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色国产,午夜在线视频,新黄色网址,九九色综合,天天做夜夜做久久做狠狠,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2021a,久久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嬰戲圖——中國歷史的見證者
據(jù)考證,嬰戲圖最早出現(xiàn)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到了宋代,定窯、磁州窯、耀州窯、介休窯、景德鎮(zhèn)瓷器、容縣窯等都曾用嬰戲圖作裝飾,其中尤以磁州窯釉下彩繪嬰戲圖最富表現(xiàn)力,特別在瓷枕上,兒童釣魚、玩鳥、蹴球、趕鴨、抽陀螺等形象都有描繪,且將兒童的嬌憨之態(tài)描繪得傳神之至。宋初社會穩(wěn)定,人口增殖,嬰戲圖的大量出現(xiàn),和當(dāng)時的社會狀況關(guān)系密切。


宋 磁州窯四系嬰戲花卉紋罐
高 H 25.4cm  
格古博物館 藏
Cizhou kiln Baby play floral pattern Tank   Song  Dynasty (960-1279)  H 25.4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在我國古代崇尚多子多福,又認(rèn)為蓮諧音連,故童子玩蓮目口寓意連生貴子。
紋飾圖案多以一個或幾個頑皮可愛的男嬰組成,或肩負(fù)荷葉交腳而行或幾個嬰孩同戲一束荷花。有坐、有立、有玩、有鬧,將不同姿態(tài)的游戲和動作刻畫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


宋 耀州窯青釉海水嬰戲紋盞
直徑 D 10.4cm
格古博物館 藏
Yaozhou Kiln green glaze design of children at play Zhan   Song  Dynasty (960-1279)  D 10.4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瓷器上,以兒童嬉戲、玩耍畫面為紋飾的,叫嬰戲圖或嬰戲紋。觀賞瓷器上的嬰戲圖,就能發(fā)現(xiàn),畫面上的兒童形象,有的天真活潑,憨態(tài)可掬,讓人賞心悅目,有的表情木訥,腦袋奇大,甚至瘦骨嶙峋。那么,不同的嬰戲圖后面,隱藏著什么秘密呢?

明清時期是嬰戲圖的鼎盛期,從簡單的一兩個幼童形象發(fā)展到百多個幼童,幼童神態(tài)各異。嬰戲圖的流行,反映了當(dāng)時的民眾心理。傳統(tǒng)的封建社會又把傳宗接代的觀念深入人心,因而寓意連生貴子、五子登科、百子千孫的圖案,就成為陶瓷常見的裝飾圖案。


元 紅綠彩壽山福海人物紋高足杯
高 H 8.6cm
格古博物館 藏
Red and green  High-foot cup   Yuan Dynasty (1271-1368)   H 8.6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除了反映民眾心理,嬰戲圖還與各個時期的社會狀況關(guān)系密切。明代嬰戲圖,宣德以前多為“庭園嬰戲”,孩子們在庭園內(nèi)活動。宣德后,多為郊外嬰戲,孩子們嬉戲在戶外,且嬰孩的形象變化尤為分明,永、宣時期,孩童矮胖,頭大,前腦尤大,圓圓的臉,額上幾根流海,幾個孩子一起玩,又叫群嬰戲。孩童形象折射出社會的安定。嘉靖、萬歷時期,孩子們長袍大褂,顯得頭重腳輕,頭特大,后腦凸出。這些形象表明,明朝社會政治經(jīng)濟(jì)的衰落已經(jīng)初見端倪。


金 磁州窯嬰戲紋花口瓶
高 H 42cm
格古博物館 藏 
Cizhou kiln Infantile pattern Bottle   Jin Dynasty(1115-1234)   H 42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雍正、乾隆兩朝的官窯瓷器,嬰戲圖畫工嚴(yán)謹(jǐn),多見兒童衣紋清晰,眉清目秀,動作天真爛漫,惹人喜愛。用嬰戲圖描繪了“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園美景和太平盛世。當(dāng)時的官窯瓷器嬰戲中的兒童姿態(tài)多樣,動作夸張,畫面多呈熱鬧愉悅的氣氛。
在社會動蕩不安、封建政權(quán)江河日下之時,嬰戲圖同樣也能記錄下來。明未天啟、崇禎兩朝社會動蕩,戰(zhàn)爭不斷,國力衰竭,這些社會現(xiàn)實折射在嬰戲圖中,孩童們瘦骨嶙峋,腳奇長,后腦特大,形體十分抽象,看起來奇形怪狀。清朝中期的嘉慶、道光、咸豐三朝,嬰戲圖上人物呆板笨拙,兒童粗頭大腦,反映了國運(yùn)衰落的現(xiàn)實。


