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辛、溫。
歸經(jīng):入肺、腎、肝經(jīng)。
效用:發(fā)表散寒,溫肺祛痰,祛風(fēng)止痛。
代用品:
1. 發(fā)表散寒、祛風(fēng)止痛:桂枝、獨活。
桂枝(辛、甘、溫),入膀胱經(jīng),也入腎經(jīng)。通經(jīng)溫陽,發(fā)散風(fēng)寒。
獨活(辛、苦、溫),入腎、膀胱經(jīng)。祛風(fēng)、散濕、止痛。
兩藥均系足少陰腎經(jīng)引經(jīng)藥,故一面可引導(dǎo)藥力入少陰經(jīng),一面又可引提少陰經(jīng)的風(fēng)、寒、濕外散。
2. 溫肺祛痰:遠志。
遠志(苦、辛、溫),入心、肺、腎經(jīng),有祛痰溫肺之效,故開提肺氣、祛痰止咳,可代細辛用。用時還須配伍。
性味:辛、熱。
歸經(jīng):入心、脾、腎經(jīng)。
效用:回陽、溫寒。
代用品:
1. 若川附片欠缺時,改用麗江附片或安寧附片均可。只須煎透,功效不差,亦無不良反應(yīng)。
2. 肉桂、干姜:
肉桂(辛、甘、熱),入肝、腎、脾經(jīng),溫中、散寒、扶陽。
干姜(辛、熱),入心、肺、脾、腎、胃經(jīng)?;仃?、溫中、散寒。
兩藥性味、歸經(jīng)、效用均接近于附片,故可代用。
在常用中藥里,既可祛寒、又能扶陽者,僅肉桂、附片、干姜三味。
性味:辛、熱。
歸經(jīng):入心、肺、脾、胃、腎經(jīng)。
效用:回陽、溫中、溫肺、化痰。
代用品:
生姜(辛、溫),歸經(jīng)、效用與干姜相似,惟含有水份,發(fā)散性較干姜為強,將生姜火炮后,蒸發(fā)了水濕氣一部分,則性能基本接近于干姜而可代用。
用時劑量可稍加大。例如,干姜用20克,則燒姜可用24~28克。
知母,中藥名。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強,干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長,是綠化山區(qū)和荒原的首選品種。
知母味苦甘性寒。質(zhì)潤,善能清熱潤燥,清瀉三焦之火而潤燥養(yǎng)陰。清肺熱,潤肺燥,治肺熱咳嗽;瀉腎經(jīng)之火而滋腎水,治骨蒸盜汗;尚能清胃熱,生津止渴,治壯熱煩渴,故賦言其呢止嗽退骨蒸。
性味歸經(jīng)
味苦,寒。
歸肺、胃、腎經(jīng)。
性能特點
本品苦寒清泄,甘而滋潤,清熱之力雖稍遜石膏,但卻擅長滋陰潤燥。善清上中下三焦之熱而滋潤,上能清肺潤燥,中能清胃生津,下能滋陰降火,有良好的清熱瀉火、滋陰潤燥之功。
黃連始載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列為上品。其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腸經(jīng),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內(nèi)服用于治療濕熱痞滿、嘔吐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牙痛、消渴、癰腫疔瘡,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
現(xiàn)代藥理研究發(fā)現(xiàn),黃連具有抗微生物、抗原蟲、抗炎、抗?jié)儭⒖拱?、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及降血糖與降血壓的作用。
黃連是臨床常用藥,因其藥性苦寒直折,藥力專宏,頗受歷代醫(yī)家喜愛,在臨床上也涌現(xiàn)出一批善用黃連的大家?,F(xiàn)將黃連的特色用法總結(jié)如下。
黃連之量
黃連自古被廣泛地用于治療消渴,筆者臨證多年,用黃連治療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療效顯著,將黃連譽為“消渴圣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年版)中記載,黃連的參考用量為2~5g,但目前大多數(shù)醫(yī)生在臨床上的用量往往超出這個范圍。筆者用黃連,調(diào)理脾胃,用量多在1.5~6g;清熱瀉火解毒,短程應(yīng)用,多在15~30g;而降糖,常常15g起步,糖尿病酮癥時最大用量可至120g。
艾葉煮雞蛋、艾葉煲湯,大家有喝過嗎?或者有聽說過益母草嗎?是的,這一藥材對于女性朋友們來說是個良藥,在生理期食用艾葉,有暖宮、消炎的效果。如果女性痛經(jīng)、量多伴有血塊時,往往是宮寒的癥狀,就可以用艾葉來暖宮啦。但需要注意的是,艾葉雖有很多好處,但是本身帶有一定毒性,所以也要謹慎服用哦。
七、穿心蓮
盡管聽上去很陌生,但這是一種苦味的蔬菜,所以作為菜肴時通常要加點姜蒜或者醋來壓壓苦味、土腥味。在夏季食用比較合適,有消暑、敗火的功效,其含豐富的維生素C、葉酸、胡蘿卜素、鉀、鎂等,并含有很強的抗氧化劑葉黃素,對人體各個臟器有很好的保健作用。(ps:脾腎陽虛者忌用)
八、枸杞
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樣藥材,畢竟對于年輕人來說,枸杞泡水是最簡單的養(yǎng)生佳品。其實在我們歷來的中藥中,枸杞的使用頻率可是很高的,平常喝水的時候也可以加入枸杞子,可以緩解精血虧損;如果和決明子搭配還可以緩解視力疲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