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和伊朗都不希望當前沖突無限擴大,但背后考慮和采取的措施卻有明顯不同。
唐恬波
現(xiàn)代院中東研究所副研究員
巴勒斯坦問題是中東問題的核心。阿拉伯國家和伊朗作為中東的主要力量,相關立場備受矚目。歷史上,阿拉伯國家和伊朗與該問題有著復雜糾葛,這從兩方與以色列關系的劇烈變動可見一斑?,F(xiàn)實中,阿拉伯國家和伊朗都不希望當前沖突無限擴大,但背后考慮和采取的措施卻有明顯不同。
阿拉伯與以色列:從敵對到緩和
四度大打出手。從1948到1973年,阿拉伯聯(lián)軍與以色列打了四次中東戰(zhàn)爭。1973年戰(zhàn)爭中,埃及和敘利亞在前線血戰(zhàn),沙特等產油國在后方發(fā)起石油禁運,成為阿拉伯團結的歷史高峰。但此役過后,埃及意識到難以戰(zhàn)勝以色列,轉而與以簽訂和平條約,成為第一個承認以色列的阿拉伯國家。沒了埃及這個軍事強國的參與,阿拉伯抗以聯(lián)軍便成絕唱。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zhàn)爭,范圍基本局限于黎巴嫩。
現(xiàn)實考慮勝出。阿拉伯聯(lián)盟曾宣告,公正解決巴勒斯坦問題是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的前提條件,但即便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立場日益強硬,卻無礙其繼續(xù)擴大阿拉伯朋友圈。2020年以來,在經濟利益的驅動與美國的大力撮合下,阿聯(lián)酋、巴林、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蘇丹承認了以色列,沙特也啟動了與以色列的關系正?;勁?,并有可能為此從美國獲得強化安全保障、協(xié)助發(fā)展核能等誘人回報。有分析指出,這體現(xiàn)了阿拉伯國家從泛阿主義向國族主義、從重視安全到聚焦發(fā)展的轉向。
伊朗與以色列:從伙伴變仇敵
曾經抱團取暖。冷戰(zhàn)初期,伊朗是美國的盟友,也是以色列的寶貴伙伴。伊朗向以色列供應石油,以色列則曾協(xié)助伊朗開發(fā)先進導彈。在阿拉伯人占主體的中東,波斯人和猶太人都是少數(shù)乃至異類,抱團取暖成為當時伊以兩國的共同選擇。1979年伊朗爆發(fā)伊斯蘭革命,以色列瞬間從伊朗眼中的盟友變?yōu)椤靶∪龅保ā按笕龅敝该绹?。但雙方合作沒有馬上中斷。彼時,以色列將薩達姆領導下的伊拉克視為更大威脅,在80年代的兩伊戰(zhàn)爭中還曾向伊朗提供了大量武器。
當下斗法不斷。直至以色列認定伊朗秘密開發(fā)核武器,兩國才徹底成為了死敵。雙方之后的斗法情節(jié)堪比電影大片。以色列情報機關從伊朗盜出了半噸文件,據此指控伊朗在伊核談判中撒謊,還被傳是暗殺伊朗核科學家和用電腦病毒報廢離心機的幕后黑手。伊朗則通過組建“抵抗陣線”,支持黎巴嫩真主黨、哈馬斯等組織與以色列進行對抗。近年來,中東出現(xiàn)“和解潮”,但伊朗和以色列之間的關系卻是個顯著的例外。
阿以聯(lián)手遏伊。對以色列而言,可能擁有核武器的伊朗是國家安全的頭號威脅,關乎其生死存亡。對伊朗而言,反美反以是其外交乃至意識形態(tài)招牌,不可能輕易放棄。以色列與阿拉伯的緩和,也有聯(lián)手遏制伊朗的濃厚色彩。阿拉伯、以色列與伊朗的敵友關系與伙伴陣營,就這樣走向了歷史性的翻轉。
阿拉伯呼吁?;?/strong>
不情愿的站隊。本輪沖突重燃以來,阿拉伯世界群情激憤,各國政府出于道義責任與民意壓力,拒絕在西方和以色列壓力下譴責哈馬斯,而是對以色列提出嚴厲批評。埃及、約旦還取消了與美國總統(tǒng)拜登的峰會,借此抗議加沙醫(yī)院遇襲。但這很難轉化為對哈馬斯更實質的支持。畢竟,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并不喜歡哈馬斯,忌憚其脫胎于穆斯林兄弟會,且與伊朗關系密切。與前四次加沙沖突類似,阿拉伯會聲援、會出錢,但不太可能組織聯(lián)軍或者禁運石油。
擴大化的輸家。多數(shù)阿拉伯國家呼吁立即?;鹬箲?zhàn),因為它們將是戰(zhàn)爭擴大、升級和失控的輸家。黎巴嫩本身處于嚴重危機之中,無法再承擔真主黨與以色列爆發(fā)全面沖突的代價。埃及、約旦自身經濟困難,無力接納更多巴勒斯坦難民。沙特則不希望沖突為其經濟轉型蒙上陰影——從過往經驗看,如果黎巴嫩真主黨和伊朗加入戰(zhàn)局、伊朗與美國的關系惡化,最先受到襲擊的往往是沙特等海灣國家。
伊朗以攻為守
有限軍事行動。伊朗是沖突中的關鍵第三方,不僅長期支持哈馬斯,還已經動員了其他武裝力量:黎巴嫩真主黨對以色列境內目標發(fā)動空襲,迫使以色列疏散了北部數(shù)萬居民;美國在伊拉克和敘利亞的軍事基地連遭無人機與火箭彈襲擊,20余名美軍受輕傷,1名承包商因心臟病突發(fā)身亡;也門胡塞武裝向以色列發(fā)射了4枚導彈與15架無人機,只是在擊中目標前遭美國航母戰(zhàn)斗群攔截。但以真主黨和其他武裝的實際戰(zhàn)力衡量,上述攻擊的范圍和烈度是較為克制的。伊朗自己也沒有參戰(zhàn),這使當前沖突局限于國家與非國家行為體之間,并未升級為主權國家間的戰(zhàn)爭。
“避免子彈打光”。巴勒斯坦問題重回中東核心、阿以緩和暫時停滯和國際油價走高的局面,能令伊朗獲得戰(zhàn)略收益。而且哈馬斯和黎巴嫩真主黨地理上分處南北,真主黨的行動能將大量以色列兵力牽制在北部,從而減輕哈馬斯的軍事壓力。但伊朗同樣有阻止沖突升級的強烈動機。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公開表示,伊朗不是哈馬斯突襲的主使者,折射出伊朗不愿遭到美國和以色列的直接軍事報復。伊朗外長也明確表示,“抵抗力量”的襲擊是先發(fā)制人,意在阻止以色列對加沙的地面進攻。畢竟,一旦地面進攻打響,伊朗長期支持的哈馬斯乃至黎巴嫩真主黨,都有可能遭到嚴重削弱,而伊朗也將失去發(fā)揮影響力的重要抓手。
目前看,似乎沒有人想要“第六次中東戰(zhàn)爭”,希望這不會是事與愿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