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敦煌石窟藝術研究》
對敦煌石窟藝術各時代的風格及藝術特色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并對壁畫中的服飾、飛天以及唐僧取經圖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段文杰先生早在1946年就來到敦煌莫高窟,從事敦煌壁畫臨摹和研究工作,是敦煌研究院的開創(chuàng)者之一。1980年任敦煌文物研究所所長,1984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擴建為敦煌研究院,段文杰就任院長,1998年任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杰先生在長期臨摹壁畫的同時,從美術史和美學的角度對敦煌藝術進行深入研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2.《敦煌圖像研究》
本書所說的敦煌圖像研究,含兩層意思:一是敦煌石窟中繪塑些什么題材?二是為什么要繪塑這些題材?
本書第一、二章本可以合二為一,但考慮到北涼石窟的獨創(chuàng)性,最終還是決定分開寫。這兩章的第一節(jié)都是寫窟產生的歷史背景,但在寫法上不是從泛論經濟、政治、文化背景著手,而是通過摘錄河西走廊大量禪僧習禪的文獻記載,對照現存禪窟貴例,來證明“鑿仙窟以居禪”,或“入定窟以澄神”的歷史必然性。第二章以大量的文字論述“入塔觀像”。“塔”即窟內的中心塔柱,“像”指中心塔柱龕內的造像。
第三章許千佛圖像,研究對象由中心塔柱轉向四壁。千佛圖像系中國僧人的獨創(chuàng)新,現存實物景最見于靖炳靈寺第169窟,西秦繪,然后向東見于天水麥積山、大同云岡、洛陽龍門等石窟,向西見于武威天梯山、張掖金塔寺、酒泉文殊山、族煌莫高窟以及新疆地區(qū)諸石窟,最后又反饋到古代印度。
第四章講三世十方堵佛,這是對千佛圖像的進一步分類研究。現在已經在十六國、北朝時期的石窟內找到三世十方諸佛的造像題名,足以證明這些圖像對于僧尼而言,主要是坐禪觀像用的。第五章講各種本生圖,這在禪經中屬于法身觀。第六章講佛傳圖。第七章講因緣故事圖。這兩章在禪經中都屬于生身觀。加之北魏未西魏初主政敦煌的東陽王元榮,又十分迷帝釋天與梵天,于是建于西魏的莫高窟第249窟窟頂北、南坡出現了帝釋天與梵天巡游太空的圖像。這種圖像,一直延續(xù)到隋代。
第八章就是專講這個問題的。西魏時期,在儒、釋、道三教融合思想的影響下,莫高窟出現一些新圖像,形象是中國傳統(tǒng)的神話人物或者禽靈獸,而反映的思想內容卻是佛教的,例如供用伏羲、女媧形象表現佛教的寶應身菩薩與寶吉祥菩薩。第九章專門探討了這個問題。
3.《敦煌藝術十講》
敦煌研究院六十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辛勤調查與研究、基本上弄清了敦煌石窟“是什么”的問題。但“為什么是這樣?”則還有待于研究。我們知道同樣是源于佛教的內容,印度、中亞和中國表現的是大不相同的,即使是在中國境內,克孜爾石窟、敦煌石窟、云岡石窟、龍門石窟、大足石窟的表現也是各有不同。我們從佛教經典考證,可以弄清楚石窟壁畫和雕塑的內容。通過歷史考古分析,可以探明其時代。至于同一內容為什么會有迵然不同的表現形式?就牽涉到美術史和美學等問題。
趙聲良是學美術史專業(yè)的,這本書就是從美術史的角度對敦煌藝術的探討,內容涉及敦煌石窟壁畫和彩塑藝術以及敦煌寫本書法藝術等方面。
4.《藝苑瑰寶-莫高窟壁畫與彩塑》
敦煌藝術,雖然已經廣為人知,但是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敦煌,包括很多古代文物都似乎是陳舊的、灰暗的、塵封土閉的、缺乏活力的……如果真是那樣,我們難道還需要繼承這樣僵死的藝術嗎?事實上,正如很多研究者所看到的那樣,敦煌藝術是無比精湛、無比輝煌且充滿了活力的。對于現代藝術的很多門類來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作為長期在敦煌工作的學者,深感有必要把敦煌藝術的真髓解析出來,讓更多的人從本質上了解并理解敦煌藝術。
