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現(xiàn)秦先祖》(焦紅原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電視專題片解說詞】
發(fā) 現(xiàn) 秦 先 祖
焦紅原
●公元前221年,秦國剪滅群雄,統(tǒng)一六國,結(jié)束了連綿數(shù)百年的列國混戰(zhàn)局面,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quán)的封建國家從此建立了。
但是,從開國君主秦始皇到秦子嬰,僅僅維持了三代十五年,強大的秦帝國就迅速地土崩瓦解了。
秦帝國雖然是一個短命的王朝,但在中國歷史上的影響卻是巨大而又深遠的。
《詩經(jīng)·秦風》里,有一首極為美麗的歌謠:“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边@水就是我們隴南的西漢水。
隴南是秦先祖的故鄉(xiāng),彌足珍貴的《秦風》,是隴南秦先祖唱給世界的第一組歌謠。
兩千多年后的今天,那委婉凄美的水,仍在涓涓流淌,在水一方的伊人,和為情所傷的男子也早已乘風歸去,只留下一首千古絕唱的戀歌,在隴南,在那本書里,在歷史的長河的上游,望穿秋水,獨自歌唱。
是啊是啊,多么美妙動人的愛情故事?。?/p>
歌聲中依戀著情愛,情愛里纏綿著歌聲,那才是歌中之歌呢!
●1994年的春天,一則驚人的消息照亮了中國考古發(fā)掘和先秦文化研究的天空:甘肅省考古工作者在禮縣永坪鄉(xiāng)大堡子山,發(fā)掘了三座距今約3000多年的,周朝時期的古墓葬,據(jù)出土文物透露的信息,專家推定,著是幾座秦先祖的墓葬。隴南秦人、秦先祖生活之謎被逐漸地打開了。
毋庸置疑,禮縣永興鄉(xiāng)大堡子秦公墓葬的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成為二十世紀末葉中國考古發(fā)掘的重要亮點之一。
長期以來,由于歷史記載的不詳,人們對秦人東遷之前的歷史和文化活動不十分了解,上世紀90年代,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大墓被發(fā)現(xiàn),盡管是盜后余存,仍然引起了人們對秦人早期文化的強烈關(guān)注。
為了進一步探尋秦人早期居住的遺址和了解他們東遷之前的喪葬、風俗以及歷史文化,2005年3月,在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發(fā)起組織下,正式啟動了秦人早期文化的聯(lián)合考古調(diào)查。
北京大學、西北大學、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參加了這一浩大的考古活動。
迄今為止,聯(lián)合考古調(diào)查組在隴南禮縣境內(nèi)已確認的24處文化遺址基礎(chǔ)上,又新發(fā)現(xiàn)70多處史前文化遺址和周秦時代遺址。
專家們認為,新發(fā)現(xiàn)的遺址分布密集,譜系明晰,屬于仰韶文化類型的老官臺至齊家文化遺存都有存在,這為人們了解這一地區(qū)的文化譜系奠定了基礎(chǔ),也為探尋秦人早期文化源頭提供了重要線索。
在禮縣,考古工作者還發(fā)現(xiàn)了寺洼文化與周文化并存、交錯甚至對峙的現(xiàn)象,這充分證明了,中國西部,歷史上秦族與戎族等古部族之間確實存在許許多多的文化與生活聯(lián)系。
■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
