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死后,劉邦用安葬魯公的禮節(jié)把項羽葬在谷城,并親自為項羽發(fā)喪舉哀,哭了一陣后離去。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jié),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后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穀城。漢王為發(fā)哀,泣之而去。
——《史記·項羽本紀》
劉邦劇照
劉邦這個人的高明之處乃在于,你很難知道他內(nèi)心深處的想法,他外面的一切舉動都是給人看的,作為一個卓越的政治家,劉邦的演技是第一流的。
鴻門宴上他在項羽面前裝孫子,把這個小老弟騙得神魂顛倒,似乎項羽自己理虧一樣!
義帝被殺之后,他號召天下諸侯,以替義帝報仇誅滅亂臣賊子的名義發(fā)兵東進,他的宣傳很成功,贏得了天下諸侯的一致?lián)碜o,所以諸侯聯(lián)軍一路勢如破竹,遂直搗西楚國都彭城;
廣武澗對峙的時候,劉邦憑借奧斯卡影帝的非凡表演和反應能力,大打政治宣傳戰(zhàn),對外力斥項羽不仁不義,對內(nèi)安撫漢軍軍心,好不精彩!
現(xiàn)在,當他的宿敵,也是從前的老戰(zhàn)友,終于敗在自己手里的時候,劉邦沒有像項羽一樣快意恩仇,非要把這個一直讓自己狼狽不堪的敵人碎尸萬段不可!
劉邦沒有這樣做,他也不會這樣做,因為他對自己的這位老對手有著非常復雜的感情。
我覺得,他將項羽妥善安葬并且為之哭泣,固然有作秀的成分,真實的眼淚應該也不少。
劉邦一輩子,真正佩服的人,不多,但這位項老弟應該是其中一個。
他曾經(jīng)看見秦始皇的儀仗隊從身邊經(jīng)過,于是心里無比艷羨秦始皇的浩然威風和氣概,慨嘆道:“大丈夫當如是也!”
他一生敬仰信陵君,也一直效法信陵君,年輕時就想去追隨信陵君,只是沒有趕上機會,但他窮其一生都以信陵君的接人待物方法,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準則。
他也佩服韓信的軍事才華,這一點以后再講。
劉邦、項羽劇照
l對于四年前的好戰(zhàn)友,四年來的苦主、死敵,劉邦對項羽是愛憎交加的。
憎恨項羽的原因自不必多說,這幾年,項羽曾多次把劉邦逼到窮途末路,要不是上天相助,劉邦非要死在這小子的手里不可!
劉邦對項羽的愛惜呢?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就多了。
劉邦敬佩項羽不世出軍事的才能,自己跟項羽硬抗,就沒有一次勝利過!
劉邦的老爹、老婆在項羽陣營里一定是受苦不多,即便是楚軍將士挨餓,這翁媳倆也沒遭什么大罪,在項羽扣押他們兩年零八個月以后,毫發(fā)無損地給送回來了,這一點,劉邦得感激項羽;
楚漢對峙這四年,劉邦使的陰招不少,但未見項羽那邊對他使什么陰招,項羽一直要跟劉邦堂堂正正地打一仗,除了彭城之戰(zhàn)那一仗以外,劉邦基本上都是龜縮在堅固城里,絕不硬剛,因為知道自己要是跟項羽硬剛的話,搞不好還得把家底都賠上。
所以,劉邦常用些陰招來對付不屑于耍小聰明的項羽。
對于項羽在兩軍對峙時胸懷的坦蕩,劉邦也是佩服的。
很可能,劉邦已經(jīng)把這個小自己二十四歲的對手,當成自己的心中偶像了!
現(xiàn)在項羽已經(jīng)兵敗自殺,劉邦要以對待魯公的禮節(jié)來安葬項羽,“魯公”是項梁死后楚懷王給項羽封的爵位,也就是說劉邦承認項羽從前在楚懷王身邊作臣子時的身份,不承認他作為天下諸侯總盟主的身份,更不認可他對天下諸侯的分封,因為劉邦沒有用對待楚王的禮節(jié)來安葬項羽。
最后,項羽的尸身并沒有被安葬在魯縣,而是安葬在了距離魯縣有三百里之遙的谷城,這是政治上的考慮,因為劉邦要魯縣人的忠誠,更要他們對自己的忠誠。
l在喪禮上,劉邦痛痛地哭泣,他哭什么?他不應該大喜嗎?
從政治上的考慮,他絕不能面有喜色,不然他就得不了一直忠于項羽的魯縣百姓和楚地百姓的心。
從個人情感而言,他的眼淚也不完全是作秀。
想起七年前自己跟項羽奉楚懷王之命,一起領(lǐng)兵打仗同甘共苦時愉快的合作情景,那時他開始領(lǐng)教這個項老弟非凡的軍事才能。
當項羽的叔叔項梁,也就是當時義軍的統(tǒng)帥,被秦將章邯所殺的時候,項羽傷心欲絕,因為項羽是項梁養(yǎng)大的,項梁就像項羽的父親一樣。
劉邦這個老大哥,一定是變著法地安慰項老弟的心……那時他們的革命友誼是何等地深厚,但也正是這個時候,他們之間開始分道揚鑣。
項梁一死,政治敏銳的楚懷王馬上抓住機會咸魚翻身,奪了項羽的軍權(quán),又對劉邦委以重任,從那時起,項羽和劉邦的關(guān)系就開始疏遠了!
