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標記批注?愛雅閣書館歡迎您
唐宋文學名詞解釋
2、上官體:
初唐前期的詩壇,為梁陳余風所籠罩,詩歌的主要創(chuàng)作傾向沿襲六朝的華艷風習。上官儀的作品尤其“綺錯婉媚”,當時號為“上官體”。
3、初唐四杰:
指初唐時期的四位詩人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的詩歌逐漸擺脫綺靡文風和詩風的影響,詩歌反映的生活面大為開闊了,給唐代詩歌的發(fā)展帶來了全新的面貌?!八慕堋笔乖姼鑿臎]有生氣的宮廷生活中掙脫出來了,轉向了廣闊的社會,從無病呻吟轉向抒懷言志,從纖弱變?yōu)閴汛?,從齊梁逐漸走向盛唐。
4、“風骨”:
唐代詩人陳子昂在《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漢魏古詩,反對齊梁以來“彩麗競繁”之作,主張詩歌要有“興寄”和“風骨”,即要有社會內(nèi)容和明朗剛健的風格,為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健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5、“興寄”:
唐代詩人陳子昂在《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中,推崇漢魏古詩,反對齊梁以來“彩麗競繁”之作,主張詩歌要有“興寄”和“風骨”,即要有社會內(nèi)容和明朗剛健的風格,為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和批評的健康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6.沈宋
“沈宋”是指初唐詩人沈佺期同宋之問的并稱。二人之所以著名,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律詩形式方面所做的貢獻。他們的五七言近體詩歌作品標志著五七言律體的定型?!缎绿茣に沃畣杺鳌罚骸拔航ò埠笃?,詩律屢變。至沈約、庚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
7、文章四友:
在初唐詩壇上,有四個人被時人稱為“文章四友”,他們是:崔融、李嶠、蘇味道、杜審言。四人的作品風格較接近,內(nèi)容不外歌功頌德、宮苑游宴,但在他們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卻有時透露了詩歌變革的消息,有的還對詩歌體制的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從高宗后期起,即以詩文為友,"文章四友"因此得名。四人中,以杜審言成就最高,蘇味道和李嶠又以蘇李并稱。
8、盛唐詩:
就其總體風貌特征和主要傾向而言是雄壯渾厚。大致說來,盛唐詩絕大多數(shù)是渾厚的,但有一部分詩篇特別是王維、孟浩然等人的山水田園詩篇,風格沖淡閑逸,雖也自然渾成,但并不雄壯。這類詩篇在盛唐詩中畢竟只占少數(shù)。盛唐氣象是一種宏觀性的概括。唐朝是中國詩歌史上的黃金時代,盛唐詩是唐詩史上的高峰,以雄壯渾厚為特征的盛唐詩氣象,具有很高的美學價值。
9、王孟詩派:
即山水田園詩派,因其代表作家王維、孟浩然而得名。
10、山水田園詩派:
詩歌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起于機北朝時代晉宋之交的陶淵明與謝靈運。唐朝開國之后,社會經(jīng)濟繁榮,出現(xiàn)了“貞觀之治”的局面,給一些知識分子,造成了飽覽山川田園風光的悠閑的物質生活條件。隨著社會物質財富的積累,人們思想活躍,許多知識分子為國建功立業(yè)之心很強,他們四海游學,廣泛交際,遍覽祖國名勝山水。于是,以山水田園為描寫對象的詩作也隨之興盛起來,詩人們以歌贊祖國山川壯麗抒發(fā)壯志豪情,以描寫田園閑適靜美表現(xiàn)社會和平安定。由于唐代取士較為重視聲名,一部分直接求仕困難的知識分子往往由隱而仕,走所謂的“終南捷徑”。他們在隱居生活中,常常臨水登山抒懷寄傲,游園寫景樂隱怡閑。又加之唐初佛道盛行,文人們或隱遁山水虔誠向佛,或游歷山川求仙訪道,有更多機會接觸自然,因而在盛唐時代產(chǎn)生了大量的山水田園詩篇,并形成一個影響很大的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是王維、孟浩然,還有儲光羲、常建、祖詠、裴迪等人。