《史記·秦本紀·集解》曾說,秦文公五十年(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卒,葬西山?!?/p>
1994年春,甘肅省文物考古所在禮縣縣城以東11公里處的西漢水北岸大堡子山,進行了為時8個月的搶救性發(fā)掘,探明了在東西長約250米、南北寬約140米的墓葬區(qū)內(nèi),共有中字形大墓兩座,瓦刀形車馬坑兩座。墓地的東北、北部和西部山彎,有規(guī)律地分布著間距為 5至 7米的東西向中小型墓葬,總數(shù)在200座以上。根據(jù)鉆探資料,考古工作者依山勢由下而上發(fā)掘了兩座南北并列的東西向中字形大墓、l座東西向瓦刀形車馬坑和9座中小型墓葬。
發(fā)掘過程中考古專家發(fā)現(xiàn)、大堡子的陵墓坐西向東,墓主頭西腳東。長達100多米的中字形墓葬也顯示出秦人好建巨陵大墓的特點;這些墓葬中還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和金、玉器,有的青銅器上明確鑄有“秦公作鑄用鼎”、“秦公作寶用簋”等銘文;從地理位置看,大堡子山“兩河夾一山”的獨特地勢也完全符合先秦皇家陵園“風水”取向。
大堡子山秦人早期墓葬群,經(jīng)有關(guān)專家學者斷定,是屬于秦人先祖秦仲、秦莊公的墓葬。大堡子山古墓葬群,就是被歷史塵封了2000多年的秦人第一陵園——西垂陵園。
墓內(nèi)發(fā)現(xiàn)大批珍貴的青銅器和金器,有青銅鼎、壺、鈁、盤、編鐘、金虎、金棺飾等,現(xiàn)已大多流失,據(jù)國內(nèi)考古界學者從國外反饋回來的消息,有54件金棺飾,兩只金虎,成對的秦公壺和成套的編鐘,分別流失到英國、法國、美國和臺灣、香港地區(qū)。
從墓葬地域和出土文物可以斷定,秦人早期都邑西犬丘、西垂宮及西縣的具體方位大致就在大堡子山以東附近的永興、長道一帶。
秦人具有很早的青銅器、金器冶煉制作技術(shù),表明他們的生產(chǎn)力水平已發(fā)展到相當高的階段,不亞于東方其它先進民族。
1998年,位于大堡子山秦公墓東南方約三公里處的圓頂山上又發(fā)現(xiàn)了秦貴族夫婦的合葬墓。專家認為,這座墓不但為大堡子山古墓是秦公墓提供了有力佐證,其類似的墓葬形制和地理特征也說明,禮縣一帶就是秦“西犬丘”所在地。
在秦文化研究中,考古專家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歷代皇帝的陵墓大都是座北向南,唯獨秦國的帝陵卻都是座西向東,不但春秋時代秦國諸侯的墓地鳳翔秦陵如此,而且位于驪山西側(cè)秦東陵(葬有秦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等)和驪山東側(cè)的秦始皇陵都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秦人由西向東進入關(guān)中的歷史軌跡和發(fā)展方向。座西向東的特殊葬式也許是秦人對西垂故土的一種懷念,專家們這樣猜測。大堡子秦人早期墓葬的發(fā)現(xiàn),也許可以解開這個謎。
1997年,大堡子山秦公墓被甘肅省確定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又被確定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祖先們:秦先祖·秦人
先秦(前221年以前)之前,隴南境內(nèi)主要居民為戎、秦、氐、羌等部族。今禮縣紅河、鹽關(guān)一帶的古西犬丘地區(qū),曾是秦人早期的都邑所在地。
