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燥咳嗽,嗓子一癢就咳,一咳就咳一大陣,不咳的時候跟正常人一樣。無痰、痰少或黏痰。有的病人晚上咳嗽加重,白天不怎么咳;有的病人吸入冷空氣就咳;有的病人只是嗓子癢,一受刺激就咳。這類病人大多沒有別的癥狀體征,睡眠、大便、飲食都正常,但通常一咳就是好幾個月,非常難治。病位在咽喉。
風燥咳嗽很難治,沒有特別合適的成藥,羚羊感冒片和咳必清片組合在一起,有一部分人有效果。建議,對于只有咳嗽,沒有其他癥狀的人,可以用千金葦莖湯(蘆根120克先煎,生苡仁30克,炒冬瓜仁20克打碎,桃仁15克)代茶飲。這個藥的口感很好,有一股粽子葉的味道,特別適合于小孩和老人。如果兼有一些外感,可以用甘露消毒丹。
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幾個問題是:
咳嗽的同時出現(xiàn)胸部疼痛,有一部分患者是大葉性肺炎,因此如果出現(xiàn)胸痛,一定要到醫(yī)院去查血象、拍片子。如果出現(xiàn)肺炎的話,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的方法治療效果好。
咳嗽的時候伴隨著出虛汗,要小心小葉性肺炎,也就是成人支原體肺炎。
白天不咳嗽或者比較輕微,一到晚上就加重的,多屬于燥咳,要用到千金葦莖湯,在此藥中加入當歸,治夜咳效果很好,有些小孩甚至只用當歸泡點水喝就能止咳。
參考資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42520353.html
風燥咳嗽
風燥咳嗽為常見病、多發(fā)病。筆者十幾年來用玉女煎治療風燥久咳,效果滿意,現(xiàn)介紹如下。
1 典型病例
病案1:楊某,男,52歲,1992年11月2日診。干咳1周余,經(jīng)用青霉素、病毒唑等靜滴治療7天,癥狀未見明顯減輕,前來就診。現(xiàn)咳嗽頻作、咽痛咽癢、干咳無痰,伴口干、頭痛、納差。檢查:體溫36.8℃,咽微紅,雙肺無干濕羅音,血常規(guī)、胸透檢查均正常。舌質(zhì)紅,苔薄黃干,脈浮數(shù)。中醫(yī)診斷:風燥傷肺,肺失清潤。治法: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方用桑杏湯加減:桑葉9g、豆豉9g、杏仁9g、貝母12g、沙參15g、梔子9g、陳皮12g、百合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劑,分3次服。6劑后干咳未見明顯減輕,其余癥狀基本同前,而出現(xiàn)煩熱口渴,遂改用清胃滋陰之玉女煎加減。處方:石膏18g、生地黃12g、麥冬9g、知母9g、牛膝6g、陳皮12g、百合12g、黃芩12g、生甘草6g。每日1劑,水煎服。3劑后干咳、煩熱、口渴、頭痛癥狀明顯減輕,但仍納差,舌紅苔薄黃。前方去生地黃、牛膝,加雞內(nèi)金12g、山楂15g。3劑后告愈。
病案2:蔡某,男,32歲,1993年11月15日就診,發(fā)熱咳嗽半月余,經(jīng)用青霉素、先鋒Ⅴ注射液及病毒唑靜滴后熱暫退,但咳嗽漸劇而來就診。現(xiàn)咳嗽頻作,干咳作嗆,無痰,咽痛,口渴心煩,納差,二便正常,神疲倦怠。檢查:體溫36.6℃,咽紅,雙肺呼吸音粗糙,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浮數(shù)。血常規(guī)檢查正常,胸透示肺紋理增加。中醫(yī)診斷:風燥傷肺,肺失清潤宣降。西醫(yī)診斷:急性支氣管炎。治法清胃滋陰,宣肺止咳。方用玉女煎加減:石膏12g、生地黃12g、麥冬9g、知母9g、陳皮12g、貝母9g、玄參9g、炙甘草6g、黃芩12g、金銀花12g。3劑后嗆咳明顯減輕,咽痛、心煩口渴明顯好轉(zhuǎn)。但仍舌紅,苔薄黃干。上方加雞內(nèi)金12g、山楂15g、石斛9g,服3劑咳嗽輕微,無痰,咽已不痛,心煩口渴消失,雙肺呼吸音如常。上方繼續(xù)調(diào)治6劑,咳止,納好,胸透正常,臨床治愈。
