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成哥 于 2013-7-30 22:19 編輯
陰陽脈-人迎寸口脈
《靈樞終始第九》:“凡刺之道﹐畢于終始﹐明知終始﹐五藏為紀﹐陰陽定矣。終始者﹐經脈為紀。持其脈口人迎(1)﹐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所謂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脈口人迎應四時也﹐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六經之脈不結動也﹐本末之寒溫相司守也﹐形肉血氣必相稱也﹐是為平人”。
《素問陰陽別論篇第七》:“脈有陰陽﹐知陽者知陰(2)﹐知陰者知陽。.三陽在頭﹐三陰在手(3)﹐所謂一也”。
《靈樞四時氣第十九》:“氣口候陰﹐人迎候陽也”。
《靈樞禁服第四十八》:“寸口主中﹐人迎主外(4)﹐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5)”。 【注釋】﹕
(1)脈口人迎﹕脈口﹐指寸口脈。又稱氣口。人迎﹐指人迎脈。
(2)知陽者知陰﹐知陰者知陽﹕指了解經脈陰陽表里關系。頭﹕指人迎脈。
(3)三陽在頭﹐三陰在手﹕三陽﹐指陽明太陽少陽﹔三陰指太陰少陰厥陰。頭指人迎脈﹐手指寸口脈。全句指陰陽經象反映在人迎寸口二脈。
(4)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中﹐內也﹐指陰經﹔外﹐陽也﹐指陽經。
(5)平﹕指常人。
【按語】﹕
本篇論述了人迎寸口脈的候診部位以及正常人迎寸口脈的狀況。寸口脈反映陰經﹐人迎脈反映陽經﹐此即“三陽在頭﹐三陰在手”“氣口候陰﹐人迎候陽”。臨床上通過比較人迎寸口兩脈的強弱﹐了解經脈陰陽平衡與否。這即是《靈樞終始》中“持其脈口人迎﹐以知陰陽有余不足﹐平與不平﹐天道畢矣?!彼冤o人迎寸口脈亦可稱為陰陽脈。有關人迎寸口脈的具體檢查方法﹐參考本篇附篇。 關于正常的人迎寸口脈﹐本篇論及了兩個方面﹕第一﹐必須是“脈口人迎應四時也”。即寸口人迎脈隨四時而有相應的變化﹐具體就是“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第二﹐必須是“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上下相應而俱往來也”。即人迎寸口兩處指下的感覺如同按在同一條拉緊的繩索上。這里指出檢查人迎寸口脈時﹐不是注意其脈的大小快慢浮沉﹐而是需要揣摩兩脈指下應指力度﹐以確定兩脈的強弱。正常脈象應是兩處指下感覺基本一致﹐春夏之時﹐人迎略強于寸口﹔秋冬之時﹐則寸口略強于人迎。這是經脈陰陽隨四時變化反映在陰陽脈診上。
《內經》中記載了三種不同的脈診﹐即寸口脈診﹐三部九候脈診﹐人迎寸口脈診。其中﹐人迎寸口脈診臨床上主要用于檢查經脈病變的虛實﹐即《靈樞經脈第十》中﹕“是動所病”和“是主所生病”部份。
人迎寸口脈診不僅確定病變的經脈﹐而且﹐指導臨床輸穴的配伍﹐針刺方法﹐針刺療程以及針刺預后等。
陰陽學說是中醫(yī)辨證論治的指導原則﹐陰陽脈診\\\\正是這一原則在針灸實踐中的具體反映。在接下的五篇中﹐將詳細討論此陰陽脈診在臨床辨證治療上的具體應用。
現今的針灸教科書中﹐這一在針灸臨床中極為重要的脈診\\\\法竟然沒有記載。查考《內經》以后針灸醫(yī)生的臨床實踐﹐亦無此脈診臨床應用的記載。換言之﹐沒有一個針灸醫(yī)師臨床上應用過此脈診法。
1、根據人迎寸口脈診進行經脈辨證
《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故人迎一盛(1)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已(2)上為格陽(3)。寸口一盛病在厥陰﹐而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已上為關陰(4)。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5)﹐關格之脈贏(6)﹐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靈樞終始第九》:“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7)﹐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8)﹐名曰溢陽(9)﹐溢陽為外格( 10)”。
