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yè)博士,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博士后,一門心思搞科研,業(yè)余寫稿不荒廢,努力給你驚喜。
——朱小鹿
一個50歲的竹編手藝人,看似平平無奇,卻擁有500多萬粉絲,還受邀登上央視。
你一旦看過他的手藝,立即就會被吸引住,那上下翻飛的竹絲就像一根根飛舞的金條,變幻之間很快就成為一個個立體精妙的編織品。
如新式嬰兒床、遮陽傘、竹籃、涼椅、簸箕、鞋子、提爐、小背簍、漁籠……
真可謂花樣百出,新舊結合,只要你想要的,他都能編織出來。
就是你想不到,他也可以做出來,讓人嘖嘖稱奇。
他就是潘云峰,作為一名火出圈的竹編手藝人,他早已擺脫了過去每月只有3千元的收入,現(xiàn)在一年掙幾十萬很平常。
那么,他憑什么贏得這么多人的喜歡,一天內(nèi)5撥記者來采訪,還火上央視?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一路走來的經(jīng)歷。
1971年底,潘云峰出生在浙江臨安,剛出生三個月,爸媽就離婚了,他被判給了父親。
這一年爸媽各自再婚,繼母不愿意養(yǎng)他,他只好跟著爺爺奶奶生活。
到9歲時,父親又將他送給了一戶沒孩子的人家,他每天要上山砍柴、種地、干活兒。
親媽知道后,打官司將他要了過來,讓他跟著外公外婆生活。
他10歲開始上學,但因交不上學費,也僅僅上了不到兩年就輟學了。
就這樣,潘云峰連小學都沒畢業(yè)。
外婆覺得他沒上啥學,總得學點手藝才行,就讓會竹編的舅舅教他。
那一年,他14歲,就開始手工做竹編了。
潘云峰平日就愛動手琢磨東西,加上學得上心,幾個月后,已經(jīng)可以做些鍋刷等簡單的東西去賣了。
但舅舅到了要成家的年齡,心思不在這上面,有活兒也不怎么接??膳嗽品迨炙囘€沒學成,只好認了第二位師傅。
彼時,竹編是個受歡迎的行當,村里家家戶戶都要做籮筐、籃子、涼席之類東西。每家每戶都要曬稻谷,沒五六張涼席根本不夠用。
師傅手藝好,活多到忙不過來。潘云峰每天跟著師傅挨家挨戶去干活,干到哪家就在哪家吃住。
潘云峰從小的窮苦經(jīng)歷,讓他比同齡人更有眼力見兒,也更知道學成手藝對他多重要。
他竹編學得格外認真,徒弟做得也非常本分。
平時住在師傅家,師傅不收他學費,但他會抽空把水缸挑滿,把柴劈好,逢年過節(jié)還會給師傅買東西表示下心意。
吃飯時,他篤定跟著師傅的節(jié)奏走,師傅沒動筷子自己絕不動,師傅沒離席自己不離;
師傅要是著急干活,自己就三下五除二扒拉幾口飯菜趕緊離桌;
收工時,替師傅打好洗臉水,規(guī)規(guī)矩矩收拾好干活兒的工具。
師傅立了規(guī)矩,第一遍會認真教他,第二遍他得自己做,再不會就不管他了。
為了學好真本事,潘云峰就自己多琢磨、多練習。他常常趁著師傅沒安排活兒的空擋,撿起師傅扔掉的廢料練了又練。
練破竹、開絲的基本功;練手對厚薄、尺寸的感覺;
練沉穩(wěn)認真的手藝人心性,練師徒相處之道。
就這樣過了一年多,潘云峰的師傅開車出事故,把腿骨壓斷了,潘云峰只好又拜了第三個師傅。
學了大半年時間,潘云峰終于學成出師。
這一年,他18歲。
上世紀90年代,塑料袋代替了竹籃,鋼絲球百潔布代替了鍋刷,硬化路面代替了竹席……
潘云峰單干了幾年時間,第三年甚至還帶過兩個徒弟,但僅僅一年時間,師徒就散伙了。
因為潘云峰一個月最多也就賺個1000塊錢,合下來每天頂多33塊。
手藝學成了,竹編卻賣不動了。
他回到了老家,離開了竹編行當,似乎一切又回到了起點。
到23歲時,潘云峰在父親催促下成了家,女兒出生后,養(yǎng)家的擔子更重了。
于是,他賣菜、賣水果、收廢品、搬磚、做游戲機生意,什么零工能賺錢他就干什么。
但作為一個手藝人,潘云峰多年養(yǎng)成了愛鉆研琢磨的習慣,零工打起來也和別人不一樣。