等到項羽殺死楚懷王任命的上將軍宋義,并親率楚軍將士破釜沉舟,在巨鹿大敗秦軍、威震天下,一舉成為滅秦的天下諸侯的總盟主。
而劉邦也率領(lǐng)他的滅秦大軍,一路西進,三分硬拼七分招降,為求早日進入關(guān)中作關(guān)中王,不擇一切手段,終于早一步進入關(guān)中。
其實這個時候,他們因為各自實力的不斷增長,利益間的沖突不斷增多,已經(jīng)成為對手了。因為天下只有一塊大蛋糕,你多我就少,你少我才能多,你一點都沒有,我才能獨享,可是誰愿意把唾手可得的蛋糕給別人呢!
天下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前不久張耳和陳馀的故事已經(jīng)深刻地教訓我們了,當巨大的利益誘惑擺在人面前的時候,再好的朋友也可能因為利益之爭分道揚鑣、老死不相往來,更有甚者,刎頸之交變成催命鬼,非要置對方于死地才罷休!
劉邦跟項羽在這一點上都看得明白,只是那個大傻瓜韓信,你落花有意,卻不知劉邦流水無情!
高帝眼中只兩雄,淮陰國士與重瞳。
項王已死將軍在,能否無嫌到考終?
——晚清·袁保恒《過韓侯嶺題壁》
劉邦劇照
劉邦跟項羽對峙四年每戰(zhàn)必敗,最后一戰(zhàn)定乾坤,劉邦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項羽死前說上天要滅亡他,說得也對也不對:對,是上天把他取去,是因為看他沒有人主之才;不對,是他把責任推到上天那里,而沒有反省自己為何失敗。他想,我打仗這么厲害,上天不保佑我,我才失敗?。?/span>
項羽哪里知道,自己除了打仗厲害,其他的方面多比劉邦差一大截!
劉邦在項羽墳前,感嘆上天對自己的垂青,自己每戰(zhàn)必敗,好幾次都差一點就丟了性命,要不是命運之神對自己百般眷顧,現(xiàn)在面前墳里躺著的就是自己,或許,自己死在哪里都不知道呢!
從起兵起到現(xiàn)在八年了,多少人在這場曠日持久的天下大亂中失去生命,自己的愛將紀信、周苛,愛卿酈食其,都為自己得天下而獻出生命,還有王陵的老母親、千萬的家鄉(xiāng)父老和關(guān)中父老的忠心擁戴,幾十萬年輕士兵血灑疆場,一千多萬的黎民百姓死于戰(zhàn)火!
終于結(jié)束了…………
項羽劇照
項老弟,你安息吧!
上天既然選擇我作天下的主人,我就不負上天的厚愛,把天下治理好。
我要向全天下證明,我劉邦得了天下也能治理好天下!
對于項羽的家族,劉邦不但沒有斬盡殺絕,也沒有殘忍虐待,而是給他們高官厚祿,賜國姓劉,納入皇族。
部分項家子弟還被封了侯。
不只是劉邦的“親家”項伯,還有兩位也被封了侯:
項伯被封為射陽侯,
項襄被封為桃侯,
項它被封為平皋侯,
還有一位項氏族人被封為玄武侯。
諸項氏枝屬,漢王皆不誅。乃封項伯為射陽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項氏,賜姓劉。
——《史記·項羽本紀》
l為什么劉邦對項羽的族人這么好?
我認為有幾個原因。
政治原因有三個:
第一,劉邦不殺項羽的族人,還給他們高官厚祿,這讓天下百姓看見這位勝利者乃是一位仁義之主,對待死敵尚且這么寬厚仁義,更何況對待黎民百姓呢。雖然天下已定,但是人心未定,效忠項羽的人仍然不少,厚待項氏宗族可以安定人心!
第二,項家人有的對劉邦有恩,有的對漢國有功。劉邦起兵之初,因為實力不濟,被雍齒背叛,兩次強攻不下,大病一場,投靠項梁以后,劉邦才一雪前恥,實力也逐漸壯大起來,可以說,項梁是劉邦成功之路上的一大貴人;項伯一直在項羽面前替劉邦說好話,這一點劉邦也清楚,所以他尊重項伯,記得項伯的恩情;項襄在楚漢戰(zhàn)爭第二年就投降劉邦了,雖然史書上沒有記載項襄有什么功勞,但有功是一定的。
第三,項家人除了項羽是軍事天才以外,其他人的軍事才能都一般般,政治才能也沒有看出多突出的,都不能獨當一面。劉邦給他們封侯拜將、加官進爵對自己的權(quán)力沒什么不利影響??傊?,項家人才能有限,翻不起大浪來。
我覺得還有一項,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劉邦的英雄惜英雄,厚賞項家人算是對項老弟在天之靈的一些安慰吧!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