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魚在大海里遨游。它已經(jīng)足夠龐大,幾乎是海洋里最大的動物,因此它很是得意。海鷗在空中盤旋,發(fā)出一陣贊嘆:“鯨魚,多么偉大的生物,你已經(jīng)是海中的王者。我們看見在陸地上的動物,與你偉岸的身軀相比是多么渺小卑微,不值一提。你難道不想征服陸地嗎?你應該沖上岸去讓他們瞧瞧?!宾L魚聽了滿心歡喜,而當它沖上沙灘準備實施征服世界的宏偉計劃的那一刻,它悲哀地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擱淺了。幾天之后,當一具碩大的遺體陳列在海灘上的時候,海鷗成群結(jié)隊地飛落在尸體上,啄食它的腐肉,這時它們又變得很犬儒了:“哎呀,看把你能的!其實你也沒什么了不起,我們早就知道你會有這么一天的。”正如這個寓言故事所述,市儈們總是抱著捧殺的態(tài)度來看待天才,這也無足多怪,但最重要的是,天才該如何看待自己的選擇?
被譽為“20世紀末最偉大的歐洲電影”——《海上鋼琴師》似乎就借助了音樂天才1900的傳奇故事提出了以上命題,并給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答案。對于大多數(shù)觀眾而言,在面對1900最終選擇的時候,無論是扼腕嘆息也好,還是高山仰止也罷,似乎都不足以表達內(nèi)心那種觸及靈魂的震撼。
因為在1900選擇的背后,隱隱折射出的是整部影片的核心價值觀和思想內(nèi)涵。其實電影《海上鋼琴師》用兩個詞應該可以囊括它想要表達的主旨,我認為是“歸宿”和“自我選擇”?!逗I箱撉賻煛返墓适率加谝蛔廊A游輪——Virginian號,這艘游輪上所搭載的乘客:既有來自社會底層的人民也有來自上流階層的精英,但無論賢與不肖,對于1900來說其本質(zhì)上都是一樣的,只是一群在紛繁世相中迷失的流民,他們追逐著不切實際的夢想和無窮無盡的欲望。為了更好的詮釋世人的迷惘,導演特意讓紐約的港口一直都隱匿在蠻煙瘴霧中,若隱若現(xiàn)。
“陸地上的人,夏天害怕冬天將至,冬天擔心夏天的遲到,所以他們總是到處游走,想找到一個四季如春的地方。這樣他們就虛度了很多光陰,我并不羨慕”,1900如是說。在外人看來他膽小懦弱、逃避現(xiàn)實,所以不敢下船,但1900自己心里清楚,作為一個棄嬰,他誕生在這里,成長在這里,感悟在這里,收獲也在這里,所以只有在船上一切才是真實的。抱有著這樣的想法,1900注定是孤獨的,不過在導演看來,他孤獨的根源皆源自于“眾人皆醉我獨醒”的無奈。托納多雷用了3個次要人物非常隱晦的暗示了1900的自我定位和選擇,這3個線索人物分別是:手風琴流浪藝術家、爵士樂大濕——黑人鋼琴家以及摯友——小號手。
首先,來說說流浪者。手風琴流浪者和1900有著截然相反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流浪者代表著“世界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冒險家們,1900則代表著固守家園的堅守者,其實我認為這兩種執(zhí)著的人生觀沒有高下之分,最怕的是半吊子,因為盲目跟風的人永遠找不到人生的意義?;氐接捌旧恚?900若有所思的聽完流浪者激昂的演說,報以淡淡地微笑,其實追求詩和遠方并不難,人人心中皆能向往,然而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堅守初衷,始終如一!
其次,爵士鋼琴家和小號手,我認為都是導演假定的1900在陸地上的映射,設想一下,1900離開Virginian號來到陸地上的生活,倘若他足夠幸運,他會成為下一個黑人鋼琴家,深處名利包裹的漩渦中,處處受到世俗的掣肘,難免淪為庸眾,迷失自己對音樂的初衷;倘若他足夠不幸,他會成為下一個小號手,為了生計奔波,過著食不果腹、顛沛流離的生活,最終賤賣掉自己的夢想和才華。1900很清楚自身的定位,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無論成敗,陸地上的生活都不是自己所向往的,盡管在世人眼中他是一個古怪的天才鋼琴師,明明有機會一鳴驚人,卻甘愿呆在這艘破船上默默無聞,最后還選擇與船共亡,究竟是愚蠢至極就是心有魔障?
