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杜甫
杜甫集中,詠物詩共五十余首,所詠飛禽走獸有:燕、杜鵑、雁、鷗、花鴨、朱鳳、猿、麂、雞、馬、黃魚、促織、螢火蟲等;詠樹木花草的有:蒹葭、苦竹、病柏樹、病橘、丁香、梔子、枯棕、枯楠、麗春、松、古柏、梅、桃樹、庭草、海棕、甘菊花等;其他對象有:月、云、雨、雪、雷、劍、石硯,以及汲水的銅瓶、報警的烽火等。從內(nèi)容看,杜甫的詠物詩紛呈迭出,幾乎無物不可入詩。從詩歌體式看,杜甫的詠物詩有五言也有七言,有古體也有近體,可說諸體皆備。前人對杜甫詠物詩評價甚高:“前后詠物諸詩,合作一處讀,始見杜公本領(lǐng)之大,體物之精,命意之遠(yuǎn)?!保ǔ鹫做棥抖旁娫斪ⅰ罚┒鸥Φ脑佄镌娛俏覈姼鑼殠熘虚W爍著熠熠光彩的明珠。
一、寄托高遠(yuǎn)、寓意深刻
詩貴有真摯、深厚的思想感情。詠物詩的思想感情是通過作者的寓意、寄托表現(xiàn)出來的,所以寓意、寄托是好的詠物詩必不可少的靈魂。沒有或寓意寄托不深的詠物詩,無論它描摹的對象如何纖微畢具,總不會有多少感人力量。唐代詠物詩寫得最多的,數(shù)初唐詩人李嶠,他曾寫過一百二十首詠物的五言律詩,或詠風(fēng)云月露,或詠蟲魚花草,或詠書畫琴棋。這些詩,雖對仗工整、聲調(diào)和諧,而且描繪也相當(dāng)逼真,但由于缺乏思想內(nèi)容,沒有鮮明的感情色彩,讀來總讓人覺得淡而無味。杜甫的詠物詩則不然,他的詠物詩中,幾乎沒有為詠物而詠物的作品,他繼承了《楚辭·橘頌》托物寄興的傳統(tǒng),常用比興手法,托物取喻、借物發(fā)端,來表現(xiàn)人民的痛苦、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表現(xiàn)詩人自己的身世遭遇、性情品格。寄托高遠(yuǎn)、寓意深刻是杜甫詠物詩的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如作于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的《枯棕》:
蜀門多棕櫚,高者十八九。其皮革剝甚,雖眾亦易朽。徒布如云葉,青春歲寒后。交橫集斧斤,凋喪先蒲柳。傷時苦軍乏,一物官盡取。嗟爾江漢人,生成復(fù)何有!有同枯棕木,使我沈嘆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啾啾黃雀啄,側(cè)見寒蓬走。念爾形影干,摧殘沒藜莠。
此詩詠枯棕,但棕為賓,人是主。通過枯棕這個形象,運用比興手法,表現(xiàn)戰(zhàn)亂中人民的無比苦難,寫得深摯沉痛,催人淚下。
借物寓意,對統(tǒng)治集團(tuán)中的各種腐朽現(xiàn)象予以揭露、抨擊,也是杜甫詠物詩中常見的?!恫¢佟芬辉娮I諷唐肅宗為滿足口腹之欲,強(qiáng)征四方供物,殘酷剝削百姓?!痘啞纷l責(zé)權(quán)貴鉗制言論。《麂》則怒斥衣冠(權(quán)貴)們具盜賊之性,干的是無恥的害人勾當(dāng)。《螢火》一詩,也有寄寓,曾季貍《艇齋詩話》說這首詩“蓋譏小人得時。其首云‘幸因腐草出,敢盡太陽飛。’蓋言其所出卑下也?!抡埶?,飄零何處歸?’蓋言君子用事,則掃蕩無遺也。老杜之詩,所以冠絕古今者以此。”杜甫的這些詠物詩,愛憎態(tài)度極為鮮明,因為寓意于物,借外物極斥自己深惡痛絕之人,所以口吻甚為潑辣,措辭亦頗激烈,快刀斬亂麻,痛快淋漓。
杜甫詠物詩中,數(shù)量最多的是通過詠物,寫自己的不幸遭遇,寫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的作品。安史之亂后,杜甫離鄉(xiāng)背井,流落各地,飽嘗人間饑寒交迫的苦味,一旦遇物有懷,常唱出凄切悲涼、感慨深致的歌聲。如《鸚鵡》一作:
鸚鵡含愁思,聰明憶別離。翠衿渾短盡,紅嘴漫多知。未有開籠日,空殘舊宿枝。世人憐復(fù)損,何用羽毛奇。
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說:“詠鸚鵡,有離別之感。鸚鵡而含愁思者,以聰明能憶別離也,二句提綱。翠衿短,傷其貌悴。紅嘴多,惜其空言。未開籠,苦于拘束,殘舊枝,憫其遠(yuǎn)離。句句說別離,句句說愁思,句句皆聰明中所自曉者。末又寫出所以別離之故,感慨深矣?!?/p>
