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者,天理之節(jié)文,人事之儀則。凡有文明,必有“禮”的存在。然百王之禮,至周而備。三百三千之儀,皆文王周公精神之所寓。故孔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痹谌A夏禮樂文明形成的過程中,“元圣”周公是最重要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者,他不僅將遠古至殷商的禮樂加以總結和發(fā)展,形成系統(tǒng)化的典章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并以“禮”為社會秩序的基礎和核心,與此同時并注入“敬德保民”德治思想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倫理的深刻內涵,這也是中華文明最耀眼的地方。周公居位涵德,鴻業(yè)著彰,其制禮作樂的大旨,其實正是要從制度上追慕堯舜之治,以期建設道德禮制為主要目的。誠如王國維先生在其《殷周制度論》所說:“周之制度、典禮,實皆為道德而設?!薄爸苤贫取⒌涠Y,乃道德之器械?!敝芄?,宗周禮樂文明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遭遇了最大的危機,規(guī)范被踐踏、秩序被破壞、德治被拋棄,禮樂失去了舊日的尊嚴與力量,成為了當權者夸示與享樂的工具。文武之道,禮樂之制此時已瀕臨消亡之際,中華文化很有可能像后來的羅馬帝國那樣在享樂、墮落和戰(zhàn)爭中消亡。而在這樣一個嚴峻的時刻,一個存亡繼絕的偉大人物出現(xiàn)了,那便是先師孔子?!爸潦ァ笨鬃邮侵芄蟀l(fā)展中國古代禮樂文明的另一個重要人物,其貢獻一是繼承、推廣和宣揚禮樂文明,整理和傳播了記載古代禮樂文明的經典文獻;二是以禮樂為解說對象,著力彰顯禮樂文明的精義,強調禮樂文明的人倫教化和治世之功,以期重建周代的禮樂文明。周代的禮儀、典章、制度取法乎夏、商并發(fā)揚光大之,非獨是后世儒家心中孜孜以求的終極理想制度,更是中國禮樂文化的成熟期。從歷史上來看,宗周文明更始終是古代中國的終極理想和指導。詩書禮樂是周代的王官之學,又稱古之四教,教育的權利掌握在王官手上,為當時極少數(shù)的貴族所獨享。而正是孔子的“有教無類”,才打破了這種貴族教育,開創(chuàng)了人類歷史上平民教育的先河,這是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
清華大學教授、國內著名禮學大家彭林先生也認為:
“如果說商朝是物質文明的巨人,那么,它在精神方面則是侏儒。如此強盛的國家,竟然一朝覆亡于幾個蕞爾小邦,引起了偉大的政治家周公的深思。周公總結殷亡的教訓,認為主要是統(tǒng)治者‘失德’。因而他提出了推行德政的政治綱領,要求周人‘毋于水鑒,當于民鑒’,肇啟了中國人本主義思想的先河。
孔子把周代的典章制度稱為‘周禮’,認為它是萬世的楷模??鬃影训抡暮诵臍w結為一個‘仁’字,并解釋說,‘仁者愛人’,認為為政以德,就必須有仁愛之心,言行舉止都要合于‘禮’。孔門弟子對‘禮’的思想作了深入的闡發(fā),認為萬物皆有道,道就是萬物皆有的、與生俱來的自然之性,治理國家應該從人性出發(fā),尊重人的喜怒哀樂之性。
但是,人性很難自發(fā)地達到理想的狀態(tài),如果片面強調人性合理而不加約束,就無異于將人等同于禽獸。人是動物界的精靈,能夠接受教育?!吨杏埂氛f‘喜怒哀樂之未發(fā)謂之中,發(fā)而皆中節(jié)謂之和’。人性在沒有外物引誘時,處于‘中’的狀態(tài),與天道一致;當物誘情出時,情能處處‘中節(jié)’,這才是理想的境界。為使人性符合于天道,儒家制訂了一系列行為規(guī)范,總稱之為‘禮’,希翼化性成習。禮的全部意義在于,從人性出發(fā),而將人性引向符合天道的境界?!盵1]