明萬歷 青花嬰戲龍紋盤
直徑 D 28.8cm
格古博物館 藏
Blue and white Yingxilongwen Plate  Ming Dynasty Wanli period(1572-1620)   D 28.8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藝術(shù)品的創(chuàng)造總能夠映現(xiàn)那個時代的特征。觀賞嬰戲圖,讓人感嘆盛世的難得,只有當(dāng)民眾安居樂業(yè)的時候,兒童才能無憂無慮地健康成長。那些亂世的嬰戲圖,好像一面鏡子,讓我們更加珍惜現(xiàn)今國運(yùn)昌盛的大好局面。


清康熙 青花刀馬嬰戲詩文圖花觚
高 H 42cm
格古博物館 藏
Blue and white “yingxishiwen' Huagu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42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清康熙 青花嬰戲圖紋蓋罐
高 H 30cm
格古博物館 藏
Blue and white Yingxitu Lid can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30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清康熙 青花釉里紅嬰戲圖束腰筆筒
高 H 15cm   直徑 D 14.5cm
格古博物館 藏
Blue and white Underglaze Copper-red  'Xiyingtu’ Brush pot  Qing Dynasty Kangxi period(1662-1722)    H 15cm  D 14.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清道光 慎德堂粉彩嬰戲龍舟雙耳瓶
高 H 29.5cm  
格古博物館 藏
Pastel'Yingxilongzhou’Binaural Bottle  Qing Dynasty Daoguang period(1821-1850)  H 29.5cm    Now collection the Museum of Gegu


宋 耀州窯青釉刻花嬰戲紋碗
高8.5厘米  口徑20.8厘米  足徑4.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寬唇,深弧壁,圈足。里外施青釉。碗內(nèi)刻嬰戲蓮花紋,一肥胖的嬰兒戲于三朵蓮花之間,兩手腕各戴一手鐲,憨態(tài)可掬。
此碗刻花精細(xì),畫面生動活潑。北宋晚期,耀州窯裝飾多取嬰戲紋題材,構(gòu)圖還有兩嬰蕩秋千、四嬰戲把蓮等。


宋 磁州窯白地黑花嬰戲紋腰圓枕
高10.4厘米   長29.9厘米  寬22.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枕面前低后高。通體施白釉,枕面及枕側(cè)以黑彩裝飾。枕面邊框以雙線勾勒弦紋及如意形開光,弦紋與開光間飾四組卷枝紋。開光內(nèi)繪嬰戲主題圖案,兩個嬰孩相對站立,其中一孩兒頭上落一只小鳥,孩兒驚愕不已,另一孩兒作興奮狀,欲上前捕捉小鳥。枕側(cè)繪簡單的花草紋?!?br>在磁州窯器物裝飾以嬰戲為題材的很多,如池塘趕鴨、打陀螺、蹴球、騎馬、釣魚、放炮竹等。不論是游戲、玩蓮或趕鴨,寥寥數(shù)筆,把孩兒天真、可愛的童趣表現(xiàn)出來。即如此枕,雖著墨不多,用筆簡練,卻生動傳神。


明成化 斗彩嬰戲圖杯
高4.8厘米  口徑6厘米  足徑2.7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杯深式,直口微敞,腹下漸收,圈足。杯里口繪青花線紋一條,外部通景繪嬰戲圖:天空彩云飄浮,一童雙手持線放風(fēng)箏,另一童觀看,作歡舞狀,其余三童持花為戲,空地輔以葵樹、芭蕉、桂石、花草等紋飾。除青花外,還填以紅、綠、赭三彩,足內(nèi)雙欄中青花楷書“大明成化年制”六字雙行款。
斗彩初創(chuàng)于明宣德年間,是一種以釉下青花勾線,再以釉上彩繪填彩的方法。斗彩工藝至成化年間趨于成熟,燒制的斗彩瓷也最為精美,因使用的是國產(chǎn)平等青料,具有呈色穩(wěn)定、色澤淡雅的特點,再加艷麗的釉上色彩,使其形成主次分明、交相輝映的藝術(shù)格調(diào)?!恫┪镆[》云:“若宣窯五彩,深厚堆垛,成窯用色淺深,頗有畫意?!背苫俑G制品常見高足杯、酒杯、盤、碗、罐等小型器物,造型玲瓏奇秀,胎體細(xì)潤,彩料精純,繪畫淡雅幽婉。此件斗彩嬰戲圖杯即其中的代表作之一。此杯造型輕盈秀雅,胎體潔白細(xì)膩,所繪嬰戲紋飾為成化器中少見的題材,愈益珍貴。明嘉靖年間有此件器物的仿品。


