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萬歷皇帝(朱翊鈞)登基之后,張居正就為明帝國當了整整十年的CEO,在任職內(nèi)閣首輔的十年當中,他單打獨斗地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得以為大明王朝續(xù)命七十年。
與其說張居正是靠著老朱家升官發(fā)財,不如說萬歷帝就是靠著張居正才可以美美地躺平,才可以繼續(xù)延續(xù)大明朝的國運,也才有了后來的“萬歷中興”!
作為萬歷皇帝的老師兼首輔,張居正直到臨死之前,才被這位小皇帝委任為“太師”,并贈“上柱國”,且在死后被加謚為“文忠”。
張居正逝世之后,萬歷皇帝一度痛哭流涕,還曾專門為他輟朝默哀。
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就在張居正死后不久,萬歷帝那張小胖臉上曾經(jīng)洋溢的滿滿的愛,一下子蕩然無存:年輕的萬歷帝不但對其下令抄家,而且還剝奪了先前賜予張居正的所有璽書、四代誥命。
總之,但凡與張居正相關的人和項目,萬歷帝幾乎是一鍵清空,就差對自己的老師開棺鞭尸了。
那么,萬歷皇帝為什么會在張居正死后就忽然翻臉不認人呢?
為了大明帝國的改革,為了“萬歷新政”,內(nèi)閣首輔張居正實際上是累死在了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但不久之后,張居正最喜歡的學生,一度與他情同父子的萬歷帝,竟然開始對張居正進行清算了:萬歷帝不但抹去了張居正生前所有的官銜和榮譽,而且還對他的家人及子孫痛下狠手。
大家要知道,也就在三年之前,有一次張居正在給萬歷小皇帝上課,萬歷帝當時曾信誓旦旦地對其說道:“先生功大,朕無可為酬,只是看顧先生的子孫便了!”
意思是說:張先生對朕和國家的功勞早已大到無法計算的地步,朕實在不知該如何報答,只能是等您身后(死了之后),好好照顧您的子孫了!
萬歷帝言猶在耳,張居正尸骨未寒,這位冷血皇帝就開始變臉了……
萬歷帝的性格一向都很偏執(zhí)、固執(zhí),而且弄權怠政,多半屬于隔代遺傳,因為他的爺爺嘉靖帝(朱厚熜)就是那樣的人。
至于萬歷帝貪財好貨的精神因子,也應該是隔代遺傳,因為他的姥爺李偉原本就是河北的一個落魄貧民,靠著賣閨女才得以飛黃騰達,在閨女當上皇后,自己成為皇親國戚之后,連給邊防軍做衣服的銀子,他也大膽地照貪不誤。
實際上,張居正剛去世的時候,萬歷帝并沒有馬上翻臉,于是他就先拿張居正的同盟軍大太監(jiān)馮保下手……
在萬歷皇帝的授意下,馬上就有人站了出來,開始彈劾馮保。
可是,畢竟馮??醋o自己十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因此萬歷帝一開始還不敢對馮保怎么樣。
不料,有個小太監(jiān)卻在萬歷帝耳邊煽風點火:“皇上,聽說馮保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平時肯定沒少撈好處!”
萬歷帝聽了之后興奮不已,于是馬上下旨:查抄馮保家。
結果,負責前去抄家的人還真從馮保的家里抄出了金銀一百多萬兩,珠寶玉器不計其數(shù)。
而正是因為從馮保家中抄出了如此多的錢,萬歷帝最終也就沒有殺掉馮保,只是將其打發(fā)到南京閑住去了。
作為萬歷皇帝的貼身太監(jiān),馮保被驅逐的事情,李太后(萬歷帝生母)當時還不知道,因此還曾專門問過萬歷皇帝:“為何一直不見馮公公?你把他怎么了?”