周公制禮作樂,成為華夏千古之規(guī)范,時雖變遷,然其主旨不變,其精髓已深入中華民族之骨髓;孔子“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述三王之法,明周召之業(yè)”[2]。他正是看到了三代文化的精髓才會發(fā)出“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3]的感嘆。《釋名》云:“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與“仁”密切相關,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墩撜Z·八佾》篇孔子云:“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后來《禮記·曲禮上》所云“道德仁義,非禮不成”,《禮器》“君子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此皆承襲孔子之意而來??鬃诱J為,一個人如果具備恭、慎、勇、直、知等品質固然很好,但還不完備,此即《論語·衛(wèi)靈公》上所說“知及之,仁能守之,莊以蒞之,動之不以禮,未善也。”人只有在各種品質之上再加上禮,這樣才能算“成人”。故《禮器》云:“禮也者,猶體也。體不備,君子謂之不成人?!睂τ趥€人來說,禮,是一個人為人處事的根本,也是一個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標準,故《冠義》曰:“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笨鬃臃Q堯頌舜,寄寓著他希望在現(xiàn)世實行有如上古那樣的仁德之政,以實現(xiàn)“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4]的社會理想??鬃釉谑飞鲜壮叭收邜廴恕?,又以“愛親”為“仁”之本,正是呼應著三代之文化傳統(tǒng)精髓,這也是儒家以上古文化傳統(tǒng)為“歷史基因”與內在理論的主要依據(jù)。由“仁”而“德治”,這個思想觀念是中國儒家思想的主要政治理論,也是中國古代占主導地位的政治倫理??鬃永^承前代思想精髓并發(fā)展之,使“仁”成為一種重要的道德規(guī)范,但又超越各種道德規(guī)范,成為各種德性的源頭,更是“禮”的基礎。通過其言“禮”論“仁”,具體來說就是以仁釋禮、以禮節(jié)仁,把“禮”從外在的規(guī)范約束解說成人心的內在要求,提升為生活的自覺和人情日用之常?!肮识Y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無形,使人日徙善遠罪而不自知也,是以先王隆之也”[5]。到了孟子更把仁、義、禮、智作為人基本道德規(guī)范的“四端”,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必備德行之一。后儒王船山先生有論“禮者,仁之實也”,正可謂抓住了孔子仁禮思想之核心。所以,禮的教化作用是從看不見的地方入手,其禁止邪惡是在邪惡萌芽狀態(tài)的時候,它使人們在不知不覺中日積月累地棄惡揚善。《禮器》云:“君子欲觀仁義之道,禮其本也?!敝袊幕沁@樣,抓住了人性的本原,啟沃道德,行“德治”于無形。世界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自有相異,而中國文化精神最主要的就是教人怎樣去做一個人。把“仁愛”作為終極目標引領人類向善,以期天下之大同,這同樣正是整個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和愿景。
禮,節(jié)外而“治躬”;樂,節(jié)內而“治心”。 在中國文化里,和“禮”同樣重要的還有“樂”?!稑酚洝吩疲骸爸獦穭t幾于禮矣。禮樂皆得,謂之有德,德者得也。”“君子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仲尼燕居》:“達于禮而不達于樂,謂之素;達于樂而不達于禮,謂之偏。”在中國文化里,禮和樂相輔相成,二者不可偏廢。在孔子的闡述中,“成人”的終極條件就是“文之以禮樂”,若無此限,則只能以一智一勇而稱之。故“禮樂皆得”,方“謂之有德”。根據(jù)《周禮·保氏》、《大司樂》、《樂師》,《禮記·內則》、《王制》、《月令》、《文王世子》諸篇的描述,我們可知古人把禮樂作為教育的必修之課。《內則》云:“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悌,博學不教,內而不出?!薄秲葎t》此言,清晰的說明了古人禮樂教育的完整。