《史記·秦本紀》記載:商末周初,居住于東方齊魯一帶贏姓西遷至西犬丘(今禮縣大堡子山東),秦先祖大駱及其子非子在這里為周孝王養(yǎng)馬,繁衍生息,畜牧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非子得到周孝王賞識,賜姓贏,封秦地為周朝的附庸,建邑秦亭(今張家川縣境),專門為周朝牧馬。又以大駱另一妻申侯女所生之子成為大駱適嗣,居住在西犬丘地區(qū)。
公元前842年,西戎攻滅西犬丘大駱之族,周宣王命非子后秦仲征伐西戎,秦仲又于公元前824年被西戎所殺。周宣王召秦仲長子莊公兄弟5人,統(tǒng)兵7000,攻破西戎,于是封秦莊公為西垂大夫,居西犬丘故地。
公元前766年,西戎又圍攻西犬丘,秦襄公長兄世父率兵抵抗,被西戎俘虜。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周幽王于驪山下。秦襄公因擁兵護送周平王東遷駱邑有功,被周平王封為諸侯,賜給陜西岐山以西土地,秦正式成為諸侯國。
襄公之子文公繼位后,于公元前763年東出行獵,至寶雞附近千河與渭河回合處營建新邑。由西犬丘遷往新邑。數(shù)百年中,秦人在隴南的都邑西犬丘,先后有犬丘、西垂、西垂宮等不同稱謂,但地址未變。
秦統(tǒng)一后至兩漢,西犬丘又成為西縣治所所在地,直到公元228年,蜀相諸葛亮出祁山攻魏,兵敗街亭后,撤兵回漢中時“拔西縣千余家還于漢中”,西縣建制始消失。
《史記·秦本紀·集解》說秦文公五十年(公元前716年):“秦文公卒,葬西山?!敝傅木褪俏魅鸶浇?,也就是今西漢水上游的禮縣北部。
■一次盛會
2000年7月,對于隴南歷史學人們來說,都將成為終生難忘的永恒記憶。
7月21-23日,全國首屆“秦人西垂文化研討會”在禮縣隆重召開。來自中國社科院、北京故宮博物院、北京師范大學、上海博物館、陜西博物館、秦兵馬俑研究所、甘肅省博物館、甘肅大地灣博物館等30多位專家學者濟濟一堂,共同研討秦先祖、秦人西垂文化發(fā)掘、利用、保護等問題。
專家們認為:甘肅禮縣是陜西秦陵兵馬俑的故鄉(xiāng)。
著名歷史學家、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專家李學勤先生專門發(fā)來賀信,預祝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犬丘”與“西犬丘”
殷商末年,贏人的一支在其首領(lǐng)中譎率領(lǐng)下隨商王西征戎羌,進至渭水中游后奉命屯守,遂營建城邑,定名為“犬丘”(在今陜西興平縣南),“在西戎,保西垂。”守衛(wèi)著商王朝的西部邊疆。
紂王帝辛在位期間,崛起于歧、豐之地的周人四處攻伐,擴充勢力,牧野一戰(zhàn),紂王“前徙倒戈”,兵敗自焚,商朝滅亡。就在紂王眾叛親離,周人攻城掠地時,中譎這支贏人據(jù)守的“犬丘”也為周人攻占,中譎之孫惡來被殺,他們被迫離開“犬丘”,沿渭河西進,以避周人鋒芒。最后遷移至渭河以南,遠離周人中心的西漢水上游地區(qū),即今禮縣東部一帶。在這里修建了城邑,仍名“犬丘”,后來,人們?yōu)榱藚^(qū)別于原“犬丘”,稱其為“西犬丘”。有時也記作“犬丘”。
■“西垂”秦先祖
西周初年,又有一支贏人遷到了“西垂”。周武王伐紂,滅了殷商,留居在東方地區(qū)的贏姓民族自然也隨殷人一起成為周人的奴隸。
公元前1025年,紂子武庚起兵反周時,這些贏姓民族也乘機反叛,《逸周書·作解》載:“三叔及殷東徐、奄及熊盈以畔”。“盈”,即“贏”,“徐”、“奄”兩國也是贏姓。周公奉成王之命東征。歷時三年,始平息叛亂。叛亂平息后,周人將被俘的“頑民”或充作奴隸,或遷離故土,贏姓人也在遷移之列,他們中的大部分沿著黃淮流域驅(qū)向西方,在長途跋涉中,有些贏姓人中途停留下來,在當?shù)囟ň?、繁衍,但絕大部分被遷往當時周人的西方邊境地區(qū)“西垂”,在這里,與原替殷商保西垂的中譎后代合為一起,勢力大增,秦人在西方的崛起,即自此始。
