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白皮湯——陰陽(yáng)解析
喘病痰熱郁肺證候:
喘咳氣涌,胸部脹痛,痰多粘稠色黃,或夾血色,伴胸中煩悶,身熱,有汗,口渴喜冷飲,面紅,咽干,小便赤澀,大便或秘,舌質(zhì)紅,苔薄黃或膩,脈滑數(shù)。
治法:清熱化痰,宣肺平喘
桑白皮湯:《傷寒論》
桑白皮、半夏、蘇子、杏仁、貝母、山梔、黃芩、黃連各八分。
上以水二盞,加姜三片,煎至八分,通口服。
桑白皮湯,具有清肺降氣,化痰止嗽之功效。
解析:
陽(yáng)性藥:半夏、紫蘇子、杏仁
平性藥:無(wú)
陰性藥:桑白皮、貝母、梔子、黃芩、黃連
君藥:桑白皮
半夏:辛,溫。有毒。歸脾、胃、肺經(jīng)。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jié)。
杏仁:苦,微溫。有小毒。歸肺、大腸經(jīng)。止咳平喘,潤(rùn)腸通便。
紫蘇子:辛,溫。歸肺、胃、大腸經(jīng)。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溫中開(kāi)胃,寬腸潤(rùn)便。
桑白皮:甘,寒。歸肺經(jīng)。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川貝母:苦、甘,微寒。化痰止咳,清熱散結(jié)。
梔子:苦,寒。歸心、肺、三焦經(jīng)。瀉火除煩,清熱利濕,涼血解毒。
黃芩:苦,寒。歸肺、膽、胃、大腸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
黃連:苦,寒。歸心、胃、肝、大腸經(jīng)。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陽(yáng)性藥物少,陰性藥物多,針對(duì)寒少熱多;君藥以清熱瀉肺化痰為主,針對(duì)實(shí)多虛少;陽(yáng)明太陰合病。
方劑中,桑白皮、貝母、梔子、黃芩、黃連,清肺熱、燥濕化痰;紫蘇子、杏仁,降氣止咳;半夏,降逆化痰。
諸藥合用以清肺熱、燥濕化痰為主,降氣止咳為輔。適用于邪熱蘊(yùn)肺,灼液成痰,肺失清肅者。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