《樂記》云:“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薄肮蕵芬舱撸瑒佑趦日咭?;禮也者,動于外者也。”“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薄皹氛?,非謂黃鐘大呂、弦歌干揚也,樂之末節(jié)也”。同時,在儒家看來,聲、音、樂是三個不同層次的概念,分別對應禽獸、庶民和君子。樂的大節(jié)是德,這是有著嚴格價值取向的、道德教化功用的樂曲,故而“德音之謂樂”。 儒家極為看重“樂”對人的影響和教化,認為以君子之道作為主導的樂音有益于人類文明;而以滿足感官刺激作為主導的樂音,會將社會引向混亂,孔子批評“鄭聲淫”就是這個意思。而高層次的樂音是天道的體現(xiàn),使人享受音樂的同時,受到道德的熏陶,涵養(yǎng)心性,這是入德之門,更起著教化之功。所以,在儒家看來,只有合于道的音,才能稱為“樂”。是故“夫樂者,與音相近而不同?!盵6]
樂道通乎天人之際,與禮平行而治世。周公功成作樂、事定制禮,此“天地之和、天地之序”也,更是中國人文精神的重要開端。周公之后的3000年不斷延續(xù)了這種禮樂概念,使中國傳統(tǒng)文化也有禮樂文明之謂。在中國文化里,禮與樂,一體兩面,都是德教之體現(xiàn)。《孟子·公孫丑上》:“見其禮而知其政,聞其樂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違也。”《左傳·文七年》:“義而行之,謂之德、禮。無禮不樂,所由叛也。若吾子之德,莫可歌也,其誰來之?盍使睦者歌吾子乎。”《成公二年》:“禮以行義,義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節(jié)也?!薄稑酚洝酚小皩彉芬灾?,可見禮樂皆可知政?!坝砂偈乐?,等百世之王”,據(jù)禮樂而知政治德教,即使在百代以后去評價百代以來的君王,“莫之能違也”?!墩撜Z·子路》云“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中國史上,每“樂”失“禮”則弊,“禮”弊則天下亂。而在《樂記》里,又尤其說明“樂”對于人心和政治的內在作用:“是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國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在儒家看來,天下問題,歸結皆在于什么是政治,什么是民生,什么是情操,什么是美?!笆枪氏韧醣局樾裕葦?shù),制之禮義”、“致禮樂之道,舉而錯之天下,無難矣”,[7]這便是儒家所信奉的治理之道。儒家積極倡導禮樂的相互作用,正是從尊重人性和陶冶人性的功能方面,總結了人類精神文明進程中的一種無所行蹤、且又不可忽視無可替代的滲透力量,而這種力量的核心就是道德教化。“禮”、“樂”相提并論,就是因二者之結合,才能起到平衡與調和的作用。 禮,講的是秩序;樂,講的是和諧?!稑酚洝吩疲?/p>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樂至則無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p>
“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也,非以極口腹耳目之欲也,將以教民平好惡而反人道之正也。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物至知知,然后好惡形焉。好惡無節(jié)于內,知誘于外,不能反躬,天理滅矣。夫物之感人無窮,而人之好惡無節(jié),則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也者,滅天理而窮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詐偽之心,有淫泆作亂之事。是故強者脅弱,眾者暴寡,知者詐愚,勇者苦怯,疾病不養(yǎng),老幼孤獨不得其所,此大亂之道也。是故先王之制禮樂,人為之節(jié)?!?/p>
《文王世子》亦云:
“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別?!?/p>
“凡三王教世子,必以禮樂。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禮樂交錯于中,發(fā)形于外,是故其成也懌,恭敬而溫文?!?/p>
