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又稱平劇、京戲,是中國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國。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臺、和春四大徽班陸續(xù)進入北京,他們與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同時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間曲調,通過不斷的交流、融合,最終形成京劇。
在文學、表演、音樂、舞臺美術等各個方面,京劇都有一套規(guī)范化的藝術表現(xiàn)程式。京劇的唱腔屬板式變化體,以二簧、西皮為主要聲腔。四平調、反四平調、漢調等都從屬于二簧,南梆子、娃娃調則從屬于西皮。二簧旋律平穩(wěn),節(jié)奏舒緩,唱腔渾厚凝重;西皮旋律起伏較大,節(jié)奏緊湊,唱腔明快流暢。京劇伴奏分文場和武場兩大類,文場使用胡琴(京胡)、京二胡、月琴、弦子、笛子、嗩吶等,而以胡琴為主奏樂器;武場以鼓板為主,小鑼、大鑼次之。京劇的腳色分為生、旦、凈、丑、雜、武、流等行當,后三行現(xiàn)已不再立專行。各行當內部還有更細的劃分,如旦行就有青衣、花旦、刀馬旦、武旦、老旦之分。其劃分依據(jù)除人物的自然屬性外,更主要的是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創(chuàng)作者對人物的褒貶態(tài)度。各行當都有一套表演程式,唱念做打的技藝各具特色。
京劇以歷史故事為主要演出內容,傳統(tǒng)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在三四百個以上,其中《宇宙鋒》、《玉堂春》、《長坂坡》、《群英會》、《打漁殺家》、《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野豬林》、《二進宮》、《拾玉鐲》、《挑華車》、《四進士》、《搜孤救孤》、《霸王別姬》、《四郎探母》等劇家喻戶曉,為廣大觀眾所熟知。新中國成立后,京劇改編、移植、創(chuàng)作了一些新的歷史劇和現(xiàn)代題材作品,重要的有《將相和》、《穆桂英掛帥》、《楊門女將》、《海瑞罷官》、《曹操與楊修》、《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黛諾》、《駱駝祥子》等。
京劇有“京派”和“海派”之分,不同時期出現(xiàn)過許多優(yōu)秀的演員,如清末的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梅巧玲、譚鑫培、孫菊仙、汪桂芬、劉鴻聲、田桂鳳、余紫云、陳德霖、王瑤卿等,民國年間的余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楊寶森、梅蘭芳、程硯秋、荀慧生、尚小云、周信芳、金少山等。
京劇流播全國,影響甚廣,有“國劇”之稱。它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手段。以梅蘭芳命名的京劇表演體系已經被視為東方戲劇表演體系的代表,與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及布萊希特表演體系并稱為世界三大表演體系。京劇是中國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符號。但近年來隨著社會的變遷,京劇藝術與當代人的審美距離逐漸加大,觀眾銳減,上演劇目萎縮,如何實現(xiàn)京劇的保護和振興已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
來源: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