11、邊塞詩派:
盛唐時期以高適、岑參等為代表的描寫表現(xiàn)邊塞題材斗爭作品,有的歌頌將士們奮勇報國、建功立業(yè)的豪情,有的則是描寫了從軍生活的艱苦以及對和平的美好向往,也有的詩歌描繪了瑰麗的邊塞風光,表現(xiàn)了邊將的驕奢淫逸。其風格多以雄壯瑰麗見稱,洋溢著昂揚奮發(fā)的時代精神。
12.七絕圣手:
指王昌齡,他是盛唐時享有盛譽的一位詩人。他的邊塞詩,流暢通脫,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殷璠《河岳英靈集》把他舉為體現(xiàn)“風骨”的代表,譽其詩為“中興高作”,《全唐詩》對昌齡詩的評價是“緒密而思清”,他的七絕詩尤為出色,甚至可與李白比美,故被冠之以“七絕圣手”的名號。
13.詩仙:
指唐代大詩人李白,字太白,自號“青蓮居士”,人稱“謫仙人”,晚年自稱“酒仙翁”。李白生活在開元、天寶盛世,大部分時間是在玄宗時期度過的。他的詩歌,洋溢著時代的熱情,雄豪奔放,瀟灑飄逸,不可模仿。
14、詩史:
杜甫的詩歌反映了唐玄宗、肅宗和代宗三朝的政治、經(jīng)濟、軍事和人民生活的重大問題,又在其中浸透著詩人的情感。這樣的詩既是時代和社會的寫真,又是詩人自己生活和內(nèi)心世界的自述,后人稱之為“詩史”。
15.“三吏”、“三別”:
杜甫名作《石壕吏》、《潼關吏》、《新安吏》總稱“三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總稱三別,描寫了安史亂中百姓的生活真實,是杜甫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代表作。
16.沉郁頓挫:
指杜甫詩歌的主體風格特征。杜甫由于受到儒家的中和節(jié)制的影響,他在表達感情時,總是把自己的感情壓抑住,不讓他一下子噴發(fā)出來,而是讓他在低徊中緩緩地起伏。沉郁是指其感情的深厚博大,頓挫是感情表達特點。清人吳瞻泰《杜詩提要》云:“沉郁者,意也,頓挫者,法也。”即是此意。
17.即事名篇無復依傍:
指的是杜甫繼承了漢魏樂府“感于哀樂,緣事而發(fā)”的精神,擺脫樂府古題的束傅,創(chuàng)作了不少根據(jù)作品的內(nèi)容自命題的新題樂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別”等。
18.李杜:唐代著名詩人李白和杜甫分別代表了浪漫主義和現(xiàn)實主義的創(chuàng)作高峰,合稱“李杜”。后代詩人根據(jù)自己的喜好曾抑李揚杜、抑杜楊李或李杜并尊。
19.韓孟詩派:
韓孟詩派是中唐時期與新樂府運動同時崛起的一個影響較大的詩派。其代表人物是韓愈、孟郊,此外還包括賈島、盧仝、劉叉等人。這個詩派創(chuàng)作的特點是通過抒寫個人的不幸遭遇來揭示社會的弊病,追求深險怪僻,刻意推敲。
20.郊寒島瘦
唐朝兩位詩人孟郊和賈島以苦吟著稱,詩風相以簡嗇孤峭為主,被宋人并稱為“郊寒島瘦”。后用以形容詩文類似的意境。
21、《無題》詩:
李商隱的部分詩歌以《無題》命名,它們大多以男女愛情相思為題材,意境要眇,情思宛轉,辭藻精麗,聲調和美。由于它們寫得比較隱晦曲折,千百年來解說眾說紛紜,穿鑿附會者絕不在少數(shù)。在今天看來,這些作品,并非一時一地所作,也沒有統(tǒng)一的構思貫串起來,而是詩人隨時觸發(fā)的各種感受與興會的點滴結晶。
22.古文:
指與駢文相對而言的,奇句單行、不講對偶聲律的散體文。魏晉以后駢儷文盛行,講究對偶,句法整齊而文詞華麗。唐代韓愈﹑柳宗元等,主張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nèi)容充實﹑長短自由﹑樸質流暢的傳統(tǒng),即稱這樣的散體文為古文。
23.文以明道:
魏晉以后駢儷文盛行,輕內(nèi)容而重形式。唐代韓愈﹑柳宗元等,意欲恢復先秦和漢代散文內(nèi)容充實﹑長短自由﹑樸質流暢的傳統(tǒng),提出“文以明道”的古文理論。韓愈重在提倡“古道”,以恢復自魏晉以后中斷了的儒家道統(tǒng);柳宗元比較注重治世之道,從社會需要出發(fā),重在經(jīng)世致用,比韓愈的道較有進步意義。
24、古文運動:
是中國散文史上一次重要的文學革新運動。中唐時期,以韓愈、柳宗元等為代表,以儒學復古為號召,反對駢文,力倡古文,一改六朝以來文風之浮靡。主張文章要能夠做到“文以明道”、“不平則鳴”、“惟陳言之務去”“辭必己出”。
25.永州八記:
柳宗元貶永州十年所創(chuàng)作八篇山水游記的合稱,它們生動地表達了人對自然美的感受,豐富了古典散文反映生活的新領域,從而確立了山水游記作為獨立的文學體裁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6.韓柳:
中唐散文家韓愈、柳宗元的并稱。韓柳并稱,始于宋初。韓柳并稱,指古文而言。詩歌史上,韓、柳不是同一流派,而以“韓孟(郊)”、“韋(應物)、柳”并稱。
27.劉柳:
唐代著名散文家劉禹錫、柳宗元的并稱。兩人有著相似的政治立場和人生經(jīng)歷,都因參加王叔文“永貞革新”而被貶。文學方面,二人皆為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詩歌創(chuàng)作也都取得了卓越成就。
28.吳中四士:
初唐時期,賀知章是會稽永興(今浙江蕭山縣)人,張旭,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市)人,張若虛,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人,包融,潤州延陵(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古時這一帶屬吳郡,四人因此被稱為“吳中四士”。他們的詩歌都寫得清新婉麗,自成風格。除包融外,都有名詩傳世。
29、新樂府;
中唐詩人白居易、元稹等人繼承漢樂府詩歌揭露現(xiàn)實的傳統(tǒng),不用樂府舊題,而是根據(jù)詩歌內(nèi)容自起新題,反映社會問題,針砭政治弊端。在藝術表現(xiàn)上語言平易淺顯,意脈自然流暢。這些詩被稱為“新樂府”。
30.新樂府運動:
新樂府指唐人自立新題而作的樂府詩。新樂府運動指中唐時期由白居易、元稹倡導的,以創(chuàng)作新題樂府詩為中心的詩歌革新運動。貞元、元和年間,安史之亂已經(jīng)過去,唐王朝正走向衰落。一方面,藩鎮(zhèn)割據(jù),宦官擅權,賦稅繁重,貧富懸殊,蕃族侵擾,戰(zhàn)禍頻仍,社會生活各方面的矛盾進一步顯露出來;另一方面,統(tǒng)治階級中一部分有識之士,對現(xiàn)實的弊病有了更清楚的認識,他們希望通過改良政治,緩和社會矛盾,使得唐王朝中興。這種情況反映在當時的文壇和詩壇上,便分別出現(xiàn)了韓愈、柳宗元倡導的古文運動和白居易、元稹倡導的新樂府運動。主張詩歌要有社會內(nèi)容,要反映民生疾苦和社會現(xiàn)實弊端,即“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與元九書》),“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新樂府序》);強調詩歌的社會功能和諷諭作用,“救濟人病,裨補時闕”,“上以補察時政,下以泄導人情”(《與元九書》)。詩歌形式方面,提出“根情、苗言、華聲、實義”(《與元九書》),“其辭質而徑”、“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實”、“其體順而肆”(《新樂府序》),“非求宮律高,不務文字奇”(《寄唐生》)等理論,要求形式與內(nèi)容統(tǒng)一,形式為內(nèi)容服務,語言通俗易懂,表達直切順暢,讓人容易接受。些詩歌理論,一反大歷以來逐漸抬頭的逃避現(xiàn)實的詩風,發(fā)揚了《詩經(jīng)》、漢魏樂府和杜甫以來的優(yōu)良的詩歌傳統(tǒng),是具有進步意義的,但同時也有否定文學獨立性的傾向。
31.諷喻詩:
白居易將自己的詩歌分為四類:諷喻、感傷、閑適和雜律。其中諷喻詩是最能體現(xiàn)白居易所倡導的新樂府運動的。
32、元白:
中唐詩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稱。元稹、白居易同為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二人文學觀點相同,作品風格相近,《新唐書·白居易傳》載:自居易“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卑拙右自凇丁磩壮图到狻分幸舱f:“江南士女,語才子者,多云元白?!痹撞⒎Q,當時已行于世,又經(jīng)杜牧在文章中正式使用,后世遂相襲沿用。
