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瀉湯
【別名】澤瀉散、澤瀉飲
【功效】利水除飲,健脾制水。
【主治】飲停心下,頭目眩暈,胸中痞滿,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堅(jiān)大如盤,下則小便不利。飲水太過,腸胃不能傳送??饶骐y睡,其形如腫。
【用法用量】上2味,以水2升,煮取1升,分溫再服。
【臨床應(yīng)用】
1.支飲:管某,女,咳吐沫,業(yè)經(jīng)多年,每屆冬令必發(fā),時(shí)眩冒,冒則嘔吐,大便燥,小溲少,咳則胸滿。此為支飲,宜澤瀉湯:澤瀉一兩三錢、生白術(shù)六錢。服1劑,即覺小溲暢行,而咳嗽大平。續(xù)服5服,其冬竟得安度。
2.伏飲眩冒:陳某,51歲,人尚未老,陽痿多年。眩暈昏迷,胸中如傷油膩狀,飲水多則胃不快,此伏飲眩冒癥也,先與白術(shù)澤瀉湯逐其飲,再議緩治濕熱之陽痿。豈有六脈俱弦細(xì),而恣用熟地,久服六味之理哉?冬于術(shù)二兩,澤瀉二兩,煮三杯,分三次服。已效而未盡除,再服原方十?dāng)?shù)帖而愈。
3.水腫:王某某,女,60歲,水腫二年余,時(shí)輕時(shí)重,晨起見于眼瞼,入暮甚于下肢,按之凹陷難復(fù)。伴頭暈?zāi)垦?,胃納不振,四肢倦怠。舌苔白滑,脈沉細(xì)。此脾氣虛弱,水濕不化。治以健脾利濕,澤瀉湯主之。炒白術(shù)45g、澤瀉30g,每日煎服1劑。連服5劑,水腫漸消。原方續(xù)進(jìn)10劑后,頭目轉(zhuǎn)清,胃納亦充,脈舌俱平。
2.《金匱要略方義》:此方所治之冒眩,乃水飲停于中焦,濁陰上冒,清陽被遏所致。治當(dāng)利濕化飲,健脾和中。本方澤瀉白術(shù)兩藥相伍,一者重在祛濕,使已停之飲從小便而去;一者重在健脾,使水濕既化而不復(fù)聚。高學(xué)山稱此為“澤瀉利水而決之于溝渠,白術(shù)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其意甚當(dāng)。
【附注】澤瀉散(《普濟(jì)方》卷一九一)、澤瀉飲(《杏苑》卷四)。本方方名,《醫(yī)鈔類編》卷九引作“白術(shù)湯”。
澤瀉湯--《普濟(jì)方》卷一九三
【主治】寒熱當(dāng)風(fēng),飲多暴腫,身如裂,脈浮數(shù)。
【用法用量】以水9升,煮取3升,分3服。
【制備方法】上切。
【用藥禁忌】忌酢物。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
【主治】氣虛,手足厥逆,三焦不順。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五
【別名】腎著散
【主治】五種腰痛。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空心日午、夜臥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散。
【附注】腎著散(《普濟(jì)方》卷一五五)。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二
【主治】肝臟熱沖目赤,瞻視漠漠,積年青盲不見物。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拍破),同煎至1盞,去滓,入芒消半錢匕,放溫,食后、臨臥服,1日2次。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產(chǎn)科發(fā)蒙》卷二引周新定方
【主治】婦人妊娠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加生姜3兩,水煎服。
澤瀉湯--《醫(yī)家心法》
【主治】痢疾。
澤瀉湯--《雞峰》卷十九
【主治】風(fēng)寒之氣客于腎經(jīng),上乘肺而氣不下流,風(fēng)與氣搏,面目卒然浮腫,身無痛,形不瘦,不能食,切其脈大緊。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3片,煎至1盞,去滓,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細(xì)末。
【附注】方中澤瀉、天雄用量原缺。
澤瀉湯--《普濟(jì)方》卷二六一
【主治】虛汗。
【用法用量】以水1斗2升,煮竹葉,取1斗,去滓,下諸藥,煮取4升,分服。
【制備方法】上切。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一
【主治】腎臟實(shí)熱,傳入膀胱,小便黃赤,結(jié)澀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以小便利為度。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
【別名】圣麥散
【組成】澤瀉1兩,瞿麥(去根,銼碎)2兩半,榆白皮(刮凈,銼碎)2兩,甘草(炙令赤)1兩半,桂(去粗皮),木通(銼碎),牛膝(酒浸半日,切,焙)1兩。
【主治】難產(chǎn)。
【用法用量】每服4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3片,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一服未產(chǎn),更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附注】圣麥散(《普濟(jì)方》卷三五六)。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十七
【用法用量】每服2錢匕,以水1盞,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五
【主治】腎間有水,耳聾經(jīng)年不愈。
【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先以水3盞,煮羊腎1只,取汁至1盞,去羊腎下藥,加生姜一棗大(拍碎),大棗3枚(去核),同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慈幼新書》卷九
【主治】小兒痢疾。
澤瀉湯--《幼幼新書》卷三十三引《嬰孺方》
【主治】小兒眼赤痛,有膿,壯熱。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1升半,5-6歲為3服。
澤瀉湯--《外臺》卷六引《刪繁方》
【別名】泄熱澤瀉湯
【組成】澤瀉2兩,生地骨皮5兩,甘草1兩(炙),半夏2兩(洗),石膏8兩,柴胡3兩,茯苓3兩,生姜3兩,竹葉(切)5合,人參2兩,桂心1兩,莼心1升。
【功效】通脈瀉熱。
【主治】上焦實(shí)熱而致漏氣,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出面背,身中皆熱。上焦熱結(jié),飲食不下。
【用法用量】以水1升,煮取3升,分3服。
【制備方法】上切。
【用藥禁忌】忌海藻、菘菜、羊肉、餳、醋、生姜。
【附注】泄熱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五十四)。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二
【主治】虛損大勞,驚恐失精,莖中痛,小便白濁,或赤,或如豆汁,或遺瀝。
【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至1盞,去滓,空心分溫2服;如小便淋,即以熱酒調(diào)3錢匕,去滓澄清服,1日3次。
【制備方法】上為粗末。
澤瀉湯--《普濟(jì)方》卷一二○引《指南方》
【組成】澤瀉半兩,石膏1兩,赤茯苓1兩,白術(shù)2兩,防風(fēng)2兩。
【主治】太陽經(jīng)受風(fēng)邪,腎氣上從風(fēng)與熱而為風(fēng)厥,身熱汗出煩滿,不得汗解。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煎至1盞,去滓服。
【制備方法】上為細(xì)末。
澤瀉湯--《外臺》卷二十三引《延年秘錄》
【組成】澤瀉2兩,茯苓2兩,牡蠣(熬)1兩,白術(shù)1兩,生姜半升。
【功效】止汗治氣。
【主治】大虛煩躁。
【用法用量】以水8升,煮取2升,分服1升,1日2次。
【制備方法】上切。
澤瀉湯--《圣濟(jì)總錄》(人衛(wèi)本)卷六十一
【主治】酒黃,病人五臟積熱、面赤,言語帶邪,昏沉錯(cuò)亂,目中黃色,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每服1錢半匕,空心米飲調(diào)下,1日2次。
【制備方法】上為散。
【附注】本方方名,原書文瑞樓本作“澤瀉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