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記
《論語》第一篇第八章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譯文】
孔子說:一個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也不會牢固。行事應當以忠和信為主。不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要不怕改正。
【悟讀】
本章孔子繼續(xù)闡明“君子”的處世四則:為人莊重,處事忠信,交友勝己,過而改之。
“君子”一詞早在《易經》中就已出現(xiàn)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被廣泛引用到士大夫及讀書人的道德品質層面則始于孔子,《論語》中論及“君子”有百余次,經儒家學派不斷完善,君子成為漢民族的道德典范。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君子可欺之以方(合乎情理的方法)?!薄?strong>君子周而不比(合群不與人勾結),和而不同,坦蕩蕩,泰(通達)而不驕。”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于君子的要求和界定是最多的。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是兩千多年來國人追求的理想人格。
德才兼?zhèn)?,方為君子?/span>君子處世,應像天一樣,剛毅堅卓,發(fā)憤圖強,永不停息(有才);君子為人,應如地一般,厚實和順,仁義道德,容載萬物(有德)。
按照孔子“德第一,藝第二”的理念,如果不將“德”的莊重、厚實體現(xiàn)出來,就無法體現(xiàn)德之威嚴,也不能成為道德楷模和學術權威。學術成果若不穩(wěn)固,也會危害道德標準。德既不存,藝則無依。故君子之學不可浮躁于內,不可浮滑于外。
道德的核心即“忠信” 。忠,為他人所信;信,忠于他人。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
“無友不如己者。”孔子在交友的要求很明確界定為道德境界。交友須勝己,尤其是道德層面。一個君子,很多的時候,就是我們?yōu)槿颂幨乐:蜆藯U。曾子說過:“以文會友,以友輔仁。”君子以文章學問來結交朋友,依靠朋友幫助自己培養(yǎng)仁德,道出了一些交友之真諦。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便圣明如孔子,也說過“丘也幸,茍有過,人必知之”,在《論語》中,他多次闡述改過的思想。《衛(wèi)靈公篇》中子曰: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了凡先生在《了凡四訓》第二篇專門談“改過之法”,用許多古人改過的例子,勉勵他的兒子。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亡羊補牢,為時不晚;任何改過,皆是起點。
“君子固窮(安守不得志),小人窮斯濫矣”。君子即便身處逆境,也會固守內心的操守,安貧樂道,窮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小人在困頓之際則想入非非,胡作亂為。
每個人的人生都包含著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如何取舍,關乎人生。把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完美的結合,既有成年人的理性,又有孩童們的感性,應該是國人理想的人生境界。
人生如行路,一路艱辛,一路風景。有些路,用腳走走;有些路,用心想想。有了道德的準繩,也許這個世界就很難難為你了。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