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相信大家都了解,在我國悠久的歷史進程當中有著一段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國爭雄的故事。而正是在這段各國爭霸的年代當中也催生了繁榮的文化,諸子百家競相出場,一時間在我國的文化圈中竟然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景象。而這些諸子百家當中有著很多我們都耳熟能詳?shù)膶W說,如儒家,道家,法家,陰陽家,墨家。
而我們今天要說的正是傳承至今的道家學說創(chuàng)始之人老子的事情,關于老子以及他的《道德經》我們都有所耳聞。并且老子也留下了一個千古謎題一直困擾著我們,那就是當年老子西出函谷關后究竟是去了何方?他又為何要西出函谷關。眾多周知,當年的老子在洋洋灑灑的留下了著作《道德經》之后便一路向西如他書中所說般“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而現(xiàn)在我們要探究他去了哪里,首先就要知道他為何要西出函谷關。老子原名李耳,其實他取名李耳的原因便是老子的耳朵生來便極其碩大。而老子這個名字則是由于他出生便是一副老者相貌,鶴發(fā)童顏才得以老子的冠名。老子當年其實在周王朝當中任收藏館史,其實就是管理周朝的收藏館的人員。
而當年的周王朝收藏管可不一般,其中收錄著全天下的各類書籍。老子身為管理員自然是將這些書籍通通都研讀了一遍,這一讀便是二十年。相傳老子當年讀完書出山之時,身邊圍繞著紫氣,頗有種得道高人的感覺。而老子之所以西出函谷關也是因為當年王子朝在周朝興風作浪,之后更是將收藏館中的不少奇珍異寶盜走,遠走楚國。
而恰好老子便是收藏館的管理人員,并且老子本身也是楚國人,要說這件事情與老子無關也沒有人會相信。就這樣老子便遭了周王朝的通緝,因此只能選擇逃走。然而為何老子一個人能夠逃得出函谷關?其實在史書當中也有記載,“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睆倪@段話我們看得出,當年的老子將自己的《道德經》留給了尹喜才得以出城。
其實當年老子可謂聲明遠揚,他的飽讀詩書之名早已被人熟知。而當時的尹喜在見到老子之時,老子騎著青牛,身后帶著紫氣,屬實一副仙人模樣。激動的尹喜當場便要拜老子為師,然而老子卻只是給他留下了一本《道德經》便揚長而去,也就是這本道德經流傳了下來,讓我們能一睹老子的風采。
那么老子究竟西出之后去往何方?在《后漢書·襄楷傳》中所說,老子是一路向西前往了蠻夷之地,用自己順其自然的道法去教化那些好戰(zhàn)的蠻夷了。但是在我國的西部我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有老子的痕跡,所以這種說法有些牽強。還有一種專家說法是老子沒有一路向西,而是前往了甘肅臨洮,并且在臨洮得道成仙了。
畢竟在臨洮擁有一座老君山殘碑,然而說老子去過臨洮居住還有很大可能性,若說升仙那未免有些玄幻了。當年的老子應該是去過臨洮,并且在臨洮居住了一段時間,所以才有老君山的存在。并且經過了唐太宗李世民的說法,天下的李氏一族便都以老子為自己的先祖,并且在隴西臨洮為老子修建了隴西堂。
還有一種說法便是老子一路向東回到了自己的河南老家。在《莊子》,《禮記》當中都說老子是一路向東,回到了自己的老家,這種說法也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其實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人在年紀大了之后總會有思鄉(xiāng)之情,這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在史料中還有著對于孔子問禮的記載,所以說這種說法的可信度是最高的。
結語
其實無論老子最后去了哪里,他對于我國的文化傳承來說都是有著極其重要的貢獻的,被后世奉為圣人也是理所應當?shù)氖虑椤?/p>
參考資料:
《老子》
《道德經》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