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0年——2022年,華語樂壇一年不如一年。
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學音樂的比以前多,歌手也比以前多,新歌多,曲風更是多元化。
但是,為什么就這么拉胯呢?
華語,還有樂壇嗎?
遙想當初,八九十年代粵語風靡,內(nèi)陸搖滾影響了無數(shù)人,廣東歌壇雖然曇花一現(xiàn),但也出現(xiàn)了毛寧、楊鈺瑩這樣的金童玉女。
2000年過后,以周杰倫為代表的歌手一波接著一波,哪怕是后來的網(wǎng)絡歌曲也比現(xiàn)在的高好幾個檔次。
當年,所有人都以為華語樂壇會再現(xiàn)90年代的巔峰。
可最后,竟然成了尾聲。
這些年來,華語樂壇究竟發(fā)生了什么?
1985年7月13日,一場名為“拯救生命Live Aid”的大型搖滾樂演唱會,橫跨大西洋,在英國倫敦和美國費城同步開唱。
大衛(wèi)·鮑伊、鮑勃·迪倫、麥當娜、皇后樂隊、滾石樂隊、警察樂隊、埃爾頓·約翰、保羅·麥卡特尼等100多位天皇巨星登臺獻唱。
16個小時的演出時長,通過全球通信衛(wèi)星網(wǎng)絡向140多個國家播出了實況,總計15億電視觀眾觀看了這場演出。
這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一天,全球流行音樂也正是從此刻開啟了新的時代。
“拯救生命Live Aid”演唱會,旨在消除全球貧困,并成功募集到5000多萬美元,用以拯救無數(shù)的非洲災民。
美國的流行歌手們自然也不落人後,當紅的邁克爾·杰克遜與萊昂納爾·里奇合作了一首《We Are The World》以為呼應。
這場舉世矚目的演唱會結束后,在遙遠的東方,有兩個年輕人被深深打動。
一個是臺灣的羅大佑,一個是北京的郭峰。
羅大佑找來張艾嘉、李宗盛等人模仿《We Are The World》的公益模式,創(chuàng)作了一首《明天會更好》。
另外,他們還召集了香港、新加坡以及馬來西亞等地共60位華人歌手共同演唱這首歌曲。
遠在北京的郭峰對《We Are The World》和《明天會更好》所觸動,隨后在中國錄音錄像出版總社和東方歌舞團的支持下,創(chuàng)作了歌曲《讓世界充滿愛》。
1986年5月9日,毛阿敏、田震、丁武、韋唯、崔健、蔡國慶、付笛生等100多位初出茅廬的歌手齊聚北京工人體育館,他們一起合唱了《讓世界充滿愛》。
期間,崔健在臺上演唱了《一無所有》。
嘶吼的聲音如同一把利劍劃破長空,中國搖滾就此誕生。
你能想象嗎?
那個年代的中國人,還穿著的確良褲子、黑白棉布鞋,滿腦子都是集體主義。
崔健的這種吶喊,仿佛拉開了內(nèi)陸流行音樂的閘門,滾滾洪流再也無法阻擋。
雖然在1979年,萬星、李世超、馬曉藝和王昕波成立了“萬李馬王”樂隊,但他們主要以翻唱披頭士和BeeGees的音樂為主。
所以,真正敲開內(nèi)陸搖滾大門的,是崔健。
內(nèi)陸搖滾剛起步時,幾千里外的香港樂壇更是光芒萬丈。
繼許冠杰、徐小鳳、羅文、林子祥之后,香港歌壇迎來了第一個神話——譚詠麟。
在經(jīng)歷了Loosers樂隊與溫拿樂隊之后,譚詠麟選擇單飛。
從1981年開始,他就已經(jīng)是香港十大勁歌金曲和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的???。
當時,他風頭正勁,所到之處,粉絲尖叫,鮮花遍布。
然而,命運和他開了個玩笑,悄然之中為他安排好宿敵。
這個宿敵,就是張國榮。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一首《風繼續(xù)吹》,讓張國榮人氣迅速飆升,“譚張爭霸”正式開始了。
雙方的你來我往,雖然照亮了80年代的香港樂壇,但也燃燒了自己。
1988年,在第十屆中文金曲獎上,譚詠麟宣布以后退出一切具有實質(zhì)競爭性的歌曲獎項。
1989年,張國榮舉行33場演唱會后,宣布封麥。
“譚張爭霸”結束后,張學友、劉德華、黃家駒等人迎來了高光時刻。
