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方文化之爭,一直未曾停息。
文化之爭的焦點,又是文字之起源。關于文字的起源,各國都有著不同版本的神話傳說。
古埃及人認為,托特神是文字的發(fā)明者;古希伯來人認為,摩西是文字的創(chuàng)造者;在我國傳說中,認為黃帝時期的史官倉頡是漢字的創(chuàng)作者。
上世紀初,西方考古學家在距今6000-7000年前的西亞哈拉夫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一尊陶塑女神像。在神像的身上,刻有一個“x”形的符號。
西方學者將這一符號引申出很多含義,并將其稱作最古老的文字。當時我國正處于民國軍閥混戰(zhàn)時期,能追溯到的最早的漢字不過是殷商甲骨文,對5000年前的新石器時期的考古還是一片空白。
這時候西方學者大言不慚地說,世界文字起源于西方。對此我國學者肯定不能同意,但又拿不出合理的證據,一時語塞。
直到上世紀末,彭頭山遺址的發(fā)現(xiàn),不僅打破了西方文化學者的謬論,更以比西方文字早2000年的史實,將我國的文字史推向了一萬年前。
彭頭山遺址,是新石器文化早期遺址,位于湖南省澧縣縣城西北12公里處。為長江中游地區(qū)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早期文化,已被欽定為“彭頭山文化”。
彭頭山遺址出土了大量陶器,少量打制石器和磨制裝飾品。尤其是黑色燧石磨制成的圓棒狀的穿孔配飾,工藝和技藝水平極高,令當今學者都嘆為觀止。
據測定,彭頭山遺址距今9100+120年,遺址發(fā)掘主要有兩大收獲:
1、在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稻作遺存??梢哉f在距今9000年前,我國先人已經掌握了種植水稻和食用水稻的記載,這也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稻作農業(yè)資料。
2、在遺址棒形墜飾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刻有極為工整、纖細、端正的字符。經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這一字符絕非隨意刻寫,而是有意為之,代表著某種特別的含義。
學者劉志一在《湖南彭頭山刻符考證》中指出:“這一特殊字符的發(fā)現(xiàn),可以說彭頭山遺址出土了目前世界古文字史上的第一個字符”。
如果算上彭頭山字符前的草創(chuàng)階段,那么中國文字史至少也有萬年歷史。
字符見下圖標紅圈處:
學者林河先生認為,這個符號應該是個“巫”字,包含有吉祥之意。
彭頭山遺址中出土的棒形墜飾,應該是當時女巫的佩戴之物,與西亞哈拉夫遺址中的“x”形符號,在內涵上應該完全相同。只是我們比其至少要早出2000年。
這一符號發(fā)現(xiàn)之后,很快在其他的遺址中也發(fā)現(xiàn)了相同或類似的符號。
如,上世紀90年代,在建設三峽工程時考古挖掘出的湖北宜昌秭歸“柳林溪遺址”中,出土的一件圓形陶器上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字符(見下圖)。
經測定,這一陶器距今7000年以上。通過字符比對,陶器上的符號與彭頭山遺址的符號一模一樣,只是上下各多了一橫。
還有,上世紀70年代在蘇州城東南15公里處,考古發(fā)現(xiàn)的“澄湖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件黑皮陶魚簍形貫耳罐。在陶罐壁上,有四個符號有序地排列著。
其中有一個字符,與彭頭山刻符一模一樣(見下圖)?,F(xiàn)代學者多數認為將其釋讀為“五”,也有學者認為應當讀作“會”。
澄湖遺址,涵蓋了新時期時期崧澤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良渚文化、馬橋文化,以及后來的商周、漢晉、唐宋等時代,時間跨度很長。
在甲骨文中,彭頭山墜飾上的這一刻符更加常見。
李孝定先生引證仲五父器、戈五甗、伯農卣等器的資料,認為這一字符與甲骨文做“五”字的用法相同。
由此可見,我國至今出現(xiàn)的第一個漢字刻符并非一個單純的符號,而是華夏古人創(chuàng)造的第一個漢字。在距今一萬年前,他們借助工具和載體,完美地流傳了下來。
彭頭山字符的出現(xiàn),表明中國具有上萬年的文字史,比楔形文字、古埃及文等都要早得多。
西方學者一貫認為,文化是“單一起源”,誰發(fā)現(xiàn)的早,誰就是源頭,誰就是起源。
按照這個邏輯來看,我們擁有世界上最早的漢字,那么我們就是世界文化的源頭。包括楔形文字、埃及文字在內的近代文字文明,都不過是華夏文明的延伸或演變。
讀者們,關于“彭頭山遺址刻符”,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轉發(fā)收藏哦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