中國文化就是這樣通過禮與樂的相互配合作用,實現(xiàn)了秩序性與和諧性的統(tǒng)一。禮樂交互為用,正是這種教化之力,遂成中華文明于大成。華夏先民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準則、完整的禮儀規(guī)范和高貴的民族基因,早已融入這個民族的血脈之中。禮樂文明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發(fā)展史上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至今仍有其蓬勃而強大的生命力。
禮樂文明,乃中華文化之主題與肯綮,古代的禮樂制度被記載在三本書里:
一是《儀禮》(原名《禮經》或《禮》,《儀禮》之名是晉代以后始有。)。她用17篇3000多條條文,詳細記載了先秦時期飲食起居、揖讓進退的禮儀。這是禮之本經,更是中國最早的禮學文獻,她蘊含先秦時期的宗法制度、倫理思想、生活方式、社會風尚于其間,是研究華夏上古信息不可或缺的典籍。
二是《周禮》(原名《周官》或《周官經》)。宗周文明盛極一時,她記錄了周代政府的六個部門——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的典章制度,此“六官之綱”成為后世中央政府的框架基礎。同時,《周禮》的“五禮”系統(tǒng)更是后世王朝禮典的原則?!秲x禮注疏》云:“《周禮》、《儀禮》,發(fā)源是一,理有終始,分為二部,并是周公攝政大平之書?!吨芏Y》為末,《儀禮》為本?!薄啊吨芏Y》言周不言儀,《儀禮》言儀不言周,既同是周公攝政六年所制。題號不同者,《周禮》取別夏、殷,故言周;《儀禮》不言周者,欲見兼有異代之法?!?/p>
三,《禮記》。禮記,顧名思義,就是《禮》之記。《禮記》就是解釋《儀禮》所未明和補充《儀禮》所未備,其多數(shù)篇章可能都是“七十子后學者所記”[8]。她博采孔門弟子討論禮制的文字,其許多文字牽涉到個人的修身,是三本書中至今最多有可取的一本?!抖Y記》最切近人們的生活,她離今人并不遙遠。流傳至今的漢儒所編《禮記》有二:《大戴禮記》據(jù)傳是戴德編撰,計85篇(今殘);《小戴禮記》據(jù)傳為戴圣所編,49篇。二人為叔侄關系,故世人稱戴德為“大戴”,稱戴圣為“小戴”?!抖Y記》和《儀禮》、《周禮》這三本書合起來,通稱為“三禮”[9](古人也曾有以此三禮加上《大戴禮記》曰四禮者)?!吨熳诱Z類·卷八十四》云:“《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禮記》本秦漢上下諸儒解釋《儀禮》之書,又有他書附益于其間?!袷咳俗x《禮記》,而不讀《儀禮》,故不能見其本?!敝熳雨P于《儀禮》、《禮記》關系之說,可謂精辟。
宗周文明始終是古代中國的終極理想和理論指導。在中國文化里,“禮”的內涵最廣、產生亦最早,且包羅萬象、無所不具。雖然周公“制禮作樂”,但站在學術的角度上,至孔子之時,“禮學”方得以形成。子夏、孟子、荀子繼孔子之后而發(fā)皇,對禮學的研究趨向深入,使之更具有理論性和系統(tǒng)性,對后世的禮學之發(fā)展定下基調。而戰(zhàn)國之際,《三禮》的次第編撰成書,實是儒家為挽救“禮崩樂壞”的現(xiàn)實、振興傳統(tǒng)禮樂文明而所作的努力。此三者之間又有著嚴密的系統(tǒng)性,其內容主要是說的正是宗周禮樂傳統(tǒng)。自秦漢魏晉以來,后世禮學者莫不以此為宗。三禮之中,《儀禮》乃禮之本經,《周禮》乃禮之綱領,《禮記》則為禮之義說。然《三禮》其文古奧,其事繁縟,為儒學其他經籍所不能倫比。加之以古制茫昧、經籍殘缺;漢興以來,各種注說又紛如聚訟。東漢末年,鄭玄注《儀禮》、《周禮》、《禮記》,打通今古文,發(fā)明義例,去取謹慎,裁斷得當。鄭注三禮出,而各家注本盡廢?!叭Y”之名始得確立,此皆歸功于鄭玄出色之注,鄭玄因之而為孔子之后禮學“不祧之祖”。三禮自有鄭玄注,使人方能卒讀。三禮之學,在整個經學中又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先秦典籍中的“記”與“傳”,其實都是相對于“經”而言。晉張華《博物志·文籍考》:“圣人制作曰經,賢人著述曰傳。”《釋名·釋典藝》曰:“傳,傳也,以傳示后人也?!薄秲x禮·士冠禮》賈疏則定義“記”曰:“凡言記者,皆是記經不備,兼記經外遠古之言?!背酥猓笫烙钟辛恕白⑹琛?、“正義”、“集解”等注釋體裁的名稱:“注、疏”原本是兩個概念,“注”是訓詁字詞,對難解的字句加以解釋疏通;“疏”者通也,就是疏釋文意,解注并解原文。這是始于南朝而興于唐代的一種注解之名,亦曰“正義”。而“集解”則是匯合經傳,為之而解,聚集諸家義理并斷以己意,發(fā)微而成。