明萬歷 青花嬰戲圖圓盒
通高11.3厘米  口徑20.8厘米  足徑16.2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盒上下子母口套合,口微內(nèi)斂,弧形壁,圈足。通體青花裝飾。蓋面主題紋飾為嬰戲圖,繪16個頑童在庭院中玩耍,下襯以云龍戲珠、雜寶、卷草紋等。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明萬歷年制” 雙行六字款,外圍青花雙線圈。
這種蓋盒胎體厚重堅硬,為萬歷朝的典型式樣。青花色澤艷麗明快,藍(lán)中泛紫。紋飾構(gòu)圖繁而不亂,用筆隨意生動,人物眾多,形象夸張,寓意子孫繁衍。


清 松石綠釉粉彩嬰戲圖鳳耳瓶
捐獻(xiàn)自孫瀛洲
故宮博物院藏

瓶盤口,長頸,溜肩,長圓腹,圈足外撇,沙底。頸兩側(cè)各飾一螭耳。瓶內(nèi)施松石綠釉??谘孛杞?,下繪松石綠地粉彩如意頭紋。頸、腹部飾凸雕“百子嬰戲圖”。無款。
此瓶飾“百子嬰戲圖”,描繪出一幅喜慶熱鬧的節(jié)日場景。童子在蒼松翠柏的庭院中嬉戲玩耍,有的舞龍,有的舞鳳,有的演奏樂器,有的放炮竹,每位童子都洋溢著歡樂喜悅的神情,他們身穿華服,手舞足蹈,場面熱鬧非凡。整體布局層次豐富,色彩濃淡相宜,遠(yuǎn)山近景,人物表情,無不細(xì)致刻畫,是一件清中期粉彩瓷精細(xì)之作。


清乾隆 粉彩嬰戲瓶
高19.3厘米  口徑5.5厘米  足徑6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撇口、細(xì)頸、圓肩、橢圓形腹部、圈足。通體白釉飾粉彩嬰戲圖,表現(xiàn)了一群眉清目秀、雪白粉嫩的小童敲鑼打鼓、燃放爆竹的節(jié)慶嬉戲景象。口、足邊描飾金釉,瓶內(nèi)壁施綠釉,瓶底綠釉上藍(lán)料彩雙方欄內(nèi)書署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乾隆時期的嬰戲圖多出自供奉內(nèi)廷的畫家金廷標(biāo)筆下。金廷標(biāo)繪制的兒童姿態(tài)多樣,動作夸張,畫面多呈熱鬧愉悅的氣氛。嬰戲圖是中國傳統(tǒng)的吉祥圖案之一,用以描繪“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得”的桃園美景和太平盛世。清代經(jīng)康、雍父子之經(jīng)營,攤丁入畝的成功推行,到乾隆時民族矛盾已相對化解,兩千年的封建經(jīng)濟(jì)臻于頂峰,謳歌盛世以及替乾隆皇帝歌功頌德的文章和圖畫也大量出現(xiàn),各種工藝品上的嬰戲圖即其表現(xiàn)形式之一。


清乾隆 粉彩嬰戲天球瓶
高51厘米  口徑11.3厘米  足徑1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直口微撇、直頸、球圓腹、臥足。以粉彩描繪紋飾。瓶身繪兩棵青松下嬉戲的嬰孩,或放鞭炮,或敲鑼鼓,或吹喇叭,或騎木馬,或舉旗,或提燈籠,場面十分熱鬧。旁邊襯以梅花山石,點出“鬧新春”的主題。外底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器高大穩(wěn)重,嬰戲圖中人數(shù)多,場面大,整體氣勢遠(yuǎn)勝于清康熙、雍正時期以同類題材作裝飾的瓷器。


清乾隆 粉彩嬰戲圖壯罐
高14.9厘米  口徑5.8厘米  足徑5.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罐直口、短頸、筒形腹、圈足。附拱形蓋,蓋頂置圓珠鈕。罐內(nèi)壁與外底施松石綠釉。外壁以粉彩嬰戲社火圖為主題裝飾,邊飾紫地軋道粉彩仰覆如意云頭紋。圖中嬰孩在園景中有的舉燈、騎馬,有的敲鼓、打镲、吹號,有的舉獅戲球、燃放爆竹,一派喜氣洋洋、熱鬧非凡的場面。外底署紅彩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嬰戲圖在唐代長沙窯瓷器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至宋、金時期磁州窯枕面上多見。唐、宋、金瓷器上的嬰戲圖主要反映民間生活場景,人物、動作、場景單一,系民窯產(chǎn)品。明代這種喜聞樂見的紋飾被官窯瓷器吸收采納,將表現(xiàn)人物與場景擴(kuò)大,發(fā)展至清代逐步成為官窯瓷器上的一種程式化的象征圖案,寓意喜慶太平。


