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石香薷的全草(或地上部分),主產(chǎn)于江西、安徽,河南等地,多為栽培或野生。果實成熟后割取地上部分,切段曬干,生用。
【別名】香薷、陳香薷、青香薷;
【性味歸經(jīng)】辛,微溫,無毒,歸肺胃經(jīng);
【功效主治】
1、 發(fā)散風寒,化濕和中:主要用于風寒表證,香薷氣味芳香,辛溫發(fā)散(散寒,不是散火),入肺經(jīng)能發(fā)汗散寒而解表(出汗退熱去風),入脾胃能化濕氣并調(diào)和脾胃,常與健脾除濕的藥一起使用,常用于患者惡寒(自我感覺到寒冷,在添加衣服取暖的情況下依然不能緩解寒意),或是身體發(fā)熱、頭痛不出汗、腹部發(fā)脹、食欲不振、舌苔厚膩、惡心作嘔、腹瀉不止這些癥狀的患者;
2、 利水消腫:因為香薷辛散溫通,能發(fā)汗,提肺氣,通體內(nèi)水道,利尿消腫,多用于有水腫的表證者,主要用于消除水腫、小便不暢、擁有腳氣的浮腫者;
香薷辛溫香散,歸肺胃二經(jīng),對外可以散風寒,對內(nèi)可以化濕濁,還有避暑的功效,入膳多用作香料,能夠提香開胃,散滯消食,用于夏天預(yù)防流行性感冒;
【用法用量】如果入藥內(nèi)服煎湯,含量一般10-15g,或入丸、散等,或煎湯含漱,外用適量外敷。入膳宜煮粥、煲湯、茶飲等,每日常用量5-10g;
【使用注意】香薷在服用時,要先等涼了之后才能喝,如果過熱喝之時很容易導(dǎo)致反胃嘔吐。香薷的發(fā)汗能力很強,如果使用不當,會有傷津耗氣的可能。所以:表虛多汗、暑熱實證、里熱實證,陰虛火旺、燥熱傷肺、胃燥津傷等都應(yīng)該忌服;
香薷食療方:
1、【香薷茶】
材料:香薷9克、厚樸7克、白扁豆20克;
制法:將香薷、厚樸、白扁豆混合在一起研成粗沫,放入壺中沖入沸水,加上蓋之后悶上15-20分鐘左右,當茶喝,每天喝1劑;
功效:解暑發(fā)汗、化濕和中,適用于因為暑濕而引發(fā)的頭疼不出汗、惡寒鼻塞、身重腹脹等癥;
2、【香薷茯苓茶】
材料:香薷10克、茯苓20克;
制法:洗凈香薷與茯苓,將茯苓搗與細沫,放入鍋中加入清水,開大火煮上五分鐘后,再用小火二十分鐘,倒出藥汁后可飲用;
功效:益胃健脾、滲濕利水。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