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元入主中原不過百年,被明朝軍隊趕到了漠北?!睹魇贰酚涊d:“元人北歸,屢謀興復……正統(tǒng)(明英宗年號)以后,敵患日多,故終明之世,邊防甚重?!?/p>
有明一代,幾乎每個皇帝都不同程度地修過長城。無論是修筑規(guī)模、戍邊守備,還是現存數量,明長城都堪稱空前絕后,總長度為8851.8千米(2009年國家文物局與國家測繪局公布數據),其主體東起鴨綠江畔的虎山長城,西至甘肅嘉峪關。
明長城
明長城橫跨了今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陜西、寧夏、青海、甘肅等十個省區(qū)、直轄市,途經156個縣域。
明代,沿著這條波瀾壯闊的路線,軍鎮(zhèn)、衛(wèi)所、堡壘林立,形成了“九邊重鎮(zhèn)”,頂峰時期戍守將士多達百萬之眾。
九邊重鎮(zhèn),自東向西分別為:遼東鎮(zhèn)、薊州鎮(zhèn)、宣府鎮(zhèn)、大同鎮(zhèn)、太原鎮(zhèn)(山西鎮(zhèn))、榆林鎮(zhèn)(延綏鎮(zhèn))、寧夏鎮(zhèn)、固原鎮(zhèn)、甘肅鎮(zhèn)。
明九邊重鎮(zhèn)示意圖。圖源/最愛歷史
為了防備北元卷土重來,從明太祖洪武年間起,明朝開始修筑長城。明初名將徐達攻取大都(今北京),在其周邊修筑了多道長城與關隘。
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后,京師距離邊境線不過百十公里,緊挨著長城構成的京畿防線,形成此后兩百年“天子守國門”的奇特局面。
為了打造固若金湯的長城防線,明朝的文臣武將、能工巧匠為長城傾注心血。
西北諸鎮(zhèn),有三邊總制楊一清主持修筑的榆林鎮(zhèn)與寧夏鎮(zhèn)長城。
明初,邊患主要是退守漠北的北元,成化以后,蒙古、畏兀兒諸部也常常出兵,從西北東進騷擾。
明孝宗弘治皇帝在位時,楊一清上奏,認為延綏安邊營到寧夏黃河橫城堡一帶長達400多公里,卻沒有高山巨塹作為險阻,敵騎常常長驅直入,應該修筑邊墻。
明孝宗同意楊一清的建議。于是,朝廷撥款經費數十萬兩,命楊一清修筑長城,強化榆林、寧夏、甘肅三鎮(zhèn)防御。
楊一清在西北慘淡經營,在修筑長城的同時,率軍擊退蒙古韃靼兵,卻因受朝臣排擠,幾度被貶,工程也多次被迫暫停。
等到嘉靖年間,楊一清升任兵部尚書,再度回到西北巡視時,看到那一段段高大堅固的城墻,不禁老淚縱橫:“老去寸心猶不死,仗誰經略了余忠?”當時,他已經年過七旬,幾乎將人生獻給了邊防。
長城之上,不乏忠臣良將。
明隆慶元年(1567年),名將戚繼光任薊鎮(zhèn)總兵時,到長城一帶巡查,發(fā)現明初修筑的邊墻很多已經傾頹,難以抵御游牧騎兵的進攻。
因此,戚繼光奉命重修薊州鎮(zhèn)長城,他主持加固山海關至居庸關段長城,在沿線興建一種新的空心敵臺,也稱敵樓,既可以有效地保護士兵,起到堡壘和瞭望臺的作用,在平時也可以儲存軍械或供士兵居住。每到高山峻嶺,戚繼光便筑一座敵樓。
現存的金山嶺長城即按照戚繼光“因地形,用險制塞”的原則設計,隨地勢起伏而修建,參差突兀,高低相間,每逢軍事要地,便有一個隱蔽的關口,守城士兵憑借長城關口,可用較少兵力抵擋人數眾多的對手,起到“一夫當關”的作用。
戚繼光重修的長城多用青磚,現在北京周邊常見的青磚長城即當時的產物。走過昔日薊州鎮(zhèn)長城,撫摸每一塊磚石,都有可能是當年戚繼光經過的地方。
戚繼光鎮(zhèn)守薊州鎮(zhèn)十余年,功勛卓著。遺憾的是,內閣首輔張居正去世后,朝中對他進行清算,戚繼光被列為其黨羽,也遭到彈劾,最后被罷官,郁郁而終。
一代民族英雄,在孤獨中離世,至死得不到應有的致敬。
但戚家軍留了下來,他們及后代奉命鎮(zhèn)守長城。
長城被老外稱為“Great Wall”,但萬里長城并非只有城墻,而是將城、堡、障、堠、關、塞、隘、口聯系在一起的軍事防御系統(tǒng)。
城墻是長城的主要建筑部分,宛如一條盤踞在大地上的巨龍,過絕壁、穿高山、越沙漠、過草原,串聯起成百座雄關、隘口,成千上萬座敵臺、烽燧,使其彼此相互配合,也讓邊軍得以在長城上長期戍守。
戚繼光修長城時,調遣此前在東南沿??箵糍量艿能娛勘鄙鲜叀S行┸娛颗e家搬遷,一個家庭負責戍守一個敵樓,因此,這些敵樓被冠以家中主人的姓氏,如“張家樓”“趙家樓”等。