他隨著杭州同鄉(xiāng)去到陜西定邊縣長慶油田,在一個私人承包的油井看油井,每天的活雖說只是記錄出油量、停機時間。
但他會琢磨測量技術、發(fā)電機維修保養(yǎng)等等,半年就升為了井長,工資也漲了不少。
油井不出油后,他又去了油井老板在山西開的賓館做員工餐,但因為“非典”疫情,賓館很快就撐不下去了。
他又嘗試了創(chuàng)業(yè),做豆制品,但因為飲食習慣問題,銷路不好,只好作罷。
回到老家后,潘云峰發(fā)現(xiàn),聚少離多的婚姻生活也走到了盡頭。
而且,更主要的原因是,老婆嫌棄他太窮,苦日子實在沒法過了。畢竟,貧窮夫妻百事哀。
就這樣,潘云峰被迫離婚了。
雖然潘云峰有諸多不順,但日子還得過下去,他是手藝人,是個認真的手藝人。
他干的活兒給老板留下了深刻印象,雖然是不同行當、不同老板,但他憑著手藝讓自己得到老板賞識。
之后,他又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位貴人。
這是一位養(yǎng)豬場老板,因為賞識他的踏實肯干,帶他去了廠里干機修。
養(yǎng)豬場是全自動化運行,風機、控溫、消毒、喂料……潘云峰帶領十幾個機修人員,每天駐場維護修理。
這份工作一干就是10年,養(yǎng)豬場規(guī)模也日益擴大。
他讓老板放心,老板也還他個安心。這幾年中,老板幫他介紹了對象,還幫他安排女兒去了江蘇上學,甚至還幫他付了一套房子的首付。
他特別感恩這段經(jīng)歷,說自遇到老板后,他就開始走上坡路了。
凡有果必有因,一路走來,他的好手藝、堅持、認真才是一切際遇的緣因。
做事必認真,想法設法將事做好,讓人覺得靠譜;
凡事愛琢磨,多動腦筋積極干活,讓人覺得穩(wěn)妥。
這樣的人,誰找他干活都會覺得撿到寶了。
女兒大學畢業(yè)時,潘云峰回到老家,換了份時間自由的工作,可以說生活安穩(wěn)靜好。
這一年,他48歲。
但手藝人的認真和愛琢磨,讓潘云峰總能留意到身邊的機會。
工作之余,刷小視頻時,潘云峰發(fā)現(xiàn)有不少賬號在發(fā)傳統(tǒng)手藝視頻,其中不乏展示竹編的,漲粉很快。
這讓他心癢,竹編可是他的老本行,于是他有了要試試的想法。
有手藝,還愛鉆研,潘云峰卯足了勁兒去嘗試,只求一次比一次做得好一點、再好一點。
下班時間和每周僅有的一天休息時間,全被他用來制作小視頻了。
剛開始,他不知道發(fā)什么內(nèi)容,試著發(fā)了自己在竹林砍竹子、別的手藝人在干活的視頻。
但發(fā)了三個月,也沒有多少人看。
直到他發(fā)了一個自己制作簸箕的視頻,網(wǎng)友反響一下大了起來,評論非常熱烈,有問咋開頭的,有問怎么訂做,有的更是說想學,請他動作慢點。
緊接著,他發(fā)了一個完整的制作鍋刷的視頻,點贊、留言、粉絲量暴增,一覺醒來,粉絲漲到了六七萬。
下班后,總播放量達到3000萬,點贊數(shù)將近80萬,粉絲漲到了10萬。
他明白,大家對竹編制品的制作過程,很感興趣。
找到了主攻的方向,他特意練了好久破竹開絲基本功,將真功夫毫無保留地展示給網(wǎng)友。
他還增加了和網(wǎng)友的互動,開了直播,第一次直播,直播間就來了幾萬人。
網(wǎng)上認識的同行,也來支持他,讓他信心大增。
潘云峰精湛的手藝,通過視頻傳遞出來,越來越讓網(wǎng)友上頭:
他將一根碗口粗的長竹放在長凳上,用手丈量著厚薄寬窄,一把篾刀準確無誤地將竹子一剖為二、手再將竹片一掰成二;
視頻中手、刀、竹片翻飛,竹節(jié)、毛刺在眼花繚亂中被剔除,竹片在篾刀削竹片的刷刷聲中變成了竹條、竹絲,最終,變成了一把龍須面;
他將竹絲一端握在手中上下抖動,竹絲像波浪在掀動。
網(wǎng)友贊嘆:“這就是勢如破竹吧!”“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手上的老繭有多厚,又練了多久?”