清乾隆 綠地粉彩嬰戲紋雙螭耳撇口瓶
高75厘米  口徑26厘米  足徑24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瓶撇口、束頸、頸上飾一對螭耳、折肩、腹?jié)u斂、圈足。瓶內(nèi)施淡綠釉。外頸部飾淡綠地粉彩纏枝花紋,間繪蝙蝠銜 “壽”字、“卍”字紋帶,并分別以云頭紋、變形蓮瓣紋為上下邊飾。螭耳上飾青花點珠紋。肩飾粉地粉彩回紋一周。腹部的主題紋飾為白地粉彩嬰戲紋,描繪了在遠(yuǎn)山近水、亭臺樓閣、小橋流水、洞石花卉之間,眾多的嬰孩嬉戲其中,他們有的燃爆竹,有的騎紙馬,有的耍龍舞魚,有的吹奏樂器、敲鑼打鼓,氣氛十分活躍。主題紋飾的上邊飾粉彩如意云頭紋,下邊飾如意云頭紋和折枝花卉紋。足墻上飾粉彩回紋一周。足內(nèi)施白釉,署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瓷瓶的螭耳仿商代青銅器,頗具古意。主題紋飾嬰戲圖是中國傳統(tǒng)的裝飾紋樣。此瓶形體碩大,器形規(guī)整,釉彩亮麗鮮艷,紋飾細(xì)膩生動,意境歡樂喜慶,是乾隆官窯器中的精美之作。


清嘉慶 油紅地五彩描金嬰戲圖碗
高9.7厘米  口徑21厘米  足徑17.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碗敞口、口下漸斂、弧壁、圈足。外壁繪五彩描金嬰戲圖,襯以紅地。一群在欄桿、山石、花草、樹木之間玩耍的童子千姿百態(tài),場面熱烈活躍。碗內(nèi)施白釉,底足內(nèi)署青花篆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款。
嘉慶朝承襲了乾隆時期的制瓷工藝,此時的景德鎮(zhèn)御窯廠繼續(xù)生產(chǎn)御用瓷器。此碗色彩鮮艷,圖飾活潑,紅色地更襯托出嬰戲圖的熱鬧氣氛。


清同治 粉彩歲朝嬰戲果盤
高10厘米  口徑63厘米  足徑35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此盤為同治皇帝大婚用瓷。大盤內(nèi)壁畫有一百個童子,他們或燃放鞭炮,或吹嗩吶、吹笛子、打鼓,或拉象車、耍龍燈、跑旱船等。將“吉慶有余”、“太平有象”、“五福獻(xiàn)壽”、“五子奪魁”、“冠帶流傳”、“麒麟送子”、“龍鳳呈祥”等吉祥主題鮮明地反映出來,無處不渲染著喜慶氣氛。盤外壁以黃釉為地,在一輪紅日兩側(cè)繪一龍一鳳,在龍鳳頭尾之間各有一紅色“囍”字。在同治大婚禮用器中,除釉色和圖案寓意喜慶吉祥外,底部的款識也具有喜慶色彩,如“燕喜同和”、“吉祥如意”等。它們多用紅彩書寫,與釉面相互呼應(yīng),共同襯托出祥和喜慶的主題。


清光緒 青花嬰戲圖碗
高7.4厘米  口徑15.5厘米  足徑5.8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碗撇口,弧腹,圈足。外壁以青花裝飾,發(fā)色灰藍(lán),口沿和足墻各有青花雙環(huán)線一周。外壁繪兩組嬰戲圖,嬰孩或穿肚兜,或穿寬衣肥褲,嬉戲玩耍,天真可愛。兩組圖間以樹木、山石、花卉相隔。外底有青花“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以兒童游戲為裝飾題材稱為嬰戲圖,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嬰戲圖最早見于唐代長沙窯瓷器。清代瓷器上出現(xiàn)嬰戲圖,緣于康熙朝社會生活穩(wěn)定、人口增長較快。在那種大背景下,嬰戲圖成為習(xí)見的藝術(shù)畫面,并使宮廷藝術(shù)品受到影響。同治、光緒時期嬰戲圖也多見。

來源:格古博物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嬰戲圖古瓷—— 清干隆時期
清代瓷器自康熙至宣統(tǒng)歷朝
粉彩瓷器的巔峰——雍正粉彩|共享古玩
多彩童年在故宮
釉彩珍藏,焦作市博物館藏明清瓷器
你想不到乾隆有多會“玩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熱點新聞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