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畫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愚雅軒祝朋友們?nèi)倚腋0部?div style="height:15px;">
中國古代畫派 :明 . 松江派《董其昌》
中國畫派—松江派:
松江派又名“華亭派”,以顧正誼為創(chuàng)始,以董其昌為代表。 董其昌深諳古法,所畫用筆洗練,墨色清淡,風格古雅秀潤,代表了“華亭派”的風格,與“吳門畫派”精工具體形體對照。 董其昌以自己的繪畫實踐作理論的基礎,“開堂說法”,提出了引起后世爭論的“南北宗”學說。
董其昌提倡文人畫的書卷氣,強調南宗繪畫的正統(tǒng)地位,從而表明崇南貶北的個人愛好。雖然董其昌“南北宗”論為一己之說,但是它能形成巨大的社會反響,應該說是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風尚,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 “華亭派”中的其他畫家還有宋旭、陳繼儒、趙左(蘇松派)、沈士充(云間派)等。
松江創(chuàng)始
顧正誼(公元16-17世紀初)〔明〕字仲方,號亭林,華亭(今上海市松江)人,生卒年不詳。萬歷(1573-1620)時以太學生官中書舍人,人品高潔,居常好讀書,由于家多名跡,潛心于臨摹鑒賞,故精于繪事。畫山水初學馬琬,后學“元四家”,各得神解,無不酷似。所作用墨布局力追大雅,其摹黃公望者尤妙。與宋旭、孫克弘友善,窮探旨趣。山水多作方頂,層巒疊嶂,少著林樹,自然深幽,遂成華亭派。游長安時四方士大夫求畫者踵接,得其灑翰,如獲拱璧。董其昌云:“松江畫家中最著名者為顧正誼?!眰魇雷髌酚腥f歷三年(1575)作《溪山秋爽圖》軸,圖錄于《故宮書畫集》;二十四年(1596)作《仿黃公望天池石壁圖》卷,紙本,設色,縱23.2厘米,橫359.4厘米,自題:“顧正誼寫于寶云居。丙申冬日?!本砗箨惱^儒題跋云:“亭林內(nèi)史畫與董秋山抗行,此卷仿大癡天池石壁,蒼古秀潤,絕去畫史甜俗之病,復出原之,從大癡孫,別摹三趙,上及董巨右丞,惜公不及見之,見且下衛(wèi)夫人之識矣。陳繼儒題?!爆F(xiàn)藏廣州美術館;二十五年(1597)作《山水圖》卷,紙本,墨筆,縱24厘米,橫357.1厘米,卷后有董其昌題跋,藏上海博物館。能詩,宗初唐,著有《蘭雪齋稿》。子元慶,踵其家學,能以精工佐其古雅,有聲藝苑。
畫派代表
董其昌 (1555-1636年),漢族,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其昌出身貧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青云直上。公元1589年,(萬歷十七年)三十四歲的董其昌舉進士,開始了他此后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當過編修、講官,后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他對政治異常敏感,一有風波,他就堅決辭官歸鄉(xiāng),幾次反復起用。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nèi)文宗,執(zhí)藝壇牛耳數(shù)十年,是晚明最杰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繪畫長于山水,注重師法傳統(tǒng)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懂嬍防L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云流潤,神氣俱足,而出于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董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并波及到近代畫壇。一直以來,董其昌的作品都是海內(nèi)外大收藏家尋覓的目標。
山居圖 扇面 設色金箋.
山林茅屋 扇面.
山水 鏡心 水墨金箋.
山水 冊頁 (十開選六) 紙本.
亭樹高嶺 立軸 水墨絹本.
溪山秋爽圖.
1586年作 寒江訪友 卷 設色絹本.
林巒深秀圖 手卷 設色紙本.
臨黃公望山水 手卷 設色紙本.
秋林歸棹圖 手卷 設色紙本.
《書錦堂圖》
《書錦堂圖》明 董其昌 絹本設色 縱41厘米 橫196厘米
此畫是董其昌山水畫中比較寫實的一幅,畫面設色古雅沉秀,山勢綿延起伏,
山石樹木華滋秀麗,層次井然,虛實相映成趣,是董氏的經(jīng)典之作。本幅有畫家的自題詩,
畫上鈐有“石渠寶芨”、“三希堂精鑒璽”、“御書房鑒藏寶”、“乾隆鑒賞”、
“乾隆御覽之寶”、“嘉慶御覽之寶”、“宣統(tǒng)鑒賞”等皇帝的收藏玉璽。
《秋興八景圖》之一.
