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是先賢醫(yī)圣張仲景留下的經(jīng)典醫(yī)案,此書不僅為診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證綱領和治療方法,也為中醫(yī)臨床各科提供了辨證論治的規(guī)范,從而奠定了辨證論治的基礎,被后世醫(yī)家奉為經(jīng)典。
《傷寒論》作為中醫(yī)四大經(jīng)典之一,是每個中醫(yī)學者畢生所學之書。袋鼠醫(yī)學帶領大家每日學習傷寒論,解讀醫(yī)圣思想,傳承中醫(yī)精神。
原 文
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
豬苓(去皮)十八銖,澤瀉一兩六銖,白術十八銖,茯苓十八銖,桂枝(去皮)半兩。
上五味,搗為散,以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如法將息。
講 解
太陽病本應發(fā)汗,若汗不得法,使人大汗出,雖表證可解,但水分喪失過多,胃中干,胃氣不和則煩躁不得眠,若口渴,則“少少與飲之',此為重點。
胃中干,人欲飲,必須限制其飲水量,因其胃氣不和,水入難化,壓迫橫膈膜有作喘之虞,應當一點點飲水,和胃氣、潤胃腑,則煩躁可止。若里有停水,水不下行,小便不利,此時發(fā)汗表必不解,當先利其小便;表不解而微熱;隨飲隨渴為消渴,飲水難解,緣其身體應排出的廢水因小便不利而難于排出,再飲水則無法吸收,但實際上組織缺水,故渴。
五苓散證的口渴有兩種原因:一是廢水不排,新水無法吸收;一是熱不除,灼津而渴。故以五苓散利水解表,除其熱、利其小便,恢復其正常的水液代謝功能。
本方豬苓、茯苓、澤瀉、白術利尿,伍以少量桂枝鎮(zhèn)氣上沖,使水隨氣下。幾種利尿藥在臨床上應用不同:豬苓利尿力強,性寒解渴;澤瀉甘寒人胃,胃有停飲不寒而偏熱者可用;白術性溫,可配合澤瀉祛胃中停飲而治頭暈;茯苓性平,治心悸、心煩等多用之又伍以桂枝,既可解熱,又可解渴,亦可利小便?,F(xiàn)臨床多用此方湯劑,一般來說,豬苓、茯苓、澤瀉、白術可用9g,桂枝用6g,但如遇后文講到“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的水逆證時,則仍當用散劑為當。
版權聲明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