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亂。公元前207年九月趙高逼死秦二世,去秦帝號,立子嬰為秦王。一個多月后劉邦率軍入關,子嬰開城投降,秦朝滅亡。而在推翻秦朝統(tǒng)治的過程中,功勞最大的就是項羽。公元前206年二月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并大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分別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毛卬、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那么為何實力最強的項羽要發(fā)明個“霸王”的稱號,而不直接稱帝呢?
首先是因為項羽名義上還是楚懷王的部下,楚懷王作為天下義軍的共主都沒有稱帝,項羽怎么能直接稱帝。但項羽也不甘愿與其他諸侯平起平坐,這才發(fā)明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霸王”稱號,凌駕于其他諸侯王之上。楚懷王則被項羽等人尊為“義帝”,繼續(xù)當吉祥物。
實際上楚懷王并非一開始就是吉祥物,他在反秦的過程中也做過兩個英明的決策,第一個就是派兵解巨鹿之圍;第二個就是派劉邦和項羽兵分兩路進軍關中。這兩個決策可以說是扭轉了義軍對秦戰(zhàn)爭的形勢??上У氖蔷仍蘼沟牧f楚軍被項羽奪取了兵權,此后項羽便掌握了楚國最精銳的兵力,加上巨鹿之戰(zhàn)項羽打出了聲望,各路義軍紛紛歸附,楚懷王這才逐漸被架空。但大家對楚懷王在反秦戰(zhàn)爭中作用還是有目共睹的,項羽若輕易廢了他勢必引起眾怒。
況且稱帝這事在當時是新鮮事,全天下總共才出了秦始皇和秦二世兩個皇帝。稱帝的秦朝國祚如此之短,不得不讓人考慮稱帝是否正確。項羽理想的政權模式應該是春秋時期以天子為尊,霸主為強的模式,春秋五霸概莫能外。這種方式不能說是錯的,只是因為最后項羽失敗了,劉邦成功了,大家才會覺得項羽不稱帝是個錯誤。
其實項羽的失敗跟他稱不稱帝沒什么關系,主要是因為他分封不公平,地盤劃分不合理才導致天下諸侯群起反對,可謂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