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93年,魯宣公十六年,龍年(戊辰年)。這一年,魯國五谷豐登,周室藏庫失火,郯國退回魯女,晉國清掃赤狄,根據(jù)《春秋》記載來看,今年的國際社會相對和平穩(wěn)定。諸侯們由著性子的爭斗,見于史冊的是所謂的王侯將相的功業(yè),深隱其后的是天下蒼生的無盡苦痛,老百姓多么需要有仁德之人來治理國家。晉國在徹底消滅了赤狄余部后,將功德卓著的大夫士會任命為中軍將,并且另外加封為太傅,從此,晉國進入士會為卿的執(zhí)政時期,這是晉國重用仁德之人,是晉國及其民眾之福。士會為晉國卿士,晉國的盜賊都逃到秦國去了,對此,晉國大夫羊舌職說:“禹稱善人,不善人遠”,意思是,禹帝提拔了仁德之人,那些自私險惡的人就會遠離。這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用人”對一個國家的極端重要性。如果選擇仁德之人執(zhí)政,國家就沒有心存僥幸的人,江山社稷和天下蒼生就有福氣,否則,就會出現(xiàn)“民之多幸(僥幸),國之不幸”的混亂被動局面。
“十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夏,成周宣榭火。秋,郯伯姬來歸。冬,大有年?!?
孔子老先生用33字記載今年4件事,其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晉國徹底消滅赤狄余部。
(一)
“十六年,春,王正月。晉人滅赤狄甲氏及留吁。”
魯宣公十六年,春季,周王朝歷法的正月。晉國滅亡了赤狄的甲氏部族和留吁部族。
滅赤狄兩個別部的是晉國的士會。晉國既然能滅掉赤狄的主力潞氏部族,那么甲氏、留吁就更不在話下,據(jù)《春秋左氏傳》記載,晉國此次還滅亡了赤狄鐸(duó)辰部族。至此,侵擾中原諸侯國一百多年的赤狄基本完成了其產(chǎn)生、發(fā)展、壯大到滅亡的全過程。
甲氏、留吁、鐸辰,是赤狄的三個別種。留吁在今山西長治市屯留縣南部,晉滅以后改稱純留,此地在甲氏南偏東170里。甲氏在今山西長治市武鄉(xiāng)縣西北分水嶺古稱胡甲山,又稱侯甲山、護甲嶺,由此發(fā)源的昌源河,古稱胡甲水。鐸辰在今山西長治市屯留縣或潞城市,據(jù)說《春秋》不記載被晉所滅,是因為鐸辰歸屬于留吁的原因。
春季,《春秋左氏傳》記載了“晉獻狄俘”之事。三月,晉國向周定王進獻俘虜?shù)牡胰?。晉景公向周定王請求,三月二十七(戊申),把禮服賜給士會命令他率領(lǐng)中軍,并且擔任太傅。在這種情況下,晉國的盜賊都逃奔到秦國去了。羊舌職說:“我聽說,‘禹提拔好人,不好的人因此遠離’,說的就是這樣的事情吧!《詩》說,‘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同面臨深淵,如同踩著薄冰(《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小旻》)’,這是因為有好人在上面執(zhí)政。有好人在上面,國家中就沒有心存僥幸的百姓。俗話說,‘百姓多存僥幸,就是國家不幸’,這就是沒有好人在位的原因。”(三月,獻狄俘。晉侯請于王。戊申,以黻冕<fú miǎn>命士會將中軍,且為大傅。于是晉國之盜逃奔于秦。晉國大夫羊舌職曰:“吾聞之,‘禹稱善人,不善人遠’,此之謂也夫?!对姟吩唬骸畱?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善人在上也。善人在上,則國無幸民。諺曰:‘民之多幸,國之不幸也?!菬o善人之謂也。”)
羊舌職這話,道出了古往今來國家興勝衰敗之根本——用人。
(二)
“夏,成周宣榭火?!?/span>
魯宣公十六年,夏季,成周洛陽的宣榭著火了。
周王朝有兩個都城,一個叫宗周,即今天的陜西省西安市;另一個叫成周,即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西周時期,宗周是主都,成周是陪都;而東周時期,成周為主都,宗周為陪都。恰好相反。宣榭是什么呢?“春秋三傳”說法不一,《春秋左氏傳》說是“講武屋”,而《春秋穀梁傳》和《春秋公羊》傳說是“樂器藏庫”(周宣王中興時期制作的樂器存放在這里,孔子愛禮樂,所以記載了?),總之應該是一個比較大的建筑吧。凡是失火,人為的火叫做火。天降的火叫做災。《春秋》記載人為的火災僅此一回。
去年,《春秋》記載周王室“王札子殺召伯、毛伯”,今年又記載成周宣榭著火,這是不是隱含著某種意義呢?因為孔老夫子刪削《春秋》時,幾乎不太記載周王室雞毛蒜皮的這些小事情!
(三)
“秋,郯伯姬來歸?!?
魯宣公十六年,秋季,魯國公女郯伯姬回歸魯國。
郯伯姬不知何時出嫁到郯國(今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這里是郯子“出”婦或“出”夫人?!俺觥奔磳⑴诉z棄送回娘家。古代有七“出”之條,即七條將女人送回娘家的理由,看來其緣源久遠,這個時候就有“出”的事件發(fā)生在魯國公室。
秋季,《春秋左氏》記載了“晉定周室”之事。去年,周王室王孫蘇讓死黨王札子殺召伯、毛伯。今年,毛氏、召氏的同黨逼得王孫蘇(王叔桓公)逃奔到了晉國。晉國人幫他重新恢復了周王朝卿士之位。冬季,晉景公派遣士會去調(diào)解王室的糾紛,周定王設“享禮”招待他。周大夫原襄公主持典禮,把切開的帶骨的肉放在盛肉的器具里。武子(士會,武是謚,季是字)暗中問這是什么緣故。周定王聽到,召見士會說:“季氏,你沒有聽說過嗎?天子設“享禮”有擺而不食的‘體薦’(古代祭祀、宴享時,將牲的一半身體置于大器具里以進獻),設“宴禮”有把肉切成塊的‘折俎’(古代祭祀、宴會時,殺牲肢解而后置于器具上,可以食用)。諸侯應當設享禮招待,卿、大夫應當設宴會招待。這是王室的禮節(jié)?!笔繒貒院缶椭v求典禮,以修明晉國的法度。周王室囿于一隅的繁文縟節(jié),卻被士會學去用于“講禮修法”,不知晉國會不會因此而重振雄風?
(四)
“冬,大有年。”
魯宣公十六年,冬季,五谷豐收,是大有年。
魯國用周歷,冬季為夏歷的秋季,正是五谷成熟的季節(jié)。老天終于眷顧了魯國了,今年,魯國是一個五谷豐登的大有年。
讀點春秋,知點禮義。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