“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11)。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12)﹐溢陰為內關(13)﹐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14)”。
【注釋】﹕
(1)一盛﹕盛﹐指脈大。一盛是大一倍﹐二盛是大二倍。
(2)已﹕通“以”。
(3)格陽﹕氣血盛溢于三陽﹐于三陰格拒不相交通。
(4)關陰﹕氣血盛溢于三陰﹐與三陽隔絕﹐不相交通。
(5)關格﹕此處指的脈象﹐為陰陽俱盛之脈。陰關于內﹐陽格于外。
(6)贏﹕音義同“盈”﹐作“有余”或“大過”解。乃盛極也。
(7)一盛而躁﹕指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又兼有躁動之象。
(8)且大且數﹕大﹐盛也。數﹐快也。
(9)溢陽﹕溢﹐充滿而流出來。盛極﹐是過分充盈的意思。
(10)外格﹕陽氣盛極﹐格拒陰氣不得出外﹐即陰陽不能相交。
(11)心主﹕指手厥陰心包經。
(12)溢陰﹕陰氣盛極﹐盈溢于五藏。
(13)內關﹕內﹐陰氣盈溢于里面五藏。關﹐關閉﹐陽氣不得復入。是陰陽表里互相隔絕的死證。
(14)關格者與之短期﹕關格﹐指陰陽俱盛﹐各盛其盛﹐互相格拒而不通。與之﹐既謂之。短期﹐言死期將近。
【按語】﹕
關于根據人迎寸口脈確定病變經脈﹐本篇論述了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根據人迎或寸口脈的強盛﹐確定病變經脈在陽或在陰。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等。
第二﹐根據人迎或寸口脈強盛程度﹐確定具體病變經脈。如“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寸口一盛病在厥陰﹐而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盛﹐強也。這里清楚地指出﹐人迎寸口脈診的關鍵在于辨別指下脈搏力度﹐而不是脈大小浮沉﹔
第三﹐在以上辨證基礎上﹐再根據人迎寸脈的躁動與否﹐確定病變是否在手陰陽經脈。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即脈動的強盛﹐僅能確定足陰陽經脈﹐以及病變經脈所在。而脈躁與否﹐則決定病變是否在手陰陽經脈﹔
第四﹐若是人迎或寸口脈強盛四倍以上﹐則預后不佳。如人迎“四盛已上為格陽”﹔寸口“四盛已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于天地之精氣﹐則死矣”。
第五﹐上述依據人迎寸口脈診而確定的病變經脈﹐僅反映經脈實證。如“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指手足少陽的實證。至于手足少陽的虛證﹐則需要結合經脈辨證。如臨床根據經脈病變的癥狀辨證為手少陽經病變。但是﹐這時人迎脈反小于寸口﹐則提示為手少陽經虛證。所以﹐臨床經脈辨證乃是脈診與癥狀辨證的結合。具體各條經脈病變的具體癥狀﹐參考經脈辨證部份。
以上關于人迎寸口脈的論述﹐可由下表一覽。
附表1
人迎脈 病變經脈 脈盛而躁 病變經脈 經脈虛實
一盛 足少陽 一盛而躁 手少陽 實證
二盛 足太陽 二盛而躁 手太陽 實證
三盛 足陽脈 三盛而躁 手陽明 實證
四盛 且大且數名曰溢陽 溢陽為外格 預后不佳
附表2
寸口脈 病變經脈 脈盛而躁 病變經脈 經脈虛實
一盛 足厥陰 一盛而躁 手厥陰 實證
二盛 足少陰 二盛而躁 手少陰 實證
三盛 足太陰 三盛而躁 手太陰 實證
四盛 且大且數名曰溢陰 溢陰為內關 預后不佳
以上根據人迎寸口脈診確定病變經脈及預后﹐足見古人針灸臨床實踐中已達到了何等高的境界。
但是﹐《內經》中這些關于人迎寸口脈診的論述﹐若是僅靠我們通過臨床摸索﹐很難真正掌握這一脈診。所以﹐在《素問六節(jié)藏象論篇第九》之后﹐雖無續(xù)文。但在《靈樞》中﹐繼本篇之后﹐緊接著在《靈樞經脈第十》中﹐就有關于十二經脈臨床病變的具體論述﹐使人迎寸口脈診可以實際地應用于臨床。例如﹐肺手太陰經的病變?yōu)椹s“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臂痛風﹐汗出﹐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