關于三禮的流傳情況,大致是:秦皇焚書,《禮經》缺失。至西漢初,高堂生傳《士禮》17篇(即今《儀禮》)。漢景帝時,河間獻王得《古文禮》56篇,《記》131篇,其中有70篇與高堂生名同而文異。后來傳授《士禮》的情況大致為:蕭奮傳孟卿、卿授后蒼,然所傳僅十七篇,所余三十篇曰《佚禮》;后蒼說《禮》作《曲臺記》,授戴德、戴圣、慶譜,二戴為叔侄,由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慶譜授夏侯敬,數(shù)傳至曹充,曹充傳子褒。戴德授徐良,戴圣授橋仁、楊榮。戴德刪《古禮記》(即孔門弟子所編)240篇,得85篇,曰《大戴禮記》;戴圣再刪《大戴禮記》得46篇,是為《小戴禮記》。后馬融復增益三篇,合為49篇。《周官經》為河間獻王之時,李氏獻《周官》五篇,惟缺《冬官》一卷,后以《考工記》補之。劉歆于新莽時始立《周官經》于學官,名為《周禮》。后來有賈徽、賈逵作《周禮解詁》,而衛(wèi)弘、馬融、盧植、張恭祖均治之,而尤以鄭玄集其大成。
鄭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為東漢末年、也是漢代最偉大的經學家,史載其弟子數(shù)千之眾。以古文經學為主,兼采今文經說,遍注群經,著有《天文七政論》、《中侯》等書,共百萬余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唐貞觀年間,列鄭玄于二十二“先師”之列,配享孔廟。如前言,漢代以前,本無“三禮”之名,《周官經》、《小戴禮》本是與《禮經》相輔之書,而不得稱之為“經”。自鄭玄注三禮,“三禮”之名“遂一定而不可易”。[10]
(鄭玄像)東漢末年,凡說“禮”者,皆宗鄭玄之注。自從魏王肅《三禮解》出,又作《儀禮喪服傳》,專與鄭玄立異。王肅,字子雍。東??ほ翱h人。三國時曹魏著名經學家,王朗之子、司馬昭之岳父。王肅所注經學在魏晉時期被稱作“王學”,唐代時亦作為二十二先賢配享孔子。晉代說禮者,多宗王肅。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治禮學者,如徐遵明、劉獻之、沈重、李炫、熊安生等人,謂之“北學”;而何佟之、王儉、何承天、崔靈恩等人,謂之“南學”。其間,尤以崔靈恩之《三禮義宗》為精。此際,一時門戶之見紛紜。
再至隋唐,孔穎達出,摒棄南北二學之地域偏見,兼容百氏,融合南北,其《五經正義》宗鄭學,被李唐頒為經學解釋之標準,中國經學歷史上之從紛爭到統(tǒng)一遂告終。略晚于孔穎達的唐人賈公彥之《周禮義疏》、《儀禮義疏》,亦宗鄭學。《周禮》和《儀禮》的十三經注疏本就是鄭玄注、唐賈公彥疏,這是清代以前周禮研究的最高水平。
宋儒治禮學者,有張淳《儀禮識誤》、李如圭《儀禮集釋》、楊復《儀禮圖》等,而其集大成者,實屬朱子無疑。北宋之時,王安石獨尊《周禮》,廢黜《儀禮》。朱子之《儀禮經傳通解》因時而出,以《儀禮》為經,以《周禮》諸書為傳,惟篇目不從《儀禮》。朱子之后,是書由朱子門人黃斡、楊復續(xù)成,此書實成于三人之手,但其觀點卻盡屬朱子一人。此編可稱為古禮之大觀,其所詮釋說解,亦較為詳盡,為宋代研究禮學之集大成者,與陳祥道之《禮書》及司馬溫公之《書儀》互為表里,足備考索有宋一代禮學研究之全貌。我們需要明白的是,在中國經學史上,除了周公、孔子、子夏、荀子等先秦人物外,后世最具有典范意義者,非鄭玄與朱子莫屬。元明至清前期,禮學即以朱子為宗。
元儒吳澄作《儀禮逸經傳》,汪克寬亦作《經禮補佚》,定為《儀禮逸文》,然其體例不佳。
以《儀禮》、《周禮》、《禮記》為代表的三禮之學,是儒家經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國及東亞、東南亞泛儒家文化圈的文化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但唐宋以降,三禮之學式微,元明積衰,幾成絕學。明清易代之際,學者激于時變,從儒學經典中尋求出路,于是一時禮學大盛。在此學術潮流蘊育之下,孫奇逢、陸世儀、顧炎武、張爾岐、黃宗羲等大儒發(fā)其端緒,遂揭開一代禮學復興之序幕。有清一代禮家輩出,清季禮學之研究更是臻于極盛。清代經學的復興,正是以禮學的興起而發(fā)端,同時又以三禮之學的成就為最著。這其中,秦蕙田《五禮通考》可謂集“三禮”之大成;自胡培翚《儀禮正義》、黃以周《禮書通故》、孫詒讓《周禮正義》、朱彬《禮記訓纂》出,三禮新疏之學術價值,已超越前人舊疏矣。此實乃清儒巨大之貢獻。
