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計劃今晚看書,結(jié)果到了晚上,有人請我出去聚會,然后,就放棄了原有讀書的計劃,聚會回家后,又會后悔不已。
上周末原計劃要去健身,結(jié)果閨蜜臨時約逛街吃飯,耽誤了健身的時間,現(xiàn)在內(nèi)心還在自責;
答應帶孩子去游樂園,每次計劃好,總是臨時有事走不開,每每想起就心存愧疚;
計劃去年考個專業(yè)證書,名報了,書買了,視頻課也有,一開始計劃得好好的,到考試才發(fā)現(xiàn),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知識點沒學到一半兒:
計劃下半年換個喜歡的工作,可又擔心辭職找不到合適的,就一拖再拖;
……
好像人生許多事,都不能由我做主,想做一件事,總有這樣那樣的原因耽誤了。
我們每個人,對自己的行為都會有一套固定解釋模式,諸如上面的種種行為,如果我們簡單的歸因,很容易否認自己的執(zhí)行力和意志力。
生活中有太多類似的場景,我們沒做好卻急于給出解釋,但這個解釋是否正確?我們是否真的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呢?
有時候我們沒做好,并不是我們真的缺乏執(zhí)行力和意志力,更深層次原因,是我們還沒想明白,自己為什么要去做。我們做一件事的動機,往往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為,從而影響這件事的結(jié)果。
在人生不斷追求幸福的路上,可謂是動機不對,努力白費。
從小到大,我常常聽老人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這句話帶給我們的直接信念是:
要追求比別人更高的地位,賺比別人更多的錢,成為比別人更厲害的人,就必須吃很多苦。那么成為“人上人”之后呢?就真的可以快樂和幸福了嗎?
但實際上,大多數(shù)人對這句話的理解是錯誤的。這里“人上人”并不是一般功利的想法,在這里深層的意思是,他可以處事更豁達通透,看事務的眼光更長遠,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從而能獲得他人的尊重、愛戴。
你發(fā)現(xiàn)了嗎?“處事更豁達通透,看事務的眼光更長遠,做起事來更得心應手”,等等,這些都是從我自己出發(fā),都可以讓我們自己活得舒服一些,而“獲得他人的尊重、愛戴”,只是成功后的副產(chǎn)品,但二者均與物質(zhì)無關(guān)。
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往往弄錯了,我們努力追求的,往往是金錢、地位、名利、美貌等等,這些具體的外顯目標,其實并不是我們努力的真正動機,它只是社會環(huán)境灌輸給我們的普遍價值觀和規(guī)則。
為什么我們每天忙忙碌碌,卻并不感到幸福呢?愛德華·L. 德西在《內(nèi)在動機》一書中給出了答案:
只是追求那些外界強加給他的價值和目標的人是不自由的,因為他喪失了內(nèi)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也無法獲得真正持久的幸福。
當我們找到了一件事的真正內(nèi)在動機,明白自己為什么而做,才能堅定不移地去行動,并持續(xù)從中獲得幸福感。
1969年,德西在還是一名心理學博士生時,就開始癡迷于一個問題:
小孩子在剛出生的幾年內(nèi),往往對外界有著極其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像海綿一樣不停地吸收著一切新的知識,渴望探索和學習。
可是為什么到了學校,那么多的孩子都逐漸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這令我想起一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
一個記者路過某個村子,看到一個正在放羊的小孩。
記者便問小孩兒:“你長大了最想做什么呢?”
小孩兒想都沒想,很自然地回答:“當然是放羊呀?!?/p>
記者追問:“那羊兒養(yǎng)大了后干什么?”
小孩兒答道:“賣錢?!?/p>
記者又問:“賣養(yǎng)得來的錢,你想用它做什么呢?”
小孩兒不假思索地答道:“娶媳婦。”
記者繼續(xù)追問:“娶了媳婦之后呢,你想干什么?”
小孩兒答:“生娃?!?/p>
記者又問:“生了娃之后呢?”
小孩兒答:“放羊?!?/p>
我們的認知和價值觀,就像是一道無形的屏障,擋住了我們看見更廣闊世界的視線。而比這個更可怕的是,我們的行為喪失了內(nèi)在動機和真正的自主。
這就像我們在不懂時尚的時候,盲目跟著潮流走,可當下的潮流并不適合我們;
我們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活成了隨波逐流,以為大多數(shù)人追求的,就是我們想要的,當我們在努力追逐的路上,并不會感受到幸福。
某種意義上來說,其實我們許多人,許多時候做的事情,可能和這個放羊娃沒有太大的區(qū)別。
如果把“放羊”看成是學習的話,你有想過為什么學習嗎?
