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其來源脫不開中國傳統(tǒng)文化背景,其組成部分主要由儒釋道三家構(gòu)成。其中,儒家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來統(tǒng)治階級的主流文化意識,亦是茶文化的主體。細觀儒家思想之精義,在中國茶文化的各個領(lǐng)域均有體現(xiàn)。
一、儒家之“仁”與茶人精神
儒家極其看重人格,而且要求從自身做起。儒家的人格思想奠定于孔子的“仁”,“仁”的一大特性就是突出對個體人格完善的追求??鬃釉凇墩撜Z·八佾》中說“人而不仁,如禮何”,又在《論語·顏淵》中主張:“克己復(fù)禮為仁”?!叭省笔强鬃尤蕦W中最根本、最具普遍意義的道德范疇與倫理原則,僅在《論語》當中就被提到109次之多。以禮達仁,是儒家文化對茶道的最大貢獻,這也使得儒家的人格思想成為中國茶人精神的基礎(chǔ)。茶的特性為儒家文人所注意,并將其與儒家的人格思想聯(lián)系起來。儒家正是以自己的“茶德”,作為茶文化的內(nèi)在核心,從而形成了民俗中的一套價值系統(tǒng)和行為模式,它對人們的思維乃至行為方式都起到指導(dǎo)和制約的作用。
茶是一種文明的飲料,被人們視作飲品中的“君子”。首先,這是由其本性決定的。茶性溫,喝茶使人清醒,喝茶可以驅(qū)病健身,茶對人可謂有百利而不一弊,故茶自古已有君子之譽。其次,茶的“君子性”還表現(xiàn)在茶的諸種屬性上。茶的屬性之一是其形貌風范為人景仰。北宋司馬光把茶與墨相比:“茶欲白,墨欲黑;茶欲新,墨欲陳;茶欲重,墨欲輕,如君子小人之不同。”茶的屬性之二是茶作為人間純潔的象征。茶從采摘烘焙到烹煮取飲,均須十分潔凈。正因為如此,人們歷來總是將茶品與人品相比,有茶德似人德的說法,這茶德正是寄寓著儒家追求廉儉、高雅、淡潔的君子人格。
古往今來,有識之士一直倡導(dǎo)廉、儉,增加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而歷代文人雅士的品飲活動向來具有內(nèi)涵深刻優(yōu)雅的文化情結(jié),因為茶清廉、高潔的品性,茶在養(yǎng)廉、雅志和勵志等方面的作用是由古及今的,對君子之風的崇尚心理與飲茶的天然物性被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扒宀枰槐痹⒁馍铋L,兩晉北朝時,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養(yǎng)廉”,以對抗當時的奢侈之風。作為中華茶文化的奠基人,陸羽將儒家修身養(yǎng)性、克己復(fù)禮的首先追求引入茶文化,將品茶作為人格修煉的手段,他在《茶經(jīng)一之源》中就認為真正的茶人必須是“精行儉德之人”??梢哉f,陸羽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實踐和修煉“精行儉德”的理想人格。唐人斐汶在《茶述》中也表述得非常明確:“茶,起于東晉,盛于今朝。其性精清,其味淡潔,其用滌煩,其功效和。參百品而不混,越眾飲而獨高……”在唐代劉貞亮所總結(jié)的茶的“十德”中,有“以茶利禮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這些都代表了儒家的觀點。宋徽宗趙佶的《大觀茶論》中,進一步綜合了前人的說法,總結(jié)概括了儒家的茶人精神:“至若茶之為物,擅甄閩之秀氣,鐘山川之靈察。祛襟滌滯、致清導(dǎo)和,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沖澹簡潔,韻高致靜,則非追速之時可得而好尚炎?!碑敶枋怯X農(nóng)先生曾說:“君子愛茶,因為茶性無邪。”林語堂先生也說:“茶是象征著塵世的純潔?!?span style="line-height: 1.5;">
總體而言,孔子與后儒的道德修養(yǎng)理論,一般都堅持首先克己修身,然后推己及人,而及于社會政治的修養(yǎng)路線。品茶一旦上升到了與人格節(jié)操相對應(yīng)的高度,也就是對茶的清淡寧靜品格的欣賞十分和諧的統(tǒng)一起來了。儒家將道德擺在首位,必須保持高潔的情操,才能在茶事活動中體現(xiàn)出高逸的中和美學境界。
二、儒家之“和”與茶的社會功能
