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晉國和楚國為了爭奪霸權,相互攻伐。在晉楚爭霸的過程中,弱小的鄭國有時依附晉國,有時又不得不依附楚國。
公元前597年,鄭國投靠了晉國。不久,楚王領兵攻打鄭國,將鄭國都城圍困了17天,鄭國招架不住,周記,和楚國講和,降服了楚國。
晉國聽說楚國進攻鄭國,于是派荀林父、士會、那克、先彀、趙朔、蔡書等人領兵前往救援。晉國大軍到達黃河邊時,聽說楚國已經與鄭國講和,訂立了盟約。晉軍內部產生了分歧,以中軍副帥先彀為首的一批人想要繼續(xù)前進,與楚軍大戰(zhàn)一場;以中軍主帥荀林父為首的一批人想撤兵回國。
上軍主帥士會和副帥部克都同意荀林父的意見。士會說:“用兵的道理在于觀察時機,趁敵人暴露出空隙時發(fā)動攻擊,才有勝利的希望?,F在楚國的德行、政令、典章、禮儀都不違背常規(guī),他們討伐鄭國,是因為鄰國的三心二意。楚國的軍隊很有秩序,訓練有素。作戰(zhàn)時,將士們都清楚自己的攻擊目標,紀律相當嚴格。楚國的國君善于選拔人才,從不漏掉有德行的人,獎賞也不忘記有功的人。對尊貴的人有一定的禮節(jié),對他們表示尊重。對卑賤的人分出等級,表示威嚴。對于這樣管理十分嚴密的國家,怎么能去攻擊它呢?我看還是不要打楚國了,不如回去整頓軍隊,加強力量,將來去討伐昏暗的國家。”
士會的意見很有說服力,荀林父不住地稱贊他。但是先彀不同意,說:“我們不能長敵人的志氣,滅自己威風,怎見得我們一定會失敗呢?怕打仗,就會失去晉國霸主的地位,不能退兵?!敝熊姶蠓蜈w括、趙同支持先彀。
士會爭辯道:“作戰(zhàn),應當知己知彼,才能決定打與不打。不看實際情況就說‘打是英雄,退卻是怕死’,這不是研究戰(zhàn)略的方法。楚國征伐鄭國,是對鄭國背叛的懲罰。鄭國順服了,就赦免它、這是樹立德行。而且楚國戰(zhàn)爭不多,民眾不疲勞,君主不受怨憤,政令容易通行,各行各業(yè)都很興旺。我們看到了人家這些優(yōu)點,應當趕上、超過他們,這是正確的,而不是害怕。如果不看實際的強弱就去硬拼,也不見得是勇敢吧?看到勝利的可能就出兵,沒有可能就后退,這才是治軍的好方案?!?/p>
然而先彀依然不同意退兵,甚至說:“作為軍隊的統(tǒng)帥,卻不是以大丈夫而告終,我是絕對不會干的!”于是他單獨率領自己的部隊渡過黃河,準備和楚軍決戰(zhàn)。荀林父沒有辦法,也只好指揮軍隊前進。交戰(zhàn)結果,晉軍損兵折將,被楚軍打敗。
“作為軍隊的統(tǒng)帥,卻不是以大丈夫而告終,我是絕對不會干的!”于是他單獨率領自己的部隊渡過黃河,準備和楚軍決戰(zhàn)。荀林父沒有辦法,也只好指揮軍隊前進。交戰(zhàn)結果,晉軍損兵折將,被楚軍打敗。
知難而退:原指作戰(zhàn)時要見機而動,知道敵方難以攻取而后退。后來指見困難退縮不前的消極態(tài)度和做法。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