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孟子日課》第26節(jié)。歡迎你留言交流。
滕文公問曰:“滕,小國也,間于齊楚。事齊乎?事楚乎?”
孟子對曰:“是謀非吾所能及也。無已,則有一焉: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孟子·梁惠王下15》)
戰(zhàn)國時代,不僅有戰(zhàn)國七雄,還有泗上十二諸侯,指的是如今泗水流域的十二個小國,縢國就是其中之一。在弱肉強食的戰(zhàn)國時代,小國如何與大國和平共處是個難題。滕文公就遇到這個難題。
縢國,是姬姓國,是周天子的同宗。不過今非昔比,周天子都自身難保,更別提同宗小國了。
縢國,原本就小,又夾在齊楚兩個大國之間,是依靠齊國呢,還是依靠楚國呢。
在滕文公看來,背靠大樹好乘涼,小國勢孤力弱,必須依靠大國,才能自安。這未嘗不是一個辦法。以此讓孟子幫他謀劃一番,到底誰可以托付。孟子告訴滕文公:這個問題不是他所能解決的。畢竟依靠齊國,就會得罪楚國;依靠楚國,又會得罪齊國。如果一定要說,孟子認為只有一個辦法,就是自守。
鑿斯池也,筑斯城也,與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則是可為也。
深挖護城河,鞏固城墻,和百姓一起保衛(wèi),寧肯獻出生命,百姓都不離開,就有辦法了。
在孟子看來,這兩個大國都不是仁義之國:靠不住。依靠他人,靠樹樹倒,靠人人跑,只有靠自己。加強國防建設,團結人心?!都ⅰ费裕?/p>
事無禮之國,不若得民心,與之守死善道也。
亂世,小國的地位實在是尷尬,難免被兼并的命運。只有在和平的國際秩序下,小國才可能爭取到良好的生存空間。
歡迎你在留言區(qū)交流。別忘了把今天的內容轉發(fā)給你的朋友,大家一起成長。明天見。
溫故知新
回復關鍵詞“論語”,進入論語日課的學習
論語溫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