中華民族是一個十分強調(diào)和諧統(tǒng)一的民族,處在春秋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就在社會生活實踐中體會到“和”的作用?!昂汀辈粌H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道德范疇,同時也是美學境界?!昂汀痹谌寮艺軐W中有相當豐富的內(nèi)涵,它不但顯示了儒家的理想境界,也體現(xiàn)了儒家的藝術(shù)情調(diào)?!昂汀笨捎糜谧匀?、社會、人生各個方面,是處在“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的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理想中拯救社會的一劑良方。茶之為物,最為高貴醇厚,而茶人茶事也是相應(yīng)的純潔平和,茶文化之中更是處處滲透著和的思想,可以說講究和諧已成為中國茶文化應(yīng)有的內(nèi)在特質(zhì)。宋徽宗趙佶在《大觀茶論》中也認為茶因稟有山川之靈氣,因而能“祛襟滌滯,致清導(dǎo)和”,可見茶道以“和”為最高境界。如果說“和”可以代表茶性的核心,那么這個“和”充分說明了茶人對儒家和諧或中和哲學的深切把握,對自然與人文統(tǒng)一的追求。儒家認為茶可以協(xié)調(diào)人際關(guān)系,飲茶營造了一個強調(diào)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的和諧的空間,這正是代表了儒家茶文化真實的理想。茶在民間作為習俗出現(xiàn),首先是相互交往、互敬互重、增進友誼的象征。飲茶風俗作為睦鄰之道,可以從錢塘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中找到相關(guān)的記錄:“杭城人皆篤高誼,……或有新搬來居止之人,則鄰人爭借助事,遺獻湯茶,……相望茶水往來,……亦睦鄰之道,不可不知?!蓖ㄟ^清茶一杯,可以更多地審己、自省,清清醒醒地看待自己,認識別人。各自內(nèi)省的結(jié)果,是加強理解,促進和諧,增進友誼。其間蘊含的寬容平和與絕不強加于人的心態(tài),恰恰是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相處之道,相互尊重,和諧共處,這恰恰又正是最具有現(xiàn)代意識的宇宙?zhèn)惱?、社群倫理和人道原則。
三、儒家之“中庸”與行茶之道
所謂中庸,按儒家創(chuàng)始人孔子自己的解釋就是“不偏不倚”“執(zhí)其兩端而折之”?!爸杏怪疄榈隆边@句話出于《論語·雍也》:“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應(yīng)該說,中庸思想在孔子和后代儒家那里,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孔子甚至把中庸作為一種君子人格,《中庸·第二章》中有:“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p>
2013年04月23日 08:44 來源: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 作者:陳星橋
編者按:佛教主張清心寡欲,因此佛教徒飲食方面的嗜好是極少的。惟有茶,中國佛教徒不僅對其情有獨鐘,而且經(jīng)過研究、開發(fā)與提倡,影響及于整個社會,以至飲茶之風經(jīng)久不衰,并傳入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和日本等國,創(chuàng)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中國佛教與茶有著怎樣的深厚淵源呢?佛教中有哪些關(guān)于茶的歷史公案呢?我們可以體會古德“茶禪一味”的旨趣。本文摘編自陳星橋的論文《茶·茶益·茶道》。歡迎茶人朋友賞讀。
“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保▓D片來源:鳳凰網(wǎng)華人佛教 攝影:丹珍旺姆)
茶與中國佛教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佛教徒飲茶史至晚可追溯到東晉。《晉書·藝術(shù)傳》記載,單道開在后趙的都城鄴城昭德寺坐禪修行,不畏寒暑,晝夜不眠,“日服鎮(zhèn)守藥數(shù)丸,大如梧子,藥有松蜜姜桂伏苓之氣,時復(fù)飲茶蘇一、二升而已,”古代有將茶與姜、桂、桔、棗等果料香料一同煮飲的習慣,茶蘇即此類。佛教初傳中國,國人多視之為神仙方術(shù)一類。而當時僧人多修習小乘禪法,且嚴格遵循過午不食的戒規(guī)。為了補足午后的營養(yǎng),提神益思,驅(qū)除禪修中的昏沉,同時也為了養(yǎng)生,迫切需要一種秘方或帶有藥有用功能的飲料(午后可飲果汁等)。而正是這種需要,兩千年來,使茶與佛教產(chǎn)生了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茶在寺院普及是在唐代,尤其是禪宗興起之后,并影響及于社會?!斗馐下勔娪洝わ嫴琛酚涊d:“南人好飲之,北方初不多飲。開元中,泰山靈巖寺有降魔師,大興禪教。學禪務(wù)于不寢,又不夕食,皆許其飲茶。人自懷挾,到處煮飲,從此轉(zhuǎn)相仿效,遂成風俗,自鄒齊滄棣,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煎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色額甚多?!?/p>
