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現(xiàn)代教育報
然而,學生的思想,精神和人格的生成,我卻往往忽略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拋棄了!從根本上沒有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沒有重視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與理解,沒有喚醒學生身上潛在的能力、靈性和價值。
盡管有課堂上的歡聲笑話,有教學中的甜酸苦辣,但我的教學過程,僅僅是從外部的輸入達到教育的目的,而不是從學生內(nèi)心和靈魂深處的人性化的誘導,在某種程度上是“無人的教育”,這怎么能算是真正的教育呢?在沮喪與頓悟之間,更加激起了我對教育終極目標的探求與思考。
教育中本質(zhì)的東西不是制約,而是解放!教育應當是充滿人性化和溫情的,始終發(fā)揚人的價值、尊嚴和人性的光輝。教育應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和諧的人格,喚起人對自身、對他人、對世界、對真理的探求的好奇、熱情與執(zhí)著,使人懂得珍惜自己、關愛別人和呵護世界,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在于“促進靈魂的轉(zhuǎn)向”。教育是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心靈的相互碰撞,感情的彼此交融,是在觸擊靈魂和撫蔚心靈中對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尊重、陶冶與喚醒,思維的火花、創(chuàng)造的靈感與智慧的亮光就是在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中自然流露的!
禪語有云:“一片白云橫谷口,幾多歸鳥盡迷巢”,如何讓當下的教育回歸教育的本原,如何讓教育呈現(xiàn)它最應該呈現(xiàn)的姿態(tài),是每一個教育者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教育自從誕生之時就注定了是一個充滿著人性和有著強烈價值追求與時代色彩的事業(yè),教育的理想和理想的教育其實就在眼前,就在當下,就蘊含在那一個個生動而豐富的,引人向善的教育詩篇之中。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要幫助一個人。教師只要用自己的愛心、責任和良知,用對教育的全部激情與虔誠,用那顆對學生的拳拳赤子之心,去喚醒那一個個暫時默默地沉睡著但卻永遠閃爍著人性的光輝與道德的魅力,精彩而又美麗的靈魂。我想,這也許就是理想的教育吧!
教育在于喚醒
校長檔案:
張炳華,海門市東洲中學校長兼黨總支書記。在1972年8月中師畢業(yè)后的十幾年中,他憑借著對教育事業(yè)的忠誠和熱愛,三次主動要求從廣納賢才之士的縣教育局招生辦公室、教育科以及縣政府人才規(guī)劃辦公室等部門回到自己所鐘愛的教育一線。1987年受命于危難,將已到了“無以為繼,校將不校”地步的海門鎮(zhèn)中心初中異地重建,創(chuàng)辦海門市東洲中學,并使之四次蟬聯(lián)江蘇省模范學校稱號。18年間,張炳華以其對教育的敏銳觀察和深切感悟,提出了“校長是精神領袖”的理念,將他倡導的智慧管理化解為一個個富有哲理的教育小故事,將學校發(fā)展的一個又一個夢想根植于每一個師生的心中,將一個又一個希望的鐘響輸入每一個師生的耳鼓,將人生的智慧注進每一個師生的腦髓,從而“喚醒學校對持續(xù)發(fā)展的信心,喚醒教師對每個孩子的愛心,喚醒學生對未來理想的雄心,喚醒家長對孩子的自豪之心?!睂W校由一開始的“常規(guī)管理與管理常規(guī)”到“校長精神引領”直至“人文精神滲透”,不斷發(fā)展而且壯大。張炳華也構(gòu)建并日趨完善了他的教育精神:“教育的根本在于喚醒。”正是他這一崇高的教育精神,成為驅(qū)動學校、教師和學生乃至家長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精神引擎,使海門市東洲中學走完了由一所弱校到強校再到名校的蛻變過程。
[管理哲學]
激情吶喊——學校發(fā)展的原動力
有文章說,人打拼一生,能開發(fā)出的大腦潛能像愛因斯坦這類人尖兒也不過是10%左右。其中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說人是可以再發(fā)展的,二是說要想實現(xiàn)這種“再發(fā)展”難于上青天。第一點大家肯定都贊同,第二點就我個人而言是不以為然的。在我從教幾十年交往過的人中,因某一種機緣而奮發(fā)圖強成就“大業(yè)”的人為數(shù)不少,這種崛起對圣人來說不算什么,但是對我們凡人來說就是創(chuàng)造了奇跡。那么這種“機緣”是什么呢?——我認為某個人、某件事、某句話“刺激”了他,喚醒了他的EQ, 給他的前行添加了一個精神的引擎。我認為校長就應該是一個創(chuàng)造機緣刺激學校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的吶喊者,就應該是那個以自己的人格為燃料帶動學校高速前行的精神引擎,就應該努力去喚醒學校100%再發(fā)展?jié)撃艿木耦I袖。