而此時梅艷芳和陳慧嫻也因《夕陽之歌》和《千千闕歌》,打得不可開交。
同年,王杰來到了香港,并憑借《誰明浪子心》獲得十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
這些人之間彼此競爭,但這種競爭是良性的。
1992年,一首《容易受傷的女人》讓王菲平步青云。
這一年,《東方日報》用整版的報道,冊封了“四大天王”。
張學友唱功無敵,劉德華人氣爆棚,黎明顏值擔當,郭富城唱跳俱佳。
自此,香港樂壇正式開啟了“四大天王”統(tǒng)治的時代。
只要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鄧麗君。
她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在80年代她讓十億人民魂牽夢縈。
其實,臺灣樂壇早期,除了鄧麗君還有劉文正、歐陽菲菲、費玉清、鳳飛飛等大咖歌手。
90年代初,香港樂壇成立了“四大天王”,臺灣樂壇也有“四大天王”。
他們分別是,王杰、齊秦、周華健和童安格。
王杰就像一個孤鷹,他被唱作人李壽全挖掘后,首張專輯《一場游戲一場夢》就賣了驚人的1800萬張。
要知道,郭富城的《對你愛不完》才賣了100萬,張國榮賣得最好的一張專輯《寵愛》,全球發(fā)行量也才200萬張。
齊秦像一個獨狼,他是才華與商業(yè)并舉的創(chuàng)作型實力歌手,他詞曲的人文程度和豐富性僅次于羅大佑、李宗盛,而他本身的商業(yè)成績直追王杰和周華健。
《我是來自一匹北方的狼》、《大約在冬季》、《外面的世界》、《往事隨風》等歌曲讓他紅遍兩岸三地。
周華健是香港人,在臺灣打拼期間遇到了李宗盛,并邀請他加入滾石唱片。
至此之后,李宗盛成了他音樂道路上最重要的伯樂,兩人亦師亦友。
1987年,李宗盛為周華健量身定做了新專輯《心的方向》。
該專輯很快在臺灣賣出20萬張,他乘勝追擊,又接連推出兩張新專輯。
周華健有太多的經(jīng)典歌曲,比如《朋友》、《花心》、《讓我歡喜讓我憂》、《風雨無阻》、《刀劍如夢》等等。
童安格有“歌壇白馬王子”的美譽,《耶利亞女郎》、《其實你不懂我的心》、《明天你是否依然愛我》等歌曲是他的代表作。
另外,吳奇隆能成為“小虎隊”成員,童安格功不可沒。
在香港樂壇“譚張爭霸”期間,內(nèi)陸的搖滾樂隊蓬勃發(fā)展,所向披靡。
1987年,丁武找到李彤成立了黑豹樂隊。
1988年,丁武退出黑豹,竇唯加入,并擔任主唱以及詞曲創(chuàng)作。
不久后,丁武成立了中國搖滾史上最偉大的唐朝樂隊。
1989年,崔健遠赴倫敦參加亞洲流行音樂節(jié),標志著中國搖滾樂正式走向世界。
與此同時,搖滾史上成立了第一支女子樂隊——眼鏡蛇樂隊。
另外,這一年內(nèi)陸還組建了第一支少年樂隊——面孔樂隊。
1990年,中國搖滾迎來了最輝煌的時刻,報童樂隊、黑馬樂隊、黃種人樂隊和紅色部隊等樂隊猶如雨后春筍。
1991年,竇唯退出黑豹成立了做夢樂隊。
吳彤、趙衛(wèi)、周旭、尚巍等人組成了輪回樂隊。
超載樂隊、自我教育樂隊、銹鐵樂隊也是在這一年成立。
1992年,D.D.節(jié)奏(英文說唱)、新諦、穴位、粉霧、佤樂等樂隊成立。
1993年,全美MTV音樂獎提名揭曉,唐朝樂隊以《夢回唐朝》獲亞洲最佳MTV提名。
這一年,騰格爾在內(nèi)蒙古成立了蒼狼樂隊。
內(nèi)陸第一家搖滾學校——迷笛音樂學院開學。
汪峰的鮑家街43號樂隊,許巍的飛樂隊,戰(zhàn)斧樂隊,死亡鐘樂隊,鐵風箏樂隊,地下嬰兒樂隊,瘦人樂隊全部是在1993年成立。
1994年12月17日,竇唯、何勇、張楚等人攜唐朝樂隊在香港紅館舉行了“搖滾中國樂勢力”演唱會。
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演出,近萬名觀眾和媒體工作人員,幾乎全程陷入不可思議的狀態(tài)。
內(nèi)陸搖滾火爆異常的同時,流行音樂也大放異彩。
成方圓、程琳、毛阿敏、那英、劉歡、韋唯、田震等實力派歌手,是幾代人的青春記憶。
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90年代中期,歌壇接連傳來噩耗。