杜甫詠物詩中,詠所謂“廢棄之物”的還有《嘆庭前甘菊花》、《歸燕》、《蒹葭》、《促織》、《病馬》、《孤雁》、《鷗》、《蕃劍》等,大多寫得哀婉深沉,極具感人力量,不是一般的詠物詩所能企及的。如同樣以《孤雁》為題,晚唐詩人崔涂的一首寫道:
幾行歸雁盡,念爾獨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獨下遲。渚云低暗度,關(guān)月冷相隨。未必逢矰繳,孤飛自可疑。
這首詩很有名,寫孤雁,用暮雨、寒塘、渚云、關(guān)月來渲染氣氛,形象頗生動,作者流離失所的孤寂心情被巧妙地表現(xiàn)出來。但拿這首詩和杜甫的《孤雁》一比,就會看到崔詩的不足之處: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云。望盡似猶見,哀多如更聞。野鴉無意緒,鳴噪自紛紛。
就刻畫形象的工巧說,杜甫的這首詩未必超過崔涂的那首。此詩不同于崔詩的,在于它不僅寫出了杜甫的深沉情感,也把亂世飄蕩中失群的人的痛苦表現(xiàn)出來了,它概括得更廣更深。范元實《詩眼》說:“嘗愛崔涂《孤雁》詩云‘幾行歸雁盡’者八句,豫章先生使余讀老杜‘孤雁不飲啄’者,然后知崔詩之無奇。”可見,杜甫的《孤雁》在藝術(shù)上產(chǎn)生的感染力,絕不是崔涂的那首所能相比的。
當(dāng)然,觸物致興,借物抒情,通過物象融注思想感情,這不僅僅是個藝術(shù)手法的問題。對自然界形形色色的花草蟲魚、飛禽走獸沒有深入細(xì)致的觀察;對千匯萬狀、紛紜復(fù)雜的生活沒有洞察幽微的眼光,沒有獨到深切的感受;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現(xiàn)象、人物沒有強(qiáng)烈的愛憎、鮮明的好惡,是很難想象能夠做到“篇篇寓意,含蓄無窮”的。
二、形象生動、個性鮮明
形象生動、個性鮮明,是杜甫詠物詩的另一個鮮明特色。優(yōu)秀的詩歌總是通過形象來抒發(fā)感情的,詠物詩自然不會例外。杜甫詠物詩的寄托、寓意就是在塑造形象的基礎(chǔ)上完成的,詠物詩不能沒有寄托、寓意。沒有寓意、寄托的詠物詩,如同沒有靈魂的軀殼一樣,必然形同槁木。當(dāng)然,詠物詩也不能沒有形象,離開具體、生動的形象,詠物詩的寄托、寓意就成了水中之月,難以捉摸了。由于描寫對象的關(guān)系,詠物詩對形象的塑造有更高的要求。優(yōu)秀的詠物詩中的形象,不僅要求具體、鮮明,而且要求生動、傳神,要求既寫出所詠之物的形態(tài),又寫出所詠之物的神情,做到“形神俱似”,在物象的形神被傳達(dá)出來的同時,巧妙地、自然地顯示出詩人深遠(yuǎn)的寄托和寓意,就達(dá)到古人所謂的“體物之精、寓意之善,兼而有之”的詠物詩的最高境界了。杜甫詠物詩中,這樣的佳作不少,請看《房兵曹胡馬》:
胡馬大宛名,鋒棱瘦骨成,竹批雙耳峻,風(fēng)入四蹄輕。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這首詩,用精煉、簡凈的語言,寫出了一匹駿馬的形態(tài)神采,還寫出了作者的胸懷抱負(fù)。首句點出馬的出處不平常。此句寫馬的體格,駿馬多瘦而不肥,以鋒棱形容之,頓見駿馬精悍遒勁的神氣。第三句寫馬的雙耳好像斜劈的竹筒那樣尖銳,符合良馬特征。第四句寫此馬馳騁迅疾,四蹄如飛。前四句,幾筆勾勒,一匹駿馬的神態(tài)已顯示出來,然作者并不以此為滿足,接下去又極寫此馬之神情,“所向無空闊”,是說馬跑得極快,空闊的地帶對它根本不算一回事?!罢婵巴兴郎?,寫此馬能使人脫險,可以托付生命,這是從與人的關(guān)系寫出房兵曹有這匹駿馬,可以馳騁邊塞,立功萬里之外。
這首詩算是體物之精、寓意之善兩者兼而有之的杰作了。說它體物精,是因為駿馬的形態(tài)神采,都寫得栩栩如生,巧奪天工;說它寓意善,是因為讀了此詩,想到的不僅是馬,還想到人,可以領(lǐng)略詩人寄托的情感。
詠物詩的深刻寓意、寄托需要通過形象來表達(dá),而既要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又要形象鮮明,并且寓意和所詠之物要求不即不離、水乳交融,這自然很不容易。所以古人常說:“詩難于詠物,詞為尤難,體認(rèn)稍真,則拘而不暢;摹寫差遠(yuǎn),則晦而不明。”