33.元和體:
唐憲宗元和年間(806~820)開始流行的詩體專稱。有廣狹二義:廣義指唐憲宗元和以來各種新體詩文。狹義是指元稹、白居易詩中的次韻相酬的長篇排律和包括艷體在內(nèi)的流連光景的中短篇雜體詩。《舊唐書·元稹傳》說,元稹“與太原白居易友善。工為詩,善狀詠風態(tài)物色。當時言詩者,稱元、白焉。自衣冠士子,至閭閻下俚,悉傳諷之,號為元和體”。元稹《白氏長慶集序》:“予始與樂天同校秘書之名,多以詩章相贈答。會予譴掾江陵,樂天猶在翰林,寄予百韻律詩及雜體,前后數(shù)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復相酬寄。巴、蜀、江、楚間洎長安中少年遞相仿效,競作新詞,自謂為元和詩?!闭f明元和體即元和時流行的新體詩,專指元、白詩體中的一個方面及其模仿的作品而言。
34.大歷十才子:
代宗大歷年間10位詩人所代表的一個詩歌流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偏重詩歌形式技巧。據(jù)姚合《極玄集》和《新唐書》載:十才子為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翃、錢起、司空曙、苗發(fā)、崔洞(一作峒)、耿湋、夏侯審。
35.大歷詩風:
大歷詩風,指的是大歷至貞元年間活躍于詩壇上的一批詩人的共同創(chuàng)作風貌。這些詩人的大多數(shù),青少年時期是在開元太平盛世度過的,受過盛唐文化的熏陶;可由安史之亂引發(fā)的近十年的空前戰(zhàn)亂,使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產(chǎn)生了明顯的變化。痛定思痛,驀然感到了自己的無能和衰老,失去了盛唐士人的昂揚精神風貌。他們的詩,不再有李白那種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氣勢,也沒有杜甫那種反映戰(zhàn)亂社會現(xiàn)實的激憤和深廣情懷,盡管有少量作品存留盛唐馀韻,也寫民生疾苦,但大量作品表現(xiàn)出一種孤獨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調。這使詩歌創(chuàng)作由雄渾的風骨氣概轉向淡遠的情致,轉向細致省凈的意象創(chuàng)造,以表現(xiàn)寧靜淡泊的生活情趣,雖有風味而氣骨頓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36.小李杜:
“小李杜”指晚唐詩人李商隱和杜牧,二人在晚唐詩壇中成就最大。杜牧詩歌風格,俊爽峭健,懷古詠史之作感慨深沉;李商隱有抒情言志詩、詠史詠物詩、憂國傷時詩、愛情詩,構思縝密,擅長用典,語言精練華麗,《無題》詩尤其朦朧迷離,綿邈幽艷。
37.香奩體:
晚唐韓偓《香奩集》所代表的一種詩風。這類作品多寫男女之情和婦女的服飾容態(tài),風格綺麗纖巧。它淵源于六朝宮體,而描寫范圍則從宮廷貴族擴大到一般士大夫的戀情、狹邪生活,對后世詩歌有一定影響。
38.溫李:
晚唐詩人溫庭筠和李商隱的并稱。他們的詩歌風格都承受六朝余習,色彩綺麗,筆調柔婉,故有此并稱?!缎绿茣赝ン迋鳌分^庭筠“工為辭章,與李商隱皆有名,號溫李”?!短撇抛觽鳌芬舱f庭筠“側詞艷曲,與李商隱齊名,時號溫李”。
39.李煜: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世稱李后主,南唐詞人中的佼佼者。他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div style="height:15px;">
40.晚唐體:
宋初詩壇一批詩人如林逋、魏野、寇準、潘閬與“九僧”等寫詩模仿晚唐賈島、姚合詩風,被稱為“晚唐體”。
41.唐宋八大家:
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三蘇、王安石、曾鞏。明初朱祐將八人文章編成《八先生文集》,八大家之名始于此。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僅取唐宋八位散文家的文章,為唐宋八大家名稱的定型和流傳起了一定的作用。不久,茅坤根選八家的文章,輯為《唐宋八大家文鈔》,唐宋八大家之稱遂固定下來。唐宋八大家乃唐代古文運動、宋代詩文革新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后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42、唐傳奇: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說內(nèi)容多傳述奇聞異事,后人便稱之為傳奇。唐傳奇作者往往“作意好奇”,標志著中國小說發(fā)展具有了獨立的文學品格,進入了成熟階段。其代表作有《柳毅傳》、《霍小玉傳》、《鶯鶯傳》等。
43.敦煌曲子詞: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之中沉埋千年之久的二萬五千卷珍貴古文獻,拂去歷史的塵埃,重見天日。其中一小部分為民間詞抄本,創(chuàng)作年代始自唐,直至五代,大約在8世紀至10世紀之間。按照當時的稱呼,稱之為曲子詞。因為是在敦煌發(fā)現(xiàn)的,因此冠以“敦煌曲子詞”之名?,F(xiàn)存的敦煌曲子詞大約一千首,絕大多數(shù)是無名氏的作品。其題材廣闊,內(nèi)容豐富,多寫歌女的戀情,妓女的怨恨,商人的豪富,旅人的離愁,同時對社會的動亂,征戰(zhàn)的痛苦也有反應。其風格質樸,格調清新,感情醇厚,語言直白,形式多樣,較多保留著詞初產(chǎn)生時的原始狀態(tài),對了解詞的起源,演變具有重要意義。
44、《花間集》:
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文人詞總集,由后蜀趙崇祚編定,收錄了晚唐及西蜀詞人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十八位詞人的五百首詞。所收詞作題材多以男女情愛為主,風格靡麗柔婉,奠定了詞發(fā)展的類型風格。
45.花間詞派:
因《花間集》而得名的詞派。后蜀趙崇祚編定《花間集》,收錄了晚唐及西蜀詞人溫庭筠、皇甫松、韋莊等十八位詞人的五百首詞,文學史上稱這些詞人為花間詞人,其詞作題材多以男女情愛為主,風格靡麗柔婉,奠定了詞發(fā)展的類型風格。
46.溫韋:
溫庭筠、韋莊的并稱。二人是花間詞派的代表詞人。溫庭筠是文學史上第一個大力作詞的人,其詞意象綿密,詞藻華麗,;韋莊詞以清麗疏朗見長。
47.婉約派:
宋詞一大流派。明確提出詞分婉約、豪放者,一般認為是明人張詅。婉約,即婉轉含蓄。詞本為合樂而歌,娛賓遣興,內(nèi)容不外離愁別緒,閨情綺怨。五代即已形成以《花間集》和李煜詞為代表的香軟詞風。北宋詞家承其余緒,晏殊、歐陽修、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雖在內(nèi)容上有所開拓,運筆更精妙,并各具風韻,自成一家,但仍未脫離宛轉柔美之風。故明人以婉約派來概括這一類型的詞風。其特點主要是內(nèi)容側重兒女風情,結構深細縝密,音律婉轉和諧,語言圓潤清麗,有一種柔婉之美。但內(nèi)容比較狹窄,人們形成了以婉約為正的觀念。婉約詞風長期支配詞壇,直到南宋,姜夔、吳文英、張炎等大批詞家,皆受影響。
48.豪放派:
中國宋詞風格流派之一。南宋人已明確地把蘇軾、辛棄疾作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chuàng)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詞,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時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囂。南渡之后,由于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高亢之調應運發(fā)展,陳與義、葉夢得、朱敦儒、張孝祥、張元干、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豪放詞派不但震爍宋代詞壇,而且廣泛地影響詞林后學,從宋、金直到清代,歷來都有標舉豪放旗幟,大力學習蘇、辛的詞人。
49、慢詞:
據(jù)明刻《類編草堂詩余》,凡九十一字以上的詞作均為長調,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五十八字之內(nèi)為小令。長調詞一般曲調都比較舒緩,故又稱慢詞。北宋時期著名的詞人柳永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慢詞,豐富了詞的寫作技巧。
50.易安體:
李清照字易安,是婉約派代表作家之一,詞作描寫細膩,風格清新,語言清新雅潔,善于融口語入詞,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51.清空騷雅:
是對姜夔詞風的典型概括。姜夔作詞以雅為美學理想,善于提空描寫,從虛處落筆,清空而不失剛勁,既不同于傳統(tǒng)香而弱的婉約派詞風,也不同于蘇辛派的豪放,張炎在《詞源》中評價為“白石詞不惟清空,又且騷雅”。
52.蘇辛:
“蘇辛”指蘇軾、辛棄疾,二人同為宋詞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們將詞的內(nèi)容及范圍擴大,注重將慷慨激昂、悲壯蒼涼的感情及鏗鏘的音調、鮮明的色彩融入詞中;善于在寫人、詠景、狀物時,以奔放豪邁、鮮明的形象、飛動崢嶸的氣勢、闊大雄壯的場面取勝;同時還體現(xiàn)了通脫曠達的、疏狂不羈的自我形象。
53.別是一家:
是李清照在自己的詞學著作《詞論》中提出來的著名理論,強調詞語詩歌不同的藝術個性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規(guī)律,尤重詞的音樂性,對詞的創(chuàng)作繁榮起了積極作用。
54.辛派詞人:
這是南宋受辛棄疾的影響而產(chǎn)生的一個詞派。主要有陳亮、劉過、劉克莊等。他們在辛棄疾的影響下,用詞來抒發(fā)愛國情感,豪放慷慨如辛棄疾,但題材不如辛詞廣,風格不如辛詞多樣。多以議論為詞,以文為詞,過于直率,不如辛詞蘊藉。
55.西昆體:
北宋初年一種追求辭藻華美、對仗工整的詩體。宋初,楊億、劉筠、錢惟演曾于景德至大中祥符年間,聚集于皇帝藏書的秘閣,編纂《冊府元龜》,他們把在編書之余所寫的酬唱詩結集為《西昆酬唱集》。這部詩集在當時影響很大,學子紛紛效法,號為西昆體。西昆體詩人宗法李商隱,他們大多有良好的詞章修養(yǎng),技法圓熟,善于在詩作中大量摭拾典故和前人的佳詞妙語,以求意旨幽深。其作大抵音律和諧,詞采華美,整飭典麗,有一定的藝術價值。但是,西昆詩人只是一味模擬,缺乏真情實感,刻板地搬用李商隱的詩題、典故、詞藻,徒得華麗外表而缺乏內(nèi)在氣韻,未能自成一家。
56.《六一詩話》:
《六一詩話》是我國最早的詩話,開后代詩歌理論著作新體裁,作者歐陽修。《六一詩話》的言說方式正是“泛應曲當”,隨事生說,各則詩話條目之間的排列并沒有固定和必然的邏輯聯(lián)系。但另一方面,《六一詩話》卻又有其一以貫之的詩學主張。
57.半山體:
王安石晚年罷相隱居江寧半山時,詩風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遠離了政治、社會,多寫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絕句為主,情景交融,筆觸細膩,被稱為“半山體”。
58.蘇梅:
蘇舜欽、梅堯臣的并稱。二人文學在主張十分相近,激烈批判晚唐宋初以來的不良文風,強調文學的思想內(nèi)容和感情因素,是歐陽修詩文革新運動的支持者。二人詩歌創(chuàng)作頗有成就,但藝術風格不同,梅以古淡著稱,蘇以豪放見長。歐陽修在《六一詩話》中將二人相提并論,為并稱奠定了基礎。
59.蘇黃:
蘇軾和黃庭堅的并稱。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宋詩風格的體現(xiàn)者,影響都很大,因而自北宋末以后,常常以“蘇黃”并稱。蘇詩氣象闊大,如長江大河,風起濤涌;黃詩氣象森嚴,如危峰千尺,拔地而起。在藝術上各自創(chuàng)造了不同的境界。此外,蘇軾和黃庭堅都是宋代著名書法家,推崇他們書法的人,也常以“蘇黃”并稱。
60、江西詩派:
由南宋呂本中《江西詩社宗派圖》而得名,江西詩派主張以杜甫為宗,詩風奇峭艱澀、瘦硬生新。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創(chuàng)始人,其詩歌理論和創(chuàng)作實踐影響極為深遠。
61、“一祖三宗”:
宋代江西詩派做詩宗杜甫,故尊奉他為“一祖”,“三宗”則指的是江西詩派中最有代表性的詩人黃庭堅、陳師道、陳與義。他們的詩歌理論主要有:“點鐵成金”、“奪胎換骨”等。
