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迷
我一直想寫一點關(guān)于歷史的東西,可是怯于提筆,畢竟浩如煙海的資料無從比較對錯。歷史是一個任人裝扮的花臉,沒有人知道哪一張臉是真實的,我們能知道的僅僅是那些我們需要的臉孔,問題在于哪一張臉是我們最需要的?是歷史課本上教的還是清宮劇里演的?那些是非混淆的歷史就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前些天看了《明朝那些事兒》,很激動。感謝當年明月,他筆下栩栩如生的明朝將士給了我提筆的勇氣。明是一種精神,一種讓當今中國人汗顏的民族氣節(jié),一種血性、理性、張狂、無畏,一種中國人早已丟失的驕傲和自尊。是的,我該寫點什么了,也許我不能寫出一段沒有紕漏的歷史,但我能寫出我們需要的歷史,一段漢民族輝煌與泯滅的歷史。
從哪兒說起呢?從我們每天都用的漢語說起吧。
引子
第一節(jié)、胡言的漢語
清大興文字獄,知識分子朝不保夕,沒準哪一句話說錯就會進太平間,因此不敢議論時事,不敢評點歷史,連吟詩作賦都不敢,那知識分子憋慌了都干什么呢?于是乾隆嘉慶年間興起一個乾嘉學派,正事不干,專門考據(jù),天天翻故紙堆,考據(jù)的內(nèi)容五花八門,其中一個重要的部分是語音學(音韻學),隨便說一個字,考證這個字先秦怎么讀,漢怎么讀,唐怎么讀??甲C到后來得出一個對現(xiàn)代人而言意義深遠的結(jié)論:中國古代漢語的發(fā)音與江浙一帶的方言相近,與北方話相去甚遠。后人接著研究,發(fā)現(xiàn)古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至今還保留在東南沿海的方言中,比如吳語,閩南話、客家話、粵語;尤其是客家話,較好地保存了唐代的中原漢音。
本朝官方的說法一般是漢語分五大方言(或七大方言,增加贛語和湘語),這五大方言內(nèi)部還有無數(shù)的小方言。不過這個說法存在爭議,因為西方學者對語言的定義為互相之間不能通話的均應列為不同的語言,照這個定義,漢語事實上是一大堆語言的統(tǒng)稱。說個真實的笑話:我一個師弟是浙江黃巖人,他的某位老鄉(xiāng)有一次在大學校園的公共電話亭給家里打電話,當他高亢激昂地和父母拉過家常掛下電話后,驚訝地發(fā)現(xiàn)后面等電話的同學用崇敬的眼光望著他,并情不自禁地說:“你的英語講得真好!”這件事說明兩個問題:第一、中國的英語教學不是失敗,而是失敗到極點。第二、黃巖話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而言確實很像一門外語。還有一個例子,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國軍隊的話務員都選用莆田人。很顯然,越南監(jiān)聽的情報人員聽得懂國語粵語,但絕不可能聽懂莆田話,那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語言(方言)。
有人會說,漢語各大方言雖然語音差異極大,但都使用漢字,應該算同一種語言。這種說法雖然是本朝的官方論調(diào),但不太經(jīng)得起推敲。東方語言大多屬孤立語,同音字多,缺乏曲折變化,因此只有使用漢字這樣一種意音文字才能清晰地表達詞義,而且每個漢字對應不同的語言可以有不同的發(fā)音。漢字曾廣泛被日本、朝鮮、越南等周邊國家用作書寫語言,但從沒人說日語、韓語、越南話就是漢語。朝鮮和越南近代相繼廢除漢字,文化上是一種倒退。日本人譏諷韓國人說他們廢除漢字后,連“韓”和“漢”都分不清楚(韓國人要的會不會就是這個效果,這樣中國的都變成韓國的了)。韓文是注音文字,無法解決同音字問題,很容易導致歧義,漢字不得已又小范圍恢復使用,最終于1999年8月7日,金大中發(fā)布總統(tǒng)令,要求在必要的情況下并書漢字以確保公務文書的內(nèi)容準確的傳達。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漢語各方言確實更象語言,意大利語和西班牙語相互能聽得懂尚且算作兩種語言(這也是西方學者動輒會十幾門語言的原因,并不比掌握十幾個中國方言難度高),何況我們的方言之間完全不能溝通。不過,鑒于本朝官方的立場,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干脆反其道而行之,將朝鮮語、日本語、越南語等中國周邊語言統(tǒng)稱作漢語的“域外方言”。反正差不多,要么都算語言,要么都算方言。