前人寫詠物詩,常常存在兩種毛?。阂环N是力求形似,一絲不遺,結(jié)果往往“拘而不暢”,丟掉了寓意、寄托這個靈魂。如李嶠的詠物詩大多這樣。還有一種是意在寄托,好用偏僻的典故和華麗的辭藻,結(jié)果則常?!盎薅幻鳌保顾佒飺渌访噪x、晦澀費解,讀之總覺隔了一層。杜甫的詠物詩一般是“不隔”的。他的詠物詩,很少用典,沒有道不著的弊病。杜甫寫詠物詩,經(jīng)常巧妙地運用烘托的手法,來突出形象,使所詠之物形神皆現(xiàn)。請看《畫鷹》:
素練風(fēng)霜起,蒼鷹畫作殊。竦身思狡兔,側(cè)目似愁胡。條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何當(dāng)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第一、二句點出畫鷹的卓然不凡?!榜瞪硭冀仆?,側(cè)目似愁胡”,則用真鷹作比,刻畫了畫鷹的氣勢。三、四句主要從畫鷹的身形著眼,這自然不夠,因此五、六兩句,詩人宕開一筆,通過畫上的陪襯對象,寫出畫鷹栩栩如真鷹的神情?!皸l旋光堪摘,軒楹勢可呼”,條,繩索,指系鷹的絲繩。旋,金屬轉(zhuǎn)軸,指鷹繩另一端所著之鐵環(huán)。這句意思是,畫上的條、旋亮亮閃閃的,極為逼真,似可以從畫上摘下來,讓鷹飛走。軒楹,堂前廊柱,是鷹所站立的地方。這句意為,只要你呼喚一聲,畫鷹簡直就會直撲出來。兩句用“條旋”、“軒楹”從側(cè)面烘托鷹的氣氛,再加上最后兩句以性格情思寄之,使全詩顯得靈氣飛舞。詩人那種奮發(fā)有為的抱負(fù)和氣概,就通過畫鷹的生動形象,讓我們感受到了。
通過豐富的聯(lián)想,運用貼切的比喻,使形象逼真而富于韻味,也是杜甫詠物詩中常見的?!对隆愤@首詩表現(xiàn)得較為突出:
四更山吐月,殘夜水明樓。塵閘元開鏡,風(fēng)簾自上鉤。兔應(yīng)疑鶴發(fā),蟾亦戀貂裘。斟酌嫦娥寡,天寒耐九秋。
此詩第一二句寫殘月出山,月光映入水中,反照樓臺的景色,境界清幽、凄迷。
三、四兩句突起想象之筆,先以開閘見鏡比月形,承山吐月;再以風(fēng)簾之鉤比月形,承水明樓。前面四句,刻畫月亮,已極逼真,五、六兩句,作者繼續(xù)煽動想象的翅膀,神思一下飛入寂寞的月宮,他懷疑月中兔子的頭發(fā)白了,蟾蜍也因寒冷而留戀溫暖的貂裘;他揣測寡居的嫦娥,在這九秋寒天,一定感到寂寞凄涼。最后四句顯然是貼身用意,寫月又不僅僅是寫月,詩中之月,成了性格化了的可感形象,讀后令人回味不盡。
把所詠之物想象成具有人的神情、姿態(tài),通過擬人化的描寫,來塑造形象,表達(dá)感情,這在杜甫的詠物詩中更是屢見不鮮,如杜甫在秦州時作的《促織》:
促織甚微細(xì),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wěn),床下意相親。久客得無淚,故妻難及晨。悲絲與急管,感激異天真。
寫蟋蟀“哀音何動人”,寫它“床下意相親”,用的都是擬人手法。這首詩,不從正面詠蟋蟀,而從側(cè)面寫,通過作者的聽蟋蟀鳴叫,塑造了一只“草根吟不穩(wěn)”的流離失所、寄人床下的蟋蟀形象。同時也傳達(dá)了作者長期客游四方,嘗盡艱苦的悲涼情調(diào)。擬人化的好處在于可使物象生動,同時又便于寓情于物,充分地抒發(fā)感情。杜甫詠物詩中,擬人化手法用得極為普遍。如寫鸚鵡:“鸚鵡含愁思,聰明憶別離?!薄恫¢佟分袑戦偃~:“蕭蕭半死葉,未忍別故枝?!薄犊嘀瘛分性佒瘢骸扒嘹ひ嘧允?,軟弱強(qiáng)扶持?!钡鹊?,都是用擬人手法,刻畫出生動傳神的形象,又借形象表現(xiàn)出作者的深沉感情的。
杜甫詠物詩的表現(xiàn)手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我不打算一一列舉。綜合運用多種多樣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造形神俱似、栩栩如生的藝術(shù)形象,這顯然是杜甫詠物詩的一大特色。
杜甫詠物詩歷來膾炙人口,這固然和他以高明的表現(xiàn)手法塑造出生動感人的形象分不開,但更重要的似乎還在于它們的立意,在于它們形象之中的深刻寓意。忠實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和人民群眾一起痛哭,一起嘆息,一起憤怒,一起歡唱,這正是杜甫的詠物詩引起人們共鳴,贏得讀者激賞的根本原因。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