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放風箏的好日子。在春風的鼓動下,無數(shù)只形狀各異、色彩不同、大小不一的風箏在藍天上比高競翔、爭奇斗巧。現(xiàn)在全國各地都有放風箏的,從山東濰坊的國際風箏節(jié)到天安門廣場的自由放飛。可以說,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大人還是小孩,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都喜歡放風箏。
兒時在鄉(xiāng)村集鎮(zhèn)上,聽人說放風箏一般從陰歷正月半到清明節(jié),過了清明就不再放風箏了。因為清明前是農閑季節(jié),而且田里的麥管還沒有發(fā)硬,人踩了也不要緊。過了清明,麥管硬了,菜梗也硬了,再被踩著就會斷,影響收成。那時是在田野里放風箏,現(xiàn)在在城市廣場放風箏,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關于風箏的起源眾說紛紜。有人說風箏是古人模仿飛鳥而創(chuàng)造的,所以風箏在很早的時候叫鳶或鷂,都是鳥的名稱,有人說風箏是從飄飛的旗幡變化而來。因為從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幡旗竟然都可以放飛,也有人說風箏是人們從落葉粘在蜘蛛網上飄舞受啟發(fā)而創(chuàng)造出來的。
民間傳說中最早的風箏是楚漢相爭時張良創(chuàng)造出來的,他坐在大鷂子上飛到項羽軍隊的上方,在鷂子里唱楚地思鄉(xiāng)的民歌,唱得項羽軍隊“四面楚歌”,所謂“征人一夜盡望鄉(xiāng)”,軍無斗志,于是項羽大敗。
從唐代開始,在紙鳶上加哨子,其鳴如箏,故稱“風箏”。現(xiàn)在我們說的風箏其實是統(tǒng)稱,把那些沒有哨子的紙鳶,都叫做風箏了。不過,現(xiàn)在也有能發(fā)聲的名副其實的風箏,如陽江有一種靈芝風箏,造型很奇特,扎成靈芝模樣,并且有一張上了弦的弓,放飛到天空以后,在風中會發(fā)出嗚嗚的嘯叫聲。也有在風箏上綁一個竹哨的,我就曾親耳聽到過有一只風箏在天空中發(fā)出很好聽的鳴叫聲。
還有一說,認為放風箏是為了祈求神靈保佑,消災降福。因為古人覺得天上人間相距遙遠,只有風箏才能從地上飛到天上去,與神仙比較接近,而且,一線相連,使天上人間有所聯(lián)系。他們把風箏視為人間派出的使者。
當然,現(xiàn)在對于風箏的認識已經變了,人們把放風箏視為一種投身于大自然的娛樂健身活動,如果要說有什么文化內涵的話,那就是以天為海以天為紙,在海里放養(yǎng)許多魚類,在紙上描畫許多動物。所以風箏的形狀千奇百怪,有金魚、有螃蟹、有蝴蝶、有老鷹、有蜻蜓、有飛龍……當然也有人在風箏身上寄托著希望,如在燕子風箏上畫了魚,隱含著年年有余的意思,如在風箏上畫了蝙蝠、桃子、松樹、仙鶴,意思是有福、有壽,松鶴延年。
春日放風箏,是一種娛樂,是一種放松,是一種回歸自然的良好運動,即使沒有任何象征意義,這項活動也是十分有益的,而且老少皆宜。那么,提上你的風箏,到廣場去,到郊外去,到一切可以放飛風箏的場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