此時的李太后已經(jīng)沒有實權了,而萬歷帝的翅膀也明顯已經(jīng)硬了,于是就隨意敷衍道:“馮保這個老奴受了張居正的蠱惑,犯了點兒錯,朕對他施以小懲。過不了多久,朕自然會把他召回京城。”
李太后深知,萬歷帝如今成年了,自己已經(jīng)沒有先前控制他的那種能力了,再加上首輔張居正也去世了,因此她拿萬歷帝是一點辦法也沒有,于是只得聽之任之。
馮保被抄家之后不久,在萬歷皇帝的暗中授意下,開始有大臣將攻擊的矛頭指向了尸骨未寒的張居正。
而導致萬歷帝下定決心要清算張居正的導火索,恰恰是遼王府的一宗舊案……
當初,小遼王朱憲?(讀音同“節(jié)”)故意灌死了張居正的爺爺張鎮(zhèn)(遼王府護衛(wèi)),在自己的爺爺被灌死之后,張居正也是覺人之詐而不形于言,因此他當時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的仇恨,一直還和小遼王保持著比較不錯的朋友關系,時常與其飲酒、聊天、游山玩水。
也正是因為遼王朱憲?天天逼著張居正陪自己玩,因此張居正才對這位遼王的一些壞事摸得一清二楚,比如:擅離遼王府、霸占民女、私自另立遼王繼承人……
一直到了隆慶二年,也就是張居正入閣一年之后,遼王朱憲?就開始走霉運了……
常言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事實上,當時并不是張居正在暗地里陰遼王,而是朝中的一位御史在彈劾他,說他犯有十三條大罪。
因此,朝廷就以刑部侍郎為欽差,派他直接前往江陵調查此事。
面對朝廷派來調查自己的欽差,已經(jīng)四十四歲的遼王朱憲?急了,不但大喊大叫、大聲鳴冤,而且還和手下的仆人們一起,在自己的王府里敲敲打打,叮叮咣咣、一片嘈雜。
當?shù)毓賳T見此架勢,一度以為遼王想要造反,于是就馬上調集部隊,將遼王府團團包圍。
最終,朝廷下詔:廢除朱憲?的遼王封號,并將其貶為庶人,軟禁起來。
那么,遼王朱憲?的被抓,和當時在當閣臣的張居正一點關系都沒有嗎?
不得不說:應該有,或許有。
但是,遼王朱憲?最終的結局,也肯定是他自己咎由自?。?/p>
如今,為了坐實張居正弄權,以及他貪污受賄的證據(jù),萬歷帝又開始授意朝中大臣開始彈劾已經(jīng)死去的張居正,說他曾經(jīng)陷害過遼王,而且在遼王被捕之后,張居正還唆使家人侵占了遼王府的財產(chǎn)。
恰恰就在此時,遼王朱憲?的遺孀王氏忽然也蹦了出來,口口聲聲要告御狀:張居正之所以先前要害遼王,就是因為遼王朱憲?曾經(jīng)誤殺了張居正的爺爺,因此他一直懷恨在心、伺機報復,而遼王最終被判終生禁閉,凄慘地死在了獄中,全是因為張居正的故意陷害。
更讓萬歷皇帝感興趣的,就是王氏要告張居正在遼王死后,曾派自己的家人將遼王府作為自己的府邸給霸占了,而且還把遼王府內(nèi)無數(shù)的金銀珠寶全部占為己有。
因此,在王氏的御狀上寫有這樣一句:金寶萬計,盡入張府。
也就是這八個字,使得萬歷皇帝興奮至極:剛剛抄了馮保的家,弄了不少的好東西,這張首輔肯定比馮保要有錢得多?。?/span>
在權力的刺激與金錢的誘惑之下,萬歷皇帝立刻下令:查抄張居正家。
結果,在北京的張府里,負責抄家的人抄來抄去也沒有抄出多少錢。
此時,有人就對萬歷帝說:“皇上,在張居正的湖北老家江陵,聚斂的財富不下兩百萬兩白銀!”
