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是一門可以包裝的藝術。
既然是包裝,講究包裝的手法、顏色、材質、時機。
職場上會說話,四兩撥千斤。棘手復雜的人和事,把話說恰當,讓人舒服了,事就辦成了。
尤其是體制內,要做事,先做人,要做人,先會說。
下面分享3點會說話的技法。
先拋重點
講話之前,你要明白,你想講的重點是什么,你說話的目的、核心是什么。開口之前先問自己,到底想說什么。
如果目的不清,會出現(xiàn)三個結果:
一是別被人帶偏,跟著別人的節(jié)奏走。
二是無效談話,別人get不到你的點,可能產生誤會。
三是影響別人對你的判斷,對方尤其是領導,會覺得你腦子不清楚,給你貼標簽,干再多的工作,也會因為這個標簽受影響。
說話要聚焦,緊緊圍繞重點、核心、目的去說,減少鋪墊和背景交代,不要解釋。
過多渲染與主題無關的內容,會提前透支別人的注意力,后面沒有興趣、沒有耐心聽你講下去。
講的廢話越多,對方越抓不住重點,越容易煩躁。
打個比方,匯報工作的時候,先說核心:領導,這項工作我需要支持,然后再解釋原因,為什么需要支持,現(xiàn)在狀況是什么。
領導很忙,找他的人多,如果不一開始說重點,領導會根據(jù)你先說的鋪墊內容做判斷,或者打斷你,導致你真正想說的沒時間說,達不到目的。
先說結果、先說目的,后說或者不說過程、不做解釋。
層次分明
層次即邏輯。
建議大家養(yǎng)成打腹稿的習慣。先說什么,后說什么,腦子里過一下。
相當于寫文章,列個小標題,這樣思路很清晰。
比如,領導調你去一個不太好的崗位,你不想去,該怎么拒絕?
第一層:感謝。
“感謝領導的器重和信任,一直以來領導對我的成長進步很關心,內心很感激。自己對目前這兩個崗位都比較喜歡?!?/span>
第二層:想法+理由。
“相比起來還是更想在現(xiàn)在這個崗位工作,主要考慮自己業(yè)務積累還不夠,感覺還沒學深學透,離開崗位感覺專業(yè)不精,半途而廢很可惜,另外自己也確實對業(yè)務非常有興趣,想以后多投入、多鉆研,還希望領導多指點,爭取能達到非常專業(yè)的水平,給單位多做貢獻。”
第三層:態(tài)度。
“我也知道新的崗位工作忙,缺人手,如果確實忙不過來,領導可以把一些工作分配過來,自己一定統(tǒng)籌兼顧,安排好時間,在做好本職的同時,保質保量完成任務,替領導分憂?!?/span>
這就是三個層次的邏輯性。
如何做到有層次?
寫逐字稿。
把要說的話寫下來,修改。修改的過程就是理清思路的過程。
要防止雜糅,確保每個點之間不重合。
邏輯性一般包括,由過去到現(xiàn)在,由點到面,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此及彼,類比,反差,聯(lián)想,遷移……都是邏輯的轉換。
鍛煉邏輯性,還要多思考,同樣的意思,還可以怎么說?怎么說更好?
職場說話,一定要看場合、看對象、看氛圍。
不同情況,說話的順序、側重點、口吻都不一樣。我教大家說重點,是在時間緊、情況急,談工作的時候,先說目的。
如果涉及個人利益,談條件的時候,先做感情鋪墊。
尤其是要資源、要機會的事情,可能一次說不成,談話需要多次,而且每次的滲透側重點不一樣。
比如你想晉升提拔,去找領導談,不一定一次就成,不一定領導心情好,那就多去幾次。
第一次去,表達感恩感謝,匯報工作角度,探探口風。
第二次去,從個人成長發(fā)展請教領導。
第三次去,說明自己的想法和心意,希望獲得領導支持。
爭取優(yōu)質資源的事,要有耐心,做好長期準備。
對說話這件事,大家要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和理解。說話既靠悟性,又靠練習。
不得不承認,有些人確實口才好,無師自通;有些人口才一般,但悟性高,只要用心觀察身邊說話高手,馬上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