然需注意者,有清一代考據(jù)風盛,于文化整理上清儒誠謂集大成者,然與文化之新開創(chuàng)畢竟不可等量齊觀。
中國古代禮儀制度內容浩繁,除了三禮和研究三禮的著述的之外,歷世的禮書(禮志)也相沿不輟、蔚為大觀。后世比較著名的還有:唐蕭嵩等編撰的《大唐開元禮》一百五十卷;唐杜佑的《通典》是歷世禮典的集大成者,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凡二百卷;宋歐陽修編撰《太常因革禮》八十三卷,鄭居中編撰《政和五禮新議》二百三十卷;金代張瑋編撰《大金集禮》四十卷;明徐一夔編撰《明集禮》五十三卷,郭正域編撰《皇明典禮志》二十卷;清代來保撰《大清通禮》五十卷等。除此之外,禮樂制度在中國正統(tǒng)的歷史體系中,更是有著重要的地位。這一點,從《二十五史》中就可以看出:《二十五史》中,除了《三國志》、《梁書》、《陳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新五代史》這八史沒有《禮》、《樂》志之外,其余十七史均有之。太史公司馬遷在《史記》中介紹制度史的時候,就把《禮書》、《樂書》放在首篇,并強調其對于社會功用的基礎意義和基本價值。
(美國聯(lián)邦法院東廳入口處門楣上的孔子像)《禮記·樂記》云:“禮節(jié)民心,樂和民聲,政以行之,刑以防之。禮樂刑政,四達而不悖,則王道備矣?!比寮艺J為,社會秩序的維持需要禮樂教化為先,刑法為后,而行政手段則是推行教化的手段。在華夏民族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禮樂文明,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guī)范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的人文素養(yǎng)和民族精神的塑造起到了決定作用。兩千多年來禮樂文明成為儒家思想和中華文明的最根本支撐,在國家社會的總體發(fā)展中體現(xiàn)出其理論價值與核心作用,因之非但是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理論基礎和價值標準,更是中國人文精神最完美的體現(xiàn)。王國維《殷周制度論》云:“周之所以綱紀天下,其旨則在納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團體?!闭\如有學者所說:“沒有周公,就不會有傳世的禮樂文明,沒有禮樂文明就沒有儒家的歷史淵源。而沒有儒家,中華文明則就會是另一番精神狀態(tài)?!倍倌昵暗哪菆鏊^“打倒孔家店”的鬧劇,其目的則正是要“全盤西化”,這“對于孔子而言是一項冤案、對于民族而言是一項懷念、對于國家而言是一項國恥?!盵11] 文化,乃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和生命之所在,一個失去了自身文化的民族,所面臨的注定將會是一個漂泊無根。
錢賓四先生有云:
任何一個國家民族,它能綿延繁衍,必有一套文化傳統(tǒng)來維系、來推動。倘使一民族本身無文化,專待學別人,其前途必有限,其希望亦黯淡……所以我們必須自尊自發(fā),大家一致同心,來響應復興中國文化這一偉大的號召,這是有關國家民族將來前途最基本所在……今天我們第一能不謾罵中國文化,第二能從各方面去認識中國文化,那就前途無量。(錢穆:《中國文化十二講》)
——————————
[1] 彭林:《婦好偶方彝與青銅時代的禮樂文化》。
[2] 《史記·孔子世家》。
[3] 《論語·顏淵》。
[4] 《論語·公冶長》。
[5] 《禮記·經解》。
[6] 《禮記·樂記》。
[7] 《禮記·樂記》。
[8] 《漢書·藝文志》。
[9]需要區(qū)別的是,上古之時以“天地人”為三禮。如劉師培《古代之六經》云:“上古時,社會蒙昧,圣王既作,本習俗以定禮文,故唐虞之時以天地人為‘三禮’?!?/p>
[10] 劉師培語。
[11] 陳立夫語。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