傳習錄》88條又說:“修身是已發(fā)邊,正心是未發(fā)邊;心正則中,身修則和”。
這是以《中庸》之未發(fā)、已發(fā)來解《大學》“正心”與“修身”,目的正是要實現(xiàn):內(nèi)外本末一貫、先后終始無間。
“正心,復其體也”,從格物、致知、誠意過渡到正心,這是由學問工夫而復其本體?!靶奚?,著其用也”,修齊治平均是從心之本體開顯出來的事業(yè)。
所謂“著其用”,即心體之流行發(fā)用。如《中庸》曰:“誠則形,形則著,著則明”。孟子曰:“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見于面,盎于背,施于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大學》八條目以“正心”為核心?!罢摹敝案鳝h(huán)節(jié)為工夫,由工夫而復其本體,“正心”之后各環(huán)節(jié)是從全體起大用,落實為修身以及外王事業(yè),八條目之義理脈絡才清晰起來。
外王事業(yè)以“正心”為發(fā)端,正者,大也,張橫渠先生曰:“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修、齊、治、平,均是從不同層次來說這個“正”,心無本體,功夫所至,即其本體,身、家、國、天下皆是“心”。
《大學》“正心”章曰:“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正心”章共分兩節(jié)。前一節(jié)說身一旦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則心不得其正。朱子注曰:“蓋是四者,皆心之用,而人所不能無者。然一有之而不能察,則欲動情勝,而其用之所行,或不能不失其正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為后一節(jié)。朱子注曰:“心有不存,則無以檢其身”。心有不存,則身不得其修,具體表現(xiàn)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朱子對“正心”章前一節(jié)注解淺了,對后一節(jié)的注解與《大學》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正好相反。
“正心”章前一節(jié)似乎落在情緒上,后一節(jié)轉(zhuǎn)移到視、聽、味等感覺上,兩節(jié)文字之間表面上看銜接不太緊密。
《大學》曰“正心”,《中庸》言“中”不言“正”,論“性”不論“心”?!靶浴蹦诵闹倔w,“正”趨于極致即是“中”。《大學》“正心”章與《中庸》首章關(guān)系密切,兩章應對照著研讀。
《中庸》首章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只要認識到《中庸》之“戒慎恐懼”與“不睹不聞”分別取自《大學》“正心”章前后兩節(jié),進而體會《中庸》為什么要把“戒慎恐懼”與“不睹不聞”進行搭配,就能把“正心”章義理脈絡給理會清楚。
首先從文辭上梳理一下《中庸》首章與《大學》“正心”章之間的聯(lián)系。
“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洞髮W》“正心”章點出“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四種情緒。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吨杏埂肥渍轮虚g一節(jié)文字對仗工整,根據(jù)行文的需要,只點出“戒慎”“恐懼”。然下文以“喜、怒、哀、樂之未發(fā)”來解說“中”,體會“中”與“正”,“喜怒哀樂”與“忿懥、恐懼、好樂、憂患”,顯然兩者之間相互映射,存在著密切的關(guān)系。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其中,“不睹、不聞”取自《大學》“正心”章下一節(ji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至于“食而不知其味”一句,沒有體現(xiàn)在《中庸》首章,從義理上考察,卻與《中庸》四章“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有關(guān)聯(lián)。
再結(jié)合《中庸》首章來體會《大學》“正心”章義理。
《中庸》首章中間一節(jié)說一段戒慎恐懼工夫,承接前文“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敖渖骱跗渌欢?,恐懼乎其所不聞”,目的是實現(xiàn)“道”須臾不離自性,“率性”即是“不離”。所謂“不離”,即是于自性上不顯,故曰:“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唯有“不離”,不見乎隱,不顯乎微,才能通透內(nèi)外而全其性體。經(jīng)過一段戒慎恐懼工夫而復其性體,下面過渡到中和,就順理成章了。