戚家軍的后裔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一直守護在祖上修筑的長城身邊,直到現在,長城附近的村鎮(zhèn)還有許多戚家軍的后代。
明人筆記《曖姝由筆》對戍守長城的軍人有生動的記載:長城上的一個墩臺,居住了七個士兵和三只小動物,一雞一貓一狗。幾名士兵在墩臺上日夜守望,有人負責煮飯,有人負責守夜,還有四人分列東西南北,各守一面,一有敵情就需匯報,即便飲食時間也要有人在臺邊瞭望。
三只動物也各司其職,雞負責報曉,不知緊要時是否能當伙食;貓可根據其瞳孔變化來表明當日時間,因為古代沒鐘表,只能用原始的方法;狗是最忠實的伴侶,晚上跟著一起熬夜,白天卻第一個從梯子下去,探查是否有埋伏的游牧民。
長城下的壕溝設有陷阱,有時運氣好,還會有鹿自投羅網,將士們就可以飽餐一頓,改善伙食。
無論在哪個時代,為國家與民族把守大門的“守夜人”,都值得人們敬重。
最后的長城
明長城在山海關以東的部分,被稱為“遼東邊墻”。
過去常認為明長城的東起點是薊州鎮(zhèn)的山海關,直到近幾十年,遼東鎮(zhèn)長城才逐步得到研究,揭開其神秘的面紗,遼寧虎山也被確定為明長城的東端。
遼東邊墻修建于明成化年間(1465年-1487年),是明朝為了防備蒙古兀良哈部與后來興起的女真各部而修筑的。
女真首領努爾哈赤發(fā)布“七大恨”討明檄文,建立后金政權后,與明軍在遼東邊墻一帶展開多次大戰(zhàn),并逐步逼近薊州鎮(zhèn)的山海關。
明天啟六年(1626年),山海關外駐防長城的明軍,除了鎮(zhèn)守寧遠城的袁崇煥部外,都撤到了山海關內。寧錦防線頃刻瓦解,但袁崇煥面對后金軍隊的猛烈攻勢,堅決不退,拼死守住寧遠城。
此戰(zhàn),努爾哈赤率領十余萬大軍日夜攻城,卻被袁崇煥用弓箭與大炮阻攔,后金軍攻城不下,只好退兵,一說努爾哈赤在戰(zhàn)斗中被明軍炮火擊傷,數月后不治而死。
明朝多場大戰(zhàn)與長城息息相關。圖源/影視劇截圖
力挽狂瀾的袁崇煥沒能戰(zhàn)死沙場,后來因謀反通敵的罪名,被生性多疑的崇禎皇帝凌遲處死,留下另一個歷史謎團。
長城最終還是沒能守衛(wèi)北京,卻見證了王朝的末路,而萬里長城永不倒,先垮塌的往往是人心。
崇禎十七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在煤山上吊自縊。隨后,李自成也走上了快速腐敗的道路,沉溺享樂,搜刮金錢,弄得人心惶惶,士民憤恨。
李自成派人前去勸降明朝的遼東總兵吳三桂。吳三桂權衡利弊,本來“欣然受命”,將山海關留給部下鎮(zhèn)守,自己率領軍隊去向李自成的大順政權投降。
走到半路,吳三桂卻見到從北京逃出的家人,得知自己一家也在清算之列,遭到大順軍拷打劫掠。吳三桂大怒,當即撤回山海關。李自成聽說吳三桂反悔,親自率軍來攻山海關。
吳三桂孤立無援,寫書給清攝政王、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與關外的清軍聯合,向大順軍展開反攻。
李自成還不知道清軍已到山海關,以為關城易守難攻,便把攻城的大順軍一字排開,誘使吳三桂出城交戰(zhàn),然后首尾相顧,實現包圍。
多爾袞識破李自成的意圖,讓吳三桂先出城迎戰(zhàn),等到吳三桂陷入重圍時,清軍兩白旗共二萬騎從外圍殺人,形勢瞬間轉變。大順軍陷入吳三桂與清軍的夾擊,不過才一頓飯的時間,“戰(zhàn)場空虛,積尸相枕,彌滿大野”,清軍追擊二十里,遇到大順士兵就斬殺,大順軍投水溺死者也不在少數。
山海關之戰(zhàn)后,吳三桂降清,大順軍潰敗,清軍奪關南下。這座被稱為“天下第一關”的長城關隘,成為決定歷史命運的舞臺。
清朝入關后,拋棄了傳統(tǒng)的長城觀念,認為“固國不以山川之險”。清朝統(tǒng)治者把懷柔各民族作為穩(wěn)定邊境的首要政策,因此不再修長城,只是對明長城加以修繕,一些年久失修的長城則逐漸殘破。
康熙帝在位時,看到大臣上書請求重修長城,便回復道:
帝王治天下,自由本原,不專恃險阻。秦筑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tǒng)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是也。如古北、喜峰口一帶,朕節(jié)巡閱,概多損壞,今欲修之,興功勞役,豈能無害百姓。且長城延袤千里,養(yǎng)兵幾何,方能分守!