這樣精彩的視頻,越來越多出現(xiàn)在潘云峰的作品中。
潘云峰的作品講究一個“創(chuàng)”字,可能他不說別人還真猜不出是什么。
今年10月他的一個作品讓網(wǎng)友迷惑,大大的身子有一個收口,掛起來如花籃,放在地上又似梅瓶,好看得像個擺件。
最有意思的是收口,用手旋轉時,口子漸漸扭開,一旦松手又瞬間合攏。
原來這是用來裝泥鰍、黃鱔的簍子,謎底揭開,創(chuàng)意讓人嘖嘖稱奇。
結構精巧的一個個作品,讓人感覺只要給他一個想法,就沒有什么不能編出來的。
結構也從簡單到復雜,越來越挑戰(zhàn)網(wǎng)友的好奇心。
遮陽傘是潘云峰引以為傲的作品,放在了置頂位置。
傘把,竹筒截的;傘骨,竹片搭的,傘面,竹絲編的,白傘綠邊,亭亭玉立,顏值杠杠的。
傘是怎么從竹子變來的?
篾刀、打火機,一根釘子,沒錯,就這么點工具。
竹子在潘云峰手里乖極了,一會兒彎,一會而折,劈里啪啦一通劈開又組合,眼看著變成了一把骨骼清奇的文藝傘。
而它的重量竟然還不到1斤。
潘云峰的作品不局限于“老物件”,他的視頻也不滿足于只發(fā)出去。
他會在網(wǎng)上搜大家喜歡的商品圖片,琢磨能不能用竹子編出來。
每天都會刷大量的視頻,學習那些特別火的視頻的亮點,視頻拍攝、剪輯、發(fā)布……
他都摸著石頭過河,從不會到會,從會到擅長,認真勁兒不減30多年前。
于是,創(chuàng)新竹碗、改良嬰兒床、這些實用又高顏值作品就出世了。
他第一次發(fā)了新式嬰兒床的完整制作,網(wǎng)友不僅圍觀得熱鬧,討論也很熱烈,還不乏提出了改進建議。
“床有點淺了,空間也不夠大……”
潘云峰當月就發(fā)出了第一版改良作品,還特意說了改良了哪里,“加深、降低、結實、環(huán)保。”
獲得網(wǎng)友大贊,還有留言要訂貨的。更有網(wǎng)友別出心裁提出這個嬰兒床可以多用途的。
一個月后,他又發(fā)了第二版改良作品,改良了材料,用了更涼爽的全青皮竹絲編制。
視頻最后,他徒手在成品各個面反復摩挲,加以修整,這個動作讓網(wǎng)友們淪陷了,“最后一道工序,貼心的守護!”還給了三連贊。
其實,在每個作品中,潘云峰都會在半成品和成品上不斷用手打磨竹片竹絲,免得遺留毛刺。
把每一個物品做到最好,這大概是手藝人早就深入內(nèi)心的執(zhí)念吧。
對潘云峰來說,幾十年編織竹子的手藝,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像是他用來尋找自我價值的方法。
老手藝、新創(chuàng)作,真功夫搭上網(wǎng)絡,潘云峰將絕活兒各道工藝全程記錄,一個個視頻讓人看得過癮。
現(xiàn)在,他的視頻還被網(wǎng)友搬到國外,特別火。
隨著視頻、直播越來越有經(jīng)驗,他的月收入從幾千到幾萬。
靠著這份收入,潘云峰提前還清了原本要還20年的幾十萬房貸。
看到潘云峰在作品中的這句文案:“做事喜歡認真地做,生怕錯過了不該錯過的機會?!?/span>
是的,秉持手藝人的認真,這應該是他火爆網(wǎng)絡的根本吧。
俗話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潘云峰一步步走來,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
三十多年前的手藝,擱置了近三十年,沒有沉寂,現(xiàn)在借著短視頻平臺又煥發(fā)出光彩。
看到這么一句話,
一旦你決定好職業(yè),你必須全心投入工作中,你必須愛自己的工作,千萬不要又怨言,你必須窮盡一生磨練技能,這就是成功的秘訣,也是讓人敬重的關鍵。
潘云峰這么火,不是沒有道理。
他認真的執(zhí)念,是一種匠心;
他創(chuàng)新的心態(tài),給匠心注入了活力。
這樣的潘云峰,機會怎么能不光顧他呢。
就像有句話說:“有志者事竟成?!?/span>
也像那句話:業(yè)精于勤,荒于嬉。
勤快努力生活、打磨一門精深的手藝,行得正,路更寬。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