得知此消息,萬歷帝大喜,立刻派出御史丘橓(shùn)和太監(jiān)張誠二人,讓他們馬上趕往湖北荊州,查抄張居正老家的所有財產(chǎn)。
實際上,丘橓是個非常極端的人,張居正活著的時候一直都不喜歡他,也不愿意用他。
如今,丘橓就覺得自己報復的機會終于來了。
至于太監(jiān)張誠就更不用說了,因為之前他與馮保原本就是死敵,自然就跟和馮保是同盟的張居正也是死敵了。
而萬歷皇帝之所以讓丘橓和張誠去抄張居正的家,顯然是處心積慮。
事實上,當時朝中也不乏一些正直官員,紛紛給丘橓寫信,希望他們可以手下留情,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絕,其中最典型的一位,就數(shù)大學者于慎行。
其實,在之前的“奪情”風暴中,于慎行曾經(jīng)反對過張居正,也曾經(jīng)遭受過張居正在政治方面的打擊,但他還是給丘橓掏心窩子地寫信,為自己的政敵張居正說了一句公道話:江陵當其柄政,舉朝爭頌其功,不敢言其過。今日既敗,舉朝爭索其罪,不敢言其功,皆非實情也!
也就是說:于慎行寫信勸說御史丘橓,希望他對待這件事情公平公正一些,不要一看張居正死了就落井下石。
但是,丘橓和張誠二人原本就是小人,此時的他們也早就鐵了心要向萬歷皇帝邀功,可當他們心急火燎地趕到江陵,沖進張居正家老宅子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張居正的家人如今已經(jīng)餓死了十幾口了。
原來,聽說張居正身敗之后,先前那些天天跑到張家去拍馬屁、求賞錢的地方官員,馬上在第一時間趕到了張家老宅去封門,以此來顯示自己對當今皇上的忠心,而張家老老小小幾十口人就被禁閉在孤零零的空房子里,已經(jīng)很多天水米不進了。
面對如此情況,丘橓和張誠也不管不顧,立刻查抄張居正家在當?shù)氐呢敭a(chǎn),但抄來抄去卻只抄出了十萬兩白銀。
見此行收獲甚微,也害怕皇帝怪罪下來,陰毒的張誠就馬上把張居正的幾個兒子抓起來嚴刑拷打,以此來逼迫張家子弟招認“在其他地方還寄存著二百多萬兩白銀”。
畢竟,張誠當時跟萬歷皇帝信口胡鄒的可不止這個數(shù)。
于是,丘橓和張誠又把張居正的幾個親家,以及與張家有來往的親戚家全部查抄了,可也不過就多抄了幾萬兩而已。
也就在嚴刑拷打的過程當中,張居正的長子張敬修因為受不了折磨,于是就懸梁自盡了。
臨死之前,張敬修還寫了一篇血書,指斥丘橓和張誠兩人的陰毒。
至于張居正的次子,也就是在萬歷八年的科舉考試時中了探花的張懋修,當時他也投井自盡,幸虧被人救了起來。
可以想見,張家的慘禍在當時可謂是震驚朝野。
直至此時,張居正家族算是徹底地家破人亡了,但凡當時與張家沾親帶故的人,也基本上要么被殺、要么被抄家、要么被流放,甚至就連張居正自己也被萬歷皇帝下旨,奪去一切生前給他的功名和榮譽。
由于從張家沒撈到油水,萬歷帝甚至還想把張居正開棺戮尸,而他最主要的目的,其實就是想看看張居正的棺木中是否放有陪葬的金銀財寶。
當時,也正是因為有許多朝廷官員紛紛反對,萬歷皇帝才最終沒有干出這種事。
張居正死后被清算,張家人家破人亡。
緊接著,由張居正一手策劃的“萬歷新政”也被萬歷帝徹底否定掉了……
首先,廢除“考成法”。
之前因為考成法被淘汰的那些腐敗官吏,也大多官復原職,而曾經(jīng)被張居正親手提拔起來的人,則統(tǒng)統(tǒng)靠邊站。
特別是由張居正越級提拔的治理黃河的能手潘季馴,因為替死去的張居正說了幾句公道話,也被朝廷勒令離職了。
而張居正重用的兵部尚書方逢時,在其死后也馬上被構陷,因此問罪了。
甚至就連支撐起大明朝半壁江山的“抗倭名將”戚繼光,也被朝廷下令從北部前線調去了廣東,而后不久,戚繼光就在窮困潦倒中孤獨去世了。
“考成法”被廢除了,張居正生前花大力氣推行的那一條“鞭法”,不久之后也被廢除了。
甚至連“清丈田畝”,就是已經(jīng)清丈出來的成果也一概被推翻了,該還田地的還田地,可把那些地主老財給高興壞了。
如今,有很多研究者認為:實際上,在張居正死后,萬歷一朝就已經(jīng)埋下了明王朝覆滅的種子!