由于唐宋禪僧的提倡,促進了北方民間飲茶習慣的普及。唐大中三年(849)“東都進一僧,年一百二十歲,宣帝問服何藥而致此,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至處惟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宋錢易《南部新書》)。
宋代禪僧飲茶已十分普遍。道原《景德傳燈錄》中說到吃茶的地方就有六、七十處之多。其中有“問如何是和尚家風,師日'飯后三碗茶’”之句。一些禪僧到了一日幾遍茶,不可一日無茶的地步。 正是由于飲茶的普遍性,形成了佛教獨具特色的茶文化。禪寺一般在法堂東北角設(shè)“法鼓”,西北角設(shè)“茶鼓”。如宋林逋詩:“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臺卓酒旗。”叢林四十八單職事中事即有“茶頭”一職,司掌煮茶,獻茶待客。在山門前還有“施茶僧”,為香客游人惠施茶水。寺院的茶一般分三種,《蠻甌志》載覺林院僧人“待客以驚雷筴(中等茶),自奉以萱帶草,(下等茶),供佛以紫茸香(上等茶),蓋最上以供佛,最下以自奉也?!贝送飧鶕?jù)用處不同, 茶有種種名目。如每日在佛前、祖前,靈前供奉茶湯,稱作“奠茶”,接受戒年限先后飲茶,稱為“戒臘茶”,住持請所有僧眾飲茶,稱為“普茶”;化緣所得,稱為“化茶”;平時坐禪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焚香一枝,香后監(jiān)直都要“打茶”,“行茶四、五匝”。
寺院中以煮茶、品茶聞名者代不乏人。唐代詩僧皎然即善烹茶,他與茶圣陸羽為至交,并留下許多有名的“茶詩”;五代十國吳僧文了善烹茶,游歷荊南,被譽為“湯神”;宋代南屏謙師妙于茶事,自云“得之于心,應(yīng)之于手,非可以亨傳學到者”。同進代的還有僧人福全,擅長“茶百戲”,名聞一時。即以陸羽而言,不僅出身于寺院,且一生行蹤幾乎未脫離寺院。宋代一些寺院還舉辦“斗茶”活動。如余杭經(jīng)山寺經(jīng)常舉行由僧人、施主香客參加的茶宴,以鑒別各種茶葉的質(zhì)量,并發(fā)明了把幼嫩的優(yōu)質(zhì)芽茶碾成粉末,用沸水沖泡的“ 點茶法”。這一切都極大地繁榮了我國的茶文化。
禪宗寺院大多數(shù)都建于名山勝地、綠水青山之間,而且有著“農(nóng)禪并重”的傳統(tǒng)。因此有條件的寺院都辟有茶園,流傳至今的名茶不少即源于這些寺院的僧人之手。例如四川蒙山茶,相傳為漢代甘露普慧禪師親手所植,有“仙茶”之譽,武夷巖茶,是烏龍茶的始祖。宋元以來,該茶以寺院所制最為得法,因此當?shù)囟嘁陨藶椴鑾煟唤K洞庭山水月院僧人擅長制茶,出產(chǎn)以寺院命名的“水月茶”,即今有名的碧螺春茶; 浙江云和縣惠明寺的“惠明茶”具有色澤綠潤,久飲香氣不絕的特點。它曾以優(yōu)異的質(zhì)量在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一等金質(zhì)獎?wù)潞酮劆?。此外,普陀山的普茶、黃山的云霧茶、大理的威通茶、天臺萬年寺的羅漢供茶、杭州法鏡寺的香林茶等;都是最初產(chǎn)于寺院的名茶。
佛教茶文化還有一個重要內(nèi)容,即禪師們借茶說禪而留傳下來的公案故事。例如《五燈會元》記載,一客人向南隱問禪,南隱以茶相待。他將茶水倒入杯中,茶滿了仍繼續(xù)倒……,客人說:“師父,茶已經(jīng)滿了,不要再倒了?!蹦想[說:“你就象這只茶杯一樣,里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反映了禪去執(zhí)、空靈的境界。另一關(guān)于“趙州茶”的公案尤為著名。趙州從諗禪師問新到僧:“曾到過這里嗎?”回答說:“曾到過”,趙州說“吃茶去”。又問一僧,回答說“不曾到過?!壁w州仍說“吃茶去”。院主聽了覺得奇怪,問趙州:“為什么曾到者讓吃茶去,不曾到者也讓吃茶去?”趙州叫院主,院主答“在”,趙州說:“吃茶去”。這個公案較好地反映了臨濟禪剿絕情識、機鋒峻烈的家風。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當代詩人趙樸初十分喜愛這則公案,常將它用于作詩中。 例如為河北趙縣柏林寺趙州從諗和尚影像碑題詩“平生用不盡,拂子時時豎,萬語與千言,不外吃茶去。”此外他還作過一首五言絕句:“七碗愛至味,一壺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壁w樸初曾多次將此詩寫成條幅贈人或賀會,以啟發(fā)人們?nèi)ダ^承和體會古德“茶禪一味”的旨趣。
本文作者陳星橋系《法音》雜志副主編
[責任編輯:楊玨]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