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粉絲留言要看穿心蓮,今天他來了!明天想要了解什么藥材,請在留言區(qū)告訴我,給您安排哦!
別名
欖核蓮、一見喜、斬舌劍、苦草、苦膽草、四方草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性寒。歸心、肺、大腸、膀胱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風(fēng)熱感冒,溫病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肺癰,濕熱黃疸,丹毒,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蛇蟲咬傷。現(xiàn)代臨床用于治療急性菌痢,胃腸炎,感冒,流腦,氣管炎,肺炎,百日咳,肺結(jié)核,肺膿瘍,膽囊炎,高血壓,鼻衄,口咽腫痛,瘡癤癰腫,水火燙傷,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單味大劑量可用至30-60g;研末,每次0.6-3g,裝膠囊吞服或開水送服。外用:適量,搗爛或制成軟膏涂青患處;或水煎滴眼、耳。
來源
本品為爵床科植物穿心蓮Andrographis paniculata(Burm.f.)Nees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初莖葉茂盛時采割,曬干。我國福建、廣東、海南、廣西、云南常見栽培,江蘇、陜西亦有引種;原產(chǎn)地可能在南亞。
性狀
本品莖呈方柱形,多分枝,長50~70cm,節(jié)稍膨大;質(zhì)脆,易折斷。單葉對生,葉柄短或近無柄;葉片皺縮、易碎,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12cm,寬2~5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下延,全緣或波狀;上表面綠色,下表面灰綠色,兩面光滑。氣微,味極苦。
方選
1.治感冒發(fā)熱頭痛及熱瀉:穿心蓮研末。每次三分,日服三次,白湯送下。(《泉州本草》)
2.治流行性感冒,肺炎:穿心蓮干葉研末。每次一錢,日三至四次。(《福建中草藥》)
3.治大葉性肺炎:穿心蓮六錢,梅葉冬青一兩,麥門冬五錢,白茅根一兩,金銀花五錢。水煎,分二次服,每日一劑。(江西《草藥手冊》)
4.治膽囊炎:穿心蓮五錢,六月雪二兩,大青根一兩半,黃梔子根一兩,虎刺一兩,陰行草一兩。水煎服,如食欲不振,加野山楂果(炒)二兩。(《江西草藥》)
5.治咽喉炎:穿心蓮(鮮)三錢。嚼爛吞服。(《江西草藥》)
6.治毒蛇咬傷:穿心蓮鮮葉搗爛調(diào)旱煙筒內(nèi)的煙油外敷;另取鮮葉三至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7.輕度感冒發(fā)熱:穿心蓮適量研末,每次3克,每日3次,開水送服。(《中國中醫(yī)藥報》)
8.痢疾:穿心蓮15克,陳皮10克,水煎取汁100毫升,分早晚各服一次,每日一劑。(《中國中醫(yī)藥報》)
9.癰癤:穿心蓮粉加凡士林調(diào)成30%的軟膏,外敷患處,每天換藥一次。同時,口服穿心蓮片,每次5片,每日3次。(《中國中醫(yī)藥報》)
10.百日咳:穿心蓮葉3片,水泡,蜂蜜調(diào)服,每日3次。(《中國中醫(yī)藥報》)
11.口腔炎:穿心蓮干葉3~5克,研末,調(diào)蜜,開水送服。(《中國中醫(yī)藥報》)
12.咽喉炎:鮮穿心蓮9克,嚼爛吞服。(《中國中醫(yī)藥報》)
13.毒蛇咬傷:穿心蓮30克,七葉一枝花9克,半枝蓮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每日1~2劑,水煎服。(《中國中醫(yī)藥報》)
14.陰囊濕疹:穿心蓮干粉20克,純甘油100毫升,調(diào)勻涂患處,每日3次。(《中國中醫(yī)藥報》)
15.支氣管肺炎:穿心蓮、十大功勞葉各15克,水煎取汁100毫升,每日一劑,分早晚各服一次。(《中國中醫(yī)藥報》)
16.健肺丸《古今名方》
化痰止咳,生津止血。主各型肺結(jié)核:百部125g,白及125g,黃精125g,玉竹125g,穿心蓮200g,葎草500g。煉蜜530g,為小丸。每服3g(約30丸),日3次。
成藥選
1.穿心蓮片《中國藥典》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于感冒發(fā)熱,咽喉腫痛,口舌生瘡,頓咳勞嗽,泄瀉痢疾,熱淋澀痛,癰腫瘡瘍,毒蛇咬傷。
組成:穿心蓮
制法:取穿心蓮粗粉,用85%乙醇熱浸提取二次,每次2小時,合并提取液,濾過,濾液回收乙醇,濃縮成稠膏狀,干燥至干浸膏,加輔料適量,制成顆粒,干燥,壓制成片,包糖衣或薄膜衣,即得。
用法:口服,一次2~3片(小片),一日3~4次;或一次1~2片(大片),一日3次。
另有劑型為膠囊劑。
2.爛耳散《中醫(yī)耳鼻喉科學(xué)》
功效:清熱解毒,斂濕去膿。治耳內(nèi)流膿,或黃或紅,或有臭氣。
組成:穿心蓮粉0.3克,豬膽汁粉0.3克,枯礬0.6克
制法:上藥三味,各研極細(xì),混勻。
用法:先以棉簽清除耳中膿液,再用本晶少許吹耳內(nèi),每日一次。
本內(nèi)容以《中國藥典》為準(zhǔn),參考《中國植物志》《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等文獻資料,僅供學(xué)習(xí)交流,若需用藥,請遵醫(yī)囑。小編水平有限,圖片文字難免錯誤,歡迎留言探討。
圖片來源于中國植物圖像庫,侵刪。
本號致力于中醫(yī)藥文化知識的傳播,文章可轉(zhuǎn)載,但請注明出處,畢竟收集整理編排需要時間,謝謝理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