我們都知道,語言是文明的載體,也是一個民族的最基本特征。沒有自己的語言,不能否定一個民族,但有自己的語言,肯定是一個民族,這就帶來一系列荒謬的問題:漢語五大方言區(qū)照這個理論應該算五個民族,可現(xiàn)在大家都稱自己為漢族,那么哪一種方言或文化最能代表漢族?讀者會說,這不是廢話嗎?中國70%的人操北方話,當然是北方話嘍。這又產(chǎn)生兩個問題:一、北方話真地能代表漢語嗎?二、北方話內(nèi)的差異也不小,初分為八區(qū)方言,從西南官話,江淮官話到東北官話,各有各的調(diào),哪一種官話最能代表北方話?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得先來研究一下目前中國的官方語——普通話的來由。
“普通話”是中國官方標準話最近的稱呼,中古時期的標準語稱作“雅言”、“雅音”、“正音”,明清稱作“官話”,清末改稱“國語”,1956年最后命名為“普通話”?,F(xiàn)代普通話最早發(fā)端于1909年(宣統(tǒng)元年)清政府設立的“國語編審委員會”,將官話正式定名為國語。那么當時的官話是什么話?是八旗口音。換句話說,那根本不是漢人的語言,而是滿蒙的語言,確切地說,是滿蒙說的漢語。這也就是為什么大伙兒都說黑龍江人(尤其是哈爾濱人)的普通話說得最標準,為什么我們的蒙古族兄弟操起普通話個個字正腔圓,比北京人說得還溜?這原本就是他們的語音嘛。
將普通話定為漢語的標準音,產(chǎn)生出一個世界上絕無僅有的滑稽現(xiàn)象:漢語說得最標準的區(qū)域在長城以北,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胡人居住區(qū)黑龍江和內(nèi)蒙古,而絕大多數(shù)的漢人說不出一口標準的漢語;繼承漢民族文化最多的東南沿海民眾說的是和普通話完全不同的的語言(方言),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懂普通話。這是哪一茬對哪一茬?
現(xiàn)在的官話事實上是完全游牧民族化的漢語,那么游牧民族對漢語究竟產(chǎn)生過什么影響?首先,發(fā)音越來越簡單。古漢語的發(fā)音較為復雜,至今閩南話有七個聲調(diào),粵語有九個聲調(diào),還有p,t,k,m,n,ng六種輔音韻尾。游牧民族南遷后顯然發(fā)不出這么復雜的音,于是北方的語音越來越簡化和胡化,同音字愈來愈多,要保證語義的準確,只能將復合詞大幅增加,導致語言越來越啰嗦。學過古漢語的都知道,古文言簡意賅,將古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要多費不少口舌。
由于中國灌輸式的教育,國人對普通話都有一種高山仰止的感覺,事實上,普通話的地位即使在近代,也受到過挑戰(zhàn)。第一屆民國議會的議員半數(shù)以上是廣東籍人,當時要投票選擇中國的官方語言,孫中山怯于北洋軍閥的勢力,一個一個去廣東籍議員那里游說,要他們放棄粵語,投北京官話,最終粵語以一票敗北。這一票使游牧民族的文化在中國取得徹底的勝利,標志著漢人已完全接受了游牧民族文化的正統(tǒng)地位,那個彪炳青史的漢民族已不復存在。
現(xiàn)在讀者會問:北京官話之前中國的“雅言”、“雅音”是什么話?答案很出人意料,最起碼出乎我的意料:南京官話!
晉代中原漢民衣冠南渡定都南京以后,中原(洛陽)雅音成為南京上層社會的用語。之后洛陽雅語和南京吳語融合,逐漸形成南方的江淮官話,以金陵雅音為標準。從東晉到清初的近一千五百年歷史中金陵雅音一直都是中國語音的正統(tǒng)。隋朝統(tǒng)一中國定都長安,編著《切韻》,音系為當時金陵雅音和洛陽雅音的綜合系統(tǒng),因以南朝為正統(tǒng)而偏重金陵士音。唐著《唐韻》,沿隋《切韻》;宋編《廣韻》,襲隋唐《切韻》、《唐韻》。因此唐宋雖然沒有普通話,但從韻書中可以看出,南京音是最標準的。元朝蒙古人說蒙古語,漢人說漢語,互相之間要翻譯,亂七八糟。明恢復漢統(tǒng)后,“一以中原雅音為正”,即以南京音為基礎音系,南京官話為國家標準語音。明清時期來華的傳教士說的都是南京話,甚至到民國初年,西方傳教士主持的“華語正音會”依然以南京音為標準,這實在是個諷刺,老外堅持漢統(tǒng)比漢人堅持的時間還長。南京話對中國周邊國家也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六朝時期中國傳入日本的語音就是吳音(金陵雅音),從江戶時代到明治初年,日本官立學校和民間私塾所教的中國語都是南京話,直至明治九年(1876年)日本官方才轉(zhuǎn)而使用北京話。