《人民教育》、《江蘇教育》都說我是一個不斷追夢、圓夢的校長。其實,我就是在學校的不同發(fā)展階段預設下階段的奮斗目標,喚醒全體教職員工對學校美好未來的渴望,在思想上鼓勵他們,甚至親自站在一線的舞臺上與他們共同戰(zhàn)斗,使他們樹立起一定能實現(xiàn)這種目標的決心。在此基礎上形成一種永不停息,高速前行的氛圍,構(gòu)建全校共同的愿景,積淀屬于學校本身,富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
校長應是演說家。演說是展示才情的詠嘆調(diào),更是坦露思想的健美操。國旗下,大會上,校長的演說是歌唱真理,傳播文明,贊美生活,燃燒激情,鼓舞人心。校長的成功演說是把理想的光輝獻給雙眸,把希望的鐘響輸入耳鼓,把人生的智慧注進腦髓。當然激情澎湃的話語是喚醒的外延,真正的內(nèi)涵則是校長的智慧管理。校長的智慧是微紅的燭光,讓人感悟什么是溫馨;校長的智慧是閃爍的星辰,讓人追詢什么是深邃;校長的智慧不同于左右逢源的自鳴得意,不同于當家理財?shù)木髂芨?;校長的智慧不是老板監(jiān)工的雕蟲小枝,而是夸父逐日的雄才大略。校長不懈的吶喊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解讀:
一是放眼未來5-10年的學校發(fā)展,思考與把握國家政策、區(qū)域發(fā)展實際和學生的個體需求。我反說古人的一句話——烹小鮮如同治國家,校長立足于一個學校,便以學校為天下。制定目標要長遠大氣,審時度勢要明晰透徹,鼓動號召要富有激情,開展工作要扎實細致。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我全力推動引進外教的舉措和此前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師生出國修學計劃等一樣曾引起軒然大波??僧斈?,我校即獲得第一張縣級初中外國人居住點許可證和國家外國專家管理局辦反的聘請外籍教師許可證,并得到市、縣教育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周邊縣、市、開發(fā)區(qū)、學校紛紛來共享外教資源。現(xiàn)在的東洲國際交流中心已是個品牌,是一個擁有相對獨立人事編制的實體。這項計劃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為國家改革開放漸趨成熟,對外向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比鄰的上海已有其成功的經(jīng)驗,我們雖只是縣級市,但與上海隔江相望,開發(fā)區(qū)建設非常成功,已引進多家外資企業(yè),國外管理、生產(chǎn)人員漸多。學生常與老外面對面,有了交流的欲望。東洲中學這匹駿馬正是基于這種喚醒,無需揚鞭自奮蹄了。
二是洞察轉(zhuǎn)瞬即逝的時機。當機遇站在你身邊時,所有人都會很興奮,都會產(chǎn)生一種建功立業(yè)的沖動,這時校長要及時準確地抓住時機,不僅可以使學校的發(fā)展走上一個新臺階,而且還能得到振臂一呼,應者如云的空前團結(jié),增強學校的凝聚力。2003年新加坡公辦排名首位的華文特選學校德明政府中學校長陳添福先生率師生訪華團來校,學生插班就讀,我們做了充分有禮、有節(jié)的接待。近兩周時間內(nèi)各項活動豐富、反應熱烈,一舉奠定了兩校聯(lián)誼關系。每年暑假都會有學生只需支付機票就可在對方學校免費短期學習、生活。為我校師生赴英、美、澳等國境外修學、開闊視野外又打開了一個新的局面。
三是靠校長的人格魅力。作為校長,首先是學校的精神領袖,然后才是行政領導。作為精神領袖,校長的眼光是澄明的,思想是擴張的,智慧是創(chuàng)新的;話語是親和的。作為精神領袖,校長就是真理的崇拜徒、靈魂的工程師、事業(yè)的執(zhí)著狂、生活的點評家,他用自己的頭腦解放別人的頭腦,用自己的激情點燃周圍人追求理想的熱情。他的管理追求的是真、美、善,是和諧,是貼近自然的發(fā)現(xiàn),是一種保護,更是一種理想與精神的喚醒。校長應當有格言,校長的格言(或直接或迂曲)平實而深刻,鮮活而凝重。校長格言是校長思想的精品、理念的濃縮,是校長本人的宣言、校園精神的基石。既有深刻的思想、厚實的理論、卓越的實踐,又以鮮活的言辭、空靈的筆觸去激發(fā)師生心底那根玄妙的音弦。
吶喊是個起點,喚醒是另一個起點的開始,而過程的藝術化則需要從校長的自身的諸方面來實現(xiàn)。校長應做的是不斷學習,豐富自己,增加人生的寬度;不斷研究,提升自己;不斷發(fā)現(xiàn)教師、學生閃光的地方,用溝通、理解、傾聽的態(tài)度來同老師、學生交流教育的故事,用自己人格的魄力來感動每一個家長、老師、學生;不斷地拿出金點子,喚醒學校發(fā)展?jié)撃?,增加自己的魅力指?shù),成為全校的精神指引。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