■非子“馬大蕃息”
周孝王時(前909—前895年),贏族人的后代非子在西犬丘一帶為周王朝養(yǎng)馬,很有成績,“馬大蕃息”,西犬丘人將此事告知周孝王,周孝王十分高興,便召其到今陜西千河、渭河交會地區(qū)養(yǎng)馬。
由于非子替周王室養(yǎng)馬有功,周孝王便把秦地(今清水縣境內(nèi))封給非子,讓他再接續(xù)贏氏的廟祀,號稱秦贏。從此,“秦”就成為這部分贏姓族人的稱謂。同時,也讓仍居住在西犬丘的大駱的嫡子成承繼大駱的嗣位(成是非子的同父異母兄弟,申侯的外孫),繼續(xù)掌管西垂事務(wù)。
■秦仲·莊公
公元前842年,周厲王荒淫無道,眾叛親離,西戎也乘機反叛,滅了居住在西犬丘的大駱之族。周宣王即位后,以非子的后代秦仲為大夫,討伐西戎,收復西犬丘,最終又被西戎所殺。
秦仲共做了二十三年西垂大夫,他生有五個兒子,長子名叫不其,后追封為莊公。
秦仲死后,周宣王召見了他們五兄弟,給了他們士兵七千人,再伐西戎,終于打敗了西戎,因原居住于西犬丘一帶的成的一支被西戎所滅,故將西犬丘也歸其所有,這樣,莊公所轄之地除了原來的秦地外,還有了西犬丘之地。周宣王又封莊公為西垂大夫,繼承了其父秦仲的封爵。
■秦西垂宮
秦莊公設(shè)都邑于西犬丘,并建造了宮室,因其官職為西垂大夫,所以其宮室就命名為“西垂宮”?!墩f文解字》解釋說:“宮,室也”。
自此后,襄公、文公都居住在西垂宮。
秦莊公有三個兒子,長子世父立下誓愿說:“西戎殺了我的祖父秦仲,我若不殺死戎王,絕不回犬丘來?!庇谑牵銓⒙毼蛔尳o弟弟襄公,自己帶兵攻打西戎。
襄公即位的第二年(前776年)西戎包圍了西犬丘,世父率兵出擊,戰(zhàn)敗被俘,過了一年,西戎才將世父釋放回來。
襄公七年(前771年),周王室發(fā)生了爭奪王位的內(nèi)亂,西戎、犬戎和申侯聯(lián)合攻周,攻破了國都鎬京(今西安市西南),在驪山下殺了周幽王。秦襄公率兵救周,由于作戰(zhàn)賣力,打退了西戎,并聯(lián)合其他諸侯擁立太子宜臼即位,是為周平王。周王室為避犬戎之難,把都城遷到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周。
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有功,平王便封襄公為諸侯,并把岐山(在今陜西岐山縣東北)以西的土地統(tǒng)統(tǒng)賜給秦國,而且同襄公盟誓:“犬戎兇惡無道,奪走了我們歧、豐的土地,只要秦國能把犬戎趕走,這塊土地就歸秦國所有?!?/p>
秦國于這時才正式立國,國都仍在西犬丘西垂宮。
公元前766年,襄公在征伐西戎途中死于岐山,他生有一子,即位后稱文公。
文公即位后仍居住在西垂宮。
公元前763年,秦文公開始東征,討伐西戎,經(jīng)過十多年的征戰(zhàn),收復周王室舊有的土地和人民,疆域擴大到岐山,并把岐山以東之地獻于東周王室,勢力愈來愈大。后經(jīng)過寧公、武公等幾代人的努力,秦國便逐漸東進,占領(lǐng)了渭水中下游的廣大地區(qū),與東面的晉國搭上界,發(fā)展成為西方的大國。
在秦國東進的過程中,西犬丘之地一直是秦人穩(wěn)固的后方基地。據(jù)《史記·秦本紀》載: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被封為諸侯后,便在西垂作祭祀之壇,以祠先祖少皞之神。公元前716年秦文公死后,也歸葬于西山。公元前385年,庶長改迎靈公之子獻公于河西(據(jù)考,“河西”當為“西”)而立之,殺秦出子及其母,沉于潭中。
■秦人“不其簋”
關(guān)于秦人在西垂一帶活動的情況,除了《史記》等文獻有明確記載外,還有一件珍貴的文物資料,那就是現(xiàn)珍藏于中國歷史博物館的“不其簋”。 “不其簋”的銘文詳細地記敘了秦莊公破西戎的戰(zhàn)役。