康熙皇帝這番話,是說要行仁政安定民心,老百姓高興了,國家就可以長治久安,邊境自然安定,這是因為眾志成城的道理,所以不能專門靠險阻來防御。
當時,康熙平定四方,北元末裔林丹汗敗于青海,蒙古諸部歸附;西域瓦剌的后裔準噶爾汗國也被清軍擊潰,狼狽而逃。
在康熙帝看來,長城不必再修,這道防御建筑已經過時了。
清朝前期,出于文化沖突的考慮,嚴禁蒙漢兩族人自由遷徙,以長城為界,只有部分山西商人可持許可站通過。這些早在明末就與清朝多有合作的晉商,被世人稱為“皇商”。
后來,清朝放開限制,長城的重要關口演變成南來北往的中轉站,邊塞城堡商旅云集,開滿了錢莊票號、旅店飯館。其中最有名的當屬位于山西朔州的殺虎口和河北的張家口。各地商人經過廢棄的長城,可以從這里北上蒙古高原,乃至俄羅斯。
1907年,北京長城。圖源/網絡
直到晚清,曾國藩、左宗棠等名臣見國家內憂外患,戰(zhàn)亂不止,才在中原腹地與新疆邊塞新修長城。
從修筑時間來看,這幾道長城成了封建帝制時代最后的長城。
萬里長城永不倒
但長城的精神并未消亡。
20世紀30年代,這道古時候農耕民族抵御游牧民族侵擾的堅實壁壘,成為中國軍人抗擊日軍的戰(zhàn)場。轟轟烈烈的長城抗戰(zhàn)就此展開。
1933年,已經侵占東北的日軍挑起戰(zhàn)火,進犯山海關。山海關守將何柱國下令堅決抵抗,發(fā)布《告士兵書》:“愿與我忠勇將士,共灑此最后一滴血,于渤海灣頭,長城窟里,為人類張正義,為民族爭生存,為國家雪奇恥,為軍人樹人格,上以慰我炎黃祖宗在天之靈,下以救我東北民眾淪亡之喪?!?/p>
何柱國所部與日軍血戰(zhàn)三日,不敵撤退,打響了長城抗戰(zhàn)的第一槍。日軍進入山海關后,見到城中穿著軍裝或拿起武器的人就立即槍殺,并用炮火將古城建筑毀于一旦。
熱河失守后,日軍又派兵從冷口關、喜峰口、古北口三處向長城防線發(fā)起進攻。
鎮(zhèn)守喜峰口的第29軍在裝備落后的情況下,揮舞大刀想鬼子頭上砍去。古北口的中國軍人以傷亡萬人的代價,堅守數十日,死守北平的門戶。
1933年,長城抗戰(zhàn)照片。圖源/網絡
盡管長城抗戰(zhàn)敗了,但新的長城卻在民眾心中漸漸矗立起來。后來成為國歌的《義勇軍進行曲》響徹大江南北,開頭兩句就是:“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在長城留下了太多記憶。
長城有帝王的雄心,有民夫的汗水,有將士的鐵血,有民族的交融,有執(zhí)政的教訓,有戍邊的功績,有炮火的轟鳴,有箭矢的痕跡,有金戈鐵馬的呼嘯,也有紫塞秋風的壯美。
立志修10萬公里鐵路的近代革命家孫中山,說起長城,也是滿腔的自豪感:“中國最有名之陸地工程者,萬里長城也……工程之大,古無其匹,為世界獨一之奇觀?!?/p>
作為人類史上的奇跡,長城當之無愧。
參考文獻:
[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中華書局,2005年
[清]張廷玉等:《明史》,中華書局,1974年
趙爾巽等:《清史稿》,中華書局,1998年
羅哲文:《長城史話》,北京出版社,2018年
徐永清:《長城簡史》,商務印書館,2021年
(美)蓋洛:《中國長城》,山東畫報出版社,2006年
(美)拉鐵摩爾:《中國的亞洲內陸邊疆》,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聯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