在佛教崇拜的時代,藝術家們傾注了極大的熱情來描繪佛教的各種內容,留下了無比精美的藝術作品。雖經千百年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莫高窟至今仍保存著兩千多身彩塑和四萬五千平方米的壁畫。
5.《敦煌歷史文化藝術》
《敦煌歷史文化藝術》中的敦煌藝術內容僅以敦煌石窟藝術中的敦煌莫高窟建筑、雕塑、壁畫藝術為主體出現,亦是敦煌文化藝術的主體。簡要論述了敦煌藝術史。敦煌石窟藝術是敦煌藝術的一部分,是敦煌學研究的,由建筑藝術、雕塑藝術、壁畫藝術三者緊密結合而成的綜合體藝術。敦煌藝術主要是指敦煌石窟藝術,還包括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絹畫、麻布畫、紙畫、寫本以及敦煌地區(qū)的其他文物藝術品,如古墓壁畫、畫像磚、漢簡書法等。
6.《敦煌壁畫山水研究》
敦煌石窟,是當今世界上無與倫比的石窟藝術博物館。敦煌學,這無疑是一門跨世紀的研究課題,對于敦煌的壁畫山水,著實可以繼續(xù)研究下去。在國外,有人把博物館當作人生第二課堂,有人專程到大英博物館學羅馬克,也有人跑到法國盧浮宮學埃及史。那么,我們何不到敦煌莫高窟學中國美術史,甚至是學山水畫的發(fā)展史。本書,只是對莫高窟壁畫山水的芻議,不當處自然難免,敬請讀者賢教正。
7.《敦煌之旅》
“敦煌”一詞意味著瑰麗、博大、神秘,抑或是浪漫、悠遠?旅日著名作家陳舜臣在20世紀70年代游歷敦煌后,結合大量歷史資料,輔以陳氏的想象與推理,為讀者呈現一派原汁原味的敦煌風情。
當年眾多日本青年讀了此書,懷揣著對敦煌的向往,游歷敦煌,引發(fā)了空前的“敦煌熱”。四十年后再回味此書,可調是當下“敦煌熱”的最佳讀本之一。
8.《絲路梵相:新疆和田達瑪溝佛教遺址出土壁畫藝術》
佛教于公元紀年前后從印度、犍陀羅等地首先傳入新疆和田地區(qū),此后沿著新疆境內的絲綢之路傳播,并成為了新疆歷史上流傳時間最長、信用人數最多、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宗教之一。2002年隨著中日新疆和田丹丹烏里克佛教遺址考古發(fā)掘工作,揭開了“佛國”于闐的神秘面紗。丹丹烏里克遺址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南距和田策勒縣城約90公里,從這里向南出發(fā)到達瑪溝鄉(xiāng)的近100公里范圍內廣泛分布著20多處漢唐時期的重要聚落建筑和佛教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豐富的佛教文化遺珍,其中有“西域蒙娜麗莎”之稱的佛教壁畫令世人驚嘆不已。2002年至2010年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隊又對達瑪溝鄉(xiāng)南部的托普魯克墩一處佛寺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該遺址中保存了中國乃至世界目前所發(fā)現的中古時期的最小佛塔,面積僅有3.74平方米。佛寺雖小,但其保存之完整、壁畫之優(yōu)美、雕塑之精湛、佛堂之典雅,都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境界。
9.《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
本書共分為五編,分別論述了敦煌石窟中的鮮卑、吐蕃、回鶻、黨項、蒙古等五個少數民族的服飾。每一編中運用大量敦煌石窟中的形象資料及其他相關資料,對該民族帝王、王妃、官吏、貴族婦女、侍從侍女、平民、兒童等社會階層人物的服裝、發(fā)型、化妝進行全面、深入的論述。論文的論述不只停留在敦煌服飾表面,而是把服飾研究置于民族遷徙、民族政權變更、宗教信仰、經濟發(fā)展等大背景下,分析了該民族服飾源流、與中原漢族服飾的相互影響、各民族之間服飾相互影響,深入探討了該民族服飾發(fā)展的歷程。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