“惟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日,不其(即秦莊公),馭(朔)方嚴允廣伐西愈(即西隅,泛指西部地區(qū)),王命我羞追于西。余來歸獻擒,余命汝御追于器,汝以我東宕伐嚴允于高陶,汝多折首執(zhí)訊。戎大同從追汝,汝及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車函(陷)于艱,汝多擒,折首執(zhí)訊。伯氏日:不其,汝小子,汝肇海(敏)于戎工,錫(賜)汝弓一矢,臣五家,田十田,用從乃事。不其拜首,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尊簋,用丐多福,眉壽元疆,永純靈終,子子孫孫,用永寶永享”。
自贏姓人中譎“在西戎,保西垂”,到秦文公東征,秦人在今禮縣東北部營邑建都,東征西討,達四百年之久。
此后,秦人的中心雖然遷至渭河中游咸陽、西安一帶,但禮縣、西和一帶仍是秦人主要活動區(qū)域之一。約在戰(zhàn)國末年秦在西垂宮故地設(shè)置西縣,屬隴西郡,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后,今祠官常祠奉天地、名山、大川、鬼神,在西縣一帶就建立神祠數(shù)十處,這已由禮縣西漢水流域各處發(fā)現(xiàn)的“秦公簋”、“秦公壺”等一大批帶有銘文的青銅器物得到證明。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詩經(jīng)·秦風·無衣》)
能征善戰(zhàn)的秦先祖,他們的戈矛早已被滾滾歷史妥善收藏,這會兒,正靜靜地酣睡在博物館的廚柜上。
流光易逝,白云蒼狗,那些兩千多年前最為先進的兵器,在今天的小孩兒看來,似乎都有些可笑??墒?,強大的秦帝國對后世歷史所產(chǎn)生的影響,又有誰敢于懷疑、能夠懷疑呢?
想當年,秦先祖?zhèn)冊劳须]南,稱雄于東方,走向了世界;
看如今,骨子里充滿秦人遺風的隴南兒女,正以更加豪邁的精神風貌,面向更加輝煌燦爛的明天!
(焦紅原,筆名過河卒等,甘肅武都人,1983年開始發(fā)表文學及美術(shù)作品,獲過多種獎項,甘肅省作協(xié)會員,隴南市作協(xié)副主席,武都區(qū)作協(xié)名譽主席;隴南師范高等??茖W校“隴南文史研究中心”和“隴南民間藝術(shù)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2013.10);隴南白馬人民俗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2012.8);隴南市衛(wèi)生學校隴南歷史文化研習會特聘指導老師(2014.8)。多年來主要從事隴南地方史(民俗)文化及白馬氐歷史文化的研究工作,為多部文藝演出、音樂舞蹈史詩等各類大型活動撰寫文稿及解說詞。2010年11月榮獲“全國方志系統(tǒng)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出版有《山水隴南·收藏》《山水隴南·詩意》(甘肅文化出版社,2005.12),《隴南文化:西秦嶺山地人文歷史的視覺性回顧》(甘肅人民出版社,2010.2)等,其中《隴南文化》榮獲甘肅省第八屆優(yōu)秀史志成果一等獎、隴南市第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現(xiàn)任甘肅省隴南市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