因此,才有這樣一句話:明朝之亡,亡于萬歷。
在張居正死后的第四年,也就是在“考成法”被徹底否定的兩年之后,明王朝已經(jīng)在滅亡的邊緣開始徘徊了……
當時,明朝的遼東巡撫周詠注意到了一些事情,他發(fā)現(xiàn)一位女真部族的首領正在遼東以外的建州地區(qū)擴張勢力,于是馬上上疏朝廷,主張對那位建州女真的首領予以嚴厲打擊,以免養(yǎng)虎遺患。
也恰恰因為當時已經(jīng)沒有“考成法”的督促了,無論是北京還是遼東,地方官僚還都是一些京城大吏,所以誰都不去認真地做這件事情,基本上全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最終,使得那位建州的女真族首領得以從容坐大,同時也使得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就此誕生。
可以非??隙ǖ卣f:如果張居正還活著,如果“考成法”依舊在施行,那么當初那個不顯眼的女真小頭目必定會被滅掉!
他正是日后大明王朝的掘墓人——努爾哈赤。
常言道:公道自在人心!
也就在張居正死后,萬歷本朝便有不少的正人君子為其鳴不平,比如:潘季馴。
不久之后,就連當初那些在張居正活著的時候反對他的人,也紛紛為他喊冤叫屈,比如:明代大思想家李贄(zhì)。
李贄曾在張居正下詔毀天下書院的過程中倍受打擊,可當張居正死后,李贄親眼目睹了朝廷對張居正的一系列誣陷,以及對其家人無情的迫害之時,他站出來了:他稱贊張居正是真正的宰相之杰!
正所謂:國難思良相。
在距離張居正死后的六十年之久,也就是崇禎年間,明朝朝野上下忽然全都想起了首輔張居正。
估計,早已去世多年的張居正在地下也絕對想不到,當年在“奪情”風暴中罵他最狠,在廷杖中被打斷了兩條腿,而后又被朝廷流放到邊遠山區(qū)落了一身病的鄒元標居然還活著。
也正是在明末國破家亡的嚴峻形勢下,作為東林黨領袖的鄒元標,竟然開始反思張居正的“萬歷新政”了。
最終,鄒元標認定:只有張居正的改革,才是救國的良方!
于是,鄒元標立刻上疏給當時的崇禎皇帝,主張為張居正徹底地平反昭雪,而他的這封疏奏也得到了朝野上下的一致贊同。
崇禎三年,張居正生前所有的名譽終于得以完全恢復。
想當初,信心滿滿的張居正發(fā)誓要將改革推行到底,那時的他還曾說過一句話:知我罪我,在所不計!
張居正用孔老夫子編寫《春秋》的典故向世人宣示:關于我做的一系列改革,后人肯定會對此毀譽不一,但只要我認為這些改革是對的,并且是有價值的,我就不會在意他人如何評說,也一定會義無反顧地一直做下去!
可見,張居正當時之所以引用孔子的這句話,其實就已經(jīng)表明了他根本不在乎自己的生前和死后之名,他唯一看重的只有他的改革大業(yè),哪怕是為此承擔上千古的罵名,自己也會昂首前行!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