2 體會
風燥咳嗽多發(fā)生在秋初燥邪當令之時,西北地區(qū)更為多見。風燥傷肺,肺失清潤宣降,風燥外客,衛(wèi)氣不和。治宜疏風清肺、潤燥止咳,桑杏湯加減。或久咳耗陰,治宜滋陰潤肺、止咳化痰,沙參麥冬湯加減。但筆者臨床應用上方治療效果不佳,后對風燥久咳患者改用景岳治療胃熱陰虛之玉女煎加減屢見顯效。分析認為:風燥久咳必致肺陰虛,脾為肺之母,肺為脾之子,若肺陰不足,則可影響其母臟,會出現(xiàn)脾胃不振,食減煩渴等證。治療時就可按虛則補其母的方法辨證治療,此時不僅胃陰得補,口渴心煩消失,食欲增加,且肺得谷氣的滋養(yǎng),風燥久咳等癥狀也能明顯減輕或痊愈。這就是常用的“培土生金”之法。玉女煎方中石膏清胃火之有余,生地黃滋水之不足;知母苦寒質(zhì)潤,助石膏以瀉火清胃,無苦燥傷津之慮;麥冬養(yǎng)胃陰,協(xié)生地黃以滋腎陰;陳皮行氣宣肺;牛膝引熱下行,以降上炎之火;石膏知母合用,清胃火之有余;生地黃、麥冬合用,滋腎陰之不足;玄參、百合以增滋陰潤肺之功,黃芩、金銀花、貝母以增清熱瀉火之力。諸藥共奏清胃滋陰、宣肺止咳之效。玉女煎除清肺胃之火、滋肺胃之陰,對風燥久咳之人還有滋補腎陰之妙功。因而用玉女煎治療風燥久咳每獲良效。
?。ㄎ鞅睅煼洞髮W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關鍵詞】 金沸草散,,咳嗽
筆者自2004年9月~2006年10月應用金沸草散加減治療咳嗽96例,療效顯著,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所選96例病例均為2004年9月~2006年10月本校醫(yī)院門診病例,31例為初診病例,65例為經(jīng)中西藥治療無效而轉(zhuǎn)本處治療。病人年齡最大72歲,最小6歲,平均年齡48歲,病程最長者2個月,最短者7天,平均23天。西醫(yī)診斷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5例,急性支氣管炎32例,慢性支氣管炎9例。所有病例均有胸透或X線片,其中32例有肺紋理增粗,9例胸透呈慢支肺氣腫表現(xiàn),其余胸透未見異常。所有病例均以咳嗽、咯痰、咽癢或咽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
1.2 治療方法 金沸草散藥物組成:旋覆花9g(包煎),荊芥12g,前胡9g,制半夏6g,麻黃9g,赤芍6g,炙甘草6g,生姜3片,大棗5枚。
臨床使用本方可根據(jù)病人寒熱等表現(xiàn)適當加減:
風寒咳嗽,不論久暫,可用本方;
風熱咳嗽,上方減去荊芥、麻黃、前胡,加桑葉9g,銀花9g,薄荷9g;
痰黃稠者,去荊芥、麻黃,加黃芩9g,浙貝9g,瓜蔞12g;
燥咳無痰、咽干者,去荊芥、麻黃、半夏、前胡,加沙參9g,枇杷葉9g,炙紫菀9g,炙百布9g;
痰多清稀者,合二陳湯;
痰壅氣促,上盛下虛者,去荊芥、前胡,合蘇子降氣湯。
每日1劑,水煎300ml,分2次溫服,服藥期間停用一切抗菌消炎藥及中西止咳化痰藥。
2 治療結(jié)果
