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戲苑百花開——“河北是北方戲窩子”話題引發(fā)熱議(上)
燕趙都市報縱覽新聞記者 劉學斤 毛雨禾
連日來,全國戲曲(北方片)會演暨梆子聲腔優(yōu)秀劇目展演在河北石家莊進行得如火如荼,讓來自省內外的戲迷朋友大呼過癮。許多戲迷表示:“河北真是個戲窩子,劇種劇團多、名角大腕多,票友戲迷也多!”
《報燈名》。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2017年全國進行的地方戲曲劇種普查中,共統(tǒng)計出348個劇種,其中河北有36個,占全國總量十分之一還多。數(shù)量居全國第二位?!焙颖笔∥幕吐糜窝芯吭焊痹洪L趙惠芬說,北方戲窩子,河北這方水土,當之無愧。這樣的名字,土得掉渣兒,卻又內涵豐富,因而時尚無比。
一
采訪中,外省戲迷說起河北,說起河北的地方戲曲,首先提到的是河北梆子。河北省文聯(lián)副主席、河北省戲劇家協(xié)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賈吉慶表示,河北梆子之于河北,如同晉劇之于山西,秦腔之于陜西,豫劇之于河南。“河北梆子是河北的省劇,就規(guī)模、影響力和群眾基礎而言,河北的地方劇種無出其右者。其次則有保定老調、石家莊絲弦,等等。保定老調、石家莊絲弦,如同上黨梆子、蒲劇之于山西,眉戶戲和碗碗腔之于陜西,曲劇和越調之于河南。”
《大登殿》。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這并非說其他劇種不好,不重要,不值得關注。像評劇,發(fā)源于唐山,其勢早已走出河北,其聲早已不局限于河北,論其地位,僅次于京劇?!辟Z吉慶說,活躍于河北的劇種,不光河北梆子一種,另外幾十種分布于全省不同的市,不同的縣鄉(xiāng),在一個個名不見經傳的村莊生生不息……
記者非常認同賈吉慶的說法。記者多年形成了一個職業(yè)習慣,每到一地采訪,總想聽個當?shù)氐男迈r兒。所謂新鮮兒,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新聞,在此專指活躍在當?shù)氐牡胤綉颉_@些劇種藏著少為人知甚至外地人根本沒聽說過的當?shù)鬲氂械拿耧L民俗與文化歷史信息。它們業(yè)已存在了幾百年、上千年乃至更長的時間,對于采訪者,這是一種沉淀在日常的平凡得常被忽略不計,實則具有活化石的意義的新聞。
二十年前,在蔚縣,一個偶然的機會,記者聽到蔚縣秧歌,很驚訝。驚訝之余,收獲更大,從此記憶當中,不再只有很早就聽過看過的定州秧歌。再后來,又知道,定州和蔚縣之外,涿鹿、萬全、行唐、靈壽等地都有秧歌;河北的秧歌戲,或可追至當過定州知州的蘇東坡頭上,故而又叫蘇秧歌。
秧歌在河北并不是最古的劇種。
溯源,河北武安的儺戲或可追至北齊蘭陵王高肅身上;河北的皮影,包括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河間皮影戲以及青龍皮影戲、昌黎皮影戲、沙河皮影戲,或可追至燈影戲,漢武帝在位的時候,甚至更早。
“皮影可以說是河北最古老的劇種,河北最年輕的劇種,知道嗎?”在唐山,戲曲家韓溪告訴記者,唐劇脫胎于皮影,毫無疑問,“唐劇是河北最年輕的劇種,乃至全國最年輕的劇種之一”。
“ 河北,是中國戲曲發(fā)祥地之一。”趙惠芬說,中國戲曲的發(fā)展脈絡,總能在河北找到印跡。其中,既有戲曲的起源儺戲,也有戲曲發(fā)展過程中的角抵戲、參軍戲,還有戲曲成熟期的元曲。可以說,河北戲曲史,幾乎就是大半部中國戲曲史。
二
賢寓是定興一個鎮(zhèn)子。
十多年前,記者在定興采訪著名的義慈惠石柱,被熱情的引路人引到那里,第一次看賢寓調藝人的表演,第一次注意在河北還有這樣的小劇種。小到以村鎮(zhèn)名命名。
劇種雖小,價值卻不可小覷,老藝人們一招一式一句唱腔,非常認真,無不全身心投入,叫人感動。后來了解到,在百姓口中這種類似賢寓調以村名命名的劇種,河北還有不少,譬如炊莊高腔戲、橫岐調、河西村昆曲、官莊詩賦弦……