那么北京官話又是怎么來的?這得追述到四百年前大名鼎鼎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利瑪竇與不懂漢語的龐迪我神父同行前往北京,搭乘一個大太監(jiān)的船,臨別時這位太監(jiān)將一個從南京買來的男孩作為書童贈送給兩位傳教士,告訴他們這個男孩口齒清楚,可以教他們純粹的“南京話”(《利瑪竇中國札記》意大利原文為“中國話”,同時代的傳教士金尼閣將之翻譯成拉丁文時譯作“南京話”)??梢娭钡矫髂?,南京話依然是中國話的代名詞。利瑪竇到北京后作出一項中國文化史上的創(chuàng)舉,他第一個用羅馬字母拼音漢字記錄下當時的北京官話,從他的記錄中后人驚訝地發(fā)現(xiàn):當時的北京話有大量入聲字并且沒有zh、ch、sh等翹舌音。這說明當時的北京話與現(xiàn)在的北京話根本不是一碼事。后人將利瑪竇、金尼閣的拼音方案和1902年K. Hemeling出版的《南京官話》相比較,二者基本相同。因此明代的北京話確切地說就是通行全國的南京官話。
滿清入關(guān)造就中國歷史上漢語的最后一次退變,滿人把紫禁城周圍10里之內(nèi)的漢人全部趕走而專屬滿人居住,這個范圍稱為北京的內(nèi)城,而10里之外稱為外城。內(nèi)城的滿人說滿語,外城的漢人說明朝官話即南京話。很快滿人發(fā)現(xiàn)滿語在老林子里打獵伐木還能湊合著用,一進城面對花花世界詞匯量遠遠不夠,靠滿語沒法生活,只好硬著頭皮學漢語。問題是滿人學漢語有先天缺陷,入聲字發(fā)不出一下子全部丟棄,造成現(xiàn)代漢語同音字急劇增加,語言表達能力大幅下降。滿人發(fā)音象老外說漢語那樣不倫不類,但滿人不是老外而是中國的統(tǒng)治者,這種蹩腳漢語在北京內(nèi)城定形后,迅速向外擴張,隨著滿清統(tǒng)治的鞏固而遍及全國。
雍正年間(1728年),清設正音館,首次確立以北京內(nèi)城官話(八旗音)為國語正音,大力推廣滿式發(fā)音。但南京話直到清末,依然有“南京白話最堪嘉”的美譽。滿式漢語的國語標準音地位至清末民初才最終確立。從此蹩腳成為正統(tǒng),這種對漢語的發(fā)音、詞匯和語法進行全面破壞的滿清官話被定義為“國語”。清267年統(tǒng)治將漢文明徹底地從地球上抹去,到民國時已搞不清哪些是滿,哪些是漢,國人將被滿人強暴過的漢文化視為正統(tǒng),漢民族徹底地墮落,淪為任人宰割的鴨子。
我也是近期閑暇時研究方言才知道的這段歷史。我在南京生活了那么多年,從來沒有聽人說過南京話的輝煌過去,甚至南京的鄉(xiāng)土教材對這段最值得榮耀的歷史也只字未提,整天就是六朝古都,似乎帝王將相就是值得懷念的全部,這是怎樣的一種教育?說實話,這么些年我一直在努力改造自己那土里土氣的南京腔,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自己說的才是“中原雅音”,我一直都在為自己發(fā)不準八旗語音而煩惱。原本我已不準備讓兒子再學南京話,畢竟那是一個正在流失的方言,現(xiàn)在我改變了主意:先學南京話吧,那是漢文明的最后一點血脈。
隨便提一句,正規(guī)的歷史劇似乎都應該用南京話來對白,當然胡人進京還是可以說普通話的。
現(xiàn)在有人會問:南京話和北京話到底有什么區(qū)別?說白了還是前面提到的入聲。中古漢語的聲調(diào)分為“平上去入”四聲,前三聲保留至今,入聲游牧民族發(fā)不出,因此經(jīng)元清兩朝的半殖民統(tǒng)治,入聲在華北等地的官話中消失。結(jié)果是用普通話讀古詩詞,平仄對不上,而東南沿海方言大多還保留入聲,因此用上海話念古詩詞就比用普通話讀順溜得多。而目前八大官話方言中,唯一保留入聲的就是以南京話為代表的江淮官話(江淮官話的范圍包括江蘇、安徽、湖北長江以北沿江地帶和江西、浙江的部分地區(qū)),因此北方語系中,只有江淮官話還保留了唐宋語音的特點。
好多年不說南京話都不大會說了,不行,我得重新操練起來。
啰里啰唆講了半天,漢語這一部分總算說完了。文明的特征除了語言還有什么?服飾。好,下一章就講漢服,問題是有人見過漢服嗎?
------------------------------------------------------------------------------
附記:1、Mandarin很多人(包括我以前)誤以為是“滿洲語”或“滿大人”的音譯。其實這個英文單詞可能源于葡萄牙語mandarim或荷蘭語mandar?n,直譯為漢語就是“官話”,即官場說的話。Mandarim或mandar?n在明朝中西交流時就已出現(xiàn),因此和滿人沒什么關(guān)系。
2、南京話在普通話的影響下,已基本消亡。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