咳嗽、咯痰等癥狀完全消失者為治愈,咳嗽、咯痰等癥狀明顯好轉(zhuǎn)者為有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者為無效。結(jié)果96例病例中,治愈79例,占82.3%;有效14例,占14.6%;無效3例,占3.1%。其中服藥3劑治愈者44例,服藥7~10劑治愈者25例。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6歲,2006年4月9日就診。主訴:咳嗽2月余。2006年2月因受涼引起咳嗽發(fā)作,自覺咽喉發(fā)癢,癢必咳嗽,遷延兩月余,服多種中西止咳化痰藥,咳嗽反而加重,并咳吐少量黃白相間的粘痰,痰稠不易咳出,夜間難以入睡。胸透示:雙肺紋理增粗。診斷為急性支氣管炎,靜脈點滴青霉素、左氧氟沙星治療6天,諸癥依然。4月9日就診于中醫(yī),癥見咳嗽、咯痰量少色黃,咽干,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滑數(shù)。中醫(yī)辨證為風邪犯肺,郁久化熱,肺失宣降。治宜疏風清熱、宣肺化痰。方用金沸草散加減:旋覆花9g(包煎),前胡9g,赤芍9g,黃芩9g,制半夏6g,浙貝9g,瓜蔞12g,連翹9g,薄荷6g,甘草6g。上方服3劑后咳嗽明顯減輕,痰清易吐,繼服上方3劑,諸癥消失,胸透正常。
4 討論
咳嗽無論外感或內(nèi)傷,其基本病理變化均為肺氣不清、失于宣肅,治療的關鍵在于宣通肺氣,其咳自止。金沸草散出自《和劑局方》,其功效為發(fā)散風寒、化痰止咳,用于傷風咳嗽較重者,陳修園認為治療傷風咳嗽:“輕則六安煎,重則金沸草散”(《醫(yī)學從眾錄》)。當代名老中醫(yī)江爾遜臨床治療咳嗽,不論表里寒熱,喜用此方化裁,效驗卓著。筆者在臨床常遇感冒后久咳,遍服中西止咳藥物無效的患者,受江老啟發(fā),試用金沸草散加減辨證治療,竟屢見奇效。本方組成藥物看似平淡,其組方實很精妙。方中主藥金沸草就是旋覆花的莖葉,現(xiàn)常用其花代替。其性沉降,能肅肺降胃、豁痰化飲;其味辛,能宣發(fā)肺氣達于皮毛,一降一宣,肺之制節(jié)有權;其味咸,咸入腎,能助腎納氣,此一藥之功可使三焦通利。方中還含有芍藥甘草湯,可酸甘化陰,滋養(yǎng)肺津、收斂肺氣,尤適于久咳。所以方中旋覆花、芍藥、甘草三味藥的作用舉足輕重,不可輕易改換,其他藥物則可隨證加減。
六安煎藥方
【來源】《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陳皮
【用法】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200毫升,空腹時服。
【功效】化痰止咳,理肺散邪。
【主治】風寒咳嗽,及非風初感,痰滯氣逆等證。
咳嗽兼噴嚏、喉癢或痙攣性發(fā)作,則須加辛夷、蒼耳子。
加減:老年氣弱者,去白芥子;外感風邪,咳嗽而寒氣盛者,多不易散,宜加北細辛7-8分或1錢;若冬月嚴寒邪甚者,加麻黃、桂枝亦可;若風勝而邪不甚者,加防風1錢,或蘇葉亦可;若頭痛鼻塞者,加川芎、白芷、蔓荊子皆可;若兼寒熱者,加柴胡、蘇葉;若風邪咳嗽不止而兼肺胃之火者,加黃芩1-2錢,甚者,再加知母、石膏,所用生姜止宜1片。寒邪咳嗽,痰不利者,加當歸2-3錢,老年者尤宜;若氣血不足者,當以金水六君煎與此參用;凡非風初感,痰勝而氣不順者,加藿香1錢5分;兼脹滿者,加厚樸1錢開痰氣。
用藥禁忌:若氣虛卒倒及氣平無痰者,皆不可用此。
徐某某,男,56歲。曾有咳嗽史,1周以來,因受涼而發(fā)作咳嗽,咯痰不利,痰色白而質(zhì)清稀,早晚及午睡時咳嗽陣作,服抗生素及止咳藥不效。診脈浮緊,舌質(zhì)潤色淡紅,苔白,血常規(guī)化驗正常,胸部X線攝片示兩肺紋理增粗。診斷為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辨為寒咳夾風,治宜辛溫宣肺化痰,方用六安煎加味:制半夏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