不過我想小號手的勸解和外界的質(zhì)疑,并不會對1900造成任何的動搖,因為1900并不在意名利,更不畏懼生死,他已經(jīng)找到自己人生的終極意義和歸宿:無拘無束的音樂創(chuàng)作環(huán)境和這艘破船才能給予他的自由,這是任何其他東西都無法比擬的!換句話說,Virginian號之外的世界對于1900來說不過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沖進去,焉知城里的人又何嘗不想沖出來?在名利財富的背后,是所謂的成功者風光無限之后那不為人知的空虛,待到一切的榮光都已逝去,再重新審視人生的得失,其中的幸運者,還能像張翰那樣“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全身而退;不幸者,恐怕只能哀嘆“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比起那些虛度了百年人生,終究找不到歸宿,帶著遺憾離世的人來說,1900無疑是幸運的,他不入圍城,自覺放棄了塵世的誘惑與煩囂,換來了堅守與自在,其實偉大的夢想和追求從來都不需要別人肯定!
再來說說導演意圖和1900不會下船的原因吧,本片導演是我非常喜愛的意大利國寶級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作為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流派的接班人,居然拍了一部如此不現(xiàn)實的電影0.0。但無論如何,作為一個滿腔熱血的文藝片大師對于好萊塢流水線式的商業(yè)大片自然是不屑一顧的,以至于《海上鋼琴師》中處處充斥著意大利導演對美帝的無情鄙視。
先來看看《海上鋼琴師》的故事背景時代,1900不用說生于1900,他長到20歲的時候,這個世界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一戰(zhàn)后,拋開蘇俄不說,美國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一方面美國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歐洲漸漸衰落,而Virginian號就是電影中最好的見證。這是一艘往返于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的豪華游輪,船上是來自歐洲各國的富豪、科學家、藝術家和社會名流,這艘船是數(shù)以千萬的歐洲移民者尋夢之旅的開始,亦是大量歐洲精英人才流失的開始。所以當我們聽到電影中無數(shù)唾罵和嘲諷移民者的臺詞時,也就不足為奇了。
例如1900回答記者說:”在巴黎我最喜歡在埃菲爾鐵塔下,等待日落,看著人們 褪去了面具,在他們失足摔下去的時候,憑他們的尖叫聲來判斷他們來自哪個國家,?!庇纱丝梢?,托納多雷對于不愿堅守故土的流民向來都是嗤之以鼻的。再來看看導演對于美國文化的態(tài)度,這要從爵士樂說起,大家都知道爵士起源于美國,但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于歐洲音樂和非洲傳統(tǒng)音樂,美國本來就是個兼容并包的國家,各種多元文化在此地融合,但也正因為如此,美國沒有真正屬于自己的文化,在文化根基深厚的歐洲看來美國就像是個沒有文化的暴發(fā)戶。還記得小號手馬克思為了獲得上船的機會,在港口即興演奏了一曲,船商問他:“你剛剛演奏的是什么音樂?”馬克思很迷惘的回答道:“不知道”!船商笑著告訴他:“這就是爵士!”由此可見,在導演眼中,那些不知所云,不知道自己搞出的是什么鬼玩意兒的音樂就是爵士樂咯。對于這樣的音樂,導演巧妙的借助1900之口,回敬了一句:Fuck Jazz!至于暴發(fā)戶——美國人的形象是如何塑造的?導演則借助了一個邪魅狂狷的黑人鋼琴家來展現(xiàn),B格甚高,琴技倒是平平,牙齒和襪子上都鑲著鉆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很酷炫,斗琴結(jié)果可想而知,被1900無情吊打之后,揮淚而去。相較于低調(diào)奢華有內(nèi)涵的歐洲文化,美國這種粗俗土鱉街邊貨又被導演深深的嘲笑了一番。
從以上的種種痕跡不難看出,1900儼然成為了寄托導演意圖的靈魂人物,亦是歐洲文明最后的捍衛(wèi)者,他終其一生從未踏足美國大陸,因為導演不愿他放棄留守家園的信念,當歐洲文明不可逆轉(zhuǎn)的走向沒落,他也伴著數(shù)噸炸藥與Virginian號一同化為烏有,甚至不曾有人知道他的存在,但沒有關系,因為他的故事已經(jīng)成為一段傳奇,一種精神甚至一種信仰永遠流傳下去,在肉體即將隕滅的最后關頭,他用生命譜寫了一曲歐洲文明最后的挽歌!電影免費在線觀看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