我們大多數(shù)人,學習是為了考高分,考高分是為了考個好大學,考好的大學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找個好工作是為了有錢、權(quán)或者名利等等;歸結(jié)起來無非就是:“我們不得不學習”。
關(guān)于學習,又回到了德西癡迷的那個問題,小孩子為什么越長大越喪失學習的動力呢?
因為我們陷入了學習的怪圈:
我們不停地追逐分數(shù),不停地與他人比,與自己比,就喪失了學習過程中樂趣。
我們不是為了喜歡和興趣而學習,我們只是為了達到某個目標,達不到目標我們會挫敗,達到了目標,會有更高的目標等著我們。
我們不停地追逐和比較,無形的壓力緊繃著每根神經(jīng),哪里還有快樂可言。
我們總是習慣把我們做的每一件事功利化。殊不知,在學習這條路上,錯把目的當動機,是最大的錯誤。
找不到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全憑意志力去堅持,是很難走遠更不可能從中獲得快樂。
這時候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學霸?
真正的學霸,必定是找到自己學習的內(nèi)在動機。
我就遇到過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在圖書館認認真真地抄寫詩詞。
我問她為什么要抄寫這些詩詞的時候,她回答是她很喜歡詩詞,而不是爸爸媽媽讓她做的。
只有找到自己學習的內(nèi)動力,因為喜歡和興趣而學習,才能掌握自主,才能真正體會到這個過程的幸福和快樂。
同樣,如果把“放羊”看成是工作的話,你有想過為什么工作嗎?
我們大多數(shù)人工作,是為了更多的錢,有了更多的錢就可以過上想過的生活,有個好工作走出去有面子、給家人長臉,掙更多錢的錢是為了孩子生活得更好;總結(jié)為一句話就是“人們不得不工作”。
《哈佛商業(yè)評論》雜志指出,雖然工作占據(jù)了一個人的人生中大部分時間,但很多人并不認為它是件有意義的事。
大多數(shù)人將工作看作一種謀生的手段,因此每天上班時如坐針氈,總盼著快快下班,然后有時間去做更重要的事情,比如陪孩子、玩游戲、刷劇、逛街,等等。
找不到工作的內(nèi)在動機,全憑意志力去堅持,是很難從工作中獲得幸福感的。
但實際上,我們身邊從來不缺工作狂:
有些人常年加班樂此不疲,更有許多人承擔的工作遠遠超出了職責范圍;
也有滿腔熱情的志愿者,他們常常比領(lǐng)取薪水的專職員工更積極主動,幸福洋溢在他們臉上。
這些人往往找到了工作的內(nèi)在動力,掌握了工作的主動權(quán),就能以職業(yè)為榮,從中獲得心情的愉悅和滿足,獲得人生的幸福感。
英國人類學家蘇茲曼在《工作的意義》中所寫的:
“我們的工作與生活融為一體,密不可分”,“幾乎任何'工作’都能讓我們獲得意義感、滿足感和自豪感。
我們無論是學習、工作,還是決定做一件事,想清楚為什么做,即找到行動的內(nèi)在動機,很大程度上決定這件事兒能否做成。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亞當·格蘭特,曾經(jīng)對一家電話集資中心的員工進行過調(diào)查,當時他們是為了給學生籌集獎學金。
據(jù)這里的員工反饋:這份工作非常難做,因為大部分打出去的電話,都會遭遇冷落,幾乎沒有人愿意捐款給一個素不相識的人。
格蘭特教授想到這樣一個辦法:
他把員工分成了三個小組,讓第一組員工與受贈學生面對面交談,聽他講述依靠這筆錢完成學業(yè)的設(shè)想和藍圖;
第二組員工只收到了學生的感謝信;第三組員工跟受贈學生之間沒有任何聯(lián)系。
結(jié)果出乎意料:
一個月后,第一組員工打出去以往兩倍以上的電話,籌得的捐款數(shù)額是過去的三倍;
第二組和第三組員工的工作表現(xiàn)和成績,相較之前沒有多大的變化。
格蘭特教授認為,與受助學生之間的直接聯(lián)系讓員工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有著實實在在的意義,即他們找到了做這件事的內(nèi)在動機。