由于各經病變均有其特定的一組臨床癥狀。所以﹐對于人迎寸口脈診\\\\不熟悉的初學者﹐臨床上可以先根據病人主訴癥狀﹐再參考各經病變的特有癥狀﹐進行初步的經脈辨證﹐確定病人所病經脈。然后﹐再通過檢查人迎寸口脈的大小﹐明確病變所在經脈的虛實。此臨床實踐過程可由下圖表示﹕
收集病人臨床癥狀--參考經脈病變“是動”“是主”部份--確定病變經脈--檢查人迎寸口脈大小--確定病變經脈的虛實。
這樣﹐從臨床癥狀進入經脈辨診﹐再結合人迎寸口脈診﹐不僅使經脈辨證成為可行。而且﹐通過如此反復的臨床實踐﹐針灸醫(yī)生對此脈診的認識﹐如“何謂之一盛二盛三盛﹐又何謂之脈躁”﹐也會在臨床實踐中逐漸地有更具體地認識﹐終會達到“按其脈﹐知其病”的神之醫(yī)境。
2、根據人迎寸口脈診\\\\制定針刺補瀉原則
《靈樞終始第九》:“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而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陰主胃﹐大富于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
“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后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后瀉其陽而和之”。
【按語】﹕
本篇經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論述了陰陽脈診\\\\\\\\\\\\應用于針灸臨床。
第一﹐根據人迎寸口脈診\\\\﹐確定補瀉經脈。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即臨床上人迎若大于寸口一倍﹐則病在足少陽﹐且是足少陽有余﹐陽盛則陰虛。故臨床上需要瀉足少陽經﹐。同時﹐還需要補其表里經-足厥陰經﹐而非任何其它陰經。
《素問血氣形志篇第二十四》﹕“足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厥陰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足陰陽也。手太陽與少陰為表里﹐少陽與心主為表里﹐陽明與太陰為表里﹐是為手之陰陽也?!奔醋闵訇柲懡浥c足厥陰肝經是陰陽表里經脈。當足少陽經有余或盛之時﹐足厥陰肝經則相對不足。所以﹐在瀉足少陽經的同時﹐需要補足厥陰肝經。如果﹐人迎一盛且躁﹐則病在手少陽﹐針宜瀉手少陽﹐補手厥陰。此即“必切而驗之﹐躁取之上”。余經病變補瀉取經原則﹐皆如足少陽。
不僅如此﹐臟腑病變時亦需要表里經取穴。《素問藏氣法時論第二十二篇》中﹕“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巟巟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边@里的肝病治療就明確地指出需要取穴足厥陰與足少陽經。
這些關于臟腑經脈病變時取穴的原則﹐完全被后世針家所忽視﹐今日針灸臨床取穴已完全沒有陰陽表里經脈的原則。例如﹐臨床上針刺治療肝經火盛之證﹐一般只是瀉肝經行間穴或太沖穴﹐或肝膽經俱瀉﹐如瀉行間﹑陽陵泉﹐而非根據本篇中所論述的補瀉原則﹐即肝經火盛取穴應為瀉足厥陰肝經行間或太沖﹐補足少陽經陽陵泉。又如治療心經火旺﹐只有瀉心經神門﹑少府﹐卻沒有補手太陽經上任何一個穴。
第二﹐確定陰陽經脈輸穴補瀉之數。即陽經實證為瀉二補一。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即取足少陽經上兩個穴﹐針以瀉法﹔足厥陰經上一個穴﹐針以補法。陰經實證則瀉一補二﹐例如﹐“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即足厥陰實證﹐取足厥陰經上一穴瀉之﹐取足少陽經上二穴補之。即陰經實證只從陰經上瀉一穴﹐而陽經實證則從陽經上瀉二穴﹐這是陰陽經實證補瀉取穴的不同之處。 關于陰陽經虛證的取穴﹐本篇沒有明確論述。但根據陰陽經脈實證的取穴原則﹐應可推出﹐例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這里是指足少陽有余的取穴方法﹐足少陽有余則足厥陰相對不足。這樣﹐當足厥陰經脈病變﹐“寸口反小于人迎”時﹐即足厥陰不足﹐此時足少陽則相應有余。這與上面的“人迎一盛”時﹐反映的足少陽有余則足厥陰相對不足一樣。所以﹐取穴原則仍應是補一瀉二﹐即補足厥陰經一穴﹐瀉足少陽經二穴。余皆類推。