回到《大學》“正心”章?!吧碛兴迲粒瑒t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不能僅落在情緒這個層面來解忿懥、恐懼,忿懥、恐懼之有無,與心正與否關(guān)系不是太大。如果把身有忿懥、恐懼等情緒直接歸結(jié)為此心之不正,就會把“正”字給解淺了。
孔子對子路說:“必也臨事而懼,好謀而成”。孟子曰:“生于憂患,死于安樂”;“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詩》云:“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故“恐懼”“憂患”等在儒家經(jīng)典中也算不上是負面的情緒。且《中庸》正是通過“戒慎恐懼”做工夫而復其性體。
“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重點在這個“所”字上,“所”意味著此心有外在性,還沒有全得廓然大公之心體。
張橫渠先生曰:“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物有未體,則心為有外”。一旦有“所”,則心不得其正。正者,大也,心不得其正,其實是橫渠先生所謂“心為有外”。
《大學》“正心”章 “心不在焉”以下一節(jié)文字,轉(zhuǎn)移到視聽感覺上,正是要對治這個“所”。視則有見,聽而有聞,有所見所聞,落在“所”上,心向外放逐,孟子所謂“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這是直接破除這個“所”,也是對治“身有所忿懥,則不得其正”。
由此可見,《大學》“正心”章是分著說,先說此心如何不得其正,然后再予以對治,開示“正其不正以歸于正”的工夫?!吨杏埂肥渍聞t是把兩個環(huán)節(jié)合在一起,君子主動去做一段戒慎恐懼工夫,但“戒慎恐懼”落到“不睹不聞”上,“不睹不聞”乃是“戒慎恐懼”工夫之頭腦。
《大學》第10講:“心不在焉”本是“正心”工夫
《大學》“正心”章是八條目的核心,把“正心”章義理脈絡給理會清楚,才能使《大學》八條目實現(xiàn)前后終始一貫。
有所忿懥、恐懼、好樂、憂患,均是身不得其修的幾種具體表現(xiàn)。身不得其修,追本溯源,歸結(jié)為心不得其正,故須把“修身”工夫落實在“正心”上。但如何領(lǐng)會這個“正”字,對于解讀《大學》“正心”章非常關(guān)鍵。
陽明先生在《大學古本序》中說:“正心,復其體也;修身,著其用也”。在《傳習錄》88條又說:“心正則中,身修則和”。
以“全其心體”來解“正心”,“正心”之前是內(nèi)圣工夫,“正心”把前面的三個環(huán)節(jié)“格物、致知、誠意”都收攝在其中。
“正心”之后為外王事業(yè),修齊治平是從心體中開顯出來的,外王事業(yè)才能合于內(nèi)圣工夫。
陽明先生曰:“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盡處”。修齊治平,均是在自家心體上做工夫,或者說,身、家、國、天下皆是“心”,修、齊、治、平皆是“正”。
只要認識到“正心”是反求諸己,復其心體,那么就可以得出:《大學》所謂“心不在焉”,決不是朱子所謂“心有不存”,而是反身而誠、反求諸己之“正心”工夫。
《傳習錄》119條,陽明先生以“體當自家心體,常要鑒空衡平”來解“正心”。此心一“在”,就落在視聽上,說“心不在焉”,正是要在聞見之知與德性之知之間做取舍。陽明先生點出“鑒空衡平”,“空”其實是內(nèi)外通透,物我渾融。
《傳習錄》317條,陽明先生曰:“欲修身在于體當自家心體,當令廓然大公,無有些子不正處”。以“廓然大公”來解“正心”,正者,大也。如橫渠先生曰:“大其心,則能體天下之物”。
陽明先生先后以“鑒空衡平”與“廓然大公”來解讀“正心”,只是說同一個意思。從復其心體這個工夫角度說“正心”,“正”表現(xiàn)為“鑒空衡平”,故曰:“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從全體開顯大用這個外王事業(yè)角度說“正心”,“正”表現(xiàn)為“廓然大公”,貫通內(nèi)外、能所,明明德于天下,成其天地萬物一體之仁。
真正能全其心體之廓然大公,就能做到感而遂通,雖視聽言動,應事接物,也不能奪心體之中正平和?!吨杏埂?章曰:“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所謂“知味”,即是達道之和。陽明先生曰:“良知不由見聞而有,而見聞莫非良知之用,故良知不滯于見聞,而亦不離于見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