《花為媒》。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河北之所以被稱為北方戲窩子,就是因為有眾多賢寓這樣的小戲窩子。眾多這樣的小戲窩子,成就了河北這個大戲窩子。
在河北戲迷的口碑中,除河北梆子、評劇、絲弦外,還有很多劇種帶有縣名,突出了地方特色,比如威縣亂彈、深澤墜子戲、武安平調落子、康保二人臺、永年西調、臨城南調、寬城大口落子、肅寧武術戲、海興南鑼劇、大名大平調、曲周柳子腔……
這里要特別提一下哈哈腔。這個劇種形成于明末清初,流行在保定、滄州、衡水以及山東部分地區(qū),1955年,在原來清苑縣羅家營和蠡縣大楊莊兩個民間業(yè)余劇團基礎上,當?shù)亟M建了清苑縣哈哈腔劇團。羅家營村就是哈哈腔的人才大本營,名副其實的戲窩子。
上世紀九十年代,隨著群眾的娛樂生活越來越多樣化,哈哈腔的演出市場越來越不景氣,到2004年,劇團人數(shù)從最輝煌時的近百人減至28人,瀕臨解散。2006年,在當?shù)卣闹С窒?,清苑哈哈腔劇團申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成功。有了非遺項目的資金支持和當?shù)卣呢斦龀?,再加上下鄉(xiāng)演出的財政補貼和演出收入,這個團不斷創(chuàng)新劇目,開拓市場,逐漸恢復了勃勃生機。
為什么在河北會有如此多的劇種呢?“這和河北的地理位置有關?!辟Z吉慶分析,從井陘傳入河北的山陜梆子,張家口一帶游牧民族和漢文化交融產生的東路二人臺,邯鄲流行的豫劇等,都帶有明顯的地緣特點,“燕趙文化始終兼容并包,對外來文化并不排斥,加上燕趙大地自古多戰(zhàn)事,老百姓心中的情緒需要排遣,本土的文藝活動和外來的曲藝相結合,在河北就形成了種類繁多又各有特色的地方劇種?!?/p>
三
戲窩子缺不了戲簍子,戲簍子離不開戲窩子。與戲相伴相隨,不離不棄。他們有無數(shù)人。
“合作化之前,我們那個縣120個村,村村有劇團,有秧歌、絲弦、亂彈、梆子、京劇等20多個劇種。我們村200多戶,有個秧歌團,誰家有人登臺亮相,那是種身份和榮耀。出門在外,說是劇團的,就有人遞水管飯?!敝骷覉蛏奖谡f。堯山壁是隆堯人,自幼迷戲,早年粉墨登場,唱過小旦。
《雁蕩山》。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我印象里看的第一出戲,是50年代初在村里看新艷琴的評劇《牛郎織女》,用一條藍布兩邊一系,代表天河?!被貞浧鹉晟贂r在蠡縣老家看戲的經歷,著名戲劇評論家王德彰先生稍作沉吟,旋即說出那出評劇也叫《天河配》,然后介紹道:評劇形成于唐山,由灤縣的蓮花落——后改稱平腔梆子——演化而來,1923年定名評劇,帶有冀東地區(qū)群眾風趣樂觀的性格特點,唱腔沒有太多高腔,清新脆亮,易懂易學……
堯山壁和王德彰一度被身邊人叫戲簍子。王德彰南開大學畢業(yè)后,便從事戲曲工作,后任職于河北省藝術學校,擔任過河北省河北梆子劇院院長,出版過《名角》《談戲說史》《藝壇往事》等著作。堯山壁,是詩人又是散文家,不但愛看戲,還能上臺唱戲,打小兒被稱為小戲簍子,小戲簍子長大了,不忘舊情,寫了《百姓舊事》和《流失的歲月》,好些篇文章專寫戲曲。
《智取威虎山》“滑雪舞”。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在河北民間,隱藏著眾多的戲簍子,堯、王兩位老先生是其中的代表。他們已至耄耋之年,但談起戲,從親歷說起,娓娓道來,興之所至,情不自禁哼唱幾句,曾經的目之所見,耳之所聞,滿肚子掌故,皆有出處,甚為有趣。
《鐘馗》。河北新聞網杜船攝
講起戲簍子故事,記者采訪到的人,不約而同都提到了著名戲曲理論家齊如山和著名導演郭寶昌,“那才是大戲簍子呢。齊如山先生是河北高陽人,高陽流行昆曲和梆子,戲窩子美名遠揚。他一生為國劇殫精竭慮,是近代中國戲曲史上的傳奇英雄。郭寶昌先生老家是河北徐水,名導名票,對京劇情有獨鐘?!?
“要說北方戲窩子,可不能落了京劇和北方昆曲”,他們說,河北之于北方昆曲和京劇,好比娘家,因為作為國劇的京劇和作為戲曲標本的北昆,自形成到壯大到鼎盛,就跟河北如影隨形,自然而然,剪不斷,拆不散。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