以上論述非常清楚﹐當經脈出現虛實時﹐補瀉輸穴均應取自陰陽表里經脈。至于應當取一經之上的那一個或那兩個輸穴﹐在本書輸穴篇中有詳細討論。 這里治療經脈虛實僅取三穴﹐與后世臨床處方用穴原則亦大不相同。一般認為﹐臨床輸穴選擇多少與病情輕重有關﹐病情重則取穴多﹐病情輕則取穴少。而本篇所論為經脈病變﹐僅次于臟腑病變﹐卻僅取三穴﹐其相較于經筋病變“以痛為輸”取穴法﹐輸穴選用要少的多。所以﹐臨床輸穴應用的多少與病情并不成正比。
第三﹐確定針刺補瀉的先后順序。如“陰盛而陽虛﹐先補其陽﹐后瀉其陰而和之。陰虛而陽盛﹐先補其陰﹐后瀉其陽而和之?!奔礋o論病變陰經陽經﹐均要先補后瀉。這是臨床針刺補瀉時施針的原則。
第四﹐確定針刺頻率。如“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即足少陽經脈病變需要每天一次治療。余如足太陽“二日一取之”﹐即每兩天針刺一次﹔足陽明則是“日二取之”﹐即每日針刺兩次。陰經病變針刺頻率與表里陽經相同﹐如足厥陰病變﹐亦是“日一取之”。另外﹐手足經脈針刺頻率亦相同﹐如手少陽病變﹐其針刺頻率亦為“日一取之”。
關于病變經脈不同﹐針刺頻率不同﹐本篇僅有對足陽明太陰的解釋﹐即“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陰主胃﹐大富于谷氣﹐故可日二取之也。”換言之﹐針刺頻率與經脈氣血多少有關。
這種因病變經脈不同﹐而有的不同針刺頻率﹐反映了針刺療法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中藥和西藥的臨床應用﹐均有相應的服用規(guī)定。例如﹐臨床上高血壓病人服藥﹐或一日一次或一日兩次﹐依藥效在體內維持時間長短而訂定。同樣﹐本篇中所論述的各經病變治療頻率﹐針灸醫(yī)生與病患都應當遵從。因為﹐遵從經脈辨證而確定相應的針刺頻率﹐就象遵從西藥服法一樣﹐是確保針刺療效的重要因素。 本篇中各經針刺頻率的論述﹐是古人臨床經驗的寶貴經驗﹐實應為后世針家所繼承。然而﹐就象其它針刺原則一樣﹐《靈樞》中關于針刺頻率的論述﹐后世針灸臨床上根本看不到﹐針刺頻率依醫(yī)生而定﹐甚至依病人而定﹐沒有任何原則。或是一周一次﹐一周三次﹐或是每日一次﹐或是認為針刺越頻繁療效越好。
對于一般的針灸醫(yī)生而言﹐針刺頻率的臨床實際實行十分困難。但是﹐也并非完全不可能。因為﹐病人是否接受是一回事﹐醫(yī)生是否知道并且給予病人正確的說明又是另一回事。無論對于病人還是醫(yī)生而言﹐療效是最重要的。
今日針灸臨床研究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沒有將針刺頻率納入針刺處方中。若是今日針刺的臨床研究﹐能將此一重要因素納入觀察﹐通過對臨床某些疾病的具體治療觀察﹐確定其臨床可靠性﹐則必將針灸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
第五﹐檢查補瀉結果的依據﹐即“氣和乃止”。補瀉的目地是陰陽平衡﹐本篇所論的“氣和”標準就是人迎寸口上下如一﹐這就是“氣和”之義。這里是指每次針灸治療后﹐必須要達到“氣和”﹐而不是說要等到針刺幾次以后或幾十次以后。“氣和乃止”﹐即一旦“氣和”﹐則針灸治療停止﹐不必再針。反之﹐若未能“氣和”﹐則仍要再針﹐直至“氣和”。此即《靈樞九針十二原第一》中﹕“刺之而氣不至﹐無問其數﹔刺之而氣至﹐乃去之﹐勿復針?!标P于臨床“氣和”之詳情﹐參考針刺技術篇“氣至而有效”。 最后﹐上面談到每次針灸之后﹐都必須達到“氣和乃止”﹐即陰陽平衡。那么﹐陰陽平衡既然已經平衡﹐針灸治療一次就可﹐為何還有針刺頻率之說呢﹖ 關于這一點參考下篇《靈樞壽夭剛柔第六》。
《靈樞》中這一篇關于針刺的精辟論述﹐使我們看到陰陽理論如何具體地應用于針灸臨床中的每一步驟﹐說明了陰陽理論對針灸臨床的絕對指導作用。這些有關針灸治療極為重要的原則﹐后世針灸臨床已蕩然無存。 以上有關根據人迎寸脈確定補瀉原則﹐可由下表一覽。
附表3
脈診 補瀉經脈 取穴數目 針刺頻率 治療結果
人迎一盛 瀉足少陽補足厥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 日一取之 氣和﹐即人迎=寸口
人迎二盛 瀉足太陽補足少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 二日一取之 同上
人迎三盛 瀉足陽明補足太陰﹐躁取其上。瀉二補一 日二取之 同上
寸口一盛 瀉足厥陰補足少陽﹐躁取其上。瀉一補二 日一取之 同上
寸口二盛 瀉足少陰補足太陽﹐躁取其上。瀉一補二 二日一取之 同上
寸口三盛 瀉足太陰補足陽明﹐躁取其上。瀉一補二 日二取之 同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