《秋興八景圖》之二
《秋興八景圖》之三
《秋興八景圖》之四
【名稱】明 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年代】明代
【簡介】冊頁,紙本,設色,縱53.8厘米,橫31.7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秋興八景圖》為董其昌的精品之作,共八開,所寫為作者泛舟吳門、
京口途中所見景色。圖中峻拔的山頭,沉重的石塊,深邃的溪谷,彌漫的煙霧,
各盡其態(tài)。既有草木蔥茂、風雨迷蒙的江南丘陵特點,又有沙汀蘆荻、
遠岫橫亙的水鄉(xiāng)情調, 亦有江天樓閣、彩舟競發(fā)的江上景色。每幅皆構圖精巧,
意境高遠, 韻味充足。筆墨則集宋元諸家之長,形成蒼秀雅逸的畫風。
此處選刊兩頁供欣賞。
丹樹碧峰圖.
【名稱】明 董其昌 丹樹碧峰圖【年代】明代
【簡介】設色絹本,119.5×51cm。嘉德2006年拍品。
鈐?。憾?、太史氏(1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董其昌》20印,1304頁)。
題識:一樹兩樹丹,千峰萬峰碧。董玄宰畫。鑒藏?。盒扈⑹a印。
董其昌 山水圖.
【名稱】明 董其昌 山水圖【年代】明代
【簡介】冊頁,紙本,水墨,設色,縱26厘米,橫24—19.8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山水》冊共七頁,現(xiàn)選刊其中兩頁。之一,仿黃子久巨軸山水筆意,畫層巒巨石,
蒼松雜樹。之二,仿北苑筆意,畫巨璋懸崖,雜樹屋舍。兩幅山石畫法皆長披麻皴,
樹木或橫筆或豎筆點苔,各得其韻。
董其昌 山水圖2.
仿古山水圖.
【名稱】明 董其昌 仿古山水圖【年代】明代
【簡介】紙本,水墨,設色,美國堪薩斯市納爾遜·艾京斯藝術博物館藏。
葑涇訪古圖.
【名稱】明 董其昌 葑涇訪古圖【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紙本,水墨,縱80厘米,橫29.8厘米。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作仿董北苑筆意,圖中山壑重巒,古樹高拔,蒼蒼莽莽,小橋溪水,村落人家,
境界高逸。畫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帶皴,淡墨枯筆,干濕皴擦,
整幅畫面有墨色蒼潤之感。
高逸圖.
【名稱】明 董其昌 高逸圖
【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紙本,水墨,縱89.4厘米,橫5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畫的是一河兩岸,近處平坡數(shù)塊、雜樹三組,遠處低丘矮山數(shù)疊。
畫法近于倪云林的面貌,山石皴法,折帶、披麻兼用,而以側筆為主。
雜樹畫法和云林法有異,用柔渾的筆墨寫出枝干,然后皴染點葉。
全圖給人依而不繁,曠而不空之感。
庚申(1620年)作 煙云疊嶂圖 手卷 水墨紙本.
林和靖詩意圖.
【名稱】明 董其昌 林和靖詩意圖【年代】明代
【簡介】絹本,設色,縱154.4厘米,橫64.2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是董其昌根據(jù)北宋詩人林和靖的詩意而創(chuàng)作的。林詩為“山水未深魚鳥少,
此生還擬重移居。只應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廬?!贝藞D又名《三竺溪流圖》。
作品構圖以深遠兼平遠法,畫面設色以淺絳青綠為主調,溫潤淡冶,
表現(xiàn)出畫家在設色山水畫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青弁圖.
【名稱】明 董其昌 青弁圖【年代】明代
【簡介】立軸,紙本,水墨,縱225厘米,橫66.88厘米。(美)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
此圖師董源畫法,部分采用傳統(tǒng)的筆墨結構,但此畫面平面感強,
山石屈曲的結構和筆致墨法本身所形成的節(jié)奏韻律,給人一種新奇感。
作為作者胸臆外化形式的筆墨,具有了更獨立的審美價值。屬董氏傳世名作。
疏林遠岫圖
【名稱】明 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年代】明代
【簡介】紙本墨筆,尺寸:畫芯99×48.5厘米,外圍256×60.5厘米。天津博物館藏。