62、駢文:
指講究對偶、聲韻、辭藻華麗、多用典故的文體,又稱之為駢儷文或四六文。它的出現(xiàn),突破了早期散文過于古樸簡單的格局而向形式美方向發(fā)展,但到后來,弊端也隨之而生,華美的形式往往成了表達思想、反映現(xiàn)實的障礙。
63、中興四大詩人:
指南宋中期四位著名詩人:楊萬里、陸游、尤袤和范成大。他們初步克服了江西詩風的流弊,另辟蹊徑,打開了宋詩的新局面。
64.四靈詩派:
南宋末年,詩人徐照(字靈暉)、徐璣(號靈淵)、翁卷(字靈舒)、趙師秀(號靈秀)都是永嘉人,故稱“永嘉四靈”,又稱“四靈詩派”。該派專攻近體,尤其是五律,并以晚唐姚合和賈島的創(chuàng)作為依據(jù)來反對江西詩派“資書以為詩”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江西詩派以學問為詩、專在書本上找材料的習氣。
65.江湖詩人:
南宋杭州書商陳起喜歡結交文人墨客,其中有低級官吏、隱逸士人和未能入仕的江湖游士。從宋理宗寶慶元年開始,陳其為上述詩人刻印詩集,總稱為《江湖集》,這些詩人就被稱為江湖詩人。他們擅長寫景抒情,字句精美,長于白描。以劉克莊、戴復古成就最為突出。
66.蘇門四學士:
北宋文學家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和張耒的并稱。蘇軾是繼歐陽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在當時的作家中間享有巨大的聲譽,一時與之交游或接受他的指導者甚多,黃、秦、晁、張四人都曾得到他的培養(yǎng)、獎掖和薦拔。在蘇軾的眾多門生和崇拜者中,他最欣賞和重視這四個人。最先將他們的名字并提和加以宣傳的就是蘇軾本人。“蘇門四學士”這一稱號只是表明這四位作家得到過蘇軾的垂青和指導,接受過他的文學影響,而并不意味著他們或他們與蘇軾可以統(tǒng)稱為一個文學流派。實際上四學士造詣各異,受蘇軾影響的程度有差別,文學風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黃庭堅的詩自創(chuàng)流派,與蘇軾并稱蘇黃;秦觀的主要成就在詞,但是他的詞卻不走蘇軾的路子,而專以纖麗婉約見長。
67.韓潮蘇海:
韓愈、蘇軾都屬唐宋散文八大家,韓愈散文氣勢磅礴,感情充沛,風格雄健奔放,語言明暢,蘇軾散文平易流暢,豪放自如,因物賦形,汪洋浩瀚。后人遂將二人風格概括為“韓潮蘇海”。
68、話本:
就是說話藝人的腳本。是我國古代白話小說發(fā)展的重要階段,宋代出現(xiàn)了諸如《錯斬崔寧》、《碾玉觀音》等著名的作品。到了明代話本又有了新的發(fā)展。
69、變文:
變文是民間曲藝“轉變”所用的底本。主要內(nèi)容有三類:一是演唱佛經(jīng)故事,二是演唱歷史故事,三是演唱民間傳說。對后代話本、小說、戲曲影響較大。
70、“五言長城”:
劉長卿擅長近體,尤工五律,風格含蓄溫和,清雅洗煉,自稱為“五言長城”。
71、以文為詩:
是韓愈的一種創(chuàng)作傾向和自覺的美學追求。主要特點是以散文化的章法、句法入詩,不受韻律、節(jié)奏、對稱的約束,打破詩歌圓轉流利、和諧對稱的特點,融敘述、議論為一體?!耙晕臑樵姟睂笫烙绕涫撬未娙擞绊憳O為深遠。
72、郊島:
指中唐詩人孟郊、賈島,二人并稱。二人詩多愁苦凄清之境,且詩風孤郁悲涼,凄寒局促。蘇軾《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島瘦”概括二人的風格。
73、長吉體:
長吉是李賀的字,此指李賀詩所獨具的風格。其詩色彩濃麗、想象奇詭、情調幽冷、構思獨特,充滿浪漫主義色彩,于中唐詩壇獨樹一幟。
74、張王樂府:
中唐詩人張籍、王建的合稱,二人借長于樂府詩,內(nèi)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詩風淺近,故齊名。
75、韋柳:
中唐詩人韋應物、柳宗元的合稱,二人皆長于山水田園詩,且詩風淡遠,后人往往并稱之。
76、無題詩:
是李商隱的創(chuàng)造?;蛞浴盁o題”名篇,或借詩的首二字為題,內(nèi)容或寫愛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別有寄托。這類詩詞旨隱約,意蘊豐厚,往往難以確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