陳百強,黃家駒,鄧麗君相繼去世。
昔日四大天王中的其他三位也紛紛跳槽,身兼數(shù)職,只剩下張學友專注音樂。
好在,余音繞梁,笙歌仍在。
時間很快就來到了千禧年,周杰倫、陶喆等人率先打破了上世紀的悲苦情歌,以及搬運日本音樂的格局,開創(chuàng)以r&b為主的華語新流行樂。
與此同時,“娘里娘氣”的韓流明星也紛紛進軍內(nèi)陸樂壇。
他們以夸張的造型、街舞、RAP獨樹一幟,歌詞中的內(nèi)容不局限于愛情,更多地是表達叛逆少年的一些思考與煩惱。
2005年,隨著超級女生的大火,選秀造星模式正式開啟。
她們這些人受韓流影響,幾乎都留著“殺馬特”裝扮。
而接下來,各大綜藝效仿超級女生,舉辦了各種各樣的選秀節(jié)目,為樂壇提供了大量新鮮血液。
通過選秀渠道走出來的歌手,有李宇春、張靚穎、尚雯婕、譚維維、張杰、薛之謙等人,他們也逐漸成為了日后內(nèi)陸樂壇的中堅力量。
實際上,這些人的出現(xiàn)并沒有真正提供有價值的作品,反而形成了一種粉絲為偶像拉票的亂象,這也為日后類似打榜“倒牛奶”事件埋下了伏筆。
這時候,臺灣樂壇的格局基本穩(wěn)定,男有周杰倫、王力宏、林俊杰、潘瑋柏……
女有孫燕姿、蔡依林、梁靜茹、蕭亞軒、張韶涵以及SHE(團體)。
2009年左右,以許嵩,徐良,汪蘇瀧“三巨頭”為首的一眾網(wǎng)絡歌手,力壓主流歌手。
原本像刀郎這種真正有實力的創(chuàng)作型歌手能與之匹敵,可誰曾想?yún)s莫名其妙的被打壓,內(nèi)陸樂壇從此刻開始逐漸跑偏。
2013年,稱霸多年的網(wǎng)絡音樂徹底結束,大眾開始放棄這種所謂的“非主流歌曲”。
接下來,資本開始席卷華語樂壇,各種粗制濫造的口水歌猶如雨后春筍。
在資本的包裝下,偶像們整天上躥下跳,而真正的有才華的人,卻無出頭之日。
有人說,因為他們的歌曲旋律簡單、朗朗上口,所以受歡迎。
有人還提出了“音樂不分好壞,只有喜不喜歡”。
鄭鈞曾說:“內(nèi)陸的聽眾只聽唱歌,不聽編曲,也不聽樂器?!?/p>
這些所謂的“口水歌”也并非一無是處,至少它們便宜、免費。
而那些“高大上”的歌曲,是需要花銀子才能享受。
不可否認,大眾生活水平高了,但這種“高”僅限于衣食住行。
他們愿意為美食大餐掏錢,愿意為漂亮衣服掏錢,然而對于音樂,還是能省則省,除非去現(xiàn)場聽演唱會。
主流歌手們認為現(xiàn)在的大眾缺乏對音樂的審美,其實原因并不在大眾身上,是資本控制了市場。
他們這種無序擴張,攪亂了樂壇的良性發(fā)展,硬生生的把“演藝圈”變成了“娛樂圈”。
這些公司團隊,捧紅一個偶像歌手太容易了,他們靠大數(shù)據(jù)分析目標人群,然后針對性的砸錢、包裝、炒作、蹭熱度搶占市場。
當然,也有失敗的,不過只要成功一個,就是成千上萬倍的回報。
現(xiàn)在的華語樂壇,還有幾個踏踏實實搞創(chuàng)作的人呢?
他們精心打磨的作品,被人家隨便買個熱搜就弄得潰不成軍。
像樸樹這種純粹的音樂人,已經(jīng)被當今亂像擠壓到溫飽問題都快解決不了。
很多實力派歌手在賺不到錢的情況下,轉(zhuǎn)而投身綜藝。
他們也變了,為了“碎銀幾兩”不得不向資本妥協(xié)。
久而久之,華語樂壇不再重視音樂環(huán)境,之前的好多音樂獎項,慢慢消失了,殘存的臺灣金曲獎也一年不如一年,甚至開始大量注水。
近幾年雖然也出現(xiàn)過才華橫溢的李榮浩,天賦異稟的毛不易,但他們的存在,也只是粉絲內(nèi)部的狂歡。
隨著短視頻的席卷,各種神曲接踵而來,大眾審美再一次沉淪,好音樂被束之高閣。
在資本的全力加持下,偶像們天天熱搜,拿代言,接通告,無孔不入的占據(jù)著公共媒體資源。而極其狂熱的粉絲們,集資買榜刷專輯銷量,造就了沒任何代表作的流量偶像成為了各大音樂平臺的銷售冠軍。
專輯里唱了什么不重要,歌好不好聽也不重要。
華語樂壇在這種氛圍里,不拉胯才怪。
有些癡迷的粉絲不愿意面對這種窘狀,可阿Q精神永遠不會取得勝利。
曾經(jīng)的華語樂壇,百花齊放。
如今,枯草遍地。
細想一下,還真沒有人能夠扛起流行音樂的大旗。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