正如《哈佛商業(yè)評論》所說的那樣,當人們在工作中找到內(nèi)在動機時,就能把一份工作視為己任時,在行動過程中,會更執(zhí)著、積極和投入,表現(xiàn)也就更出色。
這種讓人主動激勵自己的東西就是內(nèi)在動機,即人們?yōu)樽约憾瞿臣?,為了行為本身固有的回報而做某件事?/p>
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
一個小鄉(xiāng)村里,住著一位喜歡清靜的老人。但令她煩惱的是,附近住著的一些孩子,頑皮的孩子們天天互相追逐嬉戲,打鬧聲不絕于耳,這就讓老人很難休息好。
老人試著各種辦法和孩子溝通,都不見成效。最后,老人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孩子們叫過來,告訴他們,如果他們之中誰叫的聲音越大,誰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報酬。
按照約定,她每次都會根據(jù)孩子們制造的喧鬧聲大小,給予每個孩子不同的獎勵。
等到孩子們習慣這種獲取報酬的方式,老人就開始逐漸減少給出的獎勵。
直到最后,無論孩子們?nèi)绾纬臭[,老人一分錢也不給他們。
結(jié)果出乎意料,孩子們都不愿意再大聲吵鬧了。
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正,他們認為“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叫”,所以,孩子們再也不到老人所住的房子附近大聲吵鬧了。
心理學家也做過類似的實驗:
愛德華·L. 德西在1969年的時候,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實驗,叫索瑪拼圖實驗。
這個游戲簡單點來說,就類似于現(xiàn)在孩子們玩得拼圖。德西找來兩組實驗者,然后說明了不同的條件。
他對第一組說:你們只要拼出一個圖形,就獎勵一美元。這在當時,對于一個學生來說,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而對于第二組,他只是發(fā)出讓他們拼拼圖的指令,并沒有宣布有任何獎勵。
等到了預定的時間,德西讓他們停下來,到休息室去休息。休息室里擺放著雜志、圖書,當然還包括索瑪拼圖。
也就是說,在休息室,這些被試者可以自由選擇,看雜志、看書或者繼續(xù)玩索瑪拼圖。
最后,德西得出的結(jié)果是:
給一塊錢獎勵的那組,在休息時間不會去碰拼圖。原因是他把拼圖當作了任務,沒有外部激勵,他們就不想再去做。
但是,另外一組沒有給錢的被試者,他們在休息時間會繼續(xù)玩拼圖,那是因為他們保持著對拼圖的樂趣。
道理等同于那些喧鬧的孩子,他們?nèi)绻晳T獎勵才去吵鬧,那么,一旦老人不給獎勵了,他們就不再對喧鬧感興趣,因為原本吵鬧的動機被破壞了,樂趣不復存在。
6歲麗莎非常喜歡鋼琴,她的鋼琴老師設(shè)置了一些練琴規(guī)則。
如果每周能練習到一定的時間,麗莎就可以得到一顆星星,當她累積到足夠多的星星時,她就可以獲得一?!罢鋵殹?。
有了這些獎勵,麗莎對練琴更加積極了,每次完成后拿到獎勵,她都非常開心。
過了一段時間,爸爸發(fā)現(xiàn)不對勁兒,因為麗莎練琴的速度越來越快,看起來非常著急。
爸爸發(fā)現(xiàn)后對她說:“你別拉了,今天休息吧?!?/p>
麗莎反駁說:“不行,我必須得拉。我要得到我的'珍寶’”。
爸爸說:“你今天不用拉,爸爸也會給你這個'珍寶’”。
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鋼琴老師使用的獎勵機制,孩子很容易被獎勵控制的,關(guān)注點在贏得更多的獎勵,原本練琴的內(nèi)在動機——喜歡和熱愛音樂、享受音樂的體驗感減弱了。
麗莎的爸爸說:“你不需要考慮珍寶,你應該去體會音樂的美好?!毕硎芤魳返拿篮茫@是練琴本身的副產(chǎn)品,也是藝術(shù)的本質(zhì),喜歡和熱愛才是內(nèi)在動機。
外在獎勵則很容易漸漸取代內(nèi)部動機,支配孩子的行為。就像那群因為好玩兒而吵鬧的孩子,在內(nèi)在動機被外部獎勵取代后,一旦取消獎勵,他們不再有動力繼續(xù)吵鬧。
要想持續(xù)做一件喜歡的事情,并從中獲得持久的幸福感,就不要過多地關(guān)注外部獎勵,而是享受專注事情本身,讓內(nèi)在動力持續(xù)發(fā)揮作用,從而在心理上獲得真正的自主和自由。
大多數(shù)小孩子,小時候都喜歡簡簡單單地畫畫,只要有一疊紙和一盒彩筆,他們隨意自主地畫,可以玩兒很久。如果打擾不去打斷,有些孩子甚至可以畫上幾個小時。
沒有任何外界獎勵的干擾,這時候,他們畫畫的動力完全出于內(nèi)在——他們能堅持這么長時間,僅僅因為喜歡和樂趣。
我們知道了,獎勵會減弱內(nèi)部動機,你如果想讓一個孩子停止對畫畫的興趣,那么,你只需要告訴他們:每畫一張畫,獎勵十元錢。
如果一個孩子本身就喜歡做某事,我們再去給他們外部獎勵,他們喜歡做某事的這個行為就會減弱。有研究表明,這不僅適用于兒童畫畫,也適用于音樂、舞蹈、體育,等等。
對成年人也一樣,有些藝術(shù)家,最初是被自身的好奇心和興趣驅(qū)動,當他們有了名氣,或者想通過藝術(shù)獲得更多財富,陷入追名逐利的怪圈,他們就開始厭倦藝術(shù)了。
相反,當他們能保持初心,不斷去追求藝術(shù)的精進,錢和名只是努力的副產(chǎn)品,就不會被金錢和名利控制。
《甜心先生》里,那名年輕的運動員,一開始因為熱愛運動而參賽,感受無比快樂。當他成為職業(yè)運動員,一場比賽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后,反而開始迷茫,幸福感也漸漸減弱。
這是為什么呢?這里面涉及到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自由。我們先看看下面一個故事:
《欲罷不能》一書中,講了一個馬拉松跑步的案例。
原本我們都以為,跑步表現(xiàn)和可預期的馬拉松完成時間,是成正態(tài)分布。
但現(xiàn)實卻與我們想得不一樣,這些時間并不是正態(tài)分布,而是緊緊圍繞“目標時間”,之后有明顯的下滑。
因為就完成時間而言,這些目標會給跑步者更多的動力。如果三小時的完成時間快到了,他們接下來會跑得快一點。
我們都享受成就,但是,當我們達成目標之后呢?事實是,一旦我們達到這個目標,就又需要開始下一個目標。
你發(fā)現(xiàn)了嗎?外在目標的作用就是如此,控制著我們不停地追逐,目標卻永無止境。在做這些事的時候,何來心理自由呢?
奧利弗·布克曼在《英國衛(wèi)報》的一篇文章中,曾提到了這一現(xiàn)象:
如果你認為人生是一系列要達成的里程碑,你就處在'一種幾乎連續(xù)失敗的狀態(tài)’中。
所有時候,本質(zhì)上,你并不在你所認為的成功或成就的位置。
一旦你得到之后,你就失去了最初給你目標感的東西——所以你就開始樹立新的目標,重新開始。
如果將外部獎勵當作目標,或許,在短期來看,它們很棒,我們也能從中獲得快樂和幸福。
但是,時間越長,這種快樂會越來越少甚至消失。
當我們的行為受控于獎勵,就完全失去了自主,也就無法感受到心理自由。
真正的自主是什么呢?
我們的行為,是出自內(nèi)心的真正選擇,也就是,我們的行為被真正的自我所掌控。
如果我們的行為,一直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我們做某件事,僅僅是因為喜歡它本身,從做這件事的過程中體會到樂趣,而不是把它的附加價值當目標。
那么,這個行為就是我們的自主行為,我們就能保持心理的自由。
《內(nèi)在動機》一書中提到:
真正的自由,需要在主動改變環(huán)境和尊重環(huán)境之間取得平衡,心理上的自由需要一種接納他人的態(tài)度。
一個獲得心理上自由的人,會兼顧自身,也會尊重環(huán)境,并且能積極地影響兩者。
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實現(xiàn